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全球化与多边制度主义的兴起

经济全球化与多边制度主义的兴起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国际制度之所以缺乏约束力,与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不足和有效性缺乏密切相关。二是坚持多边主义的原则。在民族国家林立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全球治理更多地依靠多边主义的努力。其实,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展中就存在着一个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理念就是多边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多边制度主义的兴起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国际化”以及“全球主义”几乎成为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论必及的话题。与全球化相随的全球主义是指“世界卷入相互依赖网络的一种状态”[54],它内含着我们时代的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种变革无疑也会对传统的全球政治范式产生许多革命性的冲击,全球治理成为驾驭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因此,说全球化使我们时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或者转折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在相互依赖和全球化过程中,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保证。在20世纪前的国际关系中,也存在诸如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公共问题,但是并不存在20世纪后期如此高密度、多议题的公共问题。一般来说,公共利益的维护,需要在契约基础上形成一个强制性机构来承担这个责任,这是政府权威的来源。在有公共权威的国内社会中,治理的任务在过去一直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的。而政府最首要任务就是为个人提供他们独自所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例如国防、基础设施、法律秩序、社会安全等。当然,公司和第三部门在今天替政府分担,或者与政府共同承担着许多公共问题的治理,但是总的来说,政府仍然是国内治理的最重要主体,至少在目前看来也是不可替代的主体,否则,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会受到动摇。当然,政府在国内的治理可能是失败的,但是要确保公共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这样的公共权威组织。推而及之,当前国际关系中出现的大规模公共问题,其解决途径和方式预示着国际关系旧有的范式出现了危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确立主权归属各个民族国家的理念,赋予各个主权国家独立的、绝对的不受干涉的权利。在一个自相残杀的国际体系中,它从法律上和形式上保证国家的独立性。但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没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治理各个国家互动中出现的公共问题?公共问题的解决仅靠国家自觉性的约束是不够的,它们需要必要的具有强制实施能力的制度来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将一些权力委托或者转让给更高的国际机构,而这一点正好与“主权在国”的理念相冲突。因此,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需要国家之间达成更多具有约束力的制度。

那么,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才具有真正的约束力?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还没有就全球化过程中涌现的许多迫切的公共问题达成适当的制度治理体系,一些国际制度在约束力上还非常有限。谈到国际制度的约束力,往往与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两个概念密切相关。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国际制度之所以缺乏约束力,与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不足和有效性缺乏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国际制度合法性的基石在于国际制度的规则、机制被国际社会普遍遵守以及国际体系保持稳定,而“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与国内制度的有效性一样,是可以从其能否成功地执行、得到服从并继续维持的角度来加以衡量的。”[55]然而,当前国际社会中建立起来的国际制度大多数属于大国主导的制度,受制于大国和强国强有力的左右,在制度规则上明显偏向于这些国家的利益,牺牲中小国家的正当权益。无论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制度,一些地区性制度安排也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当某些超级大国违反国际制度的有关原则时,参与该制度的其他成员国往往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国际制度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不足直接损伤了全球治理秩序的维持。

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有效解决各种风险和挑战依赖于国际制度强有力的约束力,而提高国际制度的约束力有赖于国际制度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提升,而要提升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要从全球共同发展的需要出发,改革现有的国际制度,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善治秩序。具体来说,国际制度的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坚持公正开放的原则。就其现实性而言,国际制度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权力格局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制度形态上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性,故而国际制度改革的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国际制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程度。尽管各国在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上千差万别,但并不能因此而剥夺一些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正当权利,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各种限制条件,而应该赋予各国平等的参与机会,获得与之地位相符合的公正权益。为此,要不断扩大现有国际制度的开放程度,确保世界各国的政府和民众都应该对国际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国际制度的公正性程度。国际制度不应与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挂钩,追求所谓整齐划一的社会制度模式,更不能借口国际制度原则强制干涉某一国家的内部事务。国际制度对国内事务的约束,只能通过民族国家及其政治经济制度运作的中间环节进行,确保各国在处理国内事务时享有公正的权利。在实践中,坚持公正开放的原则,就是“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经济有序发展构建良好的贸易环境;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6]。这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坚持多边主义的原则。在民族国家林立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全球治理更多地依靠多边主义的努力。其实,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展中就存在着一个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理念就是多边主义。从19世纪中叶以来,管理国际事务的各个方面的国际制度迅速发展,在交通、电信、邮政、司法等领域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国际组织机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各种国际组织、国际条约、非政府组织大量产生。在1909年,全世界只有37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和176个非政府国际组织,到2002年,全世界的政府间组织增加到2 600多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增长到将近7 080个[57]。如果算上没有正式组织机构的国际制度,这一数量还更多,而且目前一直处于增长之中,国际事务的处理越来越依靠多边主义的国际制度。同时,由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全球治理的途径将会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新多边主义取代以传统政府为主体的多边主义,换言之,以政府为核心的统治转变为以多元行动者为核心的治理。随着大众动员的日益成熟以及全球公民社会在草根层面的兴起必将在全球层面建立起全新的多边秩序[58]。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禁雷运动和国际刑事法庭就是新多边主义的典型案例,它们创造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多边主义,充分展现了全球公民社会部门抛开民族国家和政府机构独立设置议程并迫使各国政府予以接受的巨大能量。在实践中,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就是要切实维护多边国际制度的权威,在重大国际事务问题上保持多边协商、对话和合作,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非国家行为体的意见和要求,将其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共同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是南北差距更加扩大。坚持公正开放和多边主义的原则,虽然可以实现世界各国在游戏规则上实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制度,但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条件恶劣和发展水平落后等原因,在平等的国际游戏规则下居于劣势地位,从而导致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导致产生了严重的“数字鸿沟”。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日益贫困,引发严重的动荡和混乱,而且最终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为此,国际新秩序应该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国际制度安排上专门设计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条款,在贸易、金融、投资、技术等若干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有所照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应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

国际制度的改革是全球化时代国际新秩序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直接体现。只有不断增强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能够有效制止某些国家对国际秩序的破坏而导致的国际混乱,也能够有效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危险和挑战,从而有利于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