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性教育: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引领策略探微

隐性教育: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引领策略探微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在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其心理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大胆地借鉴隐性教育这一教育方法,对建构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谓隐性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

隐性教育: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引领策略探微

金永淼

[作者简介]金永淼,硕士,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内的特殊弱势群体,在物质保障极度贫乏的状态下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在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其心理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大胆地借鉴隐性教育这一教育方法,对建构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 隐性教育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关注民生的呼声愈来愈高的大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前所未有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奖、助、贷、补、勤、减、免、缓”八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工作正逐步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贫困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问题,由经济贫困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如何在经济解困的过程中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解困成为各高校助贫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生理需要层面的自卑与依赖心理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首要动力。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经济落后、信息不畅,大都市的物欲横流在刺激着他们眼球的同时也刺激着他们脆弱的内心,巨大的反差使得他们常常自惭形秽,处处感觉低人一等,自卑情绪严重。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由于自我定位不清,整天悲天悯人,倚穷卖穷,不愿自立自强,甚至把贫困当做资本,热衷于各种无需付出而获得的贫困补助,一味地等、要、靠,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二)安全需要层面的焦虑心理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方面的需求[1]。贫困生们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障,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他们因害怕生病而产生高昂的医药费,身体上略有不适便惶恐不安、心神不定;尤其是一些和原生家庭联结紧密的贫困生,家中的任何一点困难或者变故都可能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巨大冲击。另外,由于学习基础条件较差,贫困生虽然刻苦勤奋有时也难免成绩排名靠后的命运,这使得他们时常觉得有负亲人们的厚望,经常处于自责、焦虑的状态。因此,贫困生们自感与普通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而时常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甚至也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的体验而焦虑,甚至抑郁。

(三)爱与归属层面的封闭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个体能力不能使个体需求得到相应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否定和行动上的自我封锁。经济上的窘迫是贫困生心中不愿触及的痛,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沉默寡言,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也不愿在公共场合展示自我。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甚至会有意回避那些需要经济花费的团体活动,巨大的现实差距和相形见绌所带来的强烈自卑感使部分贫困生不断形成闭锁型性格,容易陷入“不敢面对-自卑-逃避-自卑”的怪圈[2],因此,贫困生在人际交往的问题上与群体生活越走越远,“离群索居”的生活让他们感觉不到任何的关爱和归属感,封闭心理更加严重。

(四)尊重层面的敏感与虚荣心理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不恰当的归因方式使得贫困生自我价值感较低,对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甚至非常忌讳“贫困”“吝啬”“时尚”等相关的词汇,一旦有人触及于此,他们的负面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感。另一方面,少数贫困生由于过度自尊,不愿因申请困难补助而暴露自己的贫困,采用各种方法伪装、掩饰自己,甚至处处摆阔,不顾及自己的支付能力而盲目追赶潮流,以此来满足膨胀的虚荣心。

(五)自我实现层面的悲观心理

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对于贫困生来说,经济上的重负、家庭的高期望值等因素,都使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更强烈一些,但在当今社会被大肆渲染的各种“拼爹游戏”面前,他们却变得悲观消极,更加认同“读书无用”的论调,从而牢骚满腹,甚至愤世嫉俗,少数贫困生通过酗酒、逃课、沉溺网络来麻醉自己,逃避义务和责任,他们不愿鼓起勇气去拼搏,也不愿用知识武装自己去迎接挑战,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甘于堕落。

二、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

尽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正面的灌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给处于“心理断乳期”的贫困大学生们更多的思想引领与无形关爱,而不伤及自尊,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笔者认为,隐性教育无疑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剂良方。

所谓隐性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3],它以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濡染性为主要特征。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在高校中,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甚至教职员工的言谈和行为等方式都可以成为对高校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另外,由于能够有效避免过于痕迹化的教育所招致的学生的心理防御,有助于激发贫困大学生要求进步的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隐性教育在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三、对贫困生进行隐性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率先垂范:价值导向的隐性流露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师德之所系。教师不仅借助知识内在的逻辑力量影响,而且通过自身的个性、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感染着学生[4]。高校领导干部公平民主的工作作风,专、兼职教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行政管理人员爱岗敬业的服务精神以及后勤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等这些高尚的人格要素都能在无形中转化为一种动态的教育因素,时时刻刻地感染、影响贫困生,使其在无意识中明辨是非、善恶,逐步形成独立而健全的人格。

(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隐性教育中的情感陶冶

加拿大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因素组成的富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教育空间,是隐性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人的风采、大学精神的外显,它使贫困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人格发展根植于生动而丰富的舞台中,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最好的熏陶。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的建筑风格、花园亭榭、图书馆、实验室以及教学、生活设施,体育运动设施等所彰显的积极因素无不深刻地影响着贫困生,长期置身于这种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贫困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升华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另外,校风、班风、寝室制度、学校舆论和人际关系等因素,通过文学、音乐、雕塑、舞蹈、体育、辩论赛、讲座等多种形式呈现,可以提高贫困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品位,增强其抵抗丑恶、追求高尚的能力。比如,南京大学在校园雕塑“孺子牛”就承载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李四光像则承载着中国科学家朴素的爱国观与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

(三)学校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隐性约束力

制度建设是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重要标志。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作用不仅在于合理规范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培养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5]。学校制度能为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各高校可以将原本固化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考评制度、行为规章等诸种制度进行人性化的再处理,整合成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合理有序、公平公正的“新土壤”“新气候”,使贫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感知、认识、思考、履行各种行为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增强自律意识,形成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公平正义、敢作敢当的良好情操,进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自强不息的高贵品格。

(四)高校网络建设:虚拟环境的渗透教育功能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和欢迎,其具有的隐蔽性、开放性、交互性以及学生广泛参与的可能性等优势,使之成为高校贫困生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建议,各高校在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的同时,可以建立以高校论坛、师生对话、心理健康和法律咨询信箱等栏目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如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学生对课堂教育产生的对抗心理和逆反心理,使理论入脑、入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建立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以有效利用这种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表露真实想法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支持与心理呵护,提升心理健康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QQ群等形式就当下的一些网络热门事件及社会事件展开讨论,形成一种多向互动的热烈局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审时度势、把握主动,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达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五)隐性课程:技能教育和价值教育的有效统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毋庸讳言,教科书除了外显的知识及其体系之外,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文、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使大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实现技能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统一,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育人作用

社会实践具有真实、生动的特点,是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隐性育人作用,积极引导贫困生走出校门,走进基层和社区,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让其在身临其境中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贫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协作、服务精神,使其在无意识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升华,并逐渐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对于各高校来说,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隐性教育作为一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有效教育方式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已日益凸现,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集思广益,不断发掘更多的隐性教育资源,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元素。然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我们要善于把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合理配置、扬长避短、相得益彰,给予贫困生的身心发展以全方位、立体式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陈丽.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模式的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3).

[3]段鹏飞.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4]戴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肖柯.隐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新性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6]秦永超.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7]陈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