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令哈小学教育

德令哈小学教育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部,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特殊条件为一体,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德昂族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其教育靠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口传文化教育和寺院教育等传统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德昂族的民族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1951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系统地阐述了新中国的民族教育政策。
民族教育发展_中国德昂族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部,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特殊条件为一体,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作为云南特有民族的德昂族,分布在远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远山区,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很缓慢,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对自身、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富强的根本途径。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的客观存在,它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2]。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德昂族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其教育靠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口传文化教育和寺院教育等传统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德昂族的民族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

本书第三章已对德昂族的传统教育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德昂族学校教育的历史及发展。

一、逐步发展的学校教育

中国的学校教育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相传在夏朝,国家就设立了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到了商代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并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新的学校形式“瞽宗”。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发现当时的学校还被称为大学、右学等,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的教育官学与私学并存,到了五代以后,又出现了书院制度,从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开始,中国逐步发展了近代教育[3]。尽管中国的教育起步很早,历史久远,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德昂族的学校教育仍然是一片空白,德昂族的学校教育业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就对此做一下简单的回顾。

(一)历史回顾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少数民族中接受儒学教育的历史还是比较长的。据史料记载,东汉时就有私学在云南地区兴办,当时可能就有个别少数民族子女接受汉文化教育。在唐朝贞观年间,南诏统治阶级非常重视汉文化教育,南诏王细奴逻就“劝民间读汉儒,行孝、悌、忠、信、礼、义、廉之事”[4]。《资治通鉴·唐纪》载:“初(唐德宗贞元年间),韦皋在西川,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使由蜀入贡。又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教以书数,欲以慰悦羁縻之。业成则去,复以他子弟继之。如是五十年,群蛮子弟学于成都者殆以千数……”在宋代,大理国统治阶级也率先“教童子”“读儒书”,通晓儒释书者是统治阶级选拔官吏的基本条件。到明代万历年间,“濮人、僰人、阿昌乃在邦域之中,杂化而居,渐变于夏,间有读书登芹泮,纳粟为吏者矣”[5]。这表明在明清时代德昂族的先民濮人就与汉人交错居住,文化习俗受到汉人影响,而且也有个别人学习汉文化,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在清代,云南全省设置了上百所书院、义学,少数民族中读儒书的人进一步增多。[6]

即便如此,到了民国初期,西南多个少数民族仍然“浑浑噩噩,不知读书为何物”[7],德昂族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民国各级政府本着“启发民智”“推行政令”“发展建设事业”之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云南的边地教育,“以求民智之开发,为整顿庶政之根基”[8]。1930年,国民政府开始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直接开办初等小学校,第一批开办小学7所,同年,云南拟定“边地教育计划”,德宏州的潞西县被划入“实施边地教育区域”内。1931年4月,云南省政府公布《云南省政府实施边地教育办法纲要》,使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有了“纲领”性的文件。从民国25年到民国35年,云南省先后建立了省立边地小学39所,此外,中学教育和师范教育等中等教育业有所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是从汉族地区逐步向傣族地区推进的,当时的山区少数民族还没有机会迈进学校教育的大门。这种情况也有主观原因,因为汉族毕竟有儒家教育的传统,兴办教育积极性比少数民族高。如有一些边远山区的汉族村寨,他们自筹资金兴办农村小学,家长希望孩子能读古文,能写会算。而傣族地区入学的却很少,因为群众认为官员由土司家族世袭,老百姓读书不仅不能当官还影响家庭收入,加上学校体罚和不准讲民族语言,家长又怕孩子学会汉语会被拉去当兵,因此不愿送孩子去读书。”[9]基于这种种情况,傣族、德昂族儿童还是选择了到佛寺学习,愿意到学校读书的人很少,而且在当时德昂族聚居地区也没有一所正规的学校。

(二)历史转折与教育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1950年,中央政府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明确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和任务。1951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系统地阐述了新中国的民族教育政策。

img84

德昂族小学教育

1956年三台山乡建立勐丹小学。当地德昂族从此才开始成规模地接受学校教育,也从此结束了当地德昂族没有学校教育的历史。在德昂族聚居的其他地方,在此之前也存在个别德昂族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案例。如一位原籍在保山的德昂族女干部,她母亲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读到高中了。她说,她母亲之所以能在教育方面走在本民族前面,主要得益于她的外祖父长期在外经商行医,思想比较开明。但是像她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在德昂族中是比较少见的。

唯一一所以德昂族命名的德昂小学,在瑞丽市户育乡。前身是1973年至1976年期间由昆明下乡知青周国荣在艰苦条件下创办的夜校。1977年知青返城后,又由户育乡芒海村社员毛相(德昂族)接任,改为民办小学。1982年转为公办学校,办学初期学校仅有一个年级,10多名学生,1位教师,暂住在生产队的一间土木结构的房子里。1992年因芒海社大部分群众从山里迁移下来,原芒海小学的学生流入,两校合并,校名不变。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德宏地区大体上汉族地区的近代教育始于1910年,傣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始于1932年,景颇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始于1951年,而德昂族的学校教育始于1956年。德昂族的学校教育与其他民族相比,起步时间大体比汉族落后46年,比傣族落后24年,比景颇族落后5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地区各种形式的教育都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之前,德昂族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如今仅三台山乡就有小学12所,寄宿制初级中学一所。在小学校中,有完全小学3所,初级小学3所(有1~4年级学生),教学点6个(只有1~2年级学生)。2000年,小学共有教学班50个,有小学在校生1001人(女452人)。小学在校生中:德昂族学生631人,占63.03%;景颇族学生155人,占15.5%;汉族学生213人,占21.3%;其他民族学生2人,占0.20%。中学有在校生484人(女226),其中德昂族学生242人,占50%;景颇族学生132人,占27.27%;汉族学生108人,占22.31%;其他民族学生2人,占0.40%。目前的学校布点和招生规模基本能满足群众送子女读书的需要。

三台山各小学校在校小学生

img85

在学校规模扩大的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2000年全乡有教师104人,其中德昂族教师占22.2%。教师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在小学教师中,有中专毕业的34人,高中毕业的4人,初中毕业的2人,小学毕业的1人。在中学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8人,中专毕业的有4人。这些教师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为民族教育发展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其中土生土长的德昂族教师赵志刚,曾先后5次被评为州、县、乡先进教育工作者,1989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在德宏州全州范围内,德昂族村寨共有小学41所(包括完小和教学点,其中有半寄宿制学校3所),有在校学生2120人。1999年,全州德昂族小学入学率为95.29%,巩固率为96%,毕业率为94%,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为90.8%。目前,德昂族的文盲人口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从1982年的83.8%下降到26.54%。在整个德昂族地区,基础教育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德昂族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举办了职业技术教育。如三台山民族中学的前身就是工读学校,当时实行“以读为主,以工养读”,学生一边生产一边学习文化和农业技术,所学课程以扫盲为主,学习小学语文、算术、珠算、记账等。学生毕业后,把学习到的农业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带回到寨子,受到群众的欢迎。在1960年,他们的办学经验还得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的大力推广。改革开放以来,三台山乡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发展。一个是在初级中学增加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些学生初中毕业后还考取了在潞西市举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另外在4所完全小学校挂“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牌子,利用双休日和农闲时节举办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班。招生对象是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青少年。除开设文化课外还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发给职业技术教育合格证书。

德昂族教育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从过去德昂族没有读书人,到现在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本民族的干部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者。从1982年到2000年,该民族每万人中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就分别增长了3.46、3.90、3.22和2.16倍(详见下表)。

德昂族人口文化构成情况

img86

虽然德昂族的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学校教育起步比较晚,加上经济贫困,传统观念制约等原因,德昂族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民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德昂族的学生辍学问题仍相对突出,教育经费缺乏问题也是制约德昂族教育发展的瓶颈,据2000年人口普查,在中国56个民族中,德昂族是唯一一个没有研究生学历的民族。

二、上海对德昂族教育的帮扶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三台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德昂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59.1%,占全市德昂族总人口数的39.7%,是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近年来,三台山德昂族乡在上海市民宗委的鼎力帮助下,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扎实组织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产业得到培植壮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加强,群众增收渠道得到拓宽,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夯实,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转变。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三台山乡九年制学校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3所。初中在校生243人,6个教学班,其中少数民族生169人,占69.55%(德昂族学生118人,占48.56%;景颇族学生48人,占19.75%;傈僳族学生2人,占0.82%;阿昌族学生1人,占0.41%)。在校小学生572人,共18个教学班,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28人,占74.83%(景颇族学生98人,占17.13%;德昂族学生325人,占56.82%;其他少数民族学生4人,占0.7%),在校幼儿125人。全乡共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工人5人。

(二)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1.2006年援建白玉兰远程接受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一套,6万元,2008年三台山九年制学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购置电教设备,投入资金5万元。

2.2007年德昂族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25万元(2007年初购置25台计算机,花费136727元)。

3.2007年上海民宗委领导和干部捐资金0.8万元,援建出东瓜小学的学生食堂彩钢雨棚64平方米。

4.援助出东瓜小学学生早点5万元,平均每年1万元。

5.帮助九年制学校教师培训费用18.108万元。2006年2.626万元,2007年12.338万元,2008年30144元,分三年实施。

以上5项总计投入59.908万元。

6.在潞西市职业教育中心挂牌(上海市对口帮扶德昂族青年就业培训基地,投入资金30万元)。

(三)帮扶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教师培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科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认真负责落实培训工作,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培训计划。按照全面实施,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坚持内外两条线的培训原则,依据先普训,后重点的要求,按“专家进学校,班子成员挂职、考察、进修,骨干教师外出顶岗”的培训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抓好教师培训。2006年秋季学期,培训人数共达342人次(其中教师301人次,学生41人次)。教师培训资金合计26260元。2007年春季学期培训共362人次。培训费41594元。2007年秋季培训达1177人次,培训费用81786元。2008年外派班子和骨干教师培训共34次,学校内培训623人次。培训费用31440元。四年总培训达2497人次,教师培训费用18.108万元。

教师培训呈现出来的几个特征:(1)培训密度大,时间连贯。培训既按计划执行,又根据实际情况做机动调整,落实到月。在繁忙的教学中,每个月安排一至二次讲座,密度大,取得了边学边用、边用边提高的培训效果。(2)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理论,有基本功,有计算机等知识培训,有外出顶岗,有考察交流,有请教上门的内外交流。(3)广大教师参与的面大,有领导班子,有教学骨干,有新教师,积极主动性高。(4)培训效果好,更新了理念,提高了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

2.培训模式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培训原则与方法。把握好一条主线,三个结合的培训原则,即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上海市民宗委对口帮扶项目相结合;与传统优势种、养殖相结合。突出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联结,以应用为主。(2)培训期数(四期共219人)。第一期(2006年5月~2006年6月):针对初三51、52班的学生(77人),学校积极配合市职教中心,把一部分相貌端庄、品德较好、素质良好的初中毕业生,送往潞西市职业教育中心进行劳务输出培训。2006年5月,学校组织了12名德昂族初中毕业生,参加了为期20天的宾馆服务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有9人送往昆明参加宾馆服务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第二期(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新一届初三54班学生(41人),在不改变义务教育教材科目、课时的前提下,每周增开2节农村实用技术课,每学期30课时,两学期共60课时。第三期(2007年9月~2008年6月)培训初三毕业学生79人。第四期(2008年9月~2009年6月):对新一届初三57班学生22人培训。

3.出冬瓜小学的早点补助。每年援助出冬瓜小学住校生早餐补贴费10000元,时间从2006~2010年,共50000元。2006年9月资助早点费项目正式启动。2006年9月~2009年9月共为学校360名贫困住校学生解决了早点问题,金额35000元,2009年的早点补助正在实施中。2006年秋季68人,2007年春季70人,2007年秋季56人,2008年春季56人,2008年秋季68人,2009年春季56人,2009年秋季68人。每学期5000元,共资助了35000元,每学期按20周每周按5天来计算,受益人数达35000多人次,3年半以来,出冬瓜片区的学生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教学成绩与前几年相比,在平均分、及格率、全科合格率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学校概算,学生每人每天早点费约0.75元,3年大约为每个学生家庭增收380元,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经济压力,又实实在在地为学校解决了控辍保学的难题。

4.上海民宗委领导和青年志愿者带来的感动。上海民宗委领导多次到我校进行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地听取学校工作情况汇报,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给予项目和资金的帮助与支持。两批支教支医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放弃都市生活和优越工作条件,来到这艰苦贫穷的民族山区,他们为学校带来了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信息,以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艺、言传身教,勤奋工作,成为学校师生学习的榜样。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多方为贫困学生募集资金2万多元,为42位贫困学生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有限,但影响深远。一批志愿者走了,带出了无数位像志愿者一样的教师。

通过帮扶,学校的教学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学校领导班子管理水平更上了一个层次,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优化了知识结构,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师生沟通能力、问题反思与问题解决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改进了教学方法,加快了工作节奏,教师自觉学习和努力工作的势头正在形成,学生热爱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风蔚然形成。学生的巩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小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中学生年辍学率从2006年的6.8%控制在2%以内,三年半来,中学学生语、数、外的成绩,小学各年级的测试成绩较前几年相比都有了较大进步,2006年末,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奖。2007年,中考实现了零的突破,毕业41人,最高分527分,升入普高的学生2人,其他18人,较好地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任务,2008年,毕业79人,最高分596分,升入普高的学生6人,其他27人,在目标任务年终考评中连续两年荣获二等奖。2009年,小学毕业考入州民中2人,初中毕业22人,最高分590分,升入普高的学生2人,市职中及其他11人。2009年6月,初中毕业1个班22人,其中500分以上3人(最高分590分),达高中录取线2人,完成职中招生任务。学校中也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教坛新秀。教师参加全市“小学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竞赛所讲的市级公开课,受到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评价,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在市文体局举办的近3年全市中小学元旦越野赛跑中学校均获得了好名次。2008年12月,三台山乡九年制学校被州环保局和州教育局评为“州级绿色学校”。

德昂族现代教育增加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德昂族少年儿童从小就掌握汉语文化知识,扩大了对世界的认识。

(四)勐丹爱国小学

勐丹爱国小学是一所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乃至滇西乡村都堪称一流的小学。不大的操场四周绿树成荫,洁白的教学楼墙面上,两只姿态优美的孔雀在蹁跹起舞,作为我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德宏潞西三台山乡勐丹村的完小,这所名为“勐丹爱国小学”的乡村小学,承载着德昂山寨的希望,许许多多德昂山寨的孩子,从这里开始了人生崭新的旅程。

“以前村里的小学只是一个草棚棚,不遮风不挡雨,娃娃们上学太受罪了。”说起德昂山乡的变化,勐丹村的德昂族支书包腊连,用“想都不敢想”这样质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从小生长在勐丹村寨的德昂族汉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一个民族和一个山寨的变迁。透过村口尽染碧色的层林,我们看到了德昂山寨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