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格动画的莎士比亚——巴瑞·普维斯

定格动画的莎士比亚——巴瑞·普维斯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生死抉择”般的深思熟虑,我决定给领导们分析英国木偶动画导演巴瑞·普维斯的短片——《屏风剧》。于是,在去试讲的路上我临时决定改变讲课内容——从巴瑞·普维斯切入谈谈动画导演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巴瑞·普维斯是一位真正的“独立”艺术家,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体户”。迄今为止,巴瑞·普维斯只制作了6部动画短片,而这6部影片却获得了60多个国际重要奖项。2004年巴瑞·普维斯在曼彻斯特大学开设动画编剧课程。

小引子:把“地球人都震了”的试讲

2003年我留学回国,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找工作,那时候它还叫北京广播学院动画学院。按照惯例我必须进行一次试讲,可想而知,这个面试对一个年轻老师来说多么重要。有朋友建议我:“你在英国留学,所以一定要讲一个他们都不知道的英国动画,把他们都震了!震了!”于是少不更事的我就信了,开始挖空心思策划如何把人家给“震”了。

经过“生死抉择”般的深思熟虑,我决定给领导们分析英国木偶动画导演巴瑞·普维斯(见彩图12A)的短片——《屏风剧》。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时激动得全身直起鸡皮疙瘩!后来我老婆告诉我她看到好的电影、听到好的音乐时也会有这种生理反应——全身为之一震,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似乎由内到外、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如果用比较文学的词汇描述这种感受的话也许应该叫“振聋发聩”吧。于是我便把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托付给了这部令我“灵魂出窍”的木偶动画片。

那时候我还是“备课”的(这话说的,那时候我敢不备课吗?),不像现在上课这么“严重跑题”。我甚至力图做到每一句话都烂熟于胸,每一个“包袱”抖完之后听众的反应都历历在目,于是我开始:

背……

像准备演讲稿那样“慷慨激昂、滴水不漏”地背……

渐渐地我发现激情一点点被所谓的“精心准备”消磨殆尽,“把他们都震了”的急功近利心态让我倍感紧张。这不是讲课,这是毫无意义的演讲比赛!本来一提讲课就激动得心跳过速的我,抚摸着自己的胳膊却一个鸡皮疙瘩也找不到。

你“震”谁啊?你谁也“震”不了!人家老教授们哪个不比你见多识广?你怎么知道你放的片子人家就一定没看过呢?抱着“把地球人都震了”的心态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身心憔悴、空手而归。再者,这么生硬而毫无感情地谈论自己的偶像是否对他不够尊重呢?人家那么优秀的作品给我的启发竟然是——死记硬背?!

惭愧……

罪过……

于是,在去试讲的路上我临时决定改变讲课内容——从巴瑞·普维斯切入谈谈动画导演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自由发挥,说到哪算哪。前提只有一个:真诚,不要试图“把地球人都震了”。

没想到试讲效果还不错,我一点也不紧张,还时不时地起起鸡皮疙瘩玩!也许正是从那时起我便养成了“跑题”的授课习惯吧。总之,我要感谢巴瑞·普维斯,他使我意识到判断一部动画片优秀与否的标准——是否起鸡皮疙瘩。

那个“自谋出路”的“个体户”

四年前我曾经在网上找到一份巴瑞·普维斯自己撰写的求职信,面对这份极其详细的简历我很诧异——这么牛的人还愁找不到工作吗?他甚至还在简历最后极其正规地写上了自己希望得到的工作范围(导演、编剧、定格动画师、故事板画师)、工作所在地(英、美最好)以及联系方法。现在这份简历在其官方网站已经找不到了,因此当年留下的联系方式也就显得极其珍贵(本文最后附加了)。

巴瑞·普维斯是一位真正的“独立”艺术家,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体户”。虽然他曾经有自己的工作室——“光板公司”(1),但是很快就与合伙人分道扬镳,为了生存依旧需要四处寻找活计。国内外很多艺术家都处于一种“漂着”的状态,在外人眼中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创作状态很“酷”。可是每次看到巴瑞·普维斯那粗壮的身体与稍显“凶悍”的面容我都不会把他与“酷”联系在一起。每每想起那份求职信我心里都会酸酸的,感觉他“很不容易”。

迄今为止,巴瑞·普维斯只制作了6部动画短片,而这6部影片却获得了60多个国际重要奖项。他几乎包揽了编剧、导演与木偶动作调试的全部工作。巴瑞·普维斯的名字出现在阿德曼动画公司、BBC、梦工厂、PDI、皮克斯、华纳、环球这种世界顶级公司出品的电影创作人员名单中。他在蒂姆·伯顿执导的《火星人玩转地球》(Mars Attacks!,1995)中担任动画导演并设计了火星人的形象;他参与了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导演的《指环王:王者归来》(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 King,2003)的动画设计工作;在《金刚》(King Kong,2005)中他又担任前期动画导演。

很多大公司想留住这个人才,但是巴瑞·普维斯却从不会在一家公司常驻,他像侠客一样游走于世界各大影视公司。从1986年开始独立执导动画片以来,他制作了70余部动画广告片、动画片头和宣传片。除了动画创作外,他还制作纪录片,为杂志、书籍甚至网络撰写文章并长期担任众多动画节的评委与顾问。2004年巴瑞·普维斯在曼彻斯特大学开设动画编剧课程。从1995年起,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法国、新加坡、新西兰、西班牙、埃及、墨西哥等国的动画节、电影节上都举办过巴瑞·普维斯的专题展映。

2007年,Focal Press出版社将巴瑞·普维斯的专著《定格动画:激情、工艺与表演》(Stop Motion:Passion,Process and Performance,见彩图15)推广上市,这本厚达370多页的书可谓当今世界定格动画界最权威的教材,可与理查德·威廉姆斯撰写的《动画师生存手册》相提并论。同年,收录了他6部动画短片及其动画广告作品在内的DVD《巴瑞·普维斯:私人生活》(Barry Purves:His Intimate Lives)问世。

巴瑞·普维斯给我的印象绝对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白领艺术家,他是一个极其勤奋而低调的“蓝领”,圈内人对他的评价是——脾气怪。之所以说他怪,可能是因为他经常会做出特立独行而又自相矛盾的事情。他喜欢默默地在自己的官方网站发帖子、写日志,但又经常极其高调地出现在各种电视访谈节目中。2006年夏天,巴瑞·普维斯竟然作为《超级女声》吉祥物——“超女娃娃”评选活动的评委来到中国。

戏剧与动画

喝戏剧奶长大的动画人

到目前为止,巴瑞·普维斯导演的6部作品中有5部都与戏剧有关:既有“莎士比亚”主演的《下一位》(Next,1989),又有日本传统歌舞伎形式的《剧本》(Screen Play,1992);既有改编自同名歌剧的《弄臣》(Rigoletto,1993,见彩图13—14)与讲述19世纪英国著名歌剧作家吉尔伯特与苏利文故事的《吉尔伯特与苏利文:超级模特》(Gilbert&Sullivan:The Very Models,1998,见彩图12B),又有描述古希腊特洛伊战争的《阿基里斯》(Achilles,1995)。有能力如此系统而深入地表现戏剧题材的动画导演在全世界也没几个,毕竟隔行如隔山,戏剧艺术实在太过博大精深。巴瑞·普维斯之所以能够驾轻就熟地完成这5部作品,完全得益于早年在剧院工作的经历。

他曾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戏剧和希腊文明,毕业后在英国很多剧院做过舞台监督、舞美设计和话剧演员。这段经历无疑使巴瑞·普维斯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舞台剧对我的影响很深,从小我就生长在容易接触到歌剧的环境中。我很喜欢舞台演员表演的方式,他们总是很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找到最佳的姿势、最好的体态,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呈现给观众,并且引导观众的目光该注视到哪个部分,这一点在偶动画的表演上也是相同的。另外,舞台灯光也是我喜欢用的一部分,这样很容易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该集中在哪个部分。”就算在动画界功成名就的今天,巴瑞·普维斯依旧不忘戏剧创作,近来他还执导了话剧《沟通之门》(Communicating Doors)和《豪华饭店》(The Ritz)并担任两部戏的舞美设计,获得巨大成功。

英国经典戏剧:《下一位》

1989年,巴瑞·普维斯执导了处女作《下一位》。这部5分多钟的动画片是由阿德曼动画公司与第四频道联合出品的。那时还是阿德曼动画公司一员的他担任了该片的导演、编剧以及动画设计工作。

导演通过一个到剧院应聘的演员的舞台表演讲述了英国千百年来的历史。从罗马人统治大不列颠到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英格兰;从诺曼征服到英法百年战争;从玫瑰战争到殖民扩张。英国历史就在这个装扮成莎士比亚的演员极其夸张的表演下徐徐道来。导演利用简单的舞台布景与道具,营造了极其神秘而变化多端的时空关系。面对这些魔术般的时空转换,我真正理解了“停格再拍”意味着什么——不在于角色没停时干了些什么,重点在于机器停下后创作者干了些什么!镜头后面的创作才是动画艺术神奇的地方。

这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独角戏使我见识到了有着优良传统与悠久历史的英国戏剧,莎士比亚的子孙果真厉害。极其程式化的肢体语言丝毫不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巧妙而紧凑的转场与故事衔接看得我喘不过气来;恢宏的音乐与精致的木偶造型使我恍惚间分不清舞台上的莎士比亚是演员扮演的,还是莎士比亚灵魂附体。

如此扣人心弦的演出不仅令观众为之震撼,就连影片中那个面试演员的导演看罢都愣了晌许,然后自嘲地说了全片唯一一句台词:“这是什么破玩意啊?!下一个!”该片获得1990年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处女作奖、1990年英国动画大奖最佳技术贡献奖。日本传统歌舞伎:《屏风剧》

1992年巴瑞·普维斯导演了其代表作——《屏风剧》,就是那部使我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的动画片,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巴瑞·普维斯的作品。

巴瑞·普维斯说:“《屏风剧》的创作灵感源于我的一个来自东方的瓷盘。上面绘制着美丽的图形与装饰,看着看着,故事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盘子在影片结尾时出现在了道具屏风上)影片使用日本传统戏剧形式——歌舞伎(Kabuki),讲述了一个农夫爱上贵族小姐、最终双双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影片造型与时空转换方面延续了《下一位》的精巧绝伦与匪夷所思,而舞台背景与道具则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全片使用了旋转舞台与手语叙述者旁白,而变化多端的灯光与貌似笨拙但却令人回味无穷的道具(例如那把化作彩虹的扇子)更是营造了影片画中画、戏中戏的奇妙感觉。我只能用“目不暇接”四个字来形容其复杂与精致的程度。有人批评他的作品过于写实,他自己也承认太过注重细节问题,但是他依旧坚信:“不是所有的动画都要追求‘真实性’,但它却应该是可信的。建立你所创造的‘不合逻辑的逻辑’的世界,并赋予它可信度。”他的作品有时故意呈现出一种“过时”的风格(无论是美术风格还是故事题材),之所以这么做,巴瑞·普维斯说:“我很反感MTV电视台那种视觉轰炸般的东西,它使观众沉浸在特技之中不能自拔。我要做的是有创造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我与木偶之间又包括我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反馈。不是所有的动画都要追求‘真实性’,但却应该是可信的。”

《屏风剧》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前面九分钟导演严格按照歌舞伎的舞台形式讲述故事,摄影机几乎不动地以大全景样式拍摄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仿佛只是在记录一出话剧演出。但是到了最后几分钟,摄影机器不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它开始大量运动并引导观众进入影片高潮部分的杀戮场景。背景的舞台痕迹也不再明显,而是变得极其生活化。瞬间,观众似乎由童话世界进入到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在影片前半部分,导演用礼花般炸开的红色布条表示流出的鲜血,但当故事接近尾声时,随着主角一个一个死去,导演将布条换成了逼真的鲜红液体并使之四处喷射。前后虚实巨大的反差使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突然变得暴力与血腥起来。

这部11分钟的短片由第四频道出品,可谓巴瑞·普维斯的巅峰之作。丝毫感觉不出一个英国导演在使用日本造型讲述东方故事时由于文化差异而通常会出现的力不从心与强词夺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发现,几乎所有看过该片的学生没有一个不下课来询问哪里可以买到这个片子的。这些平日里口味各异、心高气傲的动画专业学生在对巴瑞·普维斯的喜爱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该片共获得包括第2届上海国际动画节大奖、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偶动画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昂西国际动画节艺术特色奖、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大奖、广岛国际动画节5—15分钟短片组最佳动画片奖在内的22个国际大奖。

歌剧:《弄臣》《吉尔伯特与苏利文:超级模特》

1993年,巴瑞·普维斯导演了《弄臣》。这部30分钟的影片是英国S4C与BBC电视台联合制作的6集电视系列动画片《动画歌剧》中的一集,每集半小时,由6位导演使用不同媒介形式制作成动画片。

在历时8个月的拍摄中,巴瑞·普维斯承担了所有角色动作的调试工作。几乎每一个镜头摄影机都在运动,再配合上镜头内部演员的走位,影片场面调度显得极其复杂。推、拉、摇、移、变焦、升降,导演几乎使用了所有运动拍摄方法。这一切只为了配合歌剧的节奏,使观众感觉影片随着音乐在流动。

令人眩晕的镜头运动、反差极大的灯光设计、精美的造型与威尔士国家歌剧院管弦乐队精彩的配乐使影片给人一种极其奢华的感觉!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这样评价该片:“持续不断的视觉创新表现在剧情丰富但阴沉的《弄臣》一剧,无片刻冷场也无多余片段。”影片获得了1994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特别奖。

其实巴瑞·普维斯对歌剧的热爱由来已久,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歌剧作家吉尔伯特与苏利文的创作史,22年后(1998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以这二人为主角创作了动画片《吉尔伯特与苏利文:超级模特》。影片打破了巴瑞·普维斯以往设计精巧的拍摄风格,有意尝试了一下纪录片样式。导演故意将主角置于非构图中心位置,焦点不实,摄影机晃动,从而使观众感觉在偷窥主角的生活。这部音乐动画片全长16分钟,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2000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偶动画奖。

古希腊戏剧:《阿基里斯》

1995年的《阿基里斯》是巴瑞·普维斯向希腊传说与希腊戏剧致敬的作品。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最有名的勇士,传说他母亲为了使儿子健壮永生便把刚出生的他放在火中历练,又捏着他的脚脖子把他倒浸在冥河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拥有超人的体魄和刀枪不入的肉身,只有脚踵部位因为被母亲捏住而没有沾到冥河圣水,从而成为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后来,太阳神阿波罗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最终被帕里斯用暗箭射中脚踵而死。“阿基里斯之踵”(The Heel of Achilles)便成为整个欧洲广泛流行的成语,其意为无论再强大、再完美的人或事都会存在致命的缺陷。

巴瑞·普维斯此次并不想重述阿基里斯如何骁勇善战,而是揭示了他极其“人性”的一面——阿基里斯与他的好友普特洛克勒斯(Patroclus)之间的同性爱情故事。导演极其细腻与大胆地表现了男人之间的爱情与感情。导演赋予了“阿基里斯之踵”全新的故事——阿基里斯为普特洛克勒斯报仇而不幸中箭身亡。大量情色与血腥镜头充斥于影片之中,再加之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线处理,使全片显得极其凝重与压抑。

在人物造型上,导演力求让泥偶呈现出大理石般的质感,而在这些希腊雕塑般的角色身上故意显露出泥土的裂痕。说实话,这是我见到的模仿大理石质感最逼真的偶动画。此时我终于体会到巴瑞·普维斯所说的“角色重量感”是什么意思了。看着银幕上那泛着大理石光泽的人物,我仿佛听到了石头撞击地面的声音。不再是英国戏剧的精致与奢华,而是远古希腊的自然与纯朴。与那些不脱衣服看不出公母的日本BL漫画形象相比,《阿基里斯》所呈现的男性人体美与力量感令人难忘。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从一部定格动画中感受到泥偶的生与死:当普特洛克勒斯发现阿基里斯另有新欢时,我从他的眼神中读解到了伤心、无奈、嫉妒与气愤;而当他被杀死时我真的看见他的眼睛逐渐失去光芒,瞳孔慢慢放大。活人、死人;活偶、死偶。生与死之间也许就差那么一口气,就差那么一个眼神,而这些我在《阿基里斯》中全部看到了。恍惚间,那些只有在博物馆才能一见的大理石希腊雕塑突然活了起来,演绎着我无法理解的同性爱情故事。一切都那么真实而又虚幻,只有角色身上那几条龟裂的痕迹才使我意识到这一切也许不是真的。

这部由第四频道出品的短片获得1996年广岛国际动画节评委会大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动画表演问题

从巴瑞·普维斯的作品与经历中不难看出其对表演的重视程度。他一直强调动画师必须懂得表演,否则寸步难行。巴瑞·普维斯在很多大学与动画制作机构开设了动画表演课程,1999年皮克斯公司曾邀请他到美国为该公司的动画师进行为期一周的表演训练。每一部作品巴瑞·普维斯都会挑战自己,例如在《剧本》中学习手语,在《弄臣》中尽可能将歌剧演员的呼吸问题——“气口”与木偶表演相结合,在《吉尔伯特与苏利文:超级模特》中尝试音画对位等等。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使木偶表演更加真实与符合表演规律。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巴瑞·普维斯关于表演的精辟论点吧。

“许多人初学偶动画时总是表演过度,不知道何时该停下来,所以往往做出来的动作像发疯一样。你可以仔细观察戏剧与舞蹈的表演方式,他们会找到一个最佳的姿势,做个短暂的停顿,让观众看清楚之后,再继续下面的表演。尽量不要在每一个画面中移动所有物件——停顿是有意义的,而沉默也有其戏剧性的效果。”

什么是“最佳姿势”?“短暂停顿”又要有多短?如何判断“观众看清楚”了?这些貌似“废话”的经验牵扯到表演分寸与尺度、表演节奏等极其复杂的问题。谈到如何具体解决这些问题时,巴瑞·普维斯说:“制作偶动画时,眼神与手势一直是我强调的表演方式。所以为了《剧本》,我还去手语学校上了半年的课,片中主角的手势,其实完全符合手语标准,都能读解出来。而眼神是表演神韵的关键,千万不能轻视。你可以把表演当作一篇文章,有逗号与句号。不要小看偶眨眼的动作,可以当作表演中的呼吸,或者说是逗号。观察歌剧或舞蹈的表演方式,注意表演者摆姿势的样子,动作要有韵律,像软的一样。找到可以表达意义的姿态时,停顿下来,作为句号。在与偶的接触中,绝对不要小看任何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那都会影响接下来动作的顺畅。在动画的表演中,所有的重量感都是想象出来的,所以要训练自己在控制偶的时候对不同的重量有不同的表演方式。”

呼吸、眼神、逗号与句号、重量感,这些听起来极其神秘莫测与悬而未决的概念我曾经听无数表演大师谈到过。木偶是有眼神的!木偶是有呼吸的!呼吸是有“气口”与节奏的!角色性格决定木偶表演的不同重量感!在巴瑞·普维斯心中木偶是有生命的,他与木偶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演奏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刚开始时我计划是那样的,但是往往影片中的木偶们会带领我走到另外一个方向。”这就是他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后依旧坚信即兴发挥、现场跟着感觉走是艺术创作精髓的原因。在巴瑞·普维斯眼中他不是与一堆没有思想的木头工作,而是与一群活生生的演员挥汗如雨地碰撞、表演。

关于表演的虚实问题,巴瑞·普维斯说:“‘动作’是影响动画”的核心元素,而且作为表达的工具,应该特别注重它在身体语言及物理姿态上的呈现。“要确定你透过人物所呈现的‘动作’是简单而明确的——一个简单的姿势胜于5个繁琐的动作。尽量不要在每一个画面移动所有的物件——停顿是有意义的,而沉默也有其戏剧性的效果。动画是另一种形式的舞蹈编排,所以不要只注重在脸部,也不要害怕在一个画面中呈现你整个形体。静止、运动、改变节奏——24格画面不一定要平均分配。动画不是数学,所以没有定律。”

这些深刻的体会即使是专业演员也需要多年积累与实践才能彻底领悟。一个动画师能如此透彻地理解并坚持不懈地贯彻这些原则使我极为震惊与钦佩。不禁感叹:我们的动画师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呢?中国动画啥时候才能走出“拍画”的狭隘认识而真正意识到动画是电影,表演很重要呢?境界、素质、悟性——这些词汇在中国动画的表演问题上显得如此奢侈与遥不可及。

抛开羡慕与憧憬,保留激情与认真,我还是踏踏实实教我的表演去吧。

电视系列动画片

巴瑞·普维斯除了制作自己钟爱的戏剧题材动画短片外,还参与了大量电视系列动画片的制作。

1978—1986年间,他就职于寇斯格罗夫·霍尔公司(Cosgrove Hall Productions),在这里他从动画师一直晋升为导演,为泰晤士电视台(Thames TV)制作了包括《柳林风声》在内的大量系列动画片。1983年12月上映的《柳林风声》第1季获得了1984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儿童电影节目奖。而由系列动画片浓缩、剪辑而成的79分钟同名影院片也获得了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电影提名。

1986年,巴瑞·普维斯离开寇斯格罗夫·霍尔公司,成为一名独立动画导演。很快他加入阿德曼动画公司,参与制作了电视系列动画片《同期录音》。他主要负责影片剧本与台词的撰写工作,但是由于其戏剧专业背景使得出自他手的剧集对话很少,大部分以肢体语言表现。

1997—2004年,巴瑞·普维斯又为寇斯格罗夫·霍尔公司制作了10集电视系列动画片。他之所以对这家公司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寇斯格罗夫·霍尔公司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手绘动画与偶动画制作公司,他们主要为电视台制作儿童系列动画片。巴瑞·普维斯就是看了该公司的作品后才决定投身于动画创作的。当年,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职信,希望能得到一个面试机会,而对方看中了他多年的戏剧工作经验(特别是表演方面),于是一拍即合。他从木偶动画师助理干起,很快就升职为动画师、单集导演。日后,已经功成名就的他经常回到该公司给年轻的动画师们上课。

2001年巴瑞·普维斯为BBC1电视台导演了圣诞特别电视动画片《汉密尔顿·马垂斯》(Hamilton Mattress)。不同于巴瑞·普维斯以往的作品,这部动画片的主角不再是人类而是一只名叫汉密尔顿的土豚。影片人物造型设计极其卡通、可爱,故事背景也从古代转移到了现代都市。这部30分钟的短片获得2002年英国动画大奖最佳电视动画特别节目奖、昂西国际动画节大奖。

结尾:我的浅薄戏剧观

在此,我想斗胆谈一下自己的戏剧观作为本篇结尾,因为自从学习动画以来我冥冥之中总感觉戏剧与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感觉与电影相比戏剧离动画更近。

我看的第一个话剧是北京人艺的《天下第一楼》,高三时,爸爸单位发的票。虽然当时小屁孩看不出什么名堂,但超级喜欢——太热闹了!这么多好吃的!烤鸭子!假洋钱!“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出了剧院我一个劲儿问爸爸下次啥时候再发票。

也许是这次话剧体验,当年我高考报考的第一志愿是中央戏剧学院——当然,没考上(考试迟到+不知道尤金·奥尼尔是谁)。

对戏剧的热爱贯穿了我的整个大学时代,我对戏剧的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电影。那时我经常奔走于各大艺术院校与剧院看“蹭”戏。每次看戏我都会买一张节目单留作纪念,现在那厚厚一摞节目单还完好无损地躺在我的抽屉里。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北京的戏剧质量远远高于今天,人们做戏剧的态度还是很真诚的,《有多少爱可以胡来》《满城全是金字塔》式的恶搞话剧根本看不到。那时的喜剧靠的是智慧而不是恶俗。很幸运,无数好戏陪我度过了四年难忘的大学生活,这无疑为培养我的戏剧兴趣与审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始终认为戏剧艺术远比电影艺术纯洁与高雅得多,这就如同音乐与舞蹈永远是最崇高的艺术门类一样。

戏剧在很多地方与动画极其接近,例如,二者都因其特性而被观众赋予极大的宽容度与特权。

戏剧起源于远古祭祀仪式上的表演,因此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几千年前,在极其肃穆与神圣的气氛中人们载歌载舞,朗诵歌颂神灵的话语,庆祝丰收,祈祷平安;几千年后,当剧院的灯光缓缓熄灭,大幕慢慢拉起之时,千百年来积淀的仪式感不知不觉地注入每一位观众的血液之中。因此,绝对不会有人在看话剧的时候吃韭菜鸡蛋馅饼,因为传统与习惯告诉观众,戏剧舞台神圣不可侵犯。相比之下,有很多人看电影时会肆无忌惮地吃韭菜鸡蛋馅饼(我就亲眼见过,还是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由此看来,观众对戏剧艺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崇敬感。

正是这种宗教仪式感赋予戏剧艺术很多特权。观众心甘情愿地聆听着演员大段非生活化的内心独白甚至说教色彩浓烈的对话。面对舞台上有限的时空转换手段,观众也从不会去追究这是否合理。例如:两个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背靠背站着打电话,一个说,“我在北京,你那儿冷吗?”一个说,“我在上海,这儿很热。”绝对不会有观众对此提出质疑:“胡说八道!你们俩背靠背怎么可能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而如果想在真人电影里使观众觉得这一切自然而然,就需要进行大量铺垫,否则会使观众感到莫名其妙。电影机械复制现实生活的特性使观众习惯地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而戏剧舞台貌似局限性很大的表现手法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最大的限制反而成了没有限制。让我们回忆一下《暗恋桃花源》中老陶第一次来到桃花源观赏风光时那块随演员运动而上下左右滚动的布景,《红色天空》中那个巨大的倒计时电子表以及《思凡》里演员们头顶枕头、站在那里睡觉的表演方式。正是舞台的局限性产生了这些貌似笨拙,实则充满智慧与创造精神的想法。

戏剧创作行走于虚幻与真实之间的艺术特色与表达方式和动画创作极其相似。有趣的是,动画艺术根本就没有任何限制,观众对“动画”两个字的定义就是天马行空,非真实的。因此动画与戏剧都被观众赋予了极其自由的创作空间。

动画从戏剧艺术中学习了什么?巴瑞·普维斯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他将戏剧艺术带入动画创作领域,打破了动画人以往过分重视自己专业技巧而忽略电影、舞蹈、戏剧、音乐等兄弟艺术精华的局限性。而中国动画今天又从戏剧中学习到了什么呢?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戏曲学院动画专业的学生以其独有的院校专业背景创作出别人无法替代的戏曲动画片。与此同时,我也很无奈与遗憾地看见无数国产动画片为了所谓的“民族特色”而将一知半解、浮皮潦草、生搬硬套的京剧元素加入影片之中,用来讨好评委。

逐渐老去的十年(2006-2016)

这十年来巴瑞·普维斯的工作重心依旧只有两件事——戏剧、商业动画。

之所以强调是“商业动画”,主要是与他之前特立独行地坚持做自己的艺术短片相比。

这十年来巴瑞·普维斯制作了一千多分钟的动画!是其之前创作量总合的几十倍,但是在动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大不如前,再也没有创作出《屏风剧》那样惊世骇俗的作品。也许是因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赚钱方面——为电视台制作了大量针对儿童的电视系列动画片,例如《小熊鲁伯特》(Rupert Bear,52集)、《托比的巡回马戏团》(Toby's Travelling Circus,52集)。仅仅这两套系列片就累计1 040分钟!2015年,他又担任低幼儿童动画系列片《趣趣知知鸟》(Twirlywoos,35集)的监制。

数量极其丰富,质量也就难说了,这一点不是中国与英国国情之间的区别,而是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兼得鱼与熊掌。更何况过去那样桀骜不驯的一位单干户艺术家,突然转型为低幼儿童动画系列片专业户导演与监制,这步子迈得有点大。

相比做动画赚钱,他在戏剧领域的创作倒是比之前丰富了很多。人总需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点,既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那么必须在其他领域找回尊严。

他不仅导演并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了十几部话剧、哑剧,还出任了多部音乐剧的舞美设计工作,其中不乏与著名歌手埃尔顿·约翰,曾经创作出《艾薇塔》《狮子王》等音乐剧的著名填词家蒂姆·莱斯(Tim Rice)合作的《阿伊达》(Aida,2012)。

作为演员他还出演了舞台剧《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温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

2011年,巴瑞·普维斯更是为“戏剧与动画的大融合”作出了进一步的贡献——他为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 University)戏剧系上了一学期动画课。也许他希望母校能够再培养出第二个自己吧。

在如此密集的工作强度下,巴瑞·普维斯还做了以下事情(基本上还是以赚钱、科普、扫盲等“创造性含量不高”的工作为主):

2010年,撰写《动画基础:定格动画》(Animation Basics—Stop Motion)一书,由AVA出版社(AVA Publishing)出版。这本针对动画专业学生的入门级教材于2014年修订、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2011年,为法国ARTE电视台(ARTE France)制作了动画短片《羽毛》(Plume);为俄罗斯电视台制作了大师传记定格动画短片《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2012年,担任捷克国际动画节(Anifest)评委会主席、渥太华国际动画节(Ottawa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评委。

2013年,担任德国斯图加特动画节评委会(Stuttgart Animation Festival)主席;为韩国首尔国际动画节(Seoul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制作了动画宣传片。尽管这些年来巴瑞·普维斯个人艺术作品的含金量锐减,但是并不妨碍他获奖(只不过都是“荣誉称号”),例如,英国斯塔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affordshire)荣誉博士学位、波兰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布里斯托尔木偶节(Bristol Puppet Festival)、伦敦国际动画节(London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爱丁堡国际电影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先后举办了巴瑞·普维斯作品回顾展。

那年,我昔日的超级偶像——巴瑞·普维斯60岁。老人家去哄孩子了,我也长大了。

巴瑞·普维斯的代表作品

备注:

(1)“光板公司”(Bare Boards Productions)得名于一句名言“光板与激情是一出好戏必不可少的因素”(His company is called Bare Boards after a famous theatrical saying that bare boards and a passion are all that is truly required to make good drama)。我估计我的翻译有问题——“光板”也许是戏剧创作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当然不能这么简单地直译。因此,向戏剧专家们求证这句话与这个名词的正确翻译。

巴瑞·普维斯的联系方式:

5Woodleigh Bradgate Road

Altrincham Cheshire

WA14 4QU

UK

电话:+44 161 928 8955

传真:+44 161 929 1435

E-mail:Achilles@purvesb.freeserve.co.uk

官方网站:http://www.barrypurves.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