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探析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探析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探析吴 刚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是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公众人物,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因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日益受到社会乃至党和政府的关注。

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探析

吴 刚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是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公众人物,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因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日益受到社会乃至党和政府的关注。2003年,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框架》)中,将心理调适能力列为公务员应具备的九种通用能力之一。2010年,《湖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试行)》也将心理调适能力规定为各级公务员必须具有的基础行政能力之一。鉴于此,当前加强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强化领导队伍建设,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顺利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调适能力的涵义

(一)心理调适能力的概念

所谓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够准确地观察、理解、表达自身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调适心理状态至健康水平,从而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使之能够更有效率地工作的一种能力和力量。

(二)心理调适能力的构成

《能力标准框架》规定各级公务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应达到4个标准,即事业心强,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爱岗敬业的热情;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良好的心理适应性,心胸开阔,容人让人,不嫉贤妒能。

将这4个标准加以提炼,即形成心理调适能力体系的4个要素: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意志能力和社会能力。

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相关事物的关系、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个体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可衡量指标包括社会观察力、责任心、目标设定的合理性、自我激励等。

2.情绪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指在压力情境中保持冷静、控制负面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它是情商的重要指标之一。衡量指标包括思维的活跃性、思维和行动的统一性、自我冲动的控制力、乐观积极的心境等。

3.意志能力。意志能力是指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标的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设定目标的自觉性、决断力、行动力和坚持不懈的能力等。

4.社会能力。Reschly ﹠ Gresham(1981)将社会能力概化为两种成分,即适应性行为和社会技能。衡量指标包括合作性、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对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及宽容性、接受不同观点的开放性等。

二、心理调适能力对领导干部的重要意义

(一)心理调适能力是领导干部保持身心和谐健康的需要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承受的来自社会、工作、家庭以及自身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可以使领导干部更好地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水平,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抵制各种不良诱因,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另外,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乐观的心态,可以有效降低生理疾病的产生,使领导干部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二)心理调适能力是领导干部获取事业成功的基本素质

现实中部分领导干部才华出众、勤奋上进,却或因受挫一次就心理失衡,萎靡不振,或因情绪易失控而人缘较差,最终难有作为。与此相反,具备良好心理调适能力的领导干部,能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稳定的情绪状态、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履行领导职责,不断提高工作业绩,最终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

(三)心理调适能力是领导干部拥有良好生活品质的前提

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是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的期望。然而,部分领导干部虽然表面上仕途得意,家庭美满,但心理调适能力的缺失使得他们不能坦然地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心理压抑或扭曲,不懂得珍惜已拥有的,使其生活质量、自我感觉都较差,有的甚至会自杀。所以对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才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困境中感受快乐,才能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三、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建设

(一)营造健康理性的社会心理氛围

1.培育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有效推行信仰教育

一是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必须对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予以更多的关注和保障。针对国富民不福、社会贫富悬殊比较大的现状,面对官员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社会成员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利益、权利和自由的诉求日益强烈的现实,只有更多地尊重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充分的安全感、公平感和幸福感,逐步消除浮躁、焦虑和压抑等不良心态,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并最终实现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丰富社会成员的精神家园。不少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中国当前处于一个信仰危机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利益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温家宝总理曾愤慨地指出,中国社会存在道德滑坡的现象。所以,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切实有效地对社会成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仰教育,迫在眉睫。当然,信仰教育切忌空洞的说教,必须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国文化的特性和底蕴,尊重社会成员合理的内在需求,帮助领导干部形成健康合理的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和道德观,为领导干部保持健康的心理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2.倡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身心合一的全面健康观

医学研究早已表明,个体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但在我国,不少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至今仍将健康片面理解为生理健康。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生理疾病、行为过激甚至是自杀的案例不时见诸于网络、报刊和媒体。所以,当前迫切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扩大宣传效果,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像关注生理健康一样地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树立身心合一的全面健康观。

(二)有效提高组织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力度

1.完善干部管理方式,形成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用人环境

一是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位说明书,明确界定领导干部在工作岗位上的角色、职责和任务,减轻因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职责不清等给干部带来的心理压力

二是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提高干部对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丰富工作内容和纬度,激发工作活力和激情,避免因长期在同一岗位就职引起的工作倦怠感。

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配套的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干部的晋升提供机会均等的平台,从用人导向上为领导干部创造减轻压力、保持良好职业心理状态的环境和条件。在考察考核干部时,不仅要考察德能勤绩廉的情况,也要评估其心理健康的状况,从而确保任用那些有足够胜任力的干部。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的总体规划中,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订阅相关报刊杂志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调适技能,提高领导干部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心理档案,定期测查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将测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设立心理干预机构,或与专业的心理测评咨询机构合作,及时对心理状况不佳的领导干部实施心理干预,使其早日摆脱心理困境。

四是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的精神生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减免不良心理的侵袭。

(三)增强领导干部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

1.提高认知能力

一是树立坚定合理的信念。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总是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价值观、意愿、动机、偏好等来认知世界。因此,领导干部要想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健康的身心,必须首先树立科学合理的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尤其是要理性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清醒地意识到权力与义务、责任的高度统一性。

二是选择合理的归因方式。归因方式可分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内控者往往把决定事情结果的关键因素归结为个性、能力和努力程度,外控者则认为是机遇、运气、任务难度和社会背景等。至于哪些因素容易控制和改善,这是因人而异的。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应尽量选择那些能让自己保持信心和积极性的归因方式,弱化如机遇、运气等不易控制的因素。这将有助于使自己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态。

三是确立合理的自我认知。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明白自己有所长有所短,有所能有所不能,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要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更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人必先自爱而人爱之,人必先自助而人助之,人必先自信而人信之。

2.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一是学会宣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予以宣泄和调节,压抑会使不良情绪愈演愈烈。宣泄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运动(打球、健身、游泳、爬山等)、唱歌、向他人倾诉、写博客。这些都能快速释放内心的郁闷,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二是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情绪快失控的时候,可以自言自语一些激励性的语句(如“我能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阅读有警示性的小纸条,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平复亢奋的情绪。

三是转移升华。这是克服不良情绪最积极的一种方法。比如因工作环境很压抑、成长空间受限制、饱受排挤而苦闷时,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专业和事业上,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获得良好的心境。

四是实施放松训练。当情绪激动紧张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听舒缓的音乐以及肌肉放松活动,借助身体器官的放松来缓解紧张感和冲动感,从而获得心情的放松和平复。

3.适时进行行为调整

一是根据不同的阶段,在客观准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结合当前面临的现实条件,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活规划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合理分配用于事业发展、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娱乐休闲的时间,使自己忙而不乱,以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淡定的心态来应对各种压力和突发状况。

二是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每个人都有自己预设的目标,都有自己多元化的需求和期望,但每个人的能力、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事情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把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最擅长和最在乎的方面(事业和生活都应如此),而放弃那些能力所不及、让自己身心俱疲的东西。这样,才会活得轻松和洒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加强人际沟通能力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也称角色互换,是保障良好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基本前提。有的领导干部心态不好,与喜欢抱怨他人有很大的关系,如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抱怨下属不努力,抱怨上级不重视等等,越想越烦心,越烦心工作越做不好,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如果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会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的理解,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通畅,自然会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二是学会宽容。宽容是允许他人对任何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判断,是对他人不同的思想、观点和行为的容忍。它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也是消除家长作风、“一言堂”的有效方法。一个懂得宽容的领导者,将更容易获得上级的认同、下属的配合和家人朋友的支持,从而为自己赢得宽松的工作、生活氛围。

三是学会寻求帮助。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越大,所以在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越要学会向外界主动寻求帮助。而确立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则是最有效的方法。社会支持系统范围很宽泛,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公益性组织和专业性咨询机构等。在遭遇困境和烦闷的时候,他们都可能是不错的倾诉和沟通的对象。通过这些畅通的情感交流,将有效减少在压力情境下易引发的愤怒、焦虑和孤独等情绪体验。

毋庸置疑,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组织、领导干部自身及家人朋友的共同关注和努力。相信只要各方通力合作,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能力必将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使他们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和激情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责,在实现国强民富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