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显性到隐性

从显性到隐性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隐性教育,又称为潜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一种向上的氛围中,在健康而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隐性教育正是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浸润,促使其启迪和感悟,从而积极影响思想政
从显性到隐性_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从显性到隐性

汪 勇[1]

摘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以及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一项任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因素越来越多,但传统意义的灌输式教育手法和方式也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一些隐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都越来越深刻,思想政治教育随之也出现了从显性到隐性的变革。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变革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以及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的一项任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正面灌输、批评教育和行为规范等显性为主要手段和方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方式、途径到手段、环境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越来越多,既有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方面的因素;既有国内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有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既有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因素,也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些因素和影响,表面看起来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其隐含的一系列现象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系列现象我们很难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到,更缺少对其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因素去加以研究。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式方法都明显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从显性到隐性的变革。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高校在实施传统德育教育中,要把握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问题,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所谓显性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一些理论灌输,强化说服教育。所谓隐性教育,又称为潜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一种向上的氛围中,在健康而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隐性教育,是指在高校内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情境,利用群体效应、情境陶冶、环境暗示、行为模仿等途径,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等,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显性教育法大多要依赖组织力量才能得以确立和展开。这种方法组织色彩较浓,对作为个体的教育对象来说,接受起来要比无组织状态下的和风细雨式的潜移默化更为困难。在人们自主选择意识增强的今天,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因此,为解决显性教育法存在局限性和缺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从显性教育向显性、隐性结合转变。在坚持显性方法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与隐性教育法紧密结合,用隐性方法之长,补显性方法之短,推动显隐两种方法相互依存、齐头并进。

第一,注重“隐性教育”,坚持公开性与渗透性的统一。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当然十分重要,教师应当直接而理智地传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或取中立态度,态度要诚恳、立场要分明。但只有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人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种意识障碍,从而制约人们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当更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既要使学校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避免以前教育方法的强迫性、教育内容的相对主义、教育形式的放任主义。在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当更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正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带来的信息污染、网上交友、网上游戏、网上伦理道德以及网上信息选择等问题,最终只能在网上解决。只有进入到产生网络问题的环境中,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通过网络向人们提供大量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对人们进行正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要教育上网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网站,这是每个上网者必备的素质。对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将其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第三,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对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道德说教大于科学分析,说理往往变成了说教和灌输,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背后又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任何需要只有在被意识到时,才能构成动机产生的原因。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然离不开行为科学的指导。经济学原理认为,人在既定条件下都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由此看来,教育人见义勇为,不用制度规范而仅用道德劝诫是不够的。

二、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显性教育法如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等,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讲解、说理方式来进行的,其主题突出、教育者确定、形式明显,因而带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和强制性。相对而言,隐性教育则淡化了教育形式和直接说理,强调自然的教育与学习,体现了“环境育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隐性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理论依据如下:

第一,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创造人,而人又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环境创造人”,说明了开展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人造环境”则揭示了开展隐性教育的可能性。隐性教育正是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浸润,促使其启迪和感悟,从而积极影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第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效应、环境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类有归属感、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在归属感、暗示性的作用下会积极地向集体所倡导的观念看齐,有意无意地接受群体的影响,渴求被集体接纳、认可。在思想素质较好的群体中,思想品质较差的个体会被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尽快消除差距,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环境暗示,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暗示和教育,“无意”之中蕴“有意”,这就是隐性教育的“隐”之所在。

第三,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一些专家经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堂和教科书中学习外,还从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校纪、人际关系中受到影响。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规范、观念等发生影响作用。因此,著名道德专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教育可以作为促进道德成长的手段;精神病学家斯奈德则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没有影响师生的隐性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这是显性教育所不能及的;日本学者岩桥文吉甚至认为道德教育如果不关心隐性教育,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隐性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实现,它们都是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第一,陶冶作用:陶冶作用是隐性德育对学生品德的最重要、最显著的作用。所谓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能帮助学生提高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情境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主要通过美的陶冶、情感陶冶、氛围陶冶三个途径来实现。

第二,导向与激励作用:隐性德育不仅陶冶学生具体的道德品质,而且引导学生品德成长的方向,对其发展具有激励作用。隐性德育的导向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物质环境的导向。教育者的意志可以通过校园设计和景点布置来表现,从而树立一个导向,激励学生为之努力。如可以在校园路口塑造名人雕塑,设立艺术画廊等,蕴涵学校的教育思想、规范、价值取向。学校的建筑如校舍、宿舍、食堂、图书馆等的设计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二是学校精神氛围中的价值导向。如学校的校训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也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的举行,既反映了学校的追求,也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

第三,榜样与规范作用:隐性德育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制约和约束力。这种约束机制是通过文化控制、价值熏陶来实现的。比如一个有乱丢废物习惯的同学来到一个洁净、有序的教学环境,就会受到无形的教育而被动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因为,他过去的行为与现在的环境相差太大,因此,这里的环境“同化”了他,约束了他。再比如教师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他的博学与好学精神将为学生树立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身上更多闪现的文化的底蕴,他的自律、自主,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学生品德生长提供了现实的“范本”。

四、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隐性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教育环境和教育情境的积极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显隐结合:我们强调凸显隐性教育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教育,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教育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主导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思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不注重个体觉悟,德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德育实效。

第二,软硬结合:学校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共同构成学校德育环境(即德育场)对学生施加影响,二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即如果只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美化而忽视了文化氛围的营造,忽视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德育场就可能失效。因此,我们必须使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实效。

第三,内外结合: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构成了学生受教育所处的大环境,隐性教育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校外隐性教育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应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注释】

[1]汪勇,1969年生,男,陕西绥德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