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腿基因显性还是隐性

长腿基因显性还是隐性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知识创造的4种模式中,由于在每一种模式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方式和参与程度的不同,知识管理的策略对知识创造的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知识创造的社会化模式,其特点是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

2.3.3 改进的SECI模型

Scharmer(2000)在Nonaka和Takeuchi的知识螺旋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双重螺旋模型SECI-2,SECI-2过程是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到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这样显性知识、物化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这三种类型的知识之间相互转换成为知识创新的源泉。

由于物化的隐性知识相对于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而言是“显性”的,因此我国学者陈晔武(2005)在知识创造的双重螺旋模型基础上,又增加了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和物化的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螺旋模型S'E'C'I',S'E'C'I'过程是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和物化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①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到自我超越的知识;②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到物化的隐性知识;③物化的隐性知识到物化的隐性知识;④物化的隐性知识到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Mikael Holmqvis(1999)提出了战略联盟型知识创造过程。他认为组织间知识是通过两个知识库和8个知识转换过程创造的,如图2.11所示。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间的转换是社会化(I)、外化(I)、结合(I)、内化(I)。组织特有知识到组织间知识的转换则是:社会化(II)、外化(II)、结合(II)、内化(II)。社会化(I)是从个体隐性知识到组织间隐性知识;外化(I)是从个体隐性知识到组织间显性知识;结合(I)是从个体显性知识到组织间显性知识;内化(I)是从个体显性知识到组织间隐性知识。社会化(II)是从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到组织间隐性知识;外化(II)是从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到组织间显性知识;结合(II)是从组织内部显性知识到组织间显性知识;内化(II)则是从组织内部显性知识到组织间隐性知识。

img35

图2.11 战略联盟型知识创造过程

资料来源:Mikael Holmqvist.Learning in imaginary organizations,creating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1999,12(5):419-438

耿新(2003,2004)提出将企业外部知识(社会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外部个人隐性知识、外部个人显性知识、外部组织隐性知识和外部组织显性知识。认为其输入组织内部的方式有三种:外部个人或组织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外部个人显性知识的直接引入和外部组织显性知识的直接引入。由此,在引入外部知识输入这一因素后,企业知识的转化与创新链条被延长了,其完整的过程包含了外部引入(introduction)、传播共享(dissemination)、解释内化(explanation)、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这七个阶段,称之为IDE-SECI模型(如图2.12所示)。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有明确的起点,知识转化与创新过程可开始于“内部个人隐性知识-内部个人隐性知识”、“外部隐性知识-内部个人隐性知识”、“外部个人显性知识-内部个人显性知识”或“外部组织显性知识-内部组织显性知识”四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它取决于知识的不同来源,而知识转化的方向也不再唯一。

在Nonaka等提出的SECI模型基础上,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量子能级跃迁作为知识创造螺旋上升的理论隐喻,褚建勋、汤书昆(2006)以“量子能级跃迁”来隐喻顿悟学习机制,构建了基于个体认知学习过程中的顿悟心理的量子知识创造模型(Q-SECI模型),进而通过对知识创造力和知识集成力这两种动力的分析探讨了Q-SECI模型知识创造螺旋跃迁机制。Q-SECI模型的贡献在于突出了“个体顿悟”机制的重要作用,它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较低层次隐性知识向能激发知识创造的较高层次隐性知识的转化;构建了个体顿悟与组织共享之间互动协调的学习回环,在学习心理机制上突出了反馈式互动,以不断改进组织学习的整体效率。

img36

图2.12 IDE-SECI模型

资料来源:耿新.知识创造的IDE-SECI模型--对野中郁次郎“自我超越”模型的一个扩展.南开管理评论,2003(5):11-15

焦玉英、袁静(2008)基于Web2.0技术的发展提出wiki知识场。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螺旋过程:当个体发布的信息存储在wiki页面上,任何个体都可以对此进行浏览、编辑、更改;每一个个体所贡献的知识都是通过对上一个个体的信息所进行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的。在这种组织下,知识个体通过自组织、聚合、协作、互动、切磋、启发、更改,实现共享和知识创新。在这个过程中,wiki服务平台为群体知识创新提供知识源--wild知识库和环境空间--wiki知识场。

赵大丽、孙锐(2008)借鉴Nonaka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将虚拟企业的微观知识创造过程简化为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在专家与虚拟企业(VE)之间循环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

针对SECI模型的理论缺陷,高章存、汤书昆(2008)基于认知心理学将企业知识创造的一般转化与作用过程划分为直觉(intuition)、隐喻(metaphor)、编码(coding)和记忆(memory)四个环,可称之为企业知识创造IMCM模型(如图2.13所示)。

杨德群、杨朝军(2004)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建立知识创造螺旋机理模型(E-O-Spiral-ESCI)。在知识创造的4种模式中,由于在每一种模式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方式和参与程度的不同,知识管理的策略对知识创造的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知识创造的组合化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而显性知识最适于通过编码化进行加工,从而使显性知识的传递、保存、共享等得以迅速进行,因此这一知识创造的模式最适宜采用系统化知识管理策略。对于知识创造的社会化模式,其特点是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载体主要是人员,它是通过共同的活动和体验来传递和共享隐性知识,因此这一知识创造的模式最适宜采用社会化知识管理策略。对应于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和相应的知识创造模式,支撑知识管理和知识创造的技术组织文化、知识共享的方式、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点。该模型的贡献在于解释跨组织知识创造应以显性知识为起点,因为跨组织适合系统化知识管理策略。

img37

图2.13 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的企业知识创造IMCM模型

资料来源:高章存,汤书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企业知识创造机理探析--兼对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一个拓展.情报杂志,2008(8):87-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