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丝雀码头中心区的规划与建设

金丝雀码头中心区的规划与建设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式码头区长期依靠水路交通,与伦敦的城市交通网络隔离。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充分把握了这一契机,在城市设计方案中将其作为核心进行整合,成功地避免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割裂,增强了空间的活力。随着银禧线的通车,金丝雀码头的办公楼出租率很快上升至99.5%,成为生机勃勃的商业、金融中心。至此,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城市设计内容和目标基本实现,金丝雀码头成为伦敦新的商务金融中心。
金丝雀码头中心区的规划与建设_西欧城市更新

7.4.2.1 项目概况

1.复兴计划及政策

金丝雀码头以城市设计整合城市各要素,创造高效、整体、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同时保证了开发者的利益和城市的公共利益,也转变了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对城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作用的认识。在码头区复兴运作的早期,由于伦敦内城严格的城市设计控制限制了商业开发,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并不认为城市设计对城市开发具有积极作用,它的运作模式是由其本身拥有对开发的控制权,但不制订法规性的规划。这种不加限制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方式,虽然吸引了大量投资,但也产生了负面效果,其结果是“一栋栋随意矗立的建筑物,中间仅被安全防护栏和停车场隔开,建筑和新辟的街道或是河道都没有联系。潜在的格林尼治空间轴线消失在一群杂乱的、风格冲突的办公楼中”。而在金丝雀码头开发后,他们更注重以城市设计实现各要素区域的相互平衡和总体控制,取得了广泛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图7.16)。

alt

图7.16 金丝雀码头鸟瞰

资料来源:Meyer H, 1999: 95.

2.码头区轻轨(Docklands Light Railway)及银禧地铁线(Jubilee Line)

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在金丝雀码头的商业开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旧式码头区长期依靠水路交通,与伦敦的城市交通网络隔离。虽然它距伦敦城市中心并不遥远,但可达性差;因此,要发挥区域的价值,改善交通设施并使之与城市交通网络相联是关键因素。1987年8月,途经码头区的自动化轻轨(DLR)建成通车,并于1991年延伸至伦敦内老金融区,接驳伦敦最发达的地铁系统。大型轨道交通的兴建使码头区首次与伦敦的城市交通网络相联系,极大地改善了其可达性,并对金丝雀码头的商业开发起到了催化作用。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充分把握了这一契机,在城市设计方案中将其作为核心进行整合,成功地避免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割裂,增强了空间的活力(图7.17)。

alt

图7.17 伦敦码头地区的交通规划,1995年

资料来源:Meyer H, 1999: 95.

早期建成的轻轨投入使用后暴露出设计运量不足的问题,金丝雀码头作为商业地产开发也曾陷入困境,办公楼出租率仅为60%,并造成开发商奥林匹亚和约克公司的破产。2000年,另一条大型轨道交通——银禧线建成,每小时运量为3万人,直接与伦敦地铁系统相连,为码头区提供了与中心城区高效、快速的连接,金丝雀码头到伦敦内城的时间仅需8分钟。随着银禧线的通车,金丝雀码头的办公楼出租率很快上升至99.5%,成为生机勃勃的商业、金融中心。虽然银禧线与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和建设存在着时序的差别,但城市设计也将设置在此区域内的银禧线地铁站这一新的交通要素与基地内的既有要素——地下商业空间整合在一起,形成以地铁站为核心的地下空间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城市轨道交通强大的催化作用,保持了金丝雀码头开发的持续性。

3.自然与历史资源

码头区位于东伦敦泰晤士河下游,整体呈带状沿河由西向东伸展:金丝雀码头位于码头区的狗岛。狗岛的地形比较特殊,泰晤士河在此由北向南U型转弯,使其成为东、西、南三面环水的半岛。位于其中心偏北的金丝雀码头在东、西两侧与泰晤士河直接相接,因此它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用地内部有原码头的水面,东、西侧还有河水环绕。在71英亩(约28.7hm2)的总用地面积中,水面达25英亩(约10.12hm2),还有25英亩(约10.12hm2)沿河用地。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充分利用了水这一独特的自然要素,在将其与公共空间和景观、步行体系整合的同时,还将滨水用地与生活娱乐休闲功能相整合,达到土地的高效、混合使用。

金丝雀码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自19世纪初开埠到1980年关闭,它一直是兴旺的贸易、工业码头。码头在英国人心目中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认同感,生气勃勃的码头区氛围是码头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要素。此外,金丝雀码头的用地位置与连接伦敦西城最古老的城区、伦敦塔桥和伦敦东侧格林尼治地区的空间轴线重合,伦敦城市的历史与码头区的历史在金丝雀码头的用地相叠加,共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在外部空间和景观意向的设计中充分整合了这一要素,使现代的城市空间创造了与伦敦城区和码头区的历史相契合的场所。

4.规模与开发过程

1967年,加拿大的奥林匹亚和约克公司开始对金丝雀码头进行大规模投资开发,建设面积120万m2,含100万m2的办公空间,4万m2的商业、餐饮和休闲设施,两个400间客房的酒店及相关会议、赛会设施以及6500个停车位,目标是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商务空间和高品质的城市环境,“绿地上的大型商务中心”。在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所做的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中,71英亩(约28.7hm2)的用地被划分为26个地块,其中三个地块建设地标性的超高层办公楼,其余为中、高层办公建筑和酒店。

金丝雀码头计划开发时间为7~10年,1988—1992年完成一期60万m2的建设,包括用地中部的6栋高层办公楼和1栋超高层办公楼,加拿大广场、威斯特费里(West Ferry)圆环立交系统、部分中轴线公共空间、地下商业及停车场,还有轻轨车站的重建。1992年,奥林匹亚和约克公司破产后,重组的金丝雀码头开发公司继续进行建设,至2006年建成的有两栋超高层办公楼,南、北码头步行桥,银禧线金丝雀码头站,用地东、西、南侧的办公建筑及地下商业和四季大厅、中轴线的公共空间和滨水公共空间及整体步行系统。至此,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城市设计内容和目标基本实现,金丝雀码头成为伦敦新的商务金融中心。

7.4.2.2 城市设计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的要素包含建筑空间、地上开放空间、地下空间、交通要素、自然要素和历史要素。对各要素进行整合的主要方式包括:自然、历史要素与空间的整合,交通要素与空间的整合,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整合(图7.18~图7.25)。

alt

狗岛作为伦敦东部景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alt

绿地结构图

alt

水系结构图

图7.18 狗岛地区的总体发展框架

资料来源:Meyer H, 1999: 94.

alt

图7.19 金丝雀码头的总体布局——城市设计强调严谨的构图和轴线

alt

alt

图7.20 金丝雀码头金融中心的建设带动了废弃工业码头的复兴

alt

alt

alt

alt

图7.21 金丝雀码头金融中心的重点地段

alt

alt

图7.22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充分利用老码头区的水体创造出特色鲜明且富有活力的空间

alt

alt

alt

图7.23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对老码头区的历史元素给予了高度重视

alt

alt

alt

alt

alt

图7.24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综合考虑了轻轨、地铁与步行桥梁的有机联系

alt

图7.25 从金丝雀码头远眺伦敦中心区,它们通过轴线有机联系成一整体

1.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

金丝雀码头的用地为规则的长方形,被方格网道路分为26个地块。城市设计的空间布局以大型的结构性开放空间作为整体形态的构架,并以轴线组织开放空间。结构性的开放空间有两个,即贯穿用地东西向的中轴线开放空间和银禧线地铁站上的公共广场。主要建筑为中高层,形体规整,严谨地限定开放空间的界面,对称的建筑布局形成垂直相交的一条东西向主轴线和南北向两条次轴线。中轴线开放空间也由建筑群由西向东围合出4个几何形广场,形成空间序列;同时,把广场作为连接不同标高基面的立体化节点。最西端的威斯特费里环岛广场是连接金丝雀码头的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的立交环岛;林荫大道尽端的卡博特(Cabot)广场和中部的加拿大广场为长方形绿化广场,以小广场联系不同标高的滨水空间;最东端是半圆形的邱吉尔(Churchill)滨水立体化广场,连接3个标高的滨水空间、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3栋超高层呈三角形对称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心和东部的尽端,形成建筑群体的空间视觉焦点。

城市设计空间布局最鲜明的特点不仅是其古典的对称构图、轴线空间的变化和成为视觉焦点,更重要的是将两条南北向的交通空间轴线和东西向的开放空间中轴线整合,并在交叉点上形成空间序列的高潮。第一条交通空间轴线是南北两个轻轨站和轻轨高架桥,它与中轴线空间的中心点相交,城市设计将轻轨站大厅和用地中的建筑空间加以整合,在交叉点上形成以轻轨站为核心的综合体,并以最高的加拿大广场增强其识别性,创造出中轴线上最重要的空间节点;第二条交通空间轴线是银禧地铁站上的公共广场银禧广场与加拿大广场间的南北向轴线。这条轴线虽然没有第一条轴线明确,但更为重要,它使后期建成的建筑群和地铁站与一二期的建筑群和开放空间在空间布局中成为一个整体。

2.整合自然和历史要素,创造空间特色

自然要素和历史要素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设计中将空间要素与自然、历史要素整合,可以使新的建成环境融入城市生长的时空脉络中,并赋予建成环境以特色和活力。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所整合的自然、历史要素来源于其独特的资源——泰晤士河水和老码头区的悠久历史,设计通过水系的重新梳理,步行系统的整合组织,以及历史性空间的融入,很好地营造了宜人的滨水空间。

3.整合交通要素,创造空间活力

轨道交通对金丝雀码头开发至关重要,而终其开发过程,金丝雀码头所涉及的交通要素也极为多样,包含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码头区轻轨、银禧地铁线,还有大面积办公及配套商业空间带来的汽车交通、公共交通、服务交通、步行交通和大型停车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穿越用地的轻轨和银禧线建设与城市设计的实施在建设时序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增加了城市设计的复杂性。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城市设计方案通过交通要素与空间的整合做到了各类交通的协同、高效,尤其针对具有催化作用的大型轨道交通要素,三维的整合不仅避免了城市形态的割裂,更充分发挥了其整体效率,创造出具有活力的三维空间。

4.创造地下空间体系实现空间效率

针对高容积率、高密度的开发,金丝雀码头的城市设计利用地下空间,释放了地面用地,创造了舒适宜人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使地下空间形成体系;另一个是将地下空间体系和地上空间进行三维整合,使二者共同形成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金丝雀码头城市设计从最初的蓝图变为现实,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过程,并有多家建筑设计事务所、景观设计事务所等参与了各单体建筑工程的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城市设计表现出超强的整体控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