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贤圣哲的祠堂

先贤圣哲的祠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正统思想。[14]在为数众多的圣贤先哲的祠堂里,孔庙算得是表率万世,仪范千秋。孔子的家谱,经历代子孙不辍修编,被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曲阜孔庙是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最大的祠庙建筑之一。其中的宋代建筑,国内少见。在院庭北端正中的大成殿,采用两重台基制式,地位高贵。
先贤圣哲的祠堂_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一部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总结了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金色夕阳出版工程)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灿若星辰,名垂青史,家喻户晓、万世传颂的,历朝历代,其说不一。赵玉春所著《坛庙建筑》说,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北京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的帝王牌位,朱元璋确定是18位,顺治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熙下谕旨,除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大殿中共分七龛供奉了188位中国历代帝王的牌位,位居正中一龛的是伏羲黄帝炎帝的牌位,左右分列的六龛中,供奉了五帝和夏商两周、强汉盛唐、五代十国、金宋元明等历朝历代的185位帝王牌位。景德崇圣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7间,祭祀伯夷、姜尚、萧何、诸葛亮、房玄龄、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79位历代贤相名将的牌位。其中,关羽单独建庙,成为奇特的庙中庙。[44]

曲阜孔庙大成殿供有孔子塑像,左右有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像,称“四配”;两侧又有塑像12尊,他们是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和朱熹,为“十二哲”。东西两庑各40间,供历代著名先贤、先儒的神主,到清末共147人。北京孔庙有元、明、清进士题名碑198座,分别题写着元、明、清三代共51624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

中华民族浓厚的清官情结、诗礼情怀、英雄崇拜等儒家传统文化,物化表现在中华大地,民间供奉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名相诸葛,铁面包拯,清官海瑞,书圣王羲之,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魂屈原,文纛韩愈,柳宗元、苏东坡、陆游等圣贤先哲的祠堂庙宇则层出不穷,各放异彩。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封建社会的圣人。他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正统思想。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用他的思想和学说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他死后不断地为他加封晋爵。而对孔子的祭祀和建祠立庙,其历史比他的加封还要早。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就下令,将他生前的三间住房改为祠庙,从此封建统治者为孔子修建祠庙的活动持续不断,孔庙遍布全国。作为宫殿式祠堂,以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制式最为规范,规模最为壮丽。[14]

在为数众多的圣贤先哲的祠堂里,孔庙算得是表率万世,仪范千秋。在精神上,孔儒的思想一直是历代宗亲思想发展的根基,是承载着宗祠事业几千年兴旺的力量。在物质层面,孔庙已经发展为堪与帝王宫殿相比的庞大建筑群。孔子的家谱,经历代子孙不辍修编,被列为“世界最长家谱”。至于祭孔,唐初被定为“国之大祭”,历代列为祭祀要典,充满了浓厚的官方色彩。[45]

关羽一生以正直、忠义、勇猛著称,为历代帝王所推崇,被封为侯、王,清代又敕封为“关圣帝君”。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关帝庙遍布天下。作为宫殿式祠堂,解州关帝庙最恢弘壮丽。[45]

曲阜孔庙奎文阁横断面[46]

曲阜孔庙大成殿横断面[46]

曲阜市在山东省的中南部,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这个小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孔姓始祖当年从宋国迁移到鲁国后的落足处,即孔姓的发源地之一,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千百年来孔姓一族的骄傲。[2]

大成殿的龙柱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说,孔庙是尊祀孔子的地方,因为与武庙相对,所以叫做文庙。汉初尊崇儒术以来,历代尊孔兴儒,曲阜孔庙愈来愈大。唐宋以来国内大都邑常建文庙,到清代几乎各省大小县城全有文庙。孔庙显然是一般祠庙常用的四合院制度,不过多了万仞宫墙、泮池及棂星门等特殊布置而已。曲阜孔庙是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最大的祠庙建筑之一。其中的宋代建筑,国内少见。最主要的院落采用唐以来常用的周围回廊制度,气象壮丽,是我国建筑的最高等级。在院庭北端正中的大成殿,采用两重台基制式,地位高贵。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奎文阁、碑亭以及门、桥、牌坊等,比一般孔庙大得多。[46]

潘谷西主编的《中国建筑史》说,曲阜孔庙自鲁哀公十七年因宅立庙以后,历朝屡有修理或增建,至明代基本形成现有规模。孔庙沿中轴线布置,有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前导部分,有牌坊和门屋共6座,院中遍植柏树。第四进从大中门起是孔庙的主体部分,围墙四隅起角楼,以大成殿庭院为中心,前有奎文阁及皇帝驻跸处;东有诗礼堂、崇圣祠、家庙和礼器库;西有金丝堂、启圣殿和寝殿及乐器库;后有圣迹殿和神厨、神庖。奎文阁是一座庋藏典籍的三檐楼阁,建于明代。奎文阁后13座碑亭中,有金代遗构2座,元代遗构2座。

大成殿是孔庙主殿,建于清雍正七年,是全国四殿堂之一,为歇山重檐式形制,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庑殿重檐式,是最高级别的民间建筑。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廊下四周环立的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殿名源于宋徽宗尊崇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大成殿内高悬乾隆帝手书“万世师表”等十方巨匾和楹联。殿内正中供有孔子塑像,左右有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像,称“四配”;两侧又有塑像十二尊,他们是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和朱熹,为“十二哲”。

奎文阁是孔庙主体建筑之一,完全是木质结构,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摇撼,为中国古代木楼建筑的孤例,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原名藏书楼,金代明昌二年重修时改名“奎文阁”。“奎”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人把奎星附会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44]

奎文阁

曲阜孔庙,从“金声玉振”石坊开始,有九进院落。第一进从棂星门到时圣门,中有太和元气坊与至圣庙坊。第二进从时圣门到弘道门,中有圣水桥。第三进由弘道门到大中门。第四进由大中门到奎文阁,中有同文门。在上述这四进院落中,两侧各有两座旁门。奎文阁到大成门之间为第五进,在这层院落中有13座碑亭,都是历代皇帝颂扬孔德和加封孔子的御碑。进入大成门为第六进,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中轴线上有杏坛,据说这里曾是孔子当年设馆教学的地方。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由两庑把庙院分成三路,东西两路各有两进院落,可以算做七、八进,加上大成殿后的寝殿与圣迹殿,正好九进,成为名副其实的“九重宫阙”。它南北长1.3千米,总面积327亩。有5殿、1阁、2庑、1坛、2堂、15碑亭、53座门坊,共有殿堂房舍466间,先后建于金、元、明、清各代。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是我国除北京故宫以外,最大的宫殿古建筑群体。[47]

汉高祖刘邦,本是沛县高阳酒徒,从来不喜欢儒生。依靠武力夺取政权高居皇帝宝座之后,才认识到儒学对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方面的作用。在高祖十二年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创了历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期望在祭祀孔子的活动中,求得九鼎永传的目的。

历史上凡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起来的政权,祭孔活动的规模、修建孔庙的工程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汉族政权。如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不仅修葺了旧庙,还“雕塑圣容,旁立十子”;北部中国的金,修建孔庙四次;横跨欧亚两洲的元,修建孔庙六次;由松辽平原闯入山海关的清,修建孔庙、祭祀孔子的活动,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从中,我们生动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精英对主流文化所取的认同态度。他们深深懂得家国宗法礼制形成的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之中,儒学纲常伦理对于巩固封建社会皇权统治的顶梁柱作用。孔庙,不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孔氏家族的祠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48]

汉平帝时,孔子第一次被封为“褒成宣尼公”;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代出现了孔子与周公孰能称“圣”的纷争,显庆二年,孔子复得“先圣”地位。唐玄宗修订《唐六典》,明文规定国家祀典有四:一祀天,二祀地,三祀人鬼,四祀先圣、先师。皇帝封孔子为“文宣王”,让孔子偶像在庙中教书先生的侧席转为面南而坐;孔子塑像身穿绘有龙纹的“衮冕”;孔子的形象也从有教无类的先生,转变为帝王之师,再登“万世道统之宗”。德宗贞元四年兵部侍郎李纾的一道上疏使孔庙在全国遍布,孔子为天下通祀。

大成殿后的圣迹殿内,正中放置的是清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石刻,字下正中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左边是晋代名家顾恺之所绘《先圣画像》,又称《夫子小影》,据说这是孔子像中最接近孔子原貌的作品,故而孔子四十八代孙孔端友于宋绍圣二年摹勒上三石。右边是吴道子画的《孔子凭几像》,孔子按几而坐,弟子分侍左右,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寿于宋绍二年翻刻石上。在这些画像上,有宋太祖、宋真宗等皇帝的御赞,有宋代绍圣、政和等年号和题跋。殿内有宋代书法米芾篆书的《大哉孔子赞》,还有清康熙、乾隆皇帝的御制碑等,无一不昭示着孔子的文化至尊地位。[45]

孔庙前导部分主要由400米长的甬道和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成门、同文门五座门组成。在中国古代礼制上,只有皇宫前才有建“五门”的资格,可见朝廷对孔子的极度尊崇。[49]

曲阜孔庙中共有大小碑刻两千两百多件,真、草、隶、篆俱全,是我国的一处石刻艺术宝库。在奎文阁前的廊下,有石碑二座:《奎文阁赋》和《重置奎文阁藏书记》。在院内,还有石碑四座,它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樘刻立的。在杏坛亭内有石碑两座:一座为《杏坛赞》,为清代乾隆皇帝题写;一座为《杏坛碑》,为金代文学家、书法家党怀英撰写。大成殿的东、西两庑,原来供奉着孔子弟子和历代名儒155人的牌位。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牌位被毁,改为石刻陈列。东庑,主要陈列汉魏以来的历代碑刻。在这里,有汉中元元年刻立的《鲁灵光殿北陛刻石》,是孔庙中现存刻制时间最早的石碑;《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史晨碑》《泰山都尉孔庙碑》等,是汉隶中的精品;《鲁郡太守张猛龙碑》,是魏碑书法的典范。其他如《鲁孝王刻石》《豫州从事孔褒碑》《孔谦碑》等汉碑,《贾使君碑》《李仲璇修孔子庙碑》等魏碑,以及宋代书法家米芾、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刻石,也都是曲阜孔庙碑刻中的珍品。西庑,主要陈列汉画像石一百余块。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6]

位于东城区国子监街内,占地2.2万平方米,是中国元、明、清三朝国家级祭祀孔子的场所。元大德六年始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着元代风格。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

先师门北为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

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有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照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九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在这进院落还有配殿和碑亭数座。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10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六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44]

北京孔庙的建筑等级和祭祀等级,在全国都是最高的,现在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是北京孔庙的正殿,重檐庑殿顶,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屋面上铺着黄色琉璃瓦,灿烂壮观。殿前有一座汉白玉石砌筑的月台。月台的东、南、西三面均修有台阶。在南侧台阶的正中,安有一块长7米、宽2米的青白石,石上雕有一条蟠龙和两对二龙戏珠的图案,非常精美。在大成殿内正中有一座神龛,龛内供着孔子的牌位。神龛之前,安有祭案和祭器。神龛两侧,分别列有四配、十二哲牌位和编钟、编磬等乐器。神龛之上,悬有大匾十块:中间的一块黑底金字,上有黎元洪书写的“道洽大同”四字;左右九块,分别是清代九位皇帝题写的。它们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宣统的“中和位育”。这九块匾均为蓝底金字,气度不凡。

同山东曲阜孔庙一样,北京孔庙是我国的一处石刻艺术宝库。其中最重要的石刻文物,当推明清记功碑、元明清进士题名碑和十三经刻石。

明、清记功碑。这些碑石分别保存在大成门前两侧的碑亭内。在这里,有明英宗时期刻立的建太学碑,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刻立的平定朔漠、青海、准噶尔、两金川以及重修孔庙的御制碑。这些碑文记述了我国历史上,其中特别是清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很有价值。

元、明、清进士题名碑。这些碑刻共有198座。其中,元碑3座,明碑77座,清碑118座。它们分别题写着元、明、清三代共51624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史可法、严嵩、林则徐、刘墉、李鸿章、张居正、于谦、徐光启、纪昀以及近代名人刘春霖、蔡元培、沈钧儒等人的姓名,均在其上。

十三经石刻。保存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间的夹道上的十三经石刻,共有189块,60多万字。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著作有:《周易》《尚书》《周礼》《诗经》《易经》《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这十三经,是由雍正年间的金坛贡生蒋衡,用12年时间书写,于乾隆五十九年刻制完成的。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十三经石刻。[6]

清代各地文庙建筑几乎已成定制,一般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尊经阁组成中轴线,两厢配以联庑。大成殿前有宽广的月台,大成殿前檐柱多仿效曲阜孔庙,亦做成云龙石柱。此外尚可增建各式牌坊、万仞宫墙、照壁、碑亭、仪门、乡贤祠等建筑。在此规制下,各地文庙多能建构出地方风格特色。[50]

明清时期,各省、县设立府学县学,均建立文庙作为行礼习仪场所。建水虽为云南边鄙之地,文庙却依明清时的曲阜孔庙为典范建造。

《临安府学碑记》说,云南临安府儒学始设于元,明正统八年知府徐文振欲大兴孔庙,第二年明伦堂、四斋、成庙及两庑戟门、棂星门、杏坛、泮池皆依次而缮葺之,规模焕然一新。到清代,建水文庙的增修扩建多达数十次,成为国内除山东曲阜孔庙之外为数不多的园林式大型文庙之一。

建水文庙占地114亩,空间沿南北纵深排列。

泮池区始于石木结构“太和元气”坊,终于泮池北岸的月牙台,中心是泮池。由于城内环境较为干枯,有泮池四十余亩水面,顿增灵秀。泮池中央有小岛,上建一方攒尖的亭子。岛与岸间有堤相连。

建水文庙棂星门

牌坊区共有牌坊七座,以“洙泗渊源”坊为主体,前有“礼门”“义路”二坊,后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圣域由兹”“贤观近仰”等四坊,作对称式布置,点明了文庙的主题。

建水文庙牌坊区:洙泗渊源

两阁两祠区从棂星门到大成门之间,是由古树婆娑的甬道及“金声”“玉振”两掖门所联系的空间。两阁是“文昌阁”“魁星阁”(已毁);两祠是“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为三开间,四棵中柱冲脊而出,柱顶套有雕龙青花陶瓷之罐一具,罐下还有穿柱斜出的木饰。

先师殿区是全文庙的中心区,由大成门进入,正面即是先师殿,两厢为“东庑”和“西庑”,围绕中心庭院布置。先师殿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建筑规格为全庙之最高,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有檐廊;单檐歇山式顶,上铺黄琉璃瓦,大都为明清时通用做法。前檐左右两根石制角柱,其上部雕有环绕盘旋龙腾祥云纹样,造型生动。先师殿前有宽广的石砌月台,四周护栏围绕,中置清乾隆五十八年铸造铜香炉一座。东西两庑,原绘有孔子七十二弟子画像,以为从祀,建筑为厅式规制。

崇圣祠区位于先师殿之后,为全庙的最后一个分区。崇圣祠系供奉孔子以上五世祖牌位之处,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体量小于先师殿。

祠两旁有明伦堂和景贤祠。景贤祠又称二贤祠,明洪武年间,山西著名文人学士王奎(官至布政使)和韩宜可(官至山西右参政)被谪戍临安卫,在文庙开办卫学,亲自执教讲学达16年之久,为临安文教昌盛作出过很大贡献,临安人民为之建祠,以表敬仰之情。在文化层面,梁思成称文庙为“伟大人格的圣地”;建水文庙建筑群“鸢飞鱼跃”,把先师孔子的永久人格作亘古的宏扬。[51]

《建水州志》说,在这边陲之地,一座建水文庙,在建筑层面,把宋代以来建筑主要发展趋势和规范制式完整地展示出来。包括组群沿着轴线排列成若干院落,加深了纵深发展的程度;在主要建筑四周围以较为低矮的建筑,拥簇中央高耸的殿阁,成为一个整体;与纵深布局相结合,在主要殿堂的左右往往以挟屋与朵殿烘托中央主体建筑的重要性;组群中每一座建筑物的位置、大小、高低与平座、腰檐、屋顶等所组合的轮廓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都经过精心处理,善于利用地形,饶有园林风趣。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羽庙,俗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羽庙是按天子宫殿规格建造的,为三朝五门制度,廊院形式、龙壁、角楼、龙柱等都是帝王建筑规格。庙中又采用了一系列牌坊,以烘托祠祭气氛。春秋楼的设置也是模仿孔庙的尊经阁形制。在这座庙宇中融汇了各类建筑中表示尊贵的手法,来达到“帝君”祠庙的建筑要求。[50]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宋朝大中祥符七年重建,嗣后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大火之后,历时十载重建的。庙以东西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6.66万余平方米。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

解州关帝庙结义园牌坊

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组成。结义碑白描阴刻人物,刻技颇高,系乾隆二十八年言如泗主持刻建的。

街北是正庙,坐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分东、中、西三院。中院是主体,南北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出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楼、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

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以及前庭的万代瞻仰坊、威震华夏坊。

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中院前庭,便可看到坐北朝南的端门,又称山门,门洞上方分别书有“精忠贯日”“大义参天”。端门北面东西有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是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雉门背后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东面的为“文经门”,西侧的是“武纬门”。

解州关帝庙

再向北是午门,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144幅。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蟠龙姿态各异。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

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是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为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殿内木雕神龛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进入寝宫院。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十字歇山顶建筑。

解州关帝庙山门照壁

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此楼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重修。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琉璃瓦歇山顶。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六十余幅。[44]

历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化身,逐步抬高关羽的地位。陈隋间,佛教徒假托关羽显灵,在当阳首建关庙。唐建中三年,关羽被列为古今六十四位名将之一,请进武庙,配享姜太公。到宋朝,默默无闻了八百年的关羽,被宋徽宗连升三级: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元文宗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后来,明神宗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把关羽庙升格为“武庙”,与文庙并列。清代皇帝标榜关羽为“万世人极”,封他冗长的名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还在北京修建了关帝庙,并通令全国,普建关庙,按时奉祀香火。武圣关帝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

关羽的“忠贯日月”和“义薄云天”,适应统治层面和市民社会,或者谓之“正统社会”与“江湖社会”的双重要求;关羽以一身而系儒、道、释三教之崇。佛教尊关羽为护守佛法的伽蓝神,道教尊关羽为雷首山老龙,颇多神迹。给予关羽崇拜价值体系最大和最终影响的,仍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信仰。[45]

由于关羽被封为帝王,解州关帝庙的布局采用了皇宫前廷后寝的布局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关帝庙中少见。崇宁殿建筑的特殊之处,是它的下层回廊上使用了26根盘龙石柱。这在全国的关帝庙中很为少见。春秋楼建筑的重要特色是悬柱挑梁、二层回廊悬空。春秋楼的上层,共有檐柱26根,承托着屋檐的全部重量;它们的下端却被雕刻成莲花瓣形,高悬空中,成了二层平座的垂莲柱;屋檐和这26根檐柱的全部重量,由楼板下伸出的横梁挑承,通过横梁传递到下层的檐柱和金柱上。仰视春秋楼的上层,好似浮于空中;这种形式,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大型建筑物中非常少见。[6]

距解州关帝庙十公里处的常平村,是关羽的出生地,虽然那里也有一座关帝庙,占地面积也比解州关帝庙大得多,但常平关帝庙是关羽的家庙,又称关帝祖祠,它的布局和建筑都远不如解州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由于是关羽家祠,形制上远不如解州关帝庙

关羽,原姓冯,名贤,字云长。关羽故里是三国时河东解梁常平里。少时酷爱武艺,好打不平。因在故乡杀死了名叫吕熊的大恶霸以后,出逃在外,为躲避追捕,而改姓关。后到涿郡,与刘备、张飞结为兄弟,跟从刘备起军。关羽以忠义闻名于世。传说当年恶霸和官府互相勾结捉拿关羽,并要诛灭九族,斩草除根。关羽的父母亲因年迈行走不便,不能出逃躲避而投井自尽。后人为纪念他的双亲,便在这口井上建了一座塔。关羽去世以后,乡人仰慕其德,又在其地建祠奉祀。到了金代,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群体,取名“关圣家庙”。

常平关帝庙的木牌坊

关帝庙的石牌坊

据史书记载,自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以来,对关圣家庙整修或增建达16次之多。现存建筑多系清代遗构。全庙总面积为13320平方米,规模宏敞,布局严谨,系砖木结构,琉璃瓦建筑。庙前有牌坊三座,左右木构,中为石雕;庙内中轴线自前至后,有山门、午门、享殿、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六进殿宇;两侧配以厢房、配殿、回廊,主从有致。关帝殿面宽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九脊顶;殿内木雕神龛,关羽头戴冕旒,身着帝装,凝神端坐于龙椅上;龛内外侍者四人,恭谦微谨。娘娘殿前,有垂花门,左右配殿分峙,自成院落;殿宽、深各五间,前有插廊,内有神龛,关夫人凤冠霞帔端坐其中,侍者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而立。各像比例适度,神态自若,在清代泥塑中为上乘佳作。圣祖殿位于庙中建筑群最后,五开间,内塑关羽的始祖忠谏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以及羽之始祖、曾祖、祖父的夫人像,为其他关庙中所未见。关帝家庙内,还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传为关羽父母亲之墓。庙南古柏苍翠,石碑林立,即为关羽的祖茔。

常平关帝庙内,现有碑刻22通,其中金代1通,明代7通,清代13通,民国1通。记述了流传的关羽故事,是研究三国历史的珍贵资料。[52]

周公庙在岐山县城西北的凤凰山南麓,地处周原的中心地带,是周初重臣周公旦晚年归隐之地。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承担起摄政的重任,率兵平定了管蔡之乱;制礼作乐,建立各项典章制度,为周王朝的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政治家,他的礼治、法治、德治思想,他的中流砥柱担大任、建功立业撑社稷的贤德胸怀,对于正统的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都产生过无可替代的深远影响,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为了纪念周公,隋、唐时代创修了周公庙,其地三面环山,相传就是《诗经》上所载“有卷者阿”的地方;三千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周公庙景区清泉常流,古木苍翠,浓荫掩映,现存自唐及宋、元、明、清修建、扩建的单体古建筑三十余座,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为明清建筑风格。依山就势,对称布局,以山门、乐楼、八卦亭为前导;以周公献殿、寝殿各五楹为主导;召公、太公(姜尚)献殿、寝殿各三楹相衬托,姜嫄祠、后稷祠为延伸,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落。

八卦亭的彩绘藻顶

周公庙内繁缛独特的屋脊

周公庙最南端入口处有山门五间,歇山式屋顶,檐下悬“有卷者阿”匾;外立照壁,琉璃飞檐,中嵌石匾。乐楼又称戏楼,是宝鸡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处戏台;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明清曾重修,仍保持着元代建筑风格。正面悬“飘风自南”匾,正立面为九脊歇山式顶,背面为悬山顶。

在乐楼之后有八卦亭,创建于光绪二十三年,平面正方形,重檐阁亭,中顶悬挂八根,连为八角形,彩绘藻顶,装饰精美,为纪念周公作爻辞而建。

周三公献殿、寝殿为一组共六座单体建筑,分别创建于唐、宋、清年间,是周公庙的主要建筑,为纪念太傅周公、太保召公、太师太公三公的业绩,后人分别建有献殿和寝殿。此六殿屋顶螭吻繁缛独特,屋脊立兽众多,造型生动。屋檐斗拱重叠,结构精巧。

姜嫄献殿、寝殿创建于元代,为祭祀周部族始母姜嫄而建立。硬山式,面阔五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殿内有姜嫄塑像和清代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后稷献殿、寝殿,创修于明代,为纪念周部族先祖后稷而建。硬山式,面阔三间,内塑有后稷坐像,右配祀太伯、仲雍,左配祀王季(季历)。后稷为姜嫄所生,尧时被拜为农官,后人尊他为稷神(五谷神)。郊媒殿,初创于明末,在后稷殿东侧,硬山式,面阔三间,东西各有两小耳室。

庙东还有郊媒祠、三清祠、孔圣大成殿、玄武铜像等。周公庙旁有著名的润德泉,泉侧尚立有明刻“周公圣水”石碑,碑背面刻唐宣宗“敕赐润德泉”五个大字。庙内还有韩愈、苏轼、康海诗碑等历代石碑数十通。周公庙四周古木环绕,风景清幽,有唐柏二株,古楸二株。[53]

留坝张良庙又叫留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群峰滴翠的紫柏山中。汉中市古为蜀地,以两汉三国文化为特色,诸葛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在汉中,李白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是从这里穿越秦岭的险恶。张良祠建在秦岭山中,五山环抱,二水夹流;从祠前的功名旗杆,过仪门,穿献殿、寝殿,沿祠后北花园的石阶攀升,登庙内最高建筑授受书楼,举目四望,云过秦岭,气象万千;再看赤松子洞,高深莫测,别有洞天;选址布局,暗合留侯张良功成名就、退隐山林、道法自然之意。

留侯镇大路边,面对一方大型砖雕影壁,有一座精雕细刻的青砖大门楼,上面的砖刻匾额为“汉张留侯祠”;过门楼跨石桥,进入院门楼连廊,壁上绘有线描留侯祠全景图。宽敞的大院中间是一座重檐攒尖顶木亭子,导向两条轴线:一条线通向三清观;一条线通向张良祠。张良祠主院中轴线上顺序排列有仪门、一进院落、正殿、二进院落、寝殿和后花园。庙内雕梁画栋,飞角鎏金,奇花异卉,芬芳四溢。

留侯祠前的功名旗杆

张良曾受太公兵法于黄石公,佐汉高祖刘邦灭项羽,定天下,封留侯。他在功名显达之际,急流勇退,“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好黄老、神仙之术,卒谥文成。东汉末年,张良十代孙、汉中王张鲁为纪念先祖建立此庙,盛于唐宋,极于明清,在康熙年间,“重修大殿,再塑金身”,后道光、咸丰年间皆有增建,方成今日之规模。面积14200平方米,有院落6个,殿堂156间。主院西为南北花园,错落分布官厅、洗心池、拜石亭、回云亭、辟谷亭、五云楼、石桥、游廊等。现庙中共有摩崖题刻51处,碑碣39通,楹联40副,锦匾36面,以及书画等文物多种。张良庙主体建筑为抬梁式木结构,青砖灰瓦,面阔三间,形制古朴;屋顶镂空花脊,柱间木雕花板,檐枋彩画,具有浓厚的汉中地方风格和道教特色。[53]

主体建筑悬挂的匾额“帝王之师”“功成身退”“相国神仙”,道出张良的身世和追求。留侯佐汉定鼎的神机妙算,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传诵古今。冯玉祥为之撰联:“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芳,想那志士忠臣,千古犹存凭吊所;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逍遥游”。[47]

于成龙手书“相国神仙”匾额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封建时代效忠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一千七百多年来,诸葛亮的精神、品德、谋略、智慧和才能,万世景仰。诸葛亮的形象成为凝聚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人格精神和道德理想的完美典范,成为象征时代风范、代表民族精神的永恒形象。人们在诸葛亮生前活动的重要舞台:陕西汉中、四川成都、湖北襄阳隆中,以及云南、贵州一带,均先后为他建祠立庙。[14]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汉中勉县武侯祠为皇帝下诏修建的官祠,称“天下第一武侯祠”,成都武侯祠为君臣合祭祠,浙江兰溪诸葛祠则兼有祖祠功能。

汉中勉县武侯祠北依秦岭,南临汉江,气势宏大。由北进入重檐歇山、翼角高翘的山门,沿中轴线七进,次第建有乐楼、牌坊和东西辕门、琴楼和钟鼓楼、戟门、献殿和东西厢房、大殿和东西配殿、寝宫、观江亭。史料记载,诸葛亮死后29年,蜀汉景耀六年,蜀主刘禅下诏建祠,勉县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41年。所在地是秦蜀金牛古道要冲、当年诸葛丞相的行辕相府。

汉中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周围青砖砌墙,中轴直穿七进,三院并联,共有7院54间房舍;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融古建、书法、绘画、雕塑、碑祠、园林等艺术为一体。武侯祠坐北朝南,山门、乐楼、牌坊、琴楼组成前导空间。乐楼始建于景耀六年,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歇山重檐两滴水,后檐八角高翘,台口檐柱斜撑精雕戏曲人物,为汉江上游羌族文化遗物。东西辕门之中的庑殿式高大牌坊,八角起翘,四柱落地,上盖灰瓦,一面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一面书“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穿过牌楼,迎面是一座城门似的琴楼,是按传说中空城计原楼十分之一比例建造的甬洞式建筑,上有歇山式城楼,悬挂一块“高山流水”匾额。

勉县武侯祠主体大院的戟门是歇山式建筑三间,双龙镶脊,脊兽鸱吻。门前一对石狮,门楣正中悬有“精忠粹德”和“大器无方”匾额。山墙砖柱上刻有对联:日月高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进了戟门,是献殿前的院落,院东西各有一门和古朴的厢房五间,东厢房内置赵云、黄忠、魏延、李恢、姜维、王平、马岱、马忠、张嶷等十尊武将塑像,西厢房有法正、许靖、刘巴、吕义、杨仪、费祎、李福、邓芝、董允等文臣塑像。献殿院子里青石铺地,林木繁茂。殿堂两山墙下碑石林立,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石刻。其中有唐德宗贞元十一年沈迥刻立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唐碑一通、清朝果亲王来勉县主持武侯祠修缮时留下的碑刻以及冯玉祥将军题写的碑文“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武侯祠内的牌坊

献殿为卷棚式硬山建筑三间,上方悬“大汉一人”匾额,浓缩了诸葛亮祠的主题。殿内有很多颂扬诸葛亮丰功伟绩的匾额、楹联。穿过敞亮的献殿,可见武侯祠核心建筑歇山式五间大殿。殿堂高大宽敞,飞檐翘脊,斗拱重叠,画栋雕梁;顶覆碧色琉璃筒瓦。大殿正中高悬嘉庆皇帝亲书“忠贯云霄”匾额,殿内正中神龛内高坐诸葛亮的塑像,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神龛下塑关兴、张苞二将,威武而立。

武侯祠献殿

祠内有古柏18株,高大,繁茂,郁郁葱葱。鼓楼东院有“旱莲”一株,四百多年树龄,是国家珍贵树种。武侯祠两侧有草庐、琴台。登琴台远望,对岸定军山巍然壁立,依稀可见汉江南岸武侯墓古柏参天。墓外围墙高筑,进大门是座四方院落,迎面是座祠堂,祠堂匾额上书“功盖三分”。神龛内供奉了诸葛亮塑像,龛下是关兴、张苞。院落两侧的蜡像馆展示了诸葛亮晚年在定军山的一系列活动。墓区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七十余间、汉桂两株、汉柏22株。

成都武侯祠是一座君臣合祀的著名祠堂,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字孔明,汉末徐州琅邪(今山东沂南)人,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应刘备之邀,出任军师,先后任中郎将、益州牧、丞相等要职,被封为武乡侯。诸葛亮死后数十年,西川割据者李雄,在成都修建了祭祀诸葛亮的祠堂——少城孔明庙。后来人们又在成都南郊修建了一座武侯祠。这座武侯祠位于刘备陵墓惠陵的东边,与惠陵、祭祀刘备的昭烈庙成品字形布局。唐代,成都南郊武侯祠已经盛名远播。大诗人杜甫、岑参、李商隐等,都曾慕名前往拜谒,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宋元时期,进行了多次维修或重建,其中以南宋绍兴三十年修缮的规模最大。

成都武侯祠名称和地点几经变更,深刻地反映农耕社会君尊臣卑的封建礼教制度。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儿子朱椿被封为蜀献王,他维护君尊臣卑的封建礼教,下令拆除了成都南郊的武侯祠,把诸葛亮的塑像和牌位移入昭烈庙内,同关羽、张飞等并列。由于人们敬重诸葛亮,习惯仍把昭烈庙叫成武侯祠。明嘉靖二十一年,明朝统治者又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武侯祠,专门祭祀诸葛亮。明朝末年,浣花溪畔的武侯祠和成都南郊的昭烈庙一起,都在战火中毁掉了。

清康熙十一年,在成都南郊重建了武侯祠,并在祠中修建了刘备殿、诸葛亮殿,实行君臣合祀。根据君尊臣卑、上下有序的封建礼教规定,刘备殿安置在前,相对高大;诸葛亮殿建筑于后,相对窄小。乾隆二十一年,四川布政使周琬提议更名为昭烈庙。

成都武侯祠占地面积3.7万多平方米。它的规模和布局,都是在清康熙年间重修后奠定的。这是一组布局严谨、中轴线分明、左右对称的古代祠堂建筑群。

祠堂建筑分为中路、左路和右路三大部分。在中路,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着祠堂的主体建筑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和诸葛亮殿。左、右两路,分别建有香叶轩、碧草园、芝圃、观星楼、桂荷楼、琴台、三顾园、听鹂苑、盆景园、爱树山房等,掘有荷花池。这些庭院式、廊庑式或散点式建筑和园林景观为武侯祠整齐划一的祠堂布局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的色调。

大门是一座硬山式过厅建筑,门上高悬“汉昭烈庙”匾;门前正中有照壁一座,两侧各有一只石狮。

二门也是硬山式过厅建筑,有门扇六面;在墙壁上有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

刘备殿是成都武侯祠中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这座悬山式的殿堂,面宽七间,36米,进深为15米。殿前的汉白玉石月台,四周围有栏杆。殿前的檐柱上雕有盘龙,体现了帝王气派。殿内有井柱四根,神龛中供奉着刘备及其孙刘谌的塑像。

刘备殿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东偏殿和西偏殿。西偏殿内的神龛中,供奉着张飞的塑像;东偏殿的神龛中,供奉着关羽的塑像。

刘备殿前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回廊;一侧列文臣,一侧列武将。这些彩色泥塑像共有47尊,都是清代的作品。文臣廊中,有庞统、简雍、吕凯、邓芝、蒋琬、马良等人的塑像。武将廊中,有赵云、马超、黄忠、姜维、王平、马忠等人的塑像。

过厅在刘备殿之后。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两侧各有回廊通向诸葛亮殿前的钟楼和鼓楼。过厅的后部为敞轩,正对着诸葛亮殿。

诸葛亮殿是成都武侯祠中最后的一座重要建筑物,为歇山式殿堂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体量和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君臣之间的尊卑关系。在殿堂的正脊两端,安置了吻兽,中间安置了二龙戏珠的图案。殿内正中,挂了一幅太极图。太极图两侧,分别写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神龛内,供奉着诸葛亮、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的塑像。诸葛亮殿的建筑和装饰,饱含着人们敬重诸葛亮的情思;杜甫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点出后人祭祀的心境。

成都武侯祠中,汇集了众多的珍贵文物。铜鼓、碑刻和匾联是其中的上品。在武侯祠中共有铜鼓四面,圆形,腰部内收。传说铜鼓是诸葛亮率兵南征时创制的,所以又称做诸葛鼓。在成都武侯祠中,现存碑刻53座,其中以唐碑最为有名,刻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碑文是由中唐时期宰相裴度撰、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曾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的柳公绰书,蜀中有名的石刻匠人鲁建刻,忠实地表现了柳公绰的书法风格。这座石碑的文章、书法和刻工均属上乘,故被称为“三绝碑”,而由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倡议刻立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的本名,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成都武侯祠中大大小小共有匾联六十一副,其中有许多名联,常常被人们传诵。“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高度评价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理政的才华,同时又在警示后人,发人深省。[6]

高隆族居图(采自《高隆诸葛氏宗谱》)[33]

诸葛村位于建德、龙游、兰溪三县交界处,原名高隆村,取诸葛亮“高卧隆中”之意。诸葛村的诸葛氏是诸葛亮的后代,于元代迁居于此。以后以制药、贩药闻名。诸葛村现居住着诸葛亮嫡传后裔三千余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极盛时期,曾有不同层次的大小祠堂45座。现在,村落格局依旧完整,村中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近百幢,包括11座祠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兰溪诸葛村大公堂丞相祠堂

大公堂是一座采用“前堂后寝”式的四进三开间的建筑,纵深感很强。牌楼式门楼衬托出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壮观。丞相祠堂是全村的总祠,形制是兰溪一带特有:门屋、廊庑和寝室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四合院”,院落正中建有一座独立、高大的方形中庭。门屋、中庭和寝室均为五开间,超过庶民宗祠三开间的规格,显得凝重肃穆,庄严高贵。

诸葛村是典型的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村内因地制宜,规划成九宫八卦的格局。村中心建有太极池,池四周按“九宫”格局布置大公堂、丞相祠堂、怀德堂等祠堂建筑,并依诸葛村周围八个方向八座山的地形,对应在村中开辟八条街道,将村中划分为八块,形成“八卦”的布局形式。每块房派的住宅围绕该房派的宗祠或者“祖屋”而建,带有明显的血缘式聚落的特征。民居外部白墙灰瓦,装饰集中在木雕精细的木披檐和典雅的“苏砖”门头。[9]

大公堂是诸葛亮的专祠,在这里举行诸葛亮的春秋之祭。诸葛氏始迁祖宁五公元代中叶来到高隆,以祭祀汉丞相诸葛亮为名,抢占风水,先建了这座专祠,后来多次扩建或改动。1990年大规模维修后,大公堂面积550平方米,位于村中央钟塘的西北角,头门和前院作为大公堂的前导,增加了空间层次。大公堂一共四进,都是三开间。门屋进深很大,前面是敞廊,明间有牌楼式的阁子。隔一道天井,便是高敞的中厅。中厅之后,又是一个天井,接着便是后厅,明间后金柱设太师壁,转过太师壁,是一间5米见方的拜厅,四面开敞,左右各有一个小天井,天井有水池。拜厅的两后角上,各有四根柱子组成一簇。拜厅之后就是最后一进一间“寝室”,供奉诸葛亮神主和画像。楼上的光线穿过井口照落到神主和画像上,营造玄秘、静穆、庄严的气氛。

大公堂的正门三间牌楼,重檐歇山式屋顶的正脊高约10米,翼角高高翘起,檐下用斗拱。中央两个额枋之间写“敕旌尚义之门”六个字,源出明英宗正统四年降旨旌表原五公诸葛彦祥捐谷赈饥。牌楼门两侧次间粉壁,书写“忠”、“武”两字,是因为南宋绍兴九年曾谥诸葛亮“忠武侯”。门屋的两端以两级封火山墙结束。门屋中央原有的戏台,顶棚是一个长方形的覆斗式藻井,四周有斗拱挑出,中央是镜面,当地称为“平基结顶”。

中厅和后厅,梁架雄壮。依当地惯例,都是中榀为抬梁式,边榀为穿斗式,全部露明。内部空间高大宏敞,梁架作装饰性处理。凡水平的梁都做成月梁,曲线柔和。梁架每步上部都有“猫梁”,斜向抵着檩子下的瓜柱。

大公堂正门

按照当地传统,大公堂后厅中央的四棵前后金柱,分别用柏、梓、桐、椿四种树木制作,谐音“百子同春”,为的是祈求宗族的繁衍。各厅堂所有的柱子都漆黑色,梁架都是木材本色。柱子前部漆红底黑字的楹联,颂赞诸葛亮的德行和功绩。楹联之间的太师壁上,书写诸葛亮的《诫子书》,作为诸葛氏的族训。

兰溪诸葛丞相祠堂梁上春秋

兰溪市诸葛村大公堂纵剖面[17]

大公堂的大木构架,除了猫梁和月梁之外,还有一些精致的处理,美化大木构架,使它柔和,削弱它的笨重。这些做法,当地木工称为“放生”。具体做法是:使用“梭柱”,柱子有明显的“侧脚”;屋顶的做法则是“举折”和“生起”兼有,使屋面形成复杂的双曲面。

诸葛村大公堂的楹联:“溯汉室以来,祀文庙,祀乡贤,祀名宦,祀忠孝义烈,不少传人,自有史书标姓氏;迁浙江而后,历绍兴,历寿昌,历常村,历南塘水阁,于兹启宇,可从谱牒证渊源”。说出了宗族的源流史、忠烈谱。[17]

丞相祠堂是诸葛村的总祠,宗谱写道:“生于元末,盛年在明初洪武年间的安三府君建立家庙五间,以奉祀宁五府君神主。”丞相祠堂经嘉靖一次、万历两次的扩建而体格大备。咸丰年间,太平军烧光了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光绪十九年诸葛枚发起重建。丞相祠堂的规模到1930年完全确定,与万历年时的差别,主要是寝室由五间改为七间,两庑由各八间改为各七间。

现在,丞相祠堂占地面积大约1900平方米。门屋五开间,正脊上用砖立“隆中云礽”四个大字。中央三间为正门,檐柱间设签子栏杆,金柱间开板门,每间四扇,外侧设抱鼓石。左右梢间作精致的磨砖影壁。

两庑每间设神案供奉十四房神主,廊庑的檐柱是方形的石柱。因为背靠桃源山,所以最后的一进寝室和它左右的钟鼓楼都在高台基上,左右两庑的尽端有台阶,上12级为月台,有青石栏杆。再上10级是寝室,中央明间供奉先祖诸葛亮,左右供附祭的祖先,是“功宗德祖”“忠孝义烈”和“乡贤先达”。寝室是五间,左右各有两间辅屋,辅屋前又各突出两间,左为钟楼,右为鼓楼,相向而立。

兰溪市诸葛村丞相祠堂剖轴测图[17]

门屋、寝室和两庑,围合成一个宽22.6米、深18米的方形院子,院子正中便是轩昂壮丽的丞相祠堂拜殿,当地叫中庭,是举行祭拜仪式的地方。这是一座面阔五开间、进深三开间的歇山顶敞厅。檐柱和山柱都是石质的方柱,脊檩高8.9米,空间很高大。中央四棵金柱分别用柏木、梓木、桐木和椿木。中庭的梁架宏壮而且华丽,雕饰十分丰富。中庭是一座近于正方形的大厅,位于院子中央,完全独立,与四周廊庑、两厢门厅等都不连接。这种“中庭式”祠堂在兰溪市境内常用于一村的总祠堂,是兰溪县独有的宗祠形制。

丞相祠堂的中庭、寝室和门屋都是五开间。据《清朝文献通考·群庙考》,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宗祠,大堂可用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庑各三间,有两重南门,外缭围墙,开东西侧门。四至七品的中级官员家庙,堂屋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庑各一间。八九品小官家庙,堂屋只有一间,台阶一级,院子开一个正门。丞相祠堂的规格相当于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宗祠。据宗谱记载,早在明初洪武年间初建的时候,它就是五间,显然是按诸葛亮汉相的身份来决定形制和规模的。

诸葛村左有石岭溪,右有高隆市,前有北漏塘,后有高隆冈,是一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完整的闭合,独立的环境,完全符合堪舆家的理想模式。《高隆诸葛氏宗谱》把宗族的兴旺归因于当地的风水,风水择吉成了团结宗族的有利因素。[54]

诸葛氏族人注重修谱祥源,强化敬宗意识。《诸葛氏谱》最早成书于西晋时期,后失传。诸葛亮后裔迁浙后,宋代就编有《宗谱》。兰溪诸葛村的《宗谱》,从南宋起,先后修过16次。从诸葛亮远祖诸葛丰开始一直往下排,源流分明,衔接清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诸葛村又组织重修了《诸葛氏宗谱》,把散居在浙闽各地的族人基本收入谱中,使族中后人了解家族源流,不忘祖宗厚德,力图达到敬宗收族、报本返始、认祖归宗、弘扬祖德的目的。

兰溪市诸葛村丞相祠堂纵剖面[17]

岳飞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河南相州汤阴人。因军纪严明、勇猛善战、屡建奇功而闻名,官拜河南北诸路招讨史和枢密院副使。后为朝中主和派奸相秦桧诬陷,下狱被害,年仅39岁。平反昭雪后谥武穆,嘉定中追封鄂王,著有《岳武穆集》。[47]岳飞品行高洁,文武双全,国人崇拜其“精忠报国”精神。历代传诵岳飞《满江红》千古绝唱,有“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的千古名言。[45]

汤阴岳飞庙棂星门精忠坊

河南汤阴是岳飞的故乡,浙江杭州是岳飞遇害后的葬身处;这两地的岳庙,是全国诸多岳庙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座。

汤阴岳飞庙施全祠

汤阴岳飞庙,又名精忠庙,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宫殿式祠堂建筑群。庙中主要祭祀岳飞,同时也祭祀他的家族和部将,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合祀祠庙。全庙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共有院落六进,占地面积四千三百多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有施全祠、精忠坊、大殿、贤母祠以及御碑亭、觐光亭、肃瞻亭、岳珂殿、张宪忠殿、岳云殿、孝娥殿、三代祠等。[6]

汤阴岳飞庙[56]

岳飞庙在闹市西街开门,棂星门精忠坊是一座六柱、三间、五楼的木牌楼建筑,呈八字形排列。牌楼的正中书“宋岳忠武王庙”六个大字,在两侧的墙壁上,嵌有巨大的“忠”“孝”二字,突出祭祀的主题。山门前有施全祠,内立施全铜像;祠前有一列铁铸跪像,即奸相秦桧、其妻王氏及其帮凶万俟卨、张俊、王俊五躯。山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进深两间,青阶朱户,古朴端庄;进入宽敞肃穆的大院,松柏挺拔,碑刻林立,香烟缭绕。主体建筑大殿,宽五间,深三间。在硬山式屋顶的正脊上,装饰着彩色腾龙,正中为狮子宝瓶。正脊两端,装饰着背插宝剑的鸱吻。殿内有岳飞坐像一尊,头戴金盔,身着战袍,手握宝剑,威风凛然。在大殿的左右,分别建有岳珂殿和张宪忠殿。寝殿前东厢房为五贤祠,奉祀周同、宗泽、韩世宗、梁红玉、何铸。前西厢房为部将祠,奉祀牛皋、杨再兴、徐庆、汤怀等。

贤母祠位于大殿之后,内有岳母姚氏刺写“精忠报国”的一组塑像。在贤母祠的两侧,分别建有岳云殿、孝娥殿。[56]

转过来,在庙的东北角是三代祠小院落,祠内祭祀岳飞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显然是岳飞的家祠。

在汤阴岳飞庙中,保存着历代碑刻193座。其中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碑,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书碑,以及岳飞书写的《还我河山》《满江红》《宝刀歌》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身临其境,能不壮怀激烈!

宋朝迁都临安,金人垂涎十里荷花、三秋桂子;主和派贪恋浓妆淡抹,熏风游人;主战派怒发冲冠,把栏杆拍遍,挥洒一腔热血,凭谁人揾英雄泪?杭州市区内现存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官祠是岳飞庙、于谦祠,还有奉祀五代吴越国三代五王的钱王祠。

岳庙坐落在西湖北面栖霞岭南麓。整座建筑体分墓区和岳王庙两部分,占地15695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岳王庙始建于嘉定十四年,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现主要有忠烈祠、启忠祠等建筑。隆兴元年,孝宗诏复岳飞官爵,改葬栖霞岭。嘉定十四年,改智果寺为功德院,是现在岳庙始基。

庙坐北朝南,最南端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木构,上悬“岳王庙”匾额,两侧为殷红色八字墙,气势庄重肃穆。

步入山门,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忠烈祠位于正前方,为岳王庙主体建筑,建筑面积765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木构,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带前后廊;明间梁架为11架,正身两间带前后廊;次间梁架为11架,正身三间带前后廊,上下檐均施斗拱。檐间悬“心昭天日”匾,为叶剑英所书。殿内正中为高大的岳飞坐像,昂首挺胸,威严正气。祠前月台两侧还设有烈文侯张宪祠和辅文侯牛皋祠。[55]

忠烈祠西面为墓区,前设照壁,上镌“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墓道两侧为碑廊,陈列岳飞手迹、记载历代重修及后人凭吊岳飞的诗词等碑刻一百二十多块。再向西过一石桥为墓阙,上刻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过墓阙,墓地正中是岳飞墓,左侧为岳云墓。墓前两侧配置石翁仲、石马、石羊等,皆为明代遗物。墓阙两侧设陷害岳飞的秦桧夫妇、万俟卨、张俊四人的铁铸像,面墓而跪,受尽唾弃。

墓的北面为启忠祠,始建于明天启四年,清康熙五十四年重修,建筑面积541平方米。祠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廊歇山顶木构,梁架为十一架带前廊,檐下施斗拱。正殿原奉祀岳飞父母,1984年辟为岳飞纪念馆,东庑殿祀岳飞五子云、雷、霖、震、霆,西庑殿祀五媳及女银瓶。

岳飞庙占地广大,布局严整,气氛静穆,漫步其间,感受浩然正气,沉思千古兴亡事,能不挥泪洒斜阳!

延平郡王祠,又称郑成功庙、开台圣王庙,是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祠庙。由于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功绩,在台湾纪念他的祠庙有五六十座之多。其中以台南的这座郑成功庙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祀典也最为隆重。

郑成功为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福建南安人,南明弘光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之为延平郡王。永历十五年率数万将士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禾寮港(今台南)登陆,于清康熙元年收复台湾。之后建立行政机构,发展生产,推行屯田,使台湾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台南郑成功庙在清康熙时就已兴建,清乾隆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道光二十五年重修。同治十三年,沈葆桢巡视台湾建议清政府将本庙列为了国家祭祀的大典。光绪元年清政府再赠郑成功延平郡王的称号,把庙改为延平郡王祠,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举行定期的祭祀典礼。

延平郡王祠位于台南市区东部,其建筑形式与布局几经更改。光绪元年建成的延平郡王祠,为台湾仅有的一幢“福州式”建筑。平面布局有前照壁、前殿、正殿、后殿及两侧“护龙”厢房。此建筑还有许多创造性的特色,如垂脊燕尾式照壁与外墙合而为一,并开拱门两处。门外有旗杆一对。在立面上,马背墙为圭字形,屋脊另成翘脊燕尾。在台湾当时的建筑很少见到如此情况。

日寇侵占时期,将祠改成了开山神社,在正殿前加建了一个方亭,又将照壁前的东、西辕门拆除,并在祠之右边建神社一所,把祠的布局与外貌破坏得面目全非。这是意识形态在纪念性建筑上的表达,去中国化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945年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台湾当局先是把日本神社拆除了,1965年将祠全部拆除,在原址上按照原来的基本格局,重新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修建了一座新的延平郡王祠。

在郡王祠的前面,是祠宇建筑园墙的大门。门为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红墙、白色须弥座。门上嵌砌“明延平郡王祠”的匾额。入门之后是一片绿树繁茂的广场。在广场正中的甬道中间,树简洁的冲天式二柱一横牌坊一座。牌坊正中挂“忠肝义胆”四字横额。两旁柱子上刻对联一副: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将成败论英雄。

石牌坊门之后,为祠宇的第一座殿门。殿门红墙绿琉璃瓦歇山顶,下有白石台阶三步,门前两旁置石狮一对。在门墙的左下角刻有“奉旨祀典”四字,是同治十三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巡视台湾时奏请清廷颁旨留下的记证。殿门的正中,悬“前无古人”横匾。门殿之后,是一个砖铺地面的庭院广场。广场两边廊庑分列周绕,正中为一座三间周回廊的大殿,绿琉璃瓦歇山式屋顶,檐下饰以金碧彩绘,殿座为三步台阶基座。大殿正中供郑成功塑像,蟒袍玉带,端坐在龛位之上,神情庄肃。在殿的后庭中,有一株古梅,相传为郑成功手植。[6]

一个名臣一座祠堂,历经三代几易其貌,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十分清晰。当今的祠堂建筑按北方清式建筑设计,采用钢筋水泥材料结构,不是古迹胜似古迹;满载两岸人民对于光复台湾功臣的崇敬之心,对于殊死守护国家疆域名将的赞颂之意。

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时任杭州知州赵抃有感五代吴越国王钱氏有功于后世,上奏朝廷将玉皇山废佛寺妙因院改为道观“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宋神宗准奏,赐名“表忠观”,苏轼撰书《表忠观碑记》,刊石于观中,盛赞钱氏功绩。元代初年毁于兵燹。明嘉靖三十九年,浙江督抚胡宗宪、巡按周斯盛等,因柳浪闻莺的灵芝废寺为钱王故苑,将表忠观迁建灵芝寺(即钱王祠现址),塑三世五王像,春秋致祭。郡守陈柯临摹苏碑,重刻《表忠观碑记》,置寺壁。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南巡至杭,手书“保障江山”四字,勒石于观内。清雍正五年,总督李卫捐俸重修钱王祠,祠前立石坊,题额“功德崇坊”。乾隆十六年,乾隆亲临钱王祠,御题“忠顺贻庥”四字。后钱王祠屡毁屡建,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祠渐废置。2002年,杭州市政府重建钱王祠。

重建后的钱王祠占地约4600平方米,甬道上耸立五座旌表五王功绩的牌楼和武肃王钱镠塑像。折而向西是祠门前侧立的两座圣旨坊,门前正对西湖而立“功德坊”和两方池。面阔三间的祠门及两侧八字墙是民国时的遗构。祠门内是沿纵轴线布置的中心祠堂区,自西向东分别由两碑亭,全铜献殿、两配殿、两石经幢、五王大殿,次配殿揽远堂与怀慎堂,后大殿庆系堂及贯通殿堂之间的两侧长廊组成。碑亭分立“忠顺贻庥”“重修表忠观碑记(阳面),重修钱王祠碑记(阴面)”碑。献殿为方形仿唐宋风格的三重檐带相轮刹杆的塔形建筑。功臣堂立有明刻“表忠观碑记”残碑三通。两经幢仿灵隐双经幢而建。五王殿内供奉五王塑像,中心祠堂区北院由阅礼堂、依光堂等建筑组成,有古戏台。[55]

在钱王故里临安市区的太庙山下也建有钱王祠,祠后有钱王墓。钱王祠的全称是钱武肃王祠,“武肃”是钱镠去世后的谥号。钱王祠气势壮观,有牌楼、京堂、神道、钱王陵基等纪念建筑。钱王陵坐北朝南,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相传少年时的钱镠曾是私盐小贩,后来投军,成为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唐光启三年,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独踞一方。景福二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后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理杭州。天复二年,唐封他为越王。后梁时被封为吴越王。钱镠的后裔传世37代仍兴旺不衰,多有奇才,其中包括当代的钱学森、钱三强、钱锺书。近来,临安钱王祠已成为海峡两岸钱氏后裔的“圣地”,每年前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2]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悬瓮山麓,晋水源头,依山傍泉,风景优美,属于园林式祠堂。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本是北魏时为奉祀古唐国(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而立的祠庙,宋代在祠内为他的母亲邑姜修了圣母殿,宋神宗封邑姜为汾济王母后,圣母殿成了晋祠中的主体建筑,邑姜也成了晋祠的主要祭祀对象。1961年,国务院将晋祠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晋祠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晋祠由于历代经营和扩建,可分为三线:中线有水镜台、金人台、献亭、钟鼓楼、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北线有文昌阁、东岳庙、关帝庙和唐叔虞祠,后面山坡上有三台阁和读书台;南线则是一带园林,除数座跨越智伯渠的亭桥廊榭之外,尚有胜瀛楼、三圣祠、晋溪书院以及巍峨玲珑的舍利塔。晋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智伯渠之水蜿蜒东流;难老泉、善利泉,清波明澈,为这里的殿阁楼台、桥涵亭榭增添幽情雅趣。[47]

潘谷西主编的《中国建筑史》中说,晋祠中轴线上布置有戏台、金人台、献殿、鱼沼、圣母殿。其中金人台上3尊铁铸力神系北宋遗物,神态威武,是铸像妙品。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是祭祀用的拜殿。主殿称圣母殿,供叔虞之母,建于北宋年间;殿内所供圣母、宫女、太监等41尊宋塑,神态自然,形象优美,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名作。圣母殿是宋代所留殿宇中最大的一座,立面为面阔七间的重檐。角柱生起特别高,檐口及正脊弯曲明显,斗拱已较唐代繁密,外貌显得轻盈富丽,和唐、辽时期的凝重雄健风格有所不同。殿前汇泉呈方形鱼沼,上架十字形平面的桥梁,可起殿前平台的作用,构思别致。[15]

晋祠山门(马桂新摄)

据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姬诵把他的弟弟、周武王的第二个儿子叔虞封于唐,就是今天的太原一带。太原地区也是晋水的发源地。叔虞死后,其子燮便将唐改名为晋。人们把祭祀叔虞而修建的唐叔虞祠,改称晋祠。

根据史料记载,北齐天宝年间对晋祠进行了扩建;天统五年,晋祠被更名为崇皇寺。唐代贞观二十年,太宗李世民亲往晋祠祭祀,撰写了《晋祠之铭并序》碑文,使晋祠名声大振。后晋石敬瑭,将唐叔虞封为兴安王,晋祠也被改称为兴安王庙。

晋祠圣母殿外观

圣母殿(马桂新摄)

宋代是晋祠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下令大修晋祠,历时五年完成。天圣年间,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祠内为他的母亲邑姜兴修了圣母殿。熙宁年间,宋神宗又封邑姜为汾济王母,将晋祠更名为惠远寺。从此以后,圣母殿成了晋祠中的主体建筑,邑姜也成了晋祠的主要祭祀对象。明代嘉靖四十二年,又在圣母殿的南边修建了水母楼,将惠远寺复名为晋祠。此后到清,多次扩大晋祠的范围,陆续增修了献殿、对越牌坊、金人台、水镜台、三台阁、关帝庙、昊天祠、东岳殿、文昌宫、三圣祠、钟楼、鼓楼,以及朝阳洞等,使晋祠拥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圣母殿是太原晋祠中轴线上最后的一座大殿,是全祠的中心建筑和主体建筑。这座重檐歇山式的殿堂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四周建有回廊。前廊进深二间,宽敞明亮。廊内有盘龙柱八根,雕工精细,栩栩如生。这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的盘龙木柱,非常珍贵。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16根柱子,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全殿的重量由廊柱和檐柱支撑,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大殿的屋面上铺着彩色琉璃瓦,屋檐曲线突出,檐下施各式斗拱。在殿顶的木板上,至今保留“大宋崇宁元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证明现存的晋祠圣母殿依旧是宋代的遗物。

圣母殿内供奉主像圣母邑姜,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头戴凤冠,身披蟒袍,面容庄重。宦官侍女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是一派封建宫廷生活的再现。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之前,是一座十字形的石板梁桥,横跨于难老泉、善利泉泉水汇集的水池鱼沼之上,其状如鹏鸟振翅欲飞,人称飞梁。桥面与圣母殿紧密相连,起着殿前平台的作用。这座桥梁与圣母殿同为宋代同时建造的,建筑时间这样早、造型又如此奇特的石梁桥,在我国现存的古桥中仅此一例。

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亲自撰写的《晋祠之铭并序》,1203字,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利巩固自己的政权。[44]清乾隆三十七年,人们又复制了一座石碑,立于唐碑之旁。

叔虞祠位于晋祠的北角,为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坐北朝南,以享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回廊,廊中陈列着《华严经》石刻。后院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殿中神龛内供有唐叔虞的塑像,两侧的十二尊泥塑像,手执乐器,是明代的作品。[6]

晋祠内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国内少有的大型古典园林式祠堂。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祠内有太原王氏祖祠,又名子乔祠,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为太原王氏的始祖。子乔祠的前身为明朝重臣王琼的私家书院,原本用作王氏宗族子孙讲课习文的书堂,现今已成为奉祀王氏始祖子乔的场所。祠内大殿中央有王氏始祖子乔的塑像,四面的墙壁上,遍布介绍他生平的彩绘。如今海内外的王氏宗亲都把太原作为寻根问祖的第一站。世界王氏宗亲会每年都在这里举行恳亲大会。[2]

雷祖祠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城英榜山,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的祠堂。同时还“塑雷神十二躯,应十二方位,各饰神冠,执剑斧钺之类,至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轮鼓电火,各以板图像”。古祠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

雷祖祠前的三门石牌坊,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每根柱子顶端都雕刻着一只精美的狮子。中间门上雕刻“雷祖祠”三个大字。穿过牌坊,有一个大的风水塘,塘上有石桥供人通行。

古祠依山而筑,坐北朝南。一共有三进,从外到内的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正殿、侧殿、后殿、花苑、钟鼓楼、碑廊等建筑。山门分开三门,硬山顶式结构。山门两边各有一尊石狮。从山门开始有台阶直通正殿,左右两侧有偏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支撑,前檐廊由粗大的柱子支撑使其出檐极宽。正殿两边飞檐翘起,正中屋脊上灰塑图案,极富岭南建筑特色。正殿内依次供奉着陈文玉、李太尉(汉朝的李广)及英山石神,俗称“雷祠三殿”。正殿前有精雕细刻的大木屏风,用来遮挡视线,左右两侧的偏殿有前檐廊相通。

唐太宗贞观五年,为了稳定边疆,巩固统治,朝廷任命陈文玉出任本州刺史。陈文玉任职期间,政教并行,百姓生活安定富裕,修建城池,巩固边防。奏请朝廷把古合州改名为雷州。唐贞观十二年陈文玉辞世。雷州人把陈文玉当做一位具有神奇色彩的英雄先祖来敬拜。为了纪念这位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的英山立祠纪念,名为“雷祖祠”。每逢正月十五,文武官员与百姓都会进入祠堂内祭祀,这个仪式也称为“开雷”。

雷祖祠历史悠久,有乾隆御赐匾额及历代碑刻三十余通。寇准写诗,东坡题赋,丁谓作记,这些诗赋碑刻历尽人世沧桑,至今尚珍藏于祠内。[31]

广裕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太平镇钱岗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因其有七处历史文字的印记,所以弥足珍贵。广裕祠一共有三进祠堂,建筑面积816平方米;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进,分为前厅、中堂和后堂,均为悬山顶式建筑。两旁山墙承重,屋面素瓦,灰塑屋脊,是珠三角地区祠堂中具有明显北方风格的建筑。正门前是一座用青砖砌成的瓦檐结构呈现八字形的砖墙照壁。这样的建筑通常见于北方地区,是用来阻挡风沙的,在广东地区绝无仅有,是北民南迁以及南北建筑风格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实例。

广裕祠高大雄伟,祠堂大门横匾上书“陆氏广裕宗祠”,两边镌刻一副“诗书开越,忠孝传家”的对联。上联指的是陆贾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指的是陆秀夫精忠报国之事。

广裕祠主体建筑内部用的是圆木柱支撑,柱础为红色花岗岩石,并在上面雕刻了图案,美观实用。两边的走廊用的是六棱形花岗岩石支撑柱,以利长久使用。

广裕祠的最后一进是祖堂,上面供奉“南宋左丞相陆公秀夫之神位”“五世祖复兴神位”和“十一世祖广裕神位”。左右两边有一副对联:“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戈开越说佗归汉室,挺一孤身独操完全风节溺江负主仰崖门”。与大门上的对联“诗书开越,忠孝传家”合起来解读,“诗书开越”是我国北人南迁的见证,它蕴含着汉朝初年思想家陆贾的精神,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兵戈,说越归汉,和平统一中国,避免生灵涂炭;“忠孝传家”记载的是南宋末年一代名相陆秀夫英雄盖世,他宁死不屈,背负幼帝和玉玺,纵身跳入南海的史实。

2000年春天,几位文博专家在茂密的荔枝林里发现了这座祠堂,祠堂里的古石碑上雕刻着“始祖秀夫”和“叔祖秀夫”的字样,这才发现了这个居住着陆秀夫后人的村庄。陆秀夫在广东崖门以身殉国后,其南迁的部分族人秘密逃到此处藏匿,几百年后发展成钱岗村,广裕祠又是陆氏家族的宗祠。钱岗村的村民是陆秀夫的玄孙陆从兴的后代。村中陆姓宗族不仅供奉陆秀夫,还认为陆秀夫是汉代陆贾的传人。现在的祠堂内还挂有陆贾的彩色画像,并用文字介绍陆贾当年“筑泥城”“说服南越统一”的历史故事。陆秀夫的白色石像,头戴宋朝丞相官帽,手持朱笏,双目直视前方,神态昂然,一副忠臣良辅的模样,令人肃然起敬。

广裕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刻在脊檩或墙体以及碑文上的维修记录。第一个记录是刻在房梁脊柱上秀美的阳文:“时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仲冬吉旦重建。”其余为中堂后面东廊间左侧墙内嵌着一块《重建广裕祠碑记》,落款“大明崇祯岁次己卯季夏吉旦重修”;后堂的房梁和前厅的房梁上还分别刻有:“时大清康熙六年岁次丁未季夏庚子吉旦孙捐金重建”“时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季冬吉旦重建”;第三进祖堂后两柱间横梁阴刻“民国四年岁次乙卯吉日柱重为修后座更房之志”。这五处确凿的年代标记,完好地保存了广裕祠在各个时期的重修记录,广裕祠也成为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间有五个确切重修年代记载的祠堂。这样确凿的时间记载,其实是为祠堂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作了明确的断代,用这样一把标尺就可以去衡量岭南地区其他的建筑,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迹里都是唯一的。

在广裕祠中还发现了一件旷世珍宝,广州版《清明上河图》。它是西更楼上的一块长8.7米、宽0.3米的“江城图”封檐板。封檐板以浮雕、镂空雕的形式,反映了清代广州珠江北岸沿江城市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情。

当地政府请陆元鼎遵循《威尼斯宪章》和《奈良文书》原则组织修复,2003年,广裕祠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的荣誉称号,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头名。[31]

林则徐是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乾隆五十年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嘉庆十六年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历任陕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当虎门海滩上燃起了销烟的大火,林则徐就注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百年来为人们所追忆和纪念。[57]

但是鸦片战争后,道光帝归咎林则徐“办理不善”,下旨充军伊犁。道光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后历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道光三十年病逝于潮州普宁县(今广东普宁北)行馆。咸丰元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生前说: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铁骨铮铮,忠心可鉴!

福州林文忠公祠过厅

林文忠公祠是园林式祠堂,坐落在福州市澳门路,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林则徐研究室等主要建筑。鱼池、假山、回廊、曲径,颇具江南园林风韵。祠门朝东,第一道屏墙两旁设边门,正中嵌六方大理石,刻有“林则徐纪念馆”六个大字。屏墙内壁为虎门销烟浮雕。第二道为牌楼形门墙,额书“林文忠公祠”,两侧回廊及庭院正中石甬道可通仪门厅。过仪门到御碑亭,为正方形歇山顶建筑,内立三通青石碑:一为圣旨;一为御赐祭文;一为御制碑文。祠厅树德堂在碑亭北,厅正中祀林则徐塑像。祠厅西侧有南北花厅,厅院中有鱼池、假山及茶花、石榴花树,环境幽雅。池北为曲尺楼,原为林氏家族子弟读书处,现陈列林则徐生平有关的文物。[2]

回望掩映在古木森森绿荫之中的临街红色门墙和绿色的琉璃瓦,高堂古厝,玉树临风;风云变幻,名臣千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青岩古镇曾是明朝政府控制西南边陲的军事要地之一,后来逐渐发展为军民同驻的村寨。明清时期,中原儒、释、道的文化流播于此,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的传教士也尾随而来。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使这片汉、苗、布依族杂居的边陲小镇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青岩古镇旧城依山而建,城墙用巨石构筑于悬崖之上,城内路面、庭院、民宅的围墙、店铺的柜台,家居用的磨、碾、缸都是石头的,所以青岩又有“石头城”之誉。镇里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直到清光绪年间仍不断增扩,盛极一时。如今古镇虽经风雨侵蚀数百年,石头城池、石刻牌坊、石砌民居等古建筑大部分保留了下来。最触发人沧海桑田感慨的要算是赵公专祠、状元府、百岁坊。

赵公专祠供奉的是赵国澍。《清史》本传及民国《贵州通志·人物传》记载,清道光六年,赵国澍生于青岩城,后取得“增生”功名。咸丰年间,黔中土匪起,赵国澍任青岩镇团务总理,因功得按察使衔,花翎侯选道。同治二年,赵国澍因青岩教案被撤职;后进攻灯花教何得胜部阵亡。清廷追封他为太常寺卿,赏骑都尉,准世袭,并降旨建赵公专祠。

赵国澍死后,夫人陈氏茹苦含辛抚育一女四男。女以兰有才,教诸弟读书,以炳中经魁,以炯、以焕、以煃皆进士,而以炯为贵州大魁天下第一人。

状元府在青岩古镇北街,清末贵阳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曾在这里苦读诗书。可惜他的满腹才学、一腔抱负,根本不能与整个清廷的腐败抗衡,最终黯然弃官回乡。他的故居里,房屋和庭院的布局以及门窗上精湛的雕刻仍然保持着一百多年前的风格。屋中状元郎的文房四宝和墨迹仍在。这里的百岁坊,刻有多幅文字,记载了百年前的封建伦理观。[2]

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西部一座山腰上,建于1998年,祠堂门前有长阶通到山脚,两侧苍松翠柏,绿草茵茵,整座祠堂为木质结构,雕梁飞檐,黑色匾额上的五个金色大字“李金镛祠堂”苍劲有力,祠堂正面有四扇门,两扇窗户,一副楹联写着“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帐救灾恤邻德政昭宇宙”,祠堂背靠青山,显得庄严、肃穆,堂内供奉着李金镛的画像,侧面铭牌上记录了李金镛的生平。

李金镛是清代爱国名人,清光绪十四年奉旨深入漠河开矿屯垦。因李金镛被称为“金圣”,所以淘金者在淘金前必先来此拜祭。2007年,漠河县在原址上进行重扩建。祠堂主殿陈列着李金镛塑像、清政府有关老沟金矿事宜的奏折及部分实物文本。东厢房为幕僚馆,陈列着刻有协助李金镛创办和管理金矿的九十余名幕僚的浮雕画;西厢房为功德馆,陈列了两千余件出土的采金工具和二十余幅图片,充分展示了当年老沟金矿的采金生活,讲述了李金镛为国为民、镇守边疆作出的卓越贡献。

杨令公祠位于代县鹿蹄涧村,始建于元代,又称杨忠武祠或杨家祠堂,系奉祀北宋名将杨业夫妇及其子嗣的家庙。杨家父子从五代北汉开始就为抵御外族侵略而征战沙场,长期驻守在这里,并在此传宗接代,延续后裔至今。杨令公祠占地1.2万平方米,为两进院落,前、后大殿分别供奉杨家男将、女将。祠内存有两部杨氏族谱。在鹿蹄涧村,还能看到一轴杨族素绢史卷,据说是杨家“五通”之一,其余的都已失传。[2]

杨业,本名杨崇贵,原在北汉为官,北汉亡后降宋,改名继业,任代州刺史。杨业勇敢善战,有“杨无敌”称号。980年,辽兵10万进犯雁门,杨业只领数百骑大败辽兵。因杨业系降将,不被赵宋王朝重用,终被陷绝境而死。杨业七子均为宋将,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元代,杨家十七世孙奉旨在此建祠,明清重修。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后院正殿五楹,殿内正面木龛内,供杨业及其夫人佘赛花塑像,两侧分别列八子彩塑。祠宇规整,塑像完好。祠内有“宗祖图”碑一通。在通往鹿蹄涧村的路口,也修起了高大的牌坊,指引海内外杨氏后裔来此祭祀先烈,认祖归宗。[47]

报德祠在增城小楼镇腊圃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增城人、吏部尚书张度倡建,以报答腊圃村人、元末武秀才赖麒卿带兵破贼保卫增城和广州之功德。清代同治年间国子监学正赖天佑为报德祠写诗:“澄溪水碧去悠悠,世事曾经几百秋;留书丹心原耿耿,不忘报德义名流。”

报德祠左有澄溪,右有大路,符合中国风水说左青龙、右白虎之选址要求。朝向北偏西;宽五间,深三进。第一进中间为门厅,左右为耳房。第二进中间为拜亭,从用料和形制分析,为清代在中庭所加建。拜亭左右设廊庑。第三进中间为大厅,左右为耳房。全祠石柱、石础,除拜亭用花岗石外,都用红砂岩制作,柱身分段接驳,天衣无缝。全祠共有9种柱础形式。木梁架穿斗抬梁相结合。第三进后跨用花岗石梁。第一进门廊墙头有人物、花卉彩绘,至今保存完好。第一进前后檐和第三进前檐还保留内容丰富精美的木雕封檐板,历次重修石碑基本保存。1999年下半年,腊圃村村民自发募捐修缮报德祠及旁边的振星楼,至2000年初修缮完毕。[58]

报德祠剖面正立面图[58]

黎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内,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是为纪念孝子黎宿割股配药治疗母病而建,后屡毁屡建。古祠坐北向南,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形状是长寿龟形。主要建筑有头门、二进(中堂)、后进,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前有包台,两侧有厢房,东西共有房十五间,祠堂面积1337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

黎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经历代重修,现保留有明代至民国历朝的风格特点。主体建筑为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屋顶、梁架都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具有浓厚的岭南建筑特色。前面两条圆形红砂石柱,柱础为莲花形图案,美观实用。柱端两边梁架布满精美木雕。屋梁两端皆有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梁钩上刻有蟠龙等图案。

黎氏大宗祠三进并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为了祈求永远平安幸福,宗祠修建时布局取形于龟,宗祠前正中、左、右各有一道伸向河道的石阶,后面两侧也各有一道石阶。三进院落朝向并不一致,第一进朝正南,第二进偏东,第三进偏西,当年是受风水大师赖布衣指点而设。黎氏大宗祠头门上挂着“黎氏大宗祠”牌匾,大门上有楹联“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乃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进士、钦点翰林黎益海所作。

古祠头门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左右有石包台。前廊是由四根花岗岩石柱承重。前檐采用级级如意斗拱。二进,由8个酸枝圆木柱承重,柱础为红砂岩。门额上悬挂由明代探花、礼部尚书陈子壮手书“忠孝堂”木匾。三进屋顶上装饰石湾陶瓷龙船屋脊,两侧为灰塑。

黎氏大宗祠内现存有两块以赭石为碑身、红石为底座的黎氏祠堂碑,左边的石碑上篆书题为“东莞黎氏祠堂碑记”。碑文分两部分,上面为元代赵孟頫的《黎氏祠堂记》和明代陈琏的诗文,下面为明朝陈用元的诗文。右边的石碑碑文共分三部分,上面部分是宋代特奏进士朝奉郎军器大鉴梅外李春叟的诗文;中间部分为明洪武年间监察御史答禄与权撰写的诗文;下面部分是明代洪武年间奉训大夫赵宜讷所写的诗文。两块石碑字体不同,大小不一,但都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东莞目前发现时间最久远的石碑。黎氏宗祠应当始于宋代,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历史最悠久的祠堂。

黎氏始祖黎宿割股配药疗亲,治好了母亲的病。县衙奏报朝廷,朝廷恩赐黎宿在村中建“德本坊”一座,以表彰其孝。后族人建宗祠永久纪念。黎家盖祠堂,按照赖布衣的元不败格局建祠。黎氏一门共出了5个进士、27个举人、八十多个秀才,其中5个进士中有2人入翰林院。

最近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聘请广东省博物馆学会会长、文物专家邓炳权做复原工作,共用时一年零一个月。[31]

牌坊,作为一种纪念性与标志性的建筑,在徽州境内分布很广,明清时期发展迅速,共有牌坊一千多座,现存147座。仅歙县一地就有明、清石牌坊八十余座,居全国之首,被称为中国的“牌坊之乡”。它们包括贞节牌坊、仁义牌坊、科第牌坊、孝义牌坊、慈孝里坊、百岁坊,等等,几乎表达了徽州人全部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位于歙县城内的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四坊架连,八脚并立,高大宏伟,被称为徽州“众坊之首”。该坊是明代“三朝元老”、位极人臣的歙县人许国获万历皇帝钦赐而建的,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座造型奇特的八脚牌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巨大的石牌坊高11.4米,长11.5米,宽6.77米,全部采用坚硬的茶青色花岗岩做构件,用料宏大厚实,梁柱粗硕。重心倾向中心,结构安稳坚实。仿照木结构打眼造榫连接,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坊组合而成,被称为“八脚牌坊”。其中最重的石料每块达四五吨。整个牌坊的石柱上,遍布精美的雕饰,有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和千姿百态的游龙走兽,特别是柱石的12只狮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坊四面坊额上均有题额和匾额,最高一层为“恩荣”二字,底层四面坊额刻有“大学士”“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等题刻,均出自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之手。有清代吴梅颠的《徽城竹枝词·咏八脚牌楼》的诗句“八脚牌楼学士坊,题额字爰董其昌”,加以佐证。整个石坊的榫接至今毫无错动,坊上雕刻风采依然,足见其建造之精湛,工艺水平之高超。[9]

许国牌坊内部

安徽歙县的八脚牌楼:许国石牌坊

许国石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许国是明嘉靖乙丑年进士,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人称“三朝元老”。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赞机务,旋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又晋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石坊的前后左右,都有题签镌刻,表明是皇帝赐予的恩典和荣光。按当时礼法规定,臣民功德卓著者,经恩准可建四脚牌坊加以旌表,万历帝考虑许国是三朝元老,功绩显赫,破例默许营造八脚牌坊。[7][11]

山东桓台县新城“四世宫保”牌坊,可谓功德牌坊的代表。这座牌坊坐北朝南,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牌楼形式。牌坊面宽9.2米,进深3.3米,高15米,牌坊三道拱门均用青砖砌成,左右两拱门建筑在石砌基座上。中间的拱门之上,镶嵌着上下两块额石,上镌“四世宫保”四个大字,下刻王氏四世名讳、诰赠、官职等。拱门两侧有石狮八座,神态各异而气势雄伟。牌坊石砌基座周围,水磨青砖拱门壁上及楹联四周,以浮雕、圆雕、透雕等方法,刻着飞禽走兽、山水云朵、奇花异草、神话传说等图案,各具情态,生动雅致。特别是水磨砖砌圆柱顶端的四个浮雕人物,加以彩绘点染,更显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牌坊顶部飞檐斗拱,瓦当整齐讲究。整个牌坊不用木材,连四角数尺长的兽形杵头,俗名“挑齿”,也由古窑烧制而成,这在全国数以千万计的牌坊中是罕见的。杵头兽面,唇吻耸起,悬吊着风铃铁马,微风吹来,叮叮作响,清脆悦耳。顶脊正中的“麒麟驮宝瓶”,造型雄健古朴。

这座过街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在原新城南门前,为当时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王象乾,隆庆五年进士,先后经理播州,总督蓟辽,名著九边,晋爵太子太保。83岁时犹总督山西军务,累官至太子太师。其曾祖王麟(前颍川王府教授)、祖父王重光(前贵州右参议)、父王之垣(前户部左侍郎)也因此而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建坊时,王象乾请得万历皇帝的恩准,并由皇帝命礼部以朝廷的口气代拟牌坊前后楹联,所以除额石上特书“圣恩”两字之外,两副楹联上都注明“玉音”二字。相传牌坊匾额石刻“四世宫保”四个大字,以及檐下正中“圣恩”两个金字和下面“诰赠”两字,都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桓台县一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董其昌写“四世宫保”一字千金的轶闻故事。“四世宫保”牌坊,昭示新城王氏家族的显赫、血脉的尊贵,鞭策王氏家族后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48]

身处黑暗腐败的传统封建社会,人们企盼着明君贤相、清官良将,企盼着清正廉明、国泰民安。各地为政绩卓著、声名显赫的清官建祠祭祀,是那个时代清官文化、清官情结的物质表达。

合肥包孝肃公祠山门

包拯,北宋庐州合肥人。宋天圣年间考中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被封为东海郡开国侯,追授礼部尚书,谥号孝肃;留有《包孝肃奏议》。

包拯为官二十五年,执法严正,廉洁克己,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有名的清官。他刚直不阿、断案如神,在无数仕宦中形象最耀眼。安徽合肥是他的故乡,广东肇庆是成就他刚直廉洁之清名的肇始之地。这两处都建有包公祠。

合肥包公祠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公园内,原为香花墩上的一座古庙,明代弘治年间,庐州太守宋鉴将这座古庙改为包公书院。嘉靖十八年,御史杨瞻又把包公书院改为包公祠。清代顺治年间重建。光绪八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捐银再度重建。

包公祠大门

合肥包公祠是一座封闭式的三合院落。全祠由照壁、大门、二门、正殿、回栏轩、清心亭、留芳亭、廉泉亭、直道坊、东轩和内外廊房等建筑组成,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民居特征。

大门是一座三开间的八字形建筑,中间高两头低。在中门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竖匾,上写“包孝肃公祠”五个大字。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这是封建时代人们对包拯的最好评价。在大门两侧的门拱上,分别刻写着“廉顽”“立懦”。

包公祠正殿

正殿面宽五间,是祠中主体建筑。殿内高达三米的包拯坐像,头戴长翅乌纱帽,身穿官服,似升堂办案。坐像上方横梁上悬有大匾,上书“高风岳立”“色正芒寒”“庐阳正气”“节亮风清”。在正殿的墙壁上,还有一幅包拯的石刻画像,是包拯任开封知府时,画师为他绘制的。在正殿的左堂里,保存着三口铡刀,每把各长五六尺,人称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在正殿的东头,祠的东南角上,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人称龙井亭,也称廉泉亭。亭内的这口古井,人称廉泉。传说,廉泉的水沾有包拯的灵气,清廉者饮了,甘甜爽口,心旷神怡;贪污腐败者饮了,头痛肚痛,难以忍耐。

包公祠内陈列包公墓的出土文物,以及包拯妻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等人的墓志铭。这些都是研究包氏家族历史情况的珍贵资料。

包拯病故于北宋京城开封,次年,他的遗骸被运回合肥东郊的公城里东村安葬。1987年,人们将包拯的遗骨迁葬于今址,并按北宋二品官的礼制,营建了包孝肃公墓园,供人凭吊。[6]

宋康定元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

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宋代百姓建立包公祠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逢凶化吉。现存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有牌坊、山门、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体现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步入主殿,正中是金色的包公坐像,伟岸威严;旁绕四虎将立像,倍显英姿。两旁的配殿,陈列着有关包公在端州“丹心明志”“挖井除疾”“筑堤修路”“兴教办学”“为民申冤”等几幅壁画,记载了包公在肇庆的政绩。祠中还陈列后人赞颂他的诗词、楹联。

肇庆的宋城墙和有宋徽宗御书的丽谯楼,以及包公当年办公的包公府衙,屡经修建,经历千年风霜仍然屹立不倒,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他的怀念。包拯当年写在府衙中央大厅墙壁上的那首明志诗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道出清官文化的内涵。

清道光十四年始建的包公楼坐落于砚洲岛东部,内有包公楼主楼建筑及浩然亭、南北厢廊、天井、聚宝塔、五义桥等,楹联、匾额、钟鼓、神台、香案、宫灯等陈设俱全。[29]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明广东琼山县(今海南省海口市)人。明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任淳安知县。在任期间.刚直守贫,勤政爱民,蔑视权贵,深受百姓爱戴,诚如偏殿立柱楹联所言:均赋税,除陋规,平冤狱,四载辛苦,小邑山高铭德政;恤黎民,抗权贵,谏帝王,一生刚直,大江水涌颂清官。

原祠位于淳安县治旧址贺城西南,明万历年间县令吴天洪又改建于南山之麓,民间又有“南山海瑞祠”之称。据传,祠旧址与当时县衙大门隔水相望。力求“登堂如见海先生”的意味。1985年拆迁一幢清代祠堂而改建的海瑞祠,位于淳安县千岛湖龙山岛;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由平台、门厅、前堂、天井、后堂及偏殿组成,建筑面积约六百二十五平方米。

门厅为抬梁式,重檐歇山顶,发戗起翘,饰吻走兽,小瓦,勾头滴水,檐下有斗拱。雕刻精细,内容为龙、狮、花卉及戏剧人物等。门厅两侧为八字墙。门厅上方悬挂书法家舒同书“海瑞祠”匾额。门柱楹联由赵朴初题写:祠堂县署,对宇依然,一湖照世开明镜;遗像丰碑,清风不歇,千山破浪尽刚峰。

后堂正中竖有明淳安进士徐廷绶撰写的《海刚峰先生去思碑记》,左廊东侧竖有海瑞书碑五通,其中一通为草书“寿”字。该字正看、倒看都是“寿”字,细看是由“生、母、七、十”四字组成。据说此字是海瑞任淳安知县期间为给母亲过七十大寿而书写。偏殿中塑有海瑞坐像。[55]

海瑞作为封建时代清官楷模,刚正不阿、清廉刚毅的为官品格,永远是后世官员的表率。但是,海瑞侍奉的明朝嘉靖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海瑞的意识是典型的愚忠意识,幻想云开雾散,得见天日。在封建王朝,海瑞甘当皇帝忠实奴仆,却因特立独行受到中国官场“淘汰清官”机制的支配,成为历史的孤傲。海瑞这样的“清官”,走出历史,走到今天,走下舞台,走进民间,他的心存社稷、他的机敏勤奋、他的刚直不阿、他的清廉自律,会成为公务员执政为民的主体意识和价值追求。

司马迁呕心沥血撰写《史记》,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楚国大诗人屈原著《离骚》《天问》,开浪漫主义诗歌先河;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田园诗派;李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以散文著称于世;苏轼诗词文章起一代风流;陆游写诗词抒爱国情怀感人至深。这些人物的高尚品格和文学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他们去世之后,人们建立祠庙,表达永远的崇敬与怀念。

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前,创造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周王朝,兴起于终南山下这片土地。秦王李世民的“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唐代诗人李白的“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王维的“太乙近天都,青霭入看无”,这些诗句写出了终南山气势磅礴、烟雾缭绕的奇妙境界。

从没有哪一座山像终南山这样,近距离见证了十几个王朝的兴衰。

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后来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入草楼,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在楼南高岗筑台讲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据说秦始皇对老子十分推崇,敕命在相传当年老子讲经处修建老子祠。老子祠前,至今存一碑,镌刻三字“上善池”,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在楼观台景区,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

老子说经台位于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楼观台内,相传是当年老子在此讲授《道德经》之地。山门上可见“说经台”三字。说经台主要殿堂是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老子祠里,先贤须发洁白,手执“如意”,神态安详,豁达睿智。配殿有太白殿和四圣殿。山门两侧有钟、鼓楼。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说经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炼丹炉,传为老子当年炼丹所用。台的东南方有一个“仰天池”,传为老子当年打铁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养性的“栖真亭”。[53]

司马迁《史记·老子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吏也。”老子生活时代在春秋后期,年长于孔子。儒家始祖孔子曾数度问礼于老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当代世界百位名人之一。

老子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向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的老子,被道教尊称为祖师,同时被视作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称为“太上老君”。唐乾封元年,唐高宗更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还被认为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三清教主之一,奉为“道德天尊”。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因此在终南山为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

出于对老子的崇敬,在老子的诞生地、讲学地、游历地都建有祠庙,还在福建泉州清凉山,将一天然巨石雕刻成潇洒飘然、超然物外的老子坐像,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世界伟人的景仰。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称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北宋元丰元年,蒙城(现安徽蒙城)县令王竞于涡河北漆园故址首建庄子祠。祠内主要建有“逍遥堂”“梦蝶楼”“观鱼台”等。王竞特请苏轼撰写了《庄子祠堂记》。开篇云:“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县令、秘书丞王竞始作祠,求文以为记。”工匠刻碑记立于祠内。

北宋宣和元年,崇尚老庄、信奉道教的皇帝宋徽宗赵佶,追封庄子为“微妙元通真君”,大建宫观。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宣和七年,徽宗让位于钦宗,自称“太上皇”。

明朝天顺年间,庄子祠被黄河水淹没,明中都太守张登云来蒙视察,题《游庄台》诗,见庄子祠虽经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岁月侵蚀,已颓残,但逍遥堂、庄台、苍松、翠竹、芳草依然,引发了无限的感慨。

明朝万历七年,蒙城知县吴一鸾为进士,于城东郊重建庄子祠堂。明宗伯汪镗撰《新建庄子祠记》,刻碑立于祠内。重建后的庄子祠规模宏大,颇为壮观。其中逍遥堂三间,梦蝶楼三间,大门、二门各三间,鱼池桥一座。逍遥堂居中,堂中塑有庄子像,春秋祭祀。左为梦蝶楼,右为观鱼池。祠前立碑,镌刻“庄周故里”四个大字。祠内苍松点翠,绿草含烟,堂宇亭池,清幽肃穆,为当时游览胜地。文人墨客游庄子祠的题咏颇多。

明朝崇祯五年,蒙城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辟池为“濠上观鱼园”,亲撰《新修庄子祠记》,增建“五笑亭”。

清代至民国初期,在甬道两侧建碑亭两座,立正方形碑柱两座,碑柱四面镶碑四块,刻前贤题咏和乡贤义行诗文。祠大门两侧有碑林,一字排列三十余块。此后,庄子祠历遭战乱,毁坏严重,仅余断碑残碣,渐颓毁。

1989年,全国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在庄周故里蒙城召开。会后,当地政府特邀张驭寰教授设计,仿汉代建筑风格重建庄子祠,恢复庄子祠昔日景观。选址于涡河北。1995年重建庄子祠工程破土动工,恢复昔日庄子祠内“逍遥堂”“梦蝶楼”“鱼池桥”“观鱼台”“五笑亭”“道舍”等景观,增辟“濮池”为庄子隐钓濮水新景点,庄子祠以新的面貌重新屹立在庄周故里。[59]

过影壁,仰观山门,有舒同题写的“庄子祠”匾。水泥道路两旁植松柏,设花圃及草坪,风景典雅。三间山门的楹柱有中国楹联协会会长马萧萧题的楹联:濠上观鱼非鱼非我,梦中化蝶亦蝶亦周。山门内东西壁上悬挂名人书写的庄子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穿过山门到五间逍遥堂前,堂正中安置用汉白玉雕刻的庄子像。堂柱上是冯友兰先生所题的对联:造于逍遥论以齐物,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楚图南先生在庄子像前侧柱上题一副对联:涵虚入浑治世无为。

逍遥堂东西壁上布置有《庄子祠简介》、苏轼《庄子祠堂记》、王安石《题蒙城清燕堂》诗句及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秋水》等。

堂前东西建两个月门,分为东、西两院。院中建“鱼池桥”“五笑亭”“濮池”等景观,堂后建“藏经阁”、东西道舍等。

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龙亭原半山上,东视黄河,南临深沟,北有峭壁,西枕梁山,芝水、滤水从旁而过,气势恢宏磅礴。这是一组后人为纪念和祭祀司马迁而修建的古代祠堂建筑群。

司马迁是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西汉龙门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著名史学家司马谈之子。天汉二年,大将李陵投降匈奴,他为之辩解,触怒武帝,被下监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勤奋写作,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韩城司马迁祠,初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北宋时期,曾多次重修。之后不断加以修缮增建,使司马迁祠的各类建筑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司马迁祠坐西朝东,顺着山势分四层而建,层层升高。各层之间以石阶相接,错落有致,布局井然。

司马迁祠的第一层修建在梁山的第一层台地上,有木牌坊一座,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大字。第二层修建在梁山的第二层台地上,原有砖砌山门一座,上书“龙门才子故里”六字。现建筑已毁,仅留遗址。第三层修建在梁山的第三层台地上,有砖砌的牌坊一座,上书“河山之阳”四字。第四层建筑,是全祠最高,也是最主要的一组建筑,有献殿、寝殿和墓冢等。

寝殿是司马迁祠的中心建筑。殿内高台上,有司马迁塑像一尊。司马迁身着红袍,头顶高髻,目视前方,正气凛然。

墓冢位居寝殿之后,是一座不高的圆筒形衣冠冢。墓前有清代乾隆年间的大学士毕沅题写的石碑“汉太史公墓”。墓周的砖墙,是元仁宗延祐元年增建的,感谢司马迁把草原民族的史实写进正史。砖上刻有八卦图案。墓顶上有古柏五棵,苍劲虬枝。

在司马迁祠的周围,还筑有一圈带垛口的围墙。远远望去,整座司马迁祠就像一座城堡,庄严而又雄伟。

在司马迁祠内,保存着宋、金、元、明、清的石碑六十余座。分别记述了司马迁的生平和其家族的事迹、对司马迁的赞颂、司马迁祠和司马迁墓的修建历史,还有情深意切的祭文,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6]

司马迁祠第三层,砖彻牌坊“河山之阳”

气势恢宏的司马迁祠

一个将荣辱艰险置之度外的文学家,引经据典述评千古兴亡、功过是非,其人、其书成为千古楷模。司马迁祠依山挺立在黄河之滨,确有高山仰止、民族脊梁的气势和情韵。

右军,是王羲之的官名。王右军祠,就是王羲之祠,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渚山下兰亭景区之内,是祭祀王羲之的古代祠堂建筑群。千百年来,人们把王右军祠和它所在的兰亭景区称为我国的书法圣地,名声远播海内外。

王羲之,西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他是西晋丞相王导的侄子,东晋太尉郗鉴的女婿。王羲之酷爱山水,寄情草木;虽然先后任过秘书郎、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终于称病辞官,定居会稽山下的绍兴;死后葬于嵊县金庭(今属浙江嵊州市)。

王羲之自小酷爱书法,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自成一体。人们说,王羲之的字“飘若流云,矫若惊龙”。唐太宗在重修的《晋书》中,对王羲之的书法评价甚高:“尽善尽美”。因此,人们把王羲之称为“书圣”;把王羲之写作《兰亭集序》的地方兰亭,称为书法圣地。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的儿子、孙子一直保存下去。他的第七代孙当了和尚,法号智永。智永将《兰亭集序》带到了寺庙中。唐太宗尊重王羲之,更爱他的书法真迹。他在得知《兰亭集序》在智永手中的消息后,指派一位和尚,从智永那里偷得《兰亭集序》。唐太宗临终之际,诏令将《兰亭集序》葬入昭陵。时至今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还沉睡在唐太宗的昭陵之中。

王羲之因为《兰亭集序》而受到后人的尊崇,人们便在兰亭这里兴修了王右军祠。据记载,现存的王右军祠和它附近的鹅池碑亭、兰亭碑亭、流觞亭等,重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清代又多次整修,并兴建了御碑亭等重要建筑。

王右军祠周围环水,由大门、墨华亭、正殿和回廊组成。大门位居祠前。门上悬挂灯笼和“王右军祠”横匾。大门之内,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人称墨池。池的两侧建有回廊。廊壁上镶嵌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刻石。池中有一个方形石台,有石桥与大门和正殿相通。台上建有墨华亭,翘角飞檐,亭内摆有几案。我国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和当代名士,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手迹。

正殿位于全祠的最后。殿前,有一副当代书法家沙孟海写的对联:“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殿内正中,悬挂着王羲之的全身画像。殿内还陈列着唐、宋、元、明、清书法家书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临摹本。唐代冯承素的临摹本最接近王羲之的真迹,陈列在橱柜中。

流觞亭位于兰亭景区的中心,处于王右军祠的西侧。亭周建有回廊。亭上悬挂着“流觞亭”大匾,亭前有弯曲的水溪,长达三十余米。是当年王羲之和他的41位朋友举行流觞活动的地方。

兰亭碑亭在流觞亭东,亭内立一块石碑书“兰亭”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手笔,被称为君民碑。鹅池碑亭。“鹅”字为王羲之所写,笔体较瘦;“池”字为其子王献之的手笔,字体较粗。父子二人的字迹同在一座碑上,于是人们便把此碑称为“父子碑”。御碑亭位于王右军祠的后面,是一座清代修建的碑亭,重檐,八角攒尖顶。亭中耸立着一块大石碑,正面刻写着康熙皇帝书写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刻写着乾隆皇帝题写的诗《兰亭即事》。人们把这块碑称为“祖孙碑”。

祖孙碑、父子碑、君民碑,被称为“兰亭三绝”。从皇帝到草民,多少代文人墨客孜孜不倦地传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谁不梦想写出“飘若流云,矫若惊龙”的行书、草书?[6]

屈原对我国的诗歌创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离骚》,感人肺腑,千古流传。在《汉书·艺文志》中,收录有《屈原赋》25篇,汉代史学家刘向编有《楚辞》。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于秭归。26岁时任楚怀王的左徒,主张严明政治,选贤任能,联齐抗秦,深得怀王信任。后被谗言离间,降为三闾大夫,先后流放汉北和湖南沅江、湘江流域。秦兵破楚不久,屈原在湖南投汨罗江殉国。

屈原死后,楚国人民非常怀念他。在他的故乡湖北秭归,殉国地湖南汨罗,以及他曾经生活和被流放的地方,人们纷纷为他建祠立庙。

《归州志·艺文志》记载,秭归屈原祠始建于唐代元和十五年。当时的归州刺史王茂元主持了这座祠堂的修建,并撰写了《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原祠在秭归县城东北屈坪屈原的出生地。这里还有读书洞、吟诗台、照面井等与屈原有关的遗迹。坪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楚三闾大夫屈原故乡乐平里”。

宋代元丰三年,封屈原为清烈公。从此,秭归屈原祠便被叫做清烈公祠。宋、元、明、清时期,秭归屈原祠屡毁屡修。由于兴修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将屈坪的屈原祠迁至向家坪重建,历时近五年,1982年完工。

秭归屈原祠,占地面积四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左、右配房等。内设屈原纪念室和秭归出土文物展览室。

山门是一座四柱三楼的牌楼式建筑物,位于建筑群的最前端。山门正中悬有“清烈公祠”匾,两侧题写“孤忠”“流芳”。

大殿是屈原祠中的主体建筑,位于高台之上,飞檐翘角,气势雄壮。全殿的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坚固而又带有几分古气。

屈原墓在大殿之后,为衣冠冢;屈原的遗体被埋葬在汨罗县的烈女岭。秭归屈原墓前有一块石碑,上写“屈大夫墓”。其石坊和门阙,还是清道光年间留下的遗物。在屈原祠内,保存着屈原的一座石刻像,刻制于明代嘉靖十六年,是我国现存刻制时间最早的屈原石像。[6]

在岳阳市汨罗江北岸玉笥山上的屈子祠,又称屈原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门坊和山墙上有17幅关于屈原的浮雕,附近的屈原碑林全部碑刻均为中国著名书法家所书。岳阳市,古称巴陵,是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毗邻的洞庭湖使它成为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作为楚国皇族后裔的大诗人屈原属熊氏一宗,在秦国攻陷楚国郢都后,身为楚国“三闾大夫”的屈原悲愤之下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2]

站在岳阳楼上,观八百里洞庭湖烟波荡漾,水天一色,体验诗人的《离骚》情怀,更加怀念屈原的孤忠流芳。

靖节,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谥号。陶靖节祠位于江西省九江县沙河镇蔡家洼,是人们祭祀陶渊明的地方。这是一组面积不大,但却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古代祠堂建筑群。

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址江西九江西南)人,曾任彭泽县令等职。他的诗歌明快清丽,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田园诗派。后人将他的著作编成《陶渊明集》,其中有诗歌一百三十余首。在他死后,人们先后在其故乡和为官的地方建祠立庙。九江陶靖节祠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初建于明代嘉靖十二年,以后多次大修。1982年,在今址按原样重建。

九江陶靖节祠,坐西北面向东南,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全祠为砖木结构建筑,由正堂、前室和两侧的厢房组成。正堂中置陶渊明塑像,头裹布巾,手持书卷,面容庄重。祠内天井中种有菊花,祠外溪畔辟有菊圃和柳巷,再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情景。

在陶靖节祠的旁边,建有陶渊明纪念馆。馆内陈列《陶渊明集》的历代版本、陶渊明大事年表、陶学研究著作和书画作品等。

在马回岭面阳山有陶渊明墓,墓前立有一座石碑,上写“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墓碑的左侧,刻着墓志铭;右侧,刻着《归去来辞》。在墓碑的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块石碑:一座刻着《五柳先生传》,一座刻着修墓人的姓名和时间。[6]

杜甫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南窑湾,少年应进士举不第,天宝中客居长安,肃宗时曾任左拾遗,后入蜀,被任为西川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现成都西郊的杜甫草堂就是他于唐乾元二年流寓成都时在浣花溪边所筑茅屋旧址。成都杜甫草堂,又叫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畔。是全国各地,包括河南巩义,陕西西安、延安,以及甘肃天水、成县等所建杜公祠或杜甫草堂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好,保存也最完整的一处。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成都先后居住了近四年的时间,写作诗歌二百七十余篇,包括名扬天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草堂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人文积淀和具备园林意蕴的祠堂,都显露出深厚的文化艺术气质:流芳千古的绝妙文章,忧国忧民的诗人情怀,及其坎坷的经历都感人至深。[2]

当杜甫离开成都之后,草堂日益残破。唐代天复二年,诗人韦庄重建成都杜甫草堂。宋代元丰年间,成都知府吕大防再度重修杜甫草堂,并在这里正式建立了杜公祠。元、明、清时期,对成都杜甫草堂的改建或重修,竟达13次之多,其中以明代弘治十三年、清代嘉庆十六年修建的规模为最大,奠定了今日成都杜甫草堂的基础。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园中翠竹千竿,小桥亭榭,充满园林风光。[47]

成都杜甫草堂占地三百余亩。草堂内,除了面积较大的荷花池、竹林、楠木林和梅林之外,还有根据杜甫当年居住的遗迹和诗意兴修的纪念性和象征性建筑,如诗史堂东侧的花径、西侧的水槛、后面的柴门与恰受航轩等。

大廨位于草堂大门之后,是一座通堂式的敞厅建筑。堂内有一架楠木屏风,一面刻写着杜甫的生平,另一面绘有杜甫草堂图。

诗史堂是成都杜甫草堂中的主体建筑,是杜甫的享堂。堂中有一尊古铜色的杜甫塑像。朱德元帅的题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郭沫若的题词“世上疮痍,笔底波澜;民间疾苦,诗中圣贤”、陈毅元帅书写的杜甫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等,均挂在堂内。诗史堂左右两侧的陈列室中,悬挂着当代著名画家徐悲鸿、齐白石、陈半丁、吴作人、陈之佛、于非闇、潘天寿、傅抱石等所作的杜甫诗意画,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谢无量等所写的杜诗书法作品。

杜工部祠正殿

工部祠在诗史堂和柴门之后,是草堂中最后的一处重要建筑。在工部祠内,有杜甫的彩色泥塑像和石刻像。在杜甫塑像的两侧,有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和陆游的彩色泥塑像和石刻像。将陆游陪祀杜甫,开始于清代嘉庆十七年。将黄庭坚陪祀杜甫,开始于光绪十年。他们两人在诗歌创作上,都受到了杜甫诗作的很大影响,陆游创立了剑南诗派,黄庭坚创立了江西诗派。“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由清代人王闿运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书写的这副对联,悬挂在工部祠门前柱上,精辟地概述了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

工部祠的东面有一座碑亭,屋面上盖着茅草,亭中间竖立着一座石碑,上书“少陵草堂”四个大字;是清代雍正十二年由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书写的。在工部祠的前面东侧有草堂书屋,屋内陈列着历代杜诗的各种木刻本、手抄本和铅印本,以及英、法、德、日、俄、意大利、越南等十五种外文译本。[6]

太白祠位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场外,是李白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是我国现存祭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处重要祠堂。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出生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的碎叶城,唐代这里归安西都护府管辖。李白五岁之时随父亲迁回绵州昌隆清廉乡(今四川江油市南)定居,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二十五岁以后,李白遍游祖国大地。天宝初年,因翰林吴筠等人的推荐,李白曾供奉翰林,时仅一年,他便离开了唐都长安。“安史之乱”后,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而归。晚年生活于安徽,唐宝应元年,李白病故,葬于当涂龙山。

李白对我国诗歌创作影响很大,后人将他誉为“诗仙”。李白的祭祀地,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南北。在山东,有太白酒楼。在浙江,有太白书堂。在安徽,有李白墓、青莲祠。

江油太白祠是一座红墙大院,现存院落两重,大殿三座,重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二年。正殿的左右两侧,各有古碑一座。一座是《怀李太白》诗碑,刻立于清代嘉庆八年,诗文由当时彰明县令张洪轩撰写;另一座叫《过彰明漫坡渡谒李太白七古》,刻立于清代嘉庆十八年,诗文为当时四川道台兼龙安府事赵金笏所写。

李白故宅又名陇西院,与太白祠相距不远。清代乾隆五十三年重建。仓颉殿、太白殿、文昌殿、地母殿等,是光绪二十二年增建的。照壁上,用瓷砖镶嵌着“陇西院”三个大字。故宅内还有一座《唐李先生彰明旧宅碑》,是宋代淳化五年的遗物。李白衣冠墓在江油市青莲场的名贤祠内,建于清代同治八年。为当时县令何恺堂主持修建。[6]

好友杜甫赞叹李白洒脱的性情: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烟波浩淼的扬子江流过当涂,右岸有一座状如蜗牛的青山,悬矶峭壁兀立江边。山上茂林修竹,青松滴翠,故名翠螺山。因此处出五彩石,三国时即称采石矶。它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自古就是江南游览胜地。自唐代以后,围绕太白行迹在此建起了纪念性的游览建筑,以太白楼为中心,有广济寺、蛾眉亭、然犀亭、三元洞、衣冠冢和行吟桥等。新中国成立后辟为公园,新建了李白纪念馆和长廊、水榭亭桥、曲径等,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人前来。[47]

青莲祠,全名为唐李公青莲祠,又名太白楼、谪仙楼,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翠螺山采石矶南坡下。采石矶濒临长江,山势挺拔,是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李白晚年寓居在采石矶附近的当涂县,《夜泊牛渚矶怀古》《牛渚矶》《慈姥竹》《望夫山》等,就是他在这里写下的名篇。他在当涂病逝安葬不久,人们便在采石矶为他修建了祠堂。

据《太平府志》记载,采石矶青莲祠初建于唐元和年间,被称为谪仙楼。宋代天圣年间重修。元、明、清三代屡毁屡建。清雍正八年重修,并将其更名为太白楼,亦称唐李公青莲祠。光绪三年重建,以后不断维修,有了今天的规模和面貌。前后三进,左右回廊,主楼三层,九脊歇山黄瓦盖顶,翼角翠飞,碧枋丹楹,富丽堂皇。

马鞍山青莲祠顺山就势而建,由一楼两院组成。两院是指前、后两个相隔而又互相连接的院落。一楼是指位于前、后两院之间的主楼。由于地势高矮不同,后院的正房地面略低于主楼的二楼。它通过游廊和洞门,与主楼二层的回廊相连,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院落。整个青莲祠的布局高低错落,层次丰富,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大门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的建筑物,设拱门三座。在中拱门的上方悬有“唐李公青莲祠”匾。门前置石狮一对。两侧的墙壁上镶嵌《重修太白楼碑记》,以及有关李白生平的碑刻。

主楼是一座构筑精巧、装饰绚丽的古代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高三层,重檐歇山式屋顶。在第三层的屋檐下悬有“太白楼”匾。一层,摆放一面屏风,绘有李白畅游采石矶的图画。在二、三层楼内,有李白立式和卧式的黄杨木雕像各一尊。墙上悬挂宋代人王端绘制的人物画、清代人郑板桥绘制的墨竹图等。楼内陈列李白诗作的各种版本与有关文物。在采石矶的悬崖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头,人称捉月台,也叫联璧台、舍身崖。传说是李白酒醉之后跳江捉月的地方。[6]

难怪白居易叹息: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韩祠在广东省潮州市韩江南岸笔架山麓,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是一组面积不大,但却古朴典雅的古代祠堂建筑群。

韩愈是唐代著名韵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河南河阳人。唐德宗贞元八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宣武、宁武节度使判官、监察御史;后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宪宗时,韩愈先后任国子学博士、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刺史。以后,韩愈先后任袁州刺史、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兼行京兆尹之职。卒后,葬于怀州修武,谥号文,世称韩文公,亦称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

据史料记载,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南宋淳熙十六年由潮州知军州事丁允元主持重建。元、明时期,潮州韩文公祠大修或重建,多达二十余次。清康熙十九年和光绪十四年两次重建。[47]

在文学上,韩愈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深受世人的赞扬和尊崇。在他死后,他的故乡河南孟县,以及他曾经做官的地方,均曾先后为他建祠立庙。潮州韩文公祠,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座。

由磨砖墙围绕着的潮州韩文公祠,由两进院落组成。第二进院落的正殿内正中,有韩愈的塑像。在韩愈像的两侧,还有韩愈的侄孙、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唐代潮州籍进士赵德,唐代潮州知军州事丁允元,宋代潮州通判陈尧佐,清代潮州知府龙为霖等的塑像。

在潮州韩文公祠内,有古代石碑36座。其中,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最为珍贵。苏东坡在碑文中评价:“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深刻地勾画出韩愈的风骨,遂成天下定评。[6]

韩愈自幼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后来哥哥死于贬谪之地,靠着嫂嫂教养成人、出仕,以过人的文才闻名于世。韩愈生性耿直,不惧权势,屡因犯颜直谏而被贬。韩愈曾三次来广东,第一次是年幼时随贬任韶州刺史的兄长韩会而来;第二次是贞元十九年,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因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县令;第三次是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上《谏佛骨表》触怒皇帝,被贬至潮州。

被贬阳山的韩愈在当地整治吏治,兴教化,传德礼,移风易俗,颇见成效,在阳山形成了一班“韩门弟子”,深得当地人爱戴。后人在他活动之地建有韩祠、识韩亭、尊韩堂,县城北边的山也被命名为贤令山。

唐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对潮州的最大贡献是“传道起文”,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使潮汕文风蔚起,英贤辈出。韩愈因而被潮人奉为神明,历代传颂,笔架山也因此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为韩江,连韩愈手植的橡木都被尊为“韩木”,使潮州出现“一片江山尽姓韩”的人文奇观。

韩愈纪念馆即韩文公祠,依山临水,环境清幽,肃穆庄严。祠堂现有三层殿阁,分前、后两进。磴道上迎面耸立的是“韩文公祠”坊,坊后甬道是百米碑廊,为现代名人评价韩愈的书法碑刻。祠内环壁保存历代碑刻,记述韩祠的历史及颂扬韩愈的诗文,其中“传道起文”的碑刻,因字形特殊,有多种读法。后山腰为侍郎阁,阁前有韩愈石雕头像,阁内为韩愈生平展览馆。

贬官失意的一介文人,居然使流落之地的山河为之易名,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当年韩愈赴潮州,马过秦岭时曾留下“知汝远来当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悲凉诗句,然而仙逝之后成百代景仰的文化神明,使潮州至宋朝获得“海滨邹鲁”的美誉,他的传道起文的精神,他的耿直豁达的品格,流传千古,泽被后世。[29]

韩文公祠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祠建在韩山的半山腰,主体建筑利用山坡的自然高度,建成51级台阶,让参拜者仰视祠堂,攀登到一定高度才能看见“韩文公之祠”门额、韩愈像,感觉韩文公祠建筑的雄伟与宏大。韩文公祠平面结构简单,由于巧妙地利用了山地的险要,获得了不寻常的视觉效果,构成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的仰视角度。

韩文公祠面宽约18米,祠门上有石匾古隶书“韩文公之祠”,共分前后两进,左右两边各有廊庑。头进是门厅,后进是三间大堂,共深约31米。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上有各式各样的木雕装饰,最为突出的是支撑梁架的石柱接触点的地方都有一个木雕的龙作为装饰,增强了祠堂建筑的艺术性。屋脊上是灰塑的竹梅图案,寓意韩愈清正廉洁。屋脊两端为镬耳形状,上面有灰塑的动物花草图案。祠内采用花岗岩石柱作为支撑柱,防水防潮,坚固耐用,并在部分石柱上雕刻对联。

祠内前后二进梁柱,悬挂着修韩文公祠所题写的匾额。后堂中央塑韩愈像,两旁塑侍从张千、李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本是韩愈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功绩的话,后人反引来赞颂韩愈。

韩文公祠在1984年全面修缮,新建“韩文公祠”坊,位于韩祠正门石甬道起端,四柱三间式白石坊。坊文“韩文公祠”四个大字系胡耀邦手书。1988年,原侍郎亭旧址又新建了“侍郎阁”,占地328平方米,是双层垂檐式建筑。其下层为展览厅,上层辟为韩愈纪念馆,阁前石砌平台正中有2米多高的韩愈平身石像一尊。后又在祠的右侧新建允元亭,在祠的前侧增辟“天南碑胜”廊庑。

在历史上,国内建祠祭祀韩愈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为韩愈的家乡河南孟州,二为韩愈曾任刺史的广东潮州,三是与韩愈的郡望“名同而地异”的河北昌黎。[31]

柳宗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是我国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2l岁与刘禹锡同科中进士,31岁与韩愈一起为官,先后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再贬为柳州刺史,在柳州释奴、挖井、种树、讲学、制造船只、整修城墙;47岁病逝于柳州。[47]

柳宗元文与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文“九赋”“十骚”,关怀生民疾苦;哲学论著《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柳州人民在柳宗元逝世的次年,在罗池边为他建了衣冠墓,后又建了罗池庙,以追慕其功绩。因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罗池庙改名为“柳侯祠”。现存祠堂是清代康熙四年重建,历代有修葺。

柳宗元祠山门(李戈军摄影)

柳侯祠进深75米,宽25米,占地1955平方米;分大门、中堂、后殿三进,均为三开间砖木结构,硬山小青瓦顶;前后两个小院里竹柏翠郁,绿草如茵。整组建筑显得古朴雅致,器宇轩昂。

祠内有柳宗元巨型塑像,有宋代以来石刻二十多块。全国四块“三绝碑”之一的“荔子碑”也珍藏其中,碑文由韩愈作诗,苏东坡书写,歌颂柳宗元的事迹,人称“三绝碑”。[60]

柳侯祠大门,原开在祠堂南面。后在祠堂东部辟了一个旁门,冠以歇山式屋顶,并在月洞门上悬挂郭沫若题写的“柳侯祠”匾额,东门成了祠堂正门。

中堂是一座三开间的木结构硬山式建筑物。厅内有两口石井,据说挖掘于唐代。这是柳宗元在柳州挖井兴利、造福人民的历史见证。

后堂大殿是柳侯祠的主体建筑,为三开间的木结构,硬山式建筑。殿内有一尊柳宗元的盘腿坐像。柳宗元头戴巾,手握笔,身着官服,一派百折不屈的形象。

柳侯祠内,有《龙城石刻》残碑,据说是至今尚存的柳宗元唯一的手迹;碑上用行书刻写“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祠内还保留着元代刻制的柳宗元画像。

在柳侯祠附近,有柳宗元衣冠冢、思柳轩、罗池、柑香亭等名胜古迹。体现了后人对柳宗元的敬重和怀念。[6]

三苏祠所纪念的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流传千古的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占了三席,对宋代新古文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三苏当中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家。

眉山三苏祠厅堂

位于四川省眉山县岷江西岸的三苏祠是全国闻名的一座古老祠堂。文献记载,唐中宗神龙元年,苏家的祖先因故被贬入蜀,任眉州刺史。三苏祠这里,就是苏家的故宅,占地面积为52300平方米。

三苏祠始建于明初,清康熙、同治和光绪年间,皆有重建或增修。经数百年的修葺,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绿水环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特色,保留了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特点。[2]

在建筑和布局上,三苏祠把祠堂建筑和园林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庄严肃穆的气魄,又有生动活泼的园林特征。[6]

三苏祠分为祠馆区、池塘区和园景区三部分。祠馆周围三面环水,右边瑞莲湖水面宽阔,池塘四周有云屿楼、披风榭;在水中建有抱月亭、瑞莲亭;两翼有小桥跨越水面与两岸相接,岸边有碑廊,廊内立有石碑数十通,其中苏轼手书的《马券碑》《乳母碑》和《柳州碑》极为珍贵。[47]

三苏祠主体建筑有大门、大殿、启贤堂、木假山等,依次安排在由莲池南岩伸出的半岛上。

大门位于三苏祠南侧偏东的位置;红柱灰瓦,造型古朴。门上悬挂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写的“三苏祠”匾。门柱上悬挂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

眉山三苏祠木假山堂

大殿又称正殿,悬挂横匾三块:“是父是子”“文峰鼎峙”“文章气节”。殿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殿内正中高悬“养气”匾,匾下供奉苏洵、苏轼和苏辙的塑像。苏洵须发飘洒,面容慈祥;苏轼神态潇洒,满腹文章;苏辙风度翩翩,英俊少年。殿内陈列明代仇英的《东坡笠屐图》,清代眉州直牧冯会的《三苏图》,以及何绍基、石涛、张大千等名家的字画。

启贤堂在正殿之后,堂门之上挂有“文献一家”匾。堂内陈列各种版本的苏氏父子诗文集、书法手迹,以及有关的字画。

木假山堂内陈列着一个状似山字形的老树根,是苏洵从一位老人手中买下的,寓意他们父子三人均能中第,被视为家中之宝。当父子三人均中进士之后,木假山身价倍增。苏洵在宋都汴梁做官时,派人将木假山运到了开封。现在,木假山是三苏祠中的一件珍贵文物。

洗砚池是一个八角形的小池,池水呈墨绿色。传说,苏氏父子在这里勤奋苦读,写诗、作文、绘画,然后在池中洗刷笔砚。

三苏祠内的重要碑亭有三座,其中两座在正殿前的东西两侧。东侧碑亭内,保存着三苏记祀碑。西侧的碑亭内,保存着苏东坡的书法手迹。第三座碑亭,建在瑞莲池和洗砚池之间。亭内保存有宋代李伯时绘制、黄庭坚题写跋文的《东坡盘陀画像碑》,以及《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罗池庙碑》等四大名碑的金石或拓片。这四大名碑集中体现了苏东坡的书法特点,十分珍贵。

苏东坡石刻像,表现了苏东坡潇洒儒雅而又狂放不羁的性格。[6]

苏轼,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北宋政坛多变,苏轼既开罪于新党王安石,又遭旧党司马光排挤,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从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高位上一再被贬,任杭州通判。晚年受党争所累,被远贬惠州。宋徽宗登基后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谥号文忠。

苏轼寓居惠州三年多,豪迈旷达的天性使他曾表达“九死南荒吾不恨”的决心和“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愿,并资助建设了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并称,形成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图景,被戏称为“谪官湖”。从此也才有了“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的名句。

东坡在惠州请建军营,请准改税赋,亲自参与引涧水入城,教当地人民使用“秧马”“水碓”等农业先进技术等诸多实事,至若施医赠药,资建东新、西新二桥之类好事,则不胜枚举。在饮食方面,受“美食家”的影响,惠州酿酒业源远流长,惠州茶艺长盛不衰。因其千古佳句做媒,千百年来,四方游客慕名前来惠州品尝荔枝。这些对民俗、民风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惠州东坡故居在白鹤峰,元符三年,苏家离开后,惠州人改建成东坡祠,后毁于抗战期间。罗浮山上现有1990年重修的东坡亭,址在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炼丹的丹灶和洗药池的旁边;形式简单,四面绿树拱围,风起时令人肺腑沁凉。东坡亭的位置为“东坡山房”旧址,苏东坡曾在此开药圃,并以人参、地黄等中草药为题,写下了《小圃五咏》,还为他崇拜的葛洪题写了“稚川丹灶”四字。至于惠州市郊白水山下的汤泉,水质清澈,远处的石壁上还留有“一洗胸中九云梦”等后人摹刻的苏东坡题汤泉的诗句。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著述有《东坡集》《东坡后集》《书传》《论语说》,书法《前赤壁赋》,山水画《枯木怪石图》等传世。在书法、绘画、饮食、医药、养生、禅学等方面也取得了举世惊叹的成就。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无论在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上,还是超然自处的人生态度上,都成为后代士林景仰的偶像。[29]

陆游祠在四川省崇州市罨画池东侧,是一组祭祀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古代祠堂建筑群。陆游满怀抗金愿望,屡屡不得实现。他以豪迈、奔放的诗歌,表述了自己爱国忧民的感情。陆游的思想,陆游的才华,陆游的诗歌,陆游的爱国热情,为后人所敬重。人们在他的故乡浙江绍兴陆游故居、宦游蜀州地各建一个陆游祠。

陆游,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才华出众,诗文超群,有九千余首诗歌流传于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他的婚姻、家庭和仕途都很坎坷。迫于母亲的压力,他与相爱的初婚妻子离异。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南宋初期。由于奸臣秦桧从中作梗,考进士不中,最后被宋仁宗赐给进士出身。他一生中,先后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宝章阁待制。陆游曾两度任蜀州通判,对蜀州的感情最为深厚。他曾写诗感叹道:“江湖四十余年梦,不信人间有蜀州!”

罨画池是陆游在蜀期间流连忘返之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常在此纵歌、饮酒、作诗,携子畅游和宴请宾朋。罨画池因陆游在此流连既久,对此景物感情最深而成胜迹。罨画池港湾回环,池桥高低曲折,水阁雕栏凌波,池心亭四角攒尖。陆上有清代建筑“琴鹤堂”,纪念北宋廉吏赵卞在此地做官,只以一琴一鹤相随而名;“风吹花香入酒卮”,则为纪念陆游饮酒韵事而建;“问梅山馆”,取意于陆游生平酷爱梅花;还有“半潭秋水一房山”“水面风来菡萏香”等建筑,尽皆古朴雅致。

罨画池

明代洪武年间,人们将罨画池畔的陆游旧居改建为陆游祠。1982年再度重建。崇州陆游祠是一座四合院式的祠堂建筑群,由大门、长廊、过厅、序馆、放翁堂和左右厢房及亭阁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大门建筑古朴,门上悬吴作人题写的匾额“陆游祠”。过厅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馆为“香如故堂”,取义于陆游《卜算子·咏梅》,以喻陆游坚贞高洁的品格。馆内陈列陆游生平简介,陆游遗像玉石碑、陆游手迹碑。放翁堂是陆游祠的主体建筑,内有一尊陆游的铜铸像,像高两米有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神态。两厢房陈列陆游诗文各种版本、清代以来国内出版的陆游著作及有关研究论著等。[6]

陆游祠过厅

在陆游祠的庭院中,遍植翠竹绿树,四时花开不断。祠中的梅花种植最多,每至冬春之际,祠内梅花盛开,香气袭人。在罨画池畔问梅山馆,信步梅林,品味“何方可化千身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诗句,宛若响在耳边,蓦地涌上心头,感到诗人的情怀,必将流芳百世,传诵千古。

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地灵人杰。出宝鸡过眉县到横渠镇,有张载祠,又称张子祠,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关中之学创始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张载的讲学之地。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曾在此读书。宋仁宗嘉祐二年,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又是程颢、程颐的表叔,共悟道学之要。他曾经做过几任地方官,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崇文院校书,熙宁十年任同知太常礼院。他晚年隐居后,一直在崇寿院兴馆设教。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名为横渠书院。南宋嘉定十三年,宋宁宗赐谥“明公”,淳熙元年,宋孝宗赐封“眉伯”,从祀孔子庙庭。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先儒张子”。元代元贞元年,开始在原横渠书院旧址建张载祠。元代泰定三年,在张载祠内恢复横渠书院,成“后祠堂前书院”格局。

张载的“太虚即气”本体论、“一物两体”辩证法、“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人性论等学说,丰富而深邃,在中国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在国际国内影响颇大。[61]

张载祠占地3000平方米,是一组坐北向南的古朴民居式三进院落,主体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正殿、献殿、过厅、后殿,东西厢房、学堂等附属建筑均以轴线为中心对称排列。清式山门挂“张载祠”横匾,祠内保留有清康熙皇帝御赐匾额“学达性天”一面,明万历及清乾隆等代重修及拜谒祠庙碑石八通,木刻《横渠志·卷之六》“第十八代裔哀祠”原版等,传为明清版。

据湖北荆门南张氏所存“张氏族谱”载,该祠创自元代,自创建至今,至少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历史上张载祠曾修复14次。现存建筑主要是清道光年间所建,光绪年间曾有小修。1990年以来,陕西省文物局重修了大殿、学堂。整体建筑以宋式仿古形式为主,兼有清代建筑特色。祠内矗立的七棵近千年古柏,饱经风霜,仍傲然屹立,被称为“张载手植柏”,成为历史的见证。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品格、学养、著述,是两岸三地、中外儒学之士叙谈不尽的共识和取之不竭的宝藏。

张载祠内康熙御赐匾额“学达性天”

张九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参加科举考试获中进士,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作为唐朝名相,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是广东第一个进入执政中枢、位居宰辅的政治家。张九龄的诗具有“雅正冲淡”的神韵,其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张九龄居安思危,洞察秋毫,多次直言进谏玄宗。“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为未采纳张九龄的真知灼见痛悔不已。可惜这样一位贤才,后被排斥,拂袖南归。他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畅通。

唐代以前,已有大庾岭通道,险峻堪与福建仙霞、四川剑门、陕西潼关比肩。唐开元四年,张九龄以大庾岭“千丈悬崖”“人苦峻极”为由上书朝廷开大庾岭道,获准奉诏另凿新道。前后用了两年的时间,使这条岭道提前竣工。这条大庾岭道,北接江西大余,南抵广东南雄,长45公里,宽2—4米,是连接珠江和长江水系的陆上通道。有了这条通道,中原文化南下更为通畅,岭南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更有依托。宋代时,朝廷定都于开封和杭州,使大庾岭道的地位进一步攀升。宋嘉祐八年,广东、江西两路在山巅分水岭立碑,名曰“梅关”,作为两路分界的标志。明成化十九年,南雄知府江璞在此修关楼,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面书“南粤雄关”,南面书“岭南第一关”。关楼成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分界的标志性建筑。

大庾岭因张九龄而“天堑变通途”,张九龄所撰的“大唐开凿大庾岭”路碑还矗立于南雄城外古道边。大庾岭下建有张九龄祠,香火甚旺,留有历代迁客骚人的题刻。其中明大学士邱浚的一首《寄题张丞相祠》最是贴切隽永:“岭海千年第一人,一时功业迥无伦。江南入相从公始,衮衮诸贤继后尘。”

唐代大庾岭道开通,成为中原移民进入岭南的重要驿站,使五岭以南财货通达,人文兴盛。从此,梅关驿道与“九龄风度”包括正直的人格,清淡的风格,富国利民的奉献精神,也成了岭南史上的双璧,风流千古。[29]

陈献章,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白沙先生。他出身贫寒,生性耿直,19岁中乡试,后三次会试不第,四入京师游太学,曾在翰林院当庶吉士,修撰皇帝的实录,后吏部任司吏。55岁时官授“翰林院检讨”,上《乞终养疏》,以孝感动宪宗皇帝,得以返白沙乡居碧玉楼,读书讲学,此后终身不仕。

在学术上陈白沙反对程朱理学的烦琐、僵化,倡言“自得”之学,主张“学宗自然”,要求通过“主静”养心而摆脱正统朱学,重回心学之路。白沙学说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儒心学的先河,在明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陈白沙以“自然为宗,忘己为大,无欲为主”“心即理也”等观点为代表的理学学说,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亦称“江门学派”。后来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以及官拜文华阁大学士卒赠太师的名臣梁储,都是他的入室弟子。明孝宗弘治十三年,陈白沙病死于家乡。

明万历二年,朝廷诏建江门陈白沙祠,并赐“崇正堂”匾额和“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对联;明万历十三年诏命从祀于孔庙。江门陈白沙纪念馆,是在陈白沙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纪念馆由前院、陈白沙祠、展览中心、白沙父母墓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

由汉代到元代,广东没有出现过具有全国影响的书家。到了明清时期,第一位使广东书法获得全国认可的便是陈白沙。他独创“茅龙笔”,以茅草捆扎制作成笔使用,风格雄浑遒劲,“以生涩医甜熟,以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岭表书风为之复振”。[29]

陈白沙祠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平面为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沿轴线排列为陈白沙祠木石牌楼、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牌楼是为表彰陈献章母亲林氏的贞节事迹而兴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其上面高挂“圣旨”匾额,下面挂“贞节”匾额,背面挂“母节子贤”匾额,故又名“贞节”牌楼。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左右各有两个小门。楼上有檐,檐下有玲珑的斗拱、枋椽及精美的瓦面雕饰。明楼为布瓦庑殿顶,次楼为布瓦歇山顶,均为绿琉璃瓦剪边,枋额均置有四跳九踩重翘如意斗拱。整座牌楼都用花岗岩石作为支撑柱,坚固耐用,严谨雄伟,为广东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牌楼之一。牌楼正前面放置陈白沙先生的雕塑像,下面附着“千秋仰止”的石匾。古祠内的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均为一进四座挂两廊的建筑,前后三间的建筑以左右对称的廊庑相连接,用材讲究,布局严谨。

春阳堂是为纪念陈献章生前读书和讲学的处所“春阳台”而建造的。左右有厢房,设有屏风式中门,建筑面积约112平方米。屋梁上刻有人物、花果、龙凤等多种图案。整个檐廊结构严谨、布局和谐、装饰精美。堂的大门共四扇平板门。门上有“圣代真儒”匾额。

贞节堂是为纪念陈献章母亲的贞节而命名的,为祭祀陈献章父母之所。它是四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屋正脊饰有火焰形宝珠的陶塑,两端饰有陶塑鳌鱼。建筑面积约128平方米。该堂次间后有两侧卷顶门:左门为“主静”,右门为“致虚”。明间后有六扇木雕门。贞节堂的柱础、金柱保存明代的造型,其余架构为清代维修时的建筑装饰风格。“贞节堂”木匾为陈白沙的老师吴康斋所书。

崇正堂为祭祀陈献章之所,面宽进深各三间,四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所有支撑柱均为木质,梁架为双步梁结构。堂内放置有木雕神龛,龛内置有陈献章泥塑坐像,像前置灵牌,上书“明徵授翰林院检讨理学名臣从祀文庙讳献章谥文恭石斋陈公位”。坐像两旁各有一灵牌,皆刻阳文,左灵牌为“明儒文恭公元配张氏夫人位”,右灵牌为“明儒文恭公继配罗氏夫人位”。堂内悬挂明万历二年朝廷所赐“崇正堂”匾额和木刻对联“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

碧玉楼原为陈献章的故居,因当年重获祖传碧玉而建楼收藏,同时作为奉养母亲之所。明万历十二年重修扩建,是四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面积约三百五十平方米。楼下明间置神龛供奉五世祖先及其长兄的灵牌,楼上为居所,是陈白沙奉养母亲、静心读书的地方。楼阁的支撑柱及柱础均为花岗岩石。“碧玉楼”牌匾据传为陈白沙弟子湛若水所书。[31]

阳明祠在贵州省贵阳市扶风山下,是一处祭祀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古代祠堂建筑群,布局严谨,小巧玲珑。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自幼好学,尤喜哲学。青年时期曾隐居绍兴阳明洞,被世人称为王阳明。明弘治年间,他中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南京兵部职方主事。后因得罪朝廷,正德元年被贬往贵州,任龙场驿(今属贵州修文县)任驿丞。正德五年离开贵州,任庐陵知县。正德十一年,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世宗朱厚聰封他为新建伯,后任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等。

王阳明是明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思想的继承者,他的哲学思想以良知良能为主,是我国古代哲学理学心学派的集大成者。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有《王文成公全集》。

在贵州龙场驿期间,王阳明住茅屋山洞,吃粗茶淡饭,潜心于哲学研究,写出了《五经臆论》四十六卷、《杂著》二十三卷,以及《居夷诗》一卷。他创办了山洞学堂——龙岗书院,为传播文化、培养山民子弟作出了贡献。他去世后,在贵州的弟子便为他兴修祠堂。初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光绪五年,由云南布政使唐炯、礼部主事罗文彬主持重建,撰写了《贵阳扶风山阳明祠碑记》和《阳明先生祠碑阴记》,以记其事。

阳明祠以享堂为中心,加上回廊、正气亭、桂花厅等建筑,组成了一个祠堂建筑群。庭院之中,古柏参天,古桂挺拔,松竹滴翠,环境幽雅清净。

享堂又称大殿,是阳明祠中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式屋顶,砖木混筑。在享堂中间,置有一尊汉白玉石的王阳明坐像。其左右,立有王阳明身穿朝服的线刻像石碑,明隆庆二年穆宗皇帝追赠王阳明为新建侯的敕书碑等。殿中的立柱上悬挂一副对联:“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是王阳明的手迹。在享堂的墙壁上,悬挂木刻的王阳明“训士”四条和“论俗”四条。享堂中还陈列着王阳明在贵州生活的史料照片、拓片以及复制件等。

桂花厅位于享堂院落之外,桂花厅的门上挂有“王阳明先生祠”匾,是当代贵州女书法家萧娴的手迹。厅内陈列王阳明的画传、生平事迹图片、各种版本的著作,王阳明的诗册和王诗的书法作品。[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