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炎帝与汉水流域文化

炎帝与汉水流域文化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炎帝与汉水流域文化[1]梁中效汉水流域是中国粟作农业文化和稻作农业文化的交错地带,是远古华夏、苗蛮、东夷三大族团交流融合的核心,是炎帝及其部族成长壮大的摇篮,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二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炎帝及其部族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五大文化走廊中,唯有汉水流域介于南北方之间,是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过渡地带,是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
炎帝与汉水流域文化&;;&;;&;;&;;_汉水文化研究集刊4

炎帝与汉水流域文化[1]

梁中效

汉水流域是中国粟作农业文化和稻作农业文化的交错地带,是远古华夏、苗蛮、东夷三大族团交流融合的核心,是炎帝及其部族成长壮大的摇篮,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以秦岭为中心的黄河与长江之间,是中华文明起源、发祥的核心区域,而能够兼备江、河之利的战略高地,恰好是江、河两条最大的支流汉水、渭水的发源地西秦岭至陇山一带。“故中国山川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在那大禹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三皇”就是由陇右高地沿汉水、渭水走向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经注·渭水》:“略阳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而在长河与大江之间,能够将西北与东南直接联系起来的大河只有汉水,这恰好为炎帝及其部族在汉水流域成长壮大奠定了基础。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发现“天道多在西北”,在那远古洪荒时代,“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地势高亢的西北就成为神明的栖居地和文明的庇护所。首先,是众帝和诸神云集的地方,“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是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次,是炎黄的起源和文明的萌发,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所以,“陇山东西、泾渭流域是炎黄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之区。”

远古时期,江汉平原地区的人们,认为汉水的流向与天上的银河走向基本一致,因此称为“河汉”,“天汉”,甚至有人认为,浩荡的汉水就是长江的正源,称为“汉广”“江汉”,这在《诗经》中很容易找到例证。《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大雅·江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江汉并称,证明在古人的心目中,汉水是浩荡宽广的河流。更神奇的是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相应,《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大雅·棫朴》:“棹彼云汉,为章为天。”《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这种奇特的天人感应,更增添了山水文化的魅力和魔力,正如常璩在《华阳国志·汉中志》所云:“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化为梁州。”因此,汉水上游和汉水下游的人们都崇敬祭祀汉水。盛大而神奇的汉水为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优越而厚重的文化沃土。

先秦时期,炎帝和神农氏是既有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部族领袖,但无论是炎帝还是神农,都生长在汉水流域。战国以前的记载只言炎帝不及神农。《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皇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炎帝成长的“姜水”是渭水的支流,在今宝鸡市的东面。《水经注·渭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这段记载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炎帝成长在渭水支流姜水之上,故为姜姓;二是炎帝的母亲南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华阳泛指秦岭以南,这里主要指与渭水一岭之隔的汉中盆地,证明炎帝出生在汉水上游。神农氏的记载,最早的资料出自《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东汉郑玄在给《礼记·祭法》作注时说:“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而文献记载,烈山氏最早活动在汉水中游的随枣走廊,即今湖北随州市境内。《水径注·漻水》:“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神农氏起源于汉水中游,与汉水上游声息相通,山水相连,炎帝与神农合一,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汉水流域为炎帝神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华夏族在以汉水——淮河为轴心的江河之间快速崛起。

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炎帝及其部族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辽阔壮美的西部土地上,从北到南有五条文化走廊:分别是燕山山脉的长城沿线隘口通道(如居庸关等),沟通蒙古大草原和华北平原,在这里出现了“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渭河流域通道,沟通大西北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蓝田人”“半坡遗址”等;汉水流域通道,沟通大西部与华中、华南地区,在这里发现了“陨县人”“李家村遗址”等;长江三峡通道,沟通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在这里发现了“巫山人”和“大溪遗址”等;珠江流域通道,沟通云贵高原和岭南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腊玛古猿”和“元谋人”等。在这五大文化走廊中,唯有汉水流域介于南北方之间,是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过渡地带,是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他们分别是: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心轴的南方。”这六大区系的南北与东西结合部、交汇带恰好是汉水流域。这里的石器制作风格兼有北方的特点,这里是粟作农业与稻作农业文化的交错地带。汉水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大体上是循着‘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脉络发展起来的”,“基本上建立起本地区7000年—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汉水中下游大体上形成了“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谱系,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可粗略地表述为鄂西北地区大溪文化系统,汉水下游屈家岭文化系统与汉水中游的‘仰韶文化’遗存鼎足而立。”这种区域特色鲜明而又相对系统的新石器文化,既是炎帝神农文化在考古学上的体现,又是炎帝及其部族崛起壮大的社会文化基础。已故著名古代史专家徐旭生指出: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华夏集团,地处古代中国的西北方,包括黄帝、炎帝两大支,一部分深入南方,与苗蛮集团发生极深关系的祝融等族;东夷集团,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极南部,南至安徽中部;苗蛮集团,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北到河南西部熊耳、外方、伏牛诸山脉间。三大集团交流汇合的轴心恰好是汉水流域;三大集团同化融合的结晶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而“华夏族”“汉族”的名称都与汉水有关。

炎帝与神农(烈山氏)的诞生地都在汉水流域,炎、神合一及炎帝神农文化的最终形成也在汉水流域。

炎帝诞生在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最早记载炎帝出生地的文献是东汉王符的《潜夫论·五德志》:“有神农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義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这里的“常羊”在什么地方,今天不能确指。其后,西晋人皇甫谧撰《帝王世纪》,将炎帝的出生地具体化。

唐人张守节在《史记·五帝本纪》的《正义》中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帝王世纪》的这段记载,明确提出炎帝生于“华阳”,“长于姜水”,即炎帝诞生在秦岭南坡的汉中盆地,成长于秦岭北坡的关中盆地,这既和《国语·晋语》“以姜水成”的记载相一致,又符合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实际,与渭水支流姜水一山之隔的秦岭南部“华阳”,农业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是汉中盆地,发现有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李家村文化”。历史上的“华阳”,从地名到行政区划,都和汉中盆地有关。

首先,《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有“华阳”“华阴”的记载。“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晋人郭璞注曰:“按《水经》,汉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经汉中、魏兴至南乡,东经襄阳,至江夏安陆县入江。别为沔水,又为沧浪之水。”“濛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温水出崆峒。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郭璞注曰:“今温水在京兆阴盘县,水常温也。临汾县属平阳。”“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阳北。”郭璞注:“鸟鼠同穴山今在陇西首阳县,渭水出其东,经南安、天水、略阳、扶风、始平、京兆、宏农、华阴县入河。”由这段记载可以清晰地看出,《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北,而且涉及到长江与黄河各自最大的支流汉水、渭水,在此河山体系下,温水“入河,华阳北”的“华阳”,应该指的是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游。郭璞注云,“今温水在京兆阴盘县”,西晋的“阴盘县”在今临潼县境内,《水经注·渭水》引《三秦记》曰:“丽山西北有温水,祭则得入,不祭则烂人肉。”“后立阴槃城,起水际城北出,世谓是水为阴槃水。”另外,《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了一座“阳华之山”,“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中山经》实际上记录的是东起南(阳)、襄(阳)隘道,西到陇右山地的大秦岭,“阳华之山”是指秦岭南坡的山岭,可能在汉中境内。因为《吕氏春秋·有始览》云:“何谓九籔?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这里的“阳华”是大泽之名,可能在阳华山下。

其次,《史记》中提到的作为地名的“华阳”共有三个:这就是《赵世家》中赵武灵王进攻中山国时攻占的华阳;《韩世家》中秦败赵、魏于韩之华阳,亦即《白起王翦列传》中秦白起拔魏之华阳;《夏本纪》中“华阳黑水惟梁州”之华阳。其中第一华阳,张守节《正义》谓是北恒山的别名;第二个华阳,张守节《正义》显示在今河南密县境内,这两个地方迄今未见关于炎帝神农氏出生的记载和传说。而根据《尚书·禹贡》《山海经》《史记·货殖列传》等有关文献分析,第三个华阳应指华山以南地区,而在华山南距渭水支流姜水最近的农耕经济发达的河谷盆地就是汉中盆地。还有,《史记·周本纪》提到“华山之阳”,周武王灭商之后偃武修水,“纵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虚。”张守节《正义》:“华山在华阴县南八里,山南曰阳也。”华山南坡最大的河谷盆地正是汉中盆地。最后,《史记·穰侯列传》中提到的“华阳君”和《吕不韦列传》中涉及的“华阳夫人”,都是楚人。“华阳君”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姐弟都是楚人,宣太后“号为芈八子”,华阳君叫芈戎。“华阳夫人”是秦昭王太子安国君的正夫人,也是楚人,秦始皇即位初年为“华阳太后”。春秋至战国初年,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游即楚地,而秦国越过秦岭最先占领的汉水上游谷地是汉中盆地,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命“左庶长城南郑”,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夜,汉水上游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核心都在南郑,因此秦国所封、所称的“华阳”名号,都是以汉中盆地为载体的。汉代也是称汉中盆地及其以南地区为华阳,《后汉书·杨终李法传》记载,“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李法字伯度,汉中南郑人也。”范晔赞曰:“杨终、李法,华阳有闻。”李贤注曰“益州,古梁州之域。《尚书》曰:‘华阳黑水惟梁州。’孔安国注曰:‘北拒华山之阳,南拒黑水。’故常璩叙蜀事而谓之《华阳国志》焉。”南朝从刘宋开始至隋,曾在汉中盆地的勉县侨置华阳郡和华阳县。唐朝开元年间,曾在今陕西汉中盆地的洋县秦岭南坡傥骆道上设华阳县,《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开元十八年置,初名华阳县,天宝三年废。八年,王奏开清水谷路,复奏置。其年凿山得玉册,因改名贞符县,隶京兆府,十一年以路远,改属洋州,”虽然县名更改,并从宋代之后不在此地设县,但“华阳县”的名称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华阳镇从汉代至民国时期都是关中到汉中盆地最近捷的傥骆道上的重镇,远古炎帝时代的人们也许是由关中取此道到汉中盆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的炎帝诞生地“华阳”,应该是在汉中盆地,与其相关的地理坐标点就是今陕西汉中洋县的华阳镇。

神农诞生在汉水中游的随枣走廊。神农生于烈山,故别号烈山,“烈山”始见于《国语》和《左传》。《国语·鲁语》记春秋初年鲁国大夫展禽的话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春秋末年晋国太史蔡墨谈到烈山时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由这两段文字可以感觉到,烈山氏是最早的农神,是神农氏的古称。因为远古农业起源放火烧山的刀耕火种,烈山就是烧山,也就是《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烈山泽而焚之”的烈山。战国秦汉时期的有关文献,则将“烈山氏”改为“厉山氏”,如《礼记·祭法》云:“是故厉山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这段文字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信息:一是将“烈山氏”改为“厉山氏”,改“其子曰柱”为“其子曰农”;二是将烈山氏——神农氏——柱——稷作为前后相继的农神,呈现出将烈山氏、神农氏、炎帝合并的趋势。因此,东汉大儒郑玄在给《礼记·祭法》作注时说:“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韦昭在为《国语·鲁语》作注时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汉书·古今人表》也作“列山氏”。楚史专家张正明指出,“实际上,“烈”“列”“厉”三字上古均为月部来纽入声,王力拟音为[liat],读音相同,故可通用。如《楚辞·招魂》‘厉而不爽些’,王逸注:‘厉,烈也。’《诗经》‘垂带而厉’,郑玄注‘厉字当做烈。’汉《郊祀歌》‘体容与,迣万里’晋灼注:‘迣,古列字。’师古注:‘迣读与厉同。’可见,说厉山氏、烈山氏就是烈山氏,是完全正确的。”既然“神农氏”就是“烈山氏”发展而来,那么烈山氏的诞生地,即神农的诞生地。烈山在现今何处?南朝刘宋盛弘之《荆州记》记载,“随县北界有厉山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云是神农所生处。村西有两重堑,内周回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皆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并常祠之。”与南朝对峙的北朝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漻水》中也记载烈山氏生于今随州市。“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迳厉乡南,水南有重山既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仿佛存焉。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赐水西南流入于漻,即厉水也。赐、厉声相近,宜为厉水矣。一水出义乡西,南入随,又注漻。漻水又南迳随县,注安陆也。”上述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神农氏(即烈山氏)出生地景观的描述大体相同,但由于《荆州记》后来失传,现存者为清人辑本,所以后者郦道元的记载更可靠一些。上述记载都明确指出,赐水即厉水,赖乡、赖国即厉乡、厉国,赐、赖、厉声相近,故相通。证明神农氏诞生并成长在今随枣走廊的湖北随州市境内。后来的文献基本上沿袭了南北朝的记载。刘昭注释《后汉书·郡国志》时,在原文“随西有断蛇丘”下即注曰:“古随国。即衔珠之蛇也。杜预曰:‘有赖亭。’《左传》僖十五年齐伐厉,在县北。《帝王本纪》曰:‘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州厉乡是也。’《荆州记》曰:‘县北界有重山,山有一穴,云是神农所生。外有九重堑,周回一顷二十亩,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动,即此地为神农社,年常祠之。’”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唐宋地理总志也记载神农生于随州随县。唐代萧德言《括地志》:“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南宋罗泌《路史》:“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列山石室,生而九井出焉。”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主持编篆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上述记载说明,神农生于厉山(或烈山),厉山位于今湖北随州北。在与随州毗邻的河南信阳,是古申国所在地,据《舆地纪胜·信阳军》记载,这里有“伏羲庙”“神农庙”。在汉水下游的湖北天门,也有“伏羲庙”“烈山庙”,《舆地纪胜·复州》记载,“竟陵有古帝王之祀二:曰伏羲,曰神农。”“烈山庙,在津门外,即古神农帝庙也。”这一切都证明,汉水的中下游是神农的发祥地。

汉水是南北与东西文化融合的大熔炉,为炎帝与神农的合一创造了条件。

汉水中游是苗蛮集团、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三大部族的融合交错地带,这里既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水陆交通,又东收江淮渔盐之利、西接巴蜀天府之资、南通彭蠡沅湘山川之气、北承中原文明之泽,处在四方百族文化的交叉辐射之下,为炎帝与神农的合一提供了文化温床。首先,南方是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今天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国南方人是农耕的首创者,最早的栽培稻是糯稻,故自称“糯民”,又因崇拜雒,又自称雒民,古书上所说的骆越、路人、倭人、僚人、来人、雒人等,都是它的汉语音译。稻作氏族崇拜神鸟,称其神鸟为雒,称为农耕祭祀为“傩”,意为祭祀神鸟的人。”最早的神农神像是在古黔中的高庙遗址发现的,距今为7400年。到了距今7000年前,中国的长江流域,基本上已形成了“粳民”的世界,中国北方一些比较适宜于耕作的地方,也可能有了粳民的活动。长江的支流——汉水,从长江直插陕西,与黄河的一些支流交错。汉水这一联系南北的天然走廊,不但把南方的暖流带入了陕南,在陕南形成了一个非常适宜水稻生长的小气候,而且把南方的“粳文化”也带到了陕南。陕南汉水流域7000年前的李家村、何家湾稻作文化遗址,就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由于有了“粳民”在此繁衍生息,这一条水域也就被定名为“汉水”(粳水)了。陕南是中国南北文化相碰撞的前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都在这里繁衍生息。于是,在游牧民族中也出现了“好耕”的族群,4000年前游牧于陕南的姬、姜二族,便是这样加入了“粳民”行列的两个族群,为了有别于过去的游牧生活,他们分别为自己取了带“粳文化”色彩的新族称——黄族与炎族,并按北方民族喜欢称“帝”的习惯,分别称自己的领袖为黄帝与炎帝。实际上,炎帝与神农的合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实质上是华夏与苗蛮文化的结合。吕思勉先生指出:江域中流古国,厥为三苗。近人误谓即今之苗族。以予所考,实为姜姓之国,炎帝之后。宋氏翔凤始考得丹阳在丹、淅二水入汉处,地实在今南阳、商县之间。乃知楚之开拓,实自北而南。本此以观古史,则知丹、淅一带,实为古代形胜之地。《吕览·召类》谓“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而其子朱,即封于此;《书传》谓“汤网开三面,而汉南诸侯,归之者四十国”;周南之地,《韩诗》谓在南郡、南阳之间,皆是物也。这样一种奇特的南北文化融合的环境,正是炎、神合一的文化奥秘。张正明先生指出:“炎帝与神农合二而一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共处、同尊、合并三个阶段。”战国时代,五行学说大盛。五行学说把炎帝定位在南方之后,后来居于南方的神农便与炎帝为伍。这是第一阶段——共处。随着周朝的建立和周人向东南迁徙,奉炎帝为始祖的姜姓周人散布淮、汉之间,关于炎帝的神话和传说便在此地流行起来,而原来的土著楚蛮崇奉神农,久而久之,双方都崇奉炎帝、神农了。这是第二阶段——同尊。春秋中期之后,楚国席卷淮、汉诸侯,“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所有南迁的姜姓周人都成为楚国的臣民,逐渐与楚人融合了,于是原来分开的两位部落神灵,终于化成一位古帝——炎帝神农氏了。这是第三个阶段——合并。炎、神合二而一的过程,大致完成于秦汉时期,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南北文化的一体化有密切联系,也与华夏族最终转化成为汉族共同体的步伐相一致。汉族的名称与汉水、汉中、汉朝有关,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小结

汉水浩荡,沟通西北与东南。远古时期,西北是神话传说中神明集聚的高地和游牧文明的发祥地,而东南则是农耕文明的胜地。汉水将二者联系起来,孕育了炎帝神农氏,使江汉流域的炎帝与河、渭流域的黄帝共同成为华夏族的始祖。

炎帝诞生在华阳。古代的华阳泛指秦岭以南广大地域,但具体的地理坐标,则是指秦岭南坡的汉中盆地。这里发现有7000年前的李家村文化和6000年前的龙岗寺仰韶文化,前者栽培水稻,后者种植粟;同时,古代的西南部族擅长种桑养蚕。这一切都生动地展示了汉水上游神农、炎帝时代农耕文明的灿烂图景。

神农诞生在随州。南(阳)襄(阳)隘道与随(州)枣(阳)走廊一线,是中原华夏文化与南方苗蛮文化的结合部,而随州又是古厉国之所在。《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神农与炎帝合一也是在汉水流域完成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汉水上游发现了7000年前的李家村、何家湾稻作文化遗址,南方部族创造了自己的农神——神农;随着西北华夏族的东南迁徙,特别是西周以后姬姓、姜姓贵族散布淮、汉之间,以及周人对荆蛮的征讨和楚国的日趋强大,使原来敬奉神农的苗蛮部族与崇奉炎帝的华夏部族日趋融合,从而导致神农与炎帝合一,“厉山,神农所生。厉山,炎帝所起。”产生了战国秦汉以后华夏族(汉族)共同敬奉的炎帝神农氏。值得注意的是,西汉的建立者刘邦君臣兴起于楚地,崛起于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不仅奠定了炎、黄同尊的历史格局,而且炎黄子孙的文化称谓汉族,也来源于汉水美好而吉祥的名称。地处中国南北两大文化板块之间的汉水流域,不仅孕育了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氏,而且也推动了华夏族(汉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注释】

[1]该文原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