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心理学的现代理论归宿

医学心理学的现代理论归宿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学心理学,这个与医学和心理学互相关联的学科也不例外。事实上,作为人类自我认知的必然产物,人性主义心理学原则正好符合医学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总趋势。对人性问题,在心理学以外常常是激烈争论的课题。人性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把人性中的精神属性展开并给以具体阐述与说明。

我们面临的或即将进入的是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求各学科领域中的学者必须以整体观念全面地思考人所面对的问题。医学心理学,这个与医学和心理学互相关联的学科也不例外。

细胞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之后,渐渐发现它的对象原来不是单纯的“细胞王国”;心理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渐渐发现这一学科的各种理论派别把它的研究对象分解得支离破碎。在大量而分散的资料面前,人们开始感到困惑,于是开始寻求一种整体和全面的思维方法,以便将人的各个侧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再以整合后的新观念指导学科未来的发展。正是适应学科自身发展的这种内在需要,人性主义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了:人性主义心理学原则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哲学概念,它将帮助我们去把握人脑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为基点去观察、分析与人有关的各种现象。应当说,在一切与人有关的学科中都可以使用这一理论框架,而医学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作为人类自我认知的必然产物,人性主义心理学原则正好符合医学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总趋势。

人性主义心理学这一概念丝毫不带有主观随意性。经过对各种心理学理论的审视与思考,经过对现实的认真观察与分析,经过临床实践的案例分析与总结,认为只有从人脑的本质属性,即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精神活动、精神结构、精神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进人类精神世界的殿堂。

一、人性——人脑的本质属性——人的3种基本属性的统一体

对人性问题,在心理学以外常常是激烈争论的课题。但争论多半是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站在不同学科的立场上,对人性问题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心理学范围内,也不是从来未触及到人性问题。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都曾把人的生物性质作为人的唯一本质属性;人本主义在强调人的独立性质时,忽视了它的群体性,在强调人在本质上的自由性质时,忽视了自然与社会环境对人的制约性;认知心理学强调了人的能动性质,但并未说明这个认知主体是什么性质。

人脑的本质属性,或简称“人性是什么”,这是人性心理学首先要确定的概念。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疑,这个命题是正确的,但必须对它做深层理解才能把握其真实含意。“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活动。人为什么要进行生产活动?因为要向大自然索取生存必需资料以维持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而人的生产活动不同于动物向自然界的摄取,它的实现必须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要认识自然界、把握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有效索取;第二,索取不是单个人进行的,而是有组织地进行的,其实质是一种群体性或社会性活动。很显然,生产活动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实际上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经由这一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所谓的“社会关系总和”这一概念中,既包含着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代谢以便使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的生物属性,也包括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属性,而社会关系本身又体现了人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社会属性。

如是,我们可以结论说:人性是社会、生物和精神这3种基本属性构成的多种矛盾统一体。以下,我们便仔细地用唯物辩证观点对这3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给予说明。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叫矛盾论。根据矛盾论的观点,我们可以不把人看作一种简单事物,而把他看成包含着多种矛盾的复杂事物。这一复杂事物应由3组矛盾构成。第一组矛盾是人作为生物个体与外界生存条件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借助于新陈代谢不断与环境取得平衡,以维持机体之生存。这种属性(人们称之为生物属性或自然属性)对于人种之中的任何个体都是具体的和现实的,或者说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对于人这个类来说,也是一般地存在着。第二组矛盾是人作为个体而组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于是个体与他所赖以生存的群体之间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体同社会的矛盾。人的这一属性,是他的社会性。第三组矛盾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它是借助于脑和社会生产劳动,以映像和语言的形式反映、认识外部世界,在不断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把外部世界转化为映像和概念,同时又把观念通过物化过程去改造世界,这种主、客观对立统一的过程就是人所具有的认识外部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心理和意识特性,或称为人的精神属性。

在构成人类本质的3组矛盾或3种属性中,经常占主导地位的是它的社会属性,它既制约着人的生物属性,也制约着人的精神属性。所以,它是主要矛盾或人类的本质属性。

至此,对人性的内涵可以做如下归纳: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有若干与其他动物类别相区分的质的规定性,这些质的规定性的总体便构成所谓人性。它包括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和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和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等。上述3种属性,对人来说缺一不可,也不能再复加,所以它们被叫做基本属性。这3种基本属性的有机组合便构成人的本质,或称之为人性。人性中包含的3种基本属性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和包含,在地位上可以互相转化。正是这种辩证关系使这3种属性可以同归于人所有。

以上论述使我们形成一个具有新含义的“人性”概念,它从心理学立场上对人的3种基本属性进行了总结,强调了人性的基本构成和各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各构成部分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和整体性质。它只从心理学角度回答人性是什么,而不能从伦理学角度回答怎么样,也不从教育角度回答怎么办。

二、人性主义心理学

人性主义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精神属性与其他两种属性和辩证关系中去把握人的精神活动。由于出发点不同,所以人性主义心理学便无法使用传统心理学对心理活动下的定义,不再把心理活动单纯地看作脑的功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把心理活动定义为人性的表现。

人性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把人性中的精神属性展开并给以具体阐述与说明。由于精神属性与其他两种属性处在相互对立统一之中,所以人性心理学在讨论人的心理时,实际上是在讨论个体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对立统一和个体意识与其生物属性(特别是脑)的对立统一。当然,人的生物属性(特别是脑)与社会现实(主要指社会生产活动及相应的文化)也有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据此,有人甚至把人脑称为社会脑。由于脑和精神活动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人性心理学讨论之列。

依上所述,人性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实际上是具体地分析、讨论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但这种讨论与传统作法不同,它是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依据的。比如,人性心理学也讨论对现实的反映,但认为这种反映活动,尽管是以脑为物质器官进行的,但由于人的3种基本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和转化的,所以人脑在反映活动中,反映过程和其结果都不是简单的生理、生化过程,它是人作为整体性的认知主体,以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人性来进行反映的。换句话说,这种反映只是借助脑的功能而体现出人的内在本性而已。

三、心理动力

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动力是需求。但它与其他心理学观点不同,它断然否认人有绝对的单一需求,因为人的需求发自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3种基本属性的综合,所以人的需求也永远是综合性的,尽管有时某种需求从形式上占主导,但其内涵也是混合的。吃饭,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生物需求,但人吃饭和动物进食绝对不同,它的内涵包括了精神性质和社会性质。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不能同意“力比多”“内驱力”作为单一心理动力,也不同意将需求分为高低层次,它只承认发自人性的精神、生物、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动力是人的真实心理动力。

四、个性

人性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只是人性在个体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而人性是个性的一种抽象,抽象掉了个体之间在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方面的差异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如是,在讨论个性时,不但讨论某一个体在生物、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特点,同时要讨论精神、生物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在某一个体身上如何表现。换句话说,就是讨论个体的德、智、体的特点和德、智、体之间的关系在某一个体身上的表现。

五、人性的演化和个性的发展

从种系进化角度看,自人类最终形成至今,虽然人类的最一般的本质属性未曾变动,但其具体内涵却不断地经历着种种演化。人类造就着社会历史,社会历史不断丰富和改变着人性的内涵。比如,人类认识、改造外在世界,外在世界充实和改善着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内容;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发展和改善着自身的生理特性;人类改变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文化也不断地影响和补充着人类的社会生存特点。这便是人性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的进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性的具体内涵都有自己的特征。

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个性的发展如同人性演进的缩影,个体人的本质属性虽然在一生中不会变动,但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在不同的认知能力水平上和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其具体内涵却要发生某些特征性的变化。个性变化发展总是遵循着生物学规律,因袭着社会文化传统,在人类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制约下进行。

人,无论群体或个体,它们的演进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质,在这一点上,人性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不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体,它独自来到世界上,又独自离开这个世界”的说法并不真实。严格地说,人在胚胎期就已经不是独立和自由状态,它的演变就已受到种系遗传基因特性的影响。至于后来介入的社会文化因素,其制约性就更加明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这一点是无疑的,但为什么会有这种需要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回答说,这是因为“人为了避免孤独”。其实,与他人交往,正是人性中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社会属性的体现,这正好说明人的发展不能独立于社会和人际关系之外。所以与他人交往也从人的精神性质来论证人的绝对独立和自由,认为“人可以自由思维和决策并探求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实,人的思维并不是绝对自由和独立的,它随时都在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生物的、经验的和社会文化因素是思维和决策的限定条件,至于探求和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更是离不开一个人的现实生存条件。比如,一个演员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实现,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他的观众,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离不开为他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其他社会成员。我们可以说,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思维、决策与行为,都只能在相对的,或者说是极有限的自由与独立状态下进行。

从表面看,人性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都很重视人的自身存在和价值,但是,人本主义是用比较孤立的眼光把人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考察;而人性主义心理学则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把个人放在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关系中进行分析。这种基本概念上的分歧决定了它们在诊断、治疗方面的差异。

六、理想的个性发展和现实的个性发展

理想的个性发展是人的3种基本属性在一种绝对没有冲突的条件下成长的状态。显然,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中,任何无矛盾境界只是一种想像,一种概念。为此,任何个体的个性发展都是现实的个性发展。

现实的个性发展是人的3种基本属性在个体所处的具体生存条件中,经受着大大小小的冲突,从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成长过程。

人具有一定的自我平衡能力来应付各类冲突和压力,但这种能力不是无限的,所以在现实的个性发展中,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上都会因为不能恢复人性的平衡状态而给个性留下创伤的瘢痕。这是现实个性成长的特征,几乎每个现实的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命运。

现实的个性只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现实的个性发展总是在不断地突破稳定状态向更新的状态变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条件。所以,个性的变化和不稳定是绝对的。这种可变性正是临床治疗的现实依据,而它的相对稳定性则是临床诊断的必要条件。

七、疾病——人性的扭曲

对于疾病历来有不同的理解。还原论以细胞学为基础,认为疾病是细胞正常生理过程的破坏;二元论认为疾病是由生物过程和心理过程两方面的破坏所致;达尔文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由于人类进化水平不能适应环境急剧改变的结果。近年来,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模式有两个大类,它们分别对疾病提出了不同看法。一类认为,疾病是由3种因素按一定比例发挥不良作用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各种因素在疾病中发生作用的百分比;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各种因素无法准确推测,只能从整体性和连续性角度给以理解。很显然,上述种种理论,不管彼此之间有怎样的差异,但在一点上是共通的,即都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条件。然而,疾病毕竟是发生在主体身上,所以按逻辑推理,其根源也应从主体自身多加考虑。

人性主义观点对疾病的看法不排斥外部因素,而是在肯定外部因素的条件下,着重从人性内部去说明和解释疾病的原因。从这种意义上,人性主义认为各类疾病(包括躯体疾病)从实质上可以被看作人性的挫折和扭曲。假如从生理学角度把某种躯体疾病看成是正常生理过程完全转向病理生理过程的结果,那么,从人性角度则认为,躯体疾病虽然主要表现为躯体状态,但就其发病原因、转归和预后等方面,都是人性自身的变化。由于人性主义不承认人有绝对独立的生理属性,认为人的3种属性是浑然一体的,尽管3种属性各有自己质的规定性,有质的区别,但在人性中,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所以躯体疾病也只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性的扭曲和畸变而已。即便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形式,人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在躯体疾病中同样占有明显的位置。由于人性本身是3种基本属性的有机整体,所以人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它必然会通过人的情绪状态影响疾病的发生、转归和预后。另外,即便是躯体疾病,其症状也绝非只是躯体症状。人对疾病的体验、态度等作为精神属性和内容表现出来,患者的社会行为也会因病痛或对疾病的态度而发生某些变化,人的社会属性经常通过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起作用。这就是说,疾病对人来说全方位的,无论就发病原因、疾病症状表现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都具有全方位、整体性质。

从人性角度分析疾病,其临床意义有二:①医生不单是在治病,而根本上是治疗病人(有病的人),治疗本身不应是片面的,手段不应是单因素的;②如果能从人性主义角度看待疾病和处理疾病问题,那么所谓现代医学模式便可从一般理论观念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

八、医学心理学的非精神病学诊断概念

按人性的3个方面,即人的3种基本属性追索疾病的原因,不停止在症状水平上,而是在症状的背后,在人性的内涵中找到造成症状的原因,这便是人性心理学独有的非精神病学的诊断的方式。例如,恐惧紧张体验作为一种症状,可能是有3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一是脑器质性病变,二是蒙受过强烈精神刺激,三是社会交往中的失败或社会适应障碍等。在诊断时,应按患者的目前情况和既往史将可能的病因逐个除外,找到最关键的病因并评估出该病因与其他关键因素的关系,最后确定症状的强度,之后考虑针对性治疗方法。

九、治疗的宗旨——平衡

出于人性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紊乱的上述看法,其治疗宗旨便有以下内容。

人性主义心理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协助患者理顺和平衡自身的人性结构,即调整好人的3种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矫正人性中的偏离(过激或退缩)因素,以便使患者在后来的生活中能按现实的条件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治疗的近期效应是:理解到人性的内涵,认识到自己的人性结构,看清自身症状的原因,从而消除由自我认知的盲目性带来的焦虑不安和其他情绪困扰。

治疗的远期效应是:在理解人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合理的行为,自觉地不断平衡自己的人性结构,在社会环境中处于积极适应的状态。

十、对素质与个性、人性的关系的认识

提到素质,在我国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它的含义,是指人的本来性质。素指的是本色的、不加修饰做作的,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质指的是作为保证的人或物、物质、质地、性质或本质,哲学名称指某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素质组成一个词组通常就指一个人固有的品质,以上是从我国常用的词典中摘录的解释或概念。个体带着先天父母遗传的禀性降生到世上就一直在后天社会的生活教育中成长、发育、成熟,发掘每个人的天赋,因材施教,禀性通过后天不间断地培养修炼过程逐渐使他的心理行为表现较为稳定应对模式,称为素养;不仅培养了他的道德素养,而且也培养他政治素养、经济素养、科学素养、哲学素养、艺术素养和身体素养,最后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行为习惯,称为素质。个体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的一分子,人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社会作贡献,使其他人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世界(环境)因他的存在而保持安定。因为人性包含了生物、社会和心理3种属性,个性则包含了生理、社会和心理3种素质,所以根据神经信息论的理论,每个人在人(men)前所表现的种种言谈举止行为都说明了他的心理素质水平。为什么我国心理学界的专家们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忽视素质这一科学概念或定义,而用特质、性格、气质、能力等术语来研究个性(人格)这一重要心理现象呢?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界将“diathesis”一词解释为“具有产生某种疾病或其他情况的先天性倾向,一种体质易感性”,我国学者将其译为素质(素禀)。例如,“allergic diathesis”译为变应性素质,对环境中某些变应原易产生变态反应;“asthenic diathesis”译为虚弱(无力)素质,体力易于虚弱的素质;“gouty diathesis”译为痛风尿酸)素质,易于发生痛风的倾向。我国心理学界对“素质”词组的认识如下。

1.1989年10月出版,由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素质“diathesis”解释为“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某些解剖和生理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在医学中使用这一术语,指一种病理性的体质异常,即个体对某种疾病显示出较高的易感性,如曾经提出的过敏性素质、神经性素质、痉挛性素质、出血性素质等概念。”

2.1991年9月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一书中未采用“diathesis”一词,将“constitution”作为素质的中译词,放在“能力”词条中,认为“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素质只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还是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教育和长期从事的实践活动。”

3.2003年12月出版,由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上、下册)中写到“‘素质(diathesis)’亦称‘禀赋’、‘天赋’,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感觉器官、运动器官、身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等。研究认为,可能包括脑和感觉器官的微观结构、大脑皮质细胞群的配置、神经细胞群的结构、神经类型特征等。主要受遗传决定,亦受胎儿期母体内外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国医学工作者从西方同行知晓,“diathesis”指人的身体或体质具有对某种可能致病因子敏感的倾向而易引发该病,这一含义充分说明了“diathesis”不能译为素质,因为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提高它的水平、它的质量的。而我国3本有分量的心理学词典中都认为素质具有先天、遗传的神经系统、感官和运动器的生理特点,甚至将它称为“禀赋”“天资”“天赋”。那么为什么当初“diathesis”传入中国时,不把它译为“禀性”“禀赋”“天资”“天赋”,而译为“素质”呢?素质是指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由于其生物遗传、社会教育和心理行为融合在一起而生成的独有特点,区别于他人的人性(即个性,又称人格)。个性或人格所呈现在人前的种种活动都说明了该人的素质水平。如果将“素质”添加两字,改为“人文素质”更能说明个性和人性的科学内涵:是指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文明行为的人。素质是一种习惯性的或定型化的行为模式称谓,它是从素养演化而来的。素养是指一个降生到人间的婴儿,从第一次哭声开始,就不停顿地接受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并做出相关反应。对这些信息如何反应,主要又取决于母亲或直接接触的人如何对待。婴儿在与母亲的互动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对来自内外环境的信息做出正确反应。随着年龄增长,接受愈来愈多的信息,通过母亲的言传身教,婴儿学会对这些信息做出程式性的行为反应。素养包含3种要素:身体素养、社会素养和心理素养。个体的3种素养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相互渗透和转化,融合在一起成为不能分割的整体,个人茁壮成长为成人后各种素养转化为比较定型化的行为模式,称为素质(quality)。

(一)社会素质

在人文环境中成长的每一个具有个性(人格)的人,其社会素质是他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周围环境的教养下形成的习惯性的心理行为模式。社会素质可分为6大类,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经济素质、哲学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这6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均匀的,主要取决于父母、教师、长辈和当时的社会氛围如何引导。从他与别人的交往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性是真、善、美,还是其中有些缺陷,甚至完全相反的假、恶、丑;他的言谈举止是与现行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及道德规范协调,还是相悖。他的种种表现都是从他对事件认知、相伴随的情绪情感、态度等心理活动的反映。由此可见,个人的社会素质是通过他在社会环境中从事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身体素质

同理,人格中的身体素质不仅仅是指他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他这一年龄段的常模标准,高于或低于正常比例范围就称为过高、过矮、过胖或过瘦,都是不健康的表现;而且也指他是否经常,甚至系统地进行锻炼,因为骨骼、肌肉、皮肤和内脏都通过神经系统而受大脑的心理功能所调节和控制,只有通过他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坚持训练,使自己成为身强力壮、灵活矫捷、体魄健美,才算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三)心理素质

人格中的心理素质主要是从他的各种社会活动(工作、学习、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中所表现的心理社会素养—有文化,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个人需求服从家庭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道德规范;也是从他所表现的心理身体素养—有一定的心理、生理医学知识,实施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摸清自己生物钟(睡眠和活动)节律,体力脑力活动并重,劳逸结合,不嗜烟酒,不暴饮暴食,讲究饮食卫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做超负荷的活动。从心理社会素养和心理生理(身体)素养两方面的健康水平着手,就可以测定他心理素质的健康水平。

首先要根据受试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确定当时的身份(学生、职业、离退休、无业)和过去的社会成长史(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即从横向与纵向去衡量当事人的6个社会素养和一个身体素养达到哪一水平。其次把6个“心理社会素养”的概念作心理学的科学界定:素养是指成长发展过程中尚未定型的素质,心理社会素养是指通过个人的心理活动表现某一社会素养。

以道德素养为例,它指的是从兽演化成人的漫长过程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社会集体(2人以上)而非个人的力量才能保障生命、生存安全;社会是通过人与人交往发挥集体的力量方能实现主宰外部世界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社会集体对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言语和抽象思维,人们具备了意识和自我意识,根据个人的能力与智慧对社会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氏族社会中少数处于领导地位的人为了壮大自己的社会组织,要求整个社会集体树立统一的宇宙观、世界观,要求每个人树立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用法律的形式规范集体或个人行为,于是产生了各氏族社会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用不成文或成文的法规去凝聚和制约社会中每个成员,成为他的道德素养。

社会中每个成员或其小集体从各自的时空维度制定其道德素养或其他社会素养和身体素养的子项目时,必须放在家庭、学校、社会各个职业团体中的人际关系中的背景下寻找各种素养的内涵,即从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结成各种形式的短暂的人际关系(如医患关系、乘务员与乘客关系)等中看待他的表态。当事人总是在上述各种关系中发生各种生活事件,在他的自我意识里怎样认识对方、怎样处理好生活事件并与对方搞好关系,亦即当事人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如何应对?采用积极、主动、热情的对待,还是消极、被动、憎恨的态度?两种相反的认知情感态度或修养在形成各种社会素养和身体素养上起到方向性的作用。

社会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怎样做人)、政治素养(怎样管理人)、经济素养(怎样管理财富)、哲学素养(从总体上认识宇宙世界各种物质的运动形态本质)、科学素养(探索自然物质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社会运动的本质属性)、艺术素养(表达人文社会与人文自然相结合的视听形象感受体验)6个素养,加上身体素养(研究在精神属性与社会属性制约下的身体属性健康成长的规律)就可以概括一个人整体的素养。每个孩子由于先天禀质不同,后天父母、教师和社会的教养又各异,上述7个素养的发展是很不均匀的,只要抓住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所包含的当今的知识、过去的受挫折经验、思维模式、情感需求、信念信仰与价值观综合表达的意志行为几个方面,就能判断其7个素养的水平。

将个人的成长发展分为12个时期(2001版):幼儿期(0~3岁)、学前期(4~6岁)、初小期(7~10岁)、高小期(11~12岁)、初中期(13~15岁)、高中期(16~18岁)、大学期(18~25岁)、青年期(26~45岁)、成年期(46~60岁)、初老期(61~75岁)、老年期(76~90岁)、长寿期(>91岁)。每一个时期各个素养都有其特定的项目标准,作为该时期的常模。

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三者都处在高水平的、完满状态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个性(人格,holistic personality)人的健康。人因为有了制造工具、创造财富的手,又有了言语和语言,产生了抽象思维,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的能力,便形成了具有文化的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依附在小社会(家庭)和大社会(国家)中生活,人的心理已转变成精神活动,他的言谈举行在任何场合都表现他本人的心理素质即个性(人格)或人性的特点。

(郭念锋 李心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