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宇宙的归宿

人类宇宙的归宿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惠施认为,宇宙之大是没有边际的,就是无限大,谓之“大一”。其二,宇宙的本原与演化。它们不拘形式,不一而足,阐述了他们对自然界以及从宇宙、天地、万物乃至人本身的思考,都是自然科学合理的,颇具前瞻性和深刻性,加深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宇宙的大爆炸学说,人类的宇宙产生于200亿年前,而且在不断膨胀。
人类宇宙的归宿_人类与自然界的进

第二节 人类宇宙的归宿

1.人类宇宙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尸佼的《尸子》一书中。尸佼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淮南子·齐俗训》:“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我们的祖先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只能用眼睛观测大地万物,因而错误地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所以人们常说“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分为凝聚结构宇宙与耗散结构宇宙。凝聚结构的宇宙是无生命的宇宙,那时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所有的物质能量都向宇宙的核心收缩,慢慢地凝聚成一个巨大的物质能量团。这时的宇宙中的物质(质量体)转化成能量的速度远远小于能量转化成物质的速度,所以宇宙便凝聚成一个超巨物质能量团。虽然先祖关于宇宙边界的认识有失偏颇,但他们在2300多年前就巧妙地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以为“宇”是表示空间,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各个方位延伸的空间;“宙”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

img302

远古时代的星系图景

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发展;宇宙的界限,随着天文学的进步而逐渐扩大,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而欧洲在中古以前,还是把空间与时间割裂开来的。

img303

庄子

关于宇宙的思想,我们的祖先要比当时的西方人丰富得多。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面对着无穷无尽玄奥深邃的宇宙,经过哲理性思考后,发出深刻的追问,虽然经历千载,依然以其深远的气魄,叩击着每个探索宇宙奥秘者的心扉。那是一个思想繁荣的时代,那是一个学术自由的年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诸子百家在这场论争中批判和摒弃(或是避而不谈)了早期的天命观和有神论,更加专注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问题,保证了科学的健康发展。

在先秦诸子学说里面,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年)对天命观批判最具代表性。在《荀子·天伦》中,他提出了自然界没有意志且按一定的规律运动的思想,即自然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些概念出发,荀况进一步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这种坚决反对鬼神迷信、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当时,诸子百家就以下几个自然科学探索问题展开讨论:其一,宇宙的无限性。关于宇宙空间无限性的问题。《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惠施认为,宇宙之大是没有边际的,就是无限大,谓之“大一”。而且他还指出万物是由“小一”组成,之间的差异只是量不同而已,即“万物毕同毕异”。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墨家提出物体分割到不能再分的时候,叫“端”,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说有些相同。其二,宇宙的本原与演化。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无,从无中生有,然后才生出天下万物。他指出,这种“先天地生”的东西叫“道”,是一种绝对精神的东西。道生天地,天地分别生阳、阴,阴阳交合生万物。庄周继承并发展老子的观点,指出“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他也认为原本是无,只是在演化过程中间加进无形和无气两种形态。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管子·内业》中就记载着另一种主张,认为精神和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精气,把道作为生成万物的原质。荀况则认为气是万物之本。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宇宙本原的论争,主要是老庄学派认为万物生于无和著作《管子》的齐国学者主张万物生于有的论争;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影响。其三,天与地的关系。春秋时期,邓析(前545年~前501年)认为,天地不存在截然的尊卑差异;惠施(前390年~前317年)进一步认为天是可以“与地卑”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天圆地方产生了怀疑,其中慎到(约前395年~约前315年)明确提出了“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天浑圆说,汉代天文学家张衡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可见人们对天体的认识不断地突破和发展。

img304

邓析

img305

惠施

诸子百家关于自然观宇宙观的看法及主张各有异同,但是在争鸣中,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将科学问题逐渐引向深入。其哲理性思辨和推测为后来的科学进步提供了思想养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加深,从太阳到太阳系,再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总星系。随着观测工具日益先进,人们现已能观测到200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这个范围内包含了10亿个以上的星系。“物理宇宙”即从物理现象上进行解释的宇宙。它在空间上是无边无沿的,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部分为人们所见,即“观测到的宇宙”,大部分是人们的观测所不能及的。

img306

慎到稷下争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繁荣期。随着分封制度的土崩瓦解,庶族(又称“寒门”“寒族”)地位有所上升,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士人。思想的开放,学术的自由,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一时期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奠基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虽然在治国方略、哲学思想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主张各不相同,但是在利用自然科学论证自家学说的正确合理性上却是一致的。它们不拘形式,不一而足,阐述了他们对自然界以及从宇宙、天地、万物乃至人本身的思考,都是自然科学合理的,颇具前瞻性和深刻性,加深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根据宇宙的大爆炸学说,人类的宇宙产生于200亿年前,而且在不断膨胀。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宇宙要膨胀到何时,宇宙的归宿是什么样呢?

宇宙论学者认为人类的宇宙有三种可能的归宿;第一种情况是宇宙所包含的物质太少,引力无法遏止宇宙继续膨胀,结果宇宙会永无止境地膨胀下去,我们称这个宇宙为“开放宇宙”;第二种情况是宇宙拥有足够的物质,使膨胀的速度逐渐降低,并最终在某一时刻将膨胀逆转为“大压缩”,这种宇宙称为“封闭宇宙”;第三种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刚好等于“临界密度”。这时候,宇宙会继续保持膨胀的状态,不过膨胀的速度会随时间而逐渐减慢。我们称这种宇宙为“平坦宇宙”。

(1)宇宙的循环运动

宇宙物质的运动是循环衍生的(生命只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据计算,任何恒星经过100万亿年都会与另一颗恒星接近一次。这样恒星周围的行星就会被撞出而流离失所。这时,90%的恒星逃离星系,剩余者则形成一个大黑洞。新的粒子理论同宇宙的结局密切相关。新理论告诉我们,原子核内的质子可能不是永恒的物质,它的寿命是1亿亿亿亿年。如果真是这样,经过1亿亿亿亿年时,只剩下几种基本粒子和黑洞了。

img307

宇宙与恒星

(2)宇宙的年龄

说到宇宙的年龄,人类不能再用通常的尺度,不是用百万年,而是用亿年为单位。但对宇宙的年龄,科学家们只是在推测和估算,还没找到一种绝对准确的方法。所以科学家们采用各种方法来取得能够接近真实的结果。用同位素年代法测量地球、月球和太阳年龄是一种好方法。经测定,地球年龄为40亿~50亿年,月球年龄为46亿年,太阳年龄为50亿~60亿年;运用这种方法测定宇宙年龄,天文学家布查测定的结果为120亿年。球状星团测定法是根据恒星演化理论来测算恒星年龄的一种方法,利用该法求得的宇宙年龄为80亿~180亿年。但是,人类对恒星进行观测发现,最老的恒星年龄约200亿年,因此,180亿年的年龄是不够的。那么,宇宙的年龄到底是多少呢?

(3)哈勃常数测定法

哈勃常数测定法是基于宇宙膨胀的观测事实确立的。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中,测定膨胀速度可通过红移量的测量来获得。测出邻近星系与地球的距离,再由此标定红移与距离的关系,就可求得宇宙的年龄。由此可知,关键是测出邻近星系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测量地球与邻近星系距离的方法有两种,但两种方法最终求得的宇宙年龄都在100亿~200亿年之间。这就是宇宙存在的年限。

img308

德文·哈勃

2.人类的寿命

人类的地球,大约已有50亿岁的年龄。30亿年前开始有生命,1500万年前开始了人类的发展。到人类现在这个模样,它走过了好长的历程。尽管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但科学家们却可以大体描绘出其发展的轨迹。出土的遗骨和工具为他们提供了特别有益的见证。

img309

最初的人类

大约在500万年前就出现了可以直立行走的“猿人”,他们的前肢从而解放了出来,逐渐发展成为双手。在后来的300万年里,这种生物的脑容增长了3倍,从“猿人”变成了“能人”。这时他们已经可以使用石木工具。由于这个时期的主要工具是由石头做成,因此人类历史的头50万年,就称之为石器时代。

从石器时代人类到现代人类——即“智人”,还经过了很长一段路程。这种新人的第一个代表,就是所谓的“克罗马尼翁人”。这个名称来源于发现他们的法国西南部一个地方,但他们却是来自非洲,大约4万年前,迁徙至亚洲、欧洲和通过当时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还存在陆地的北美洲

最初的人类以群体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栖身于洞穴、树枝搭成的简单窝棚或兽皮搭成的帐篷之中,但他们并不长期住在里面。作为游猎者,他们经常随季节的变换跟踪兽群转移,当时人类的食品和服装,主要依靠各种野兽供应。智人比能人更加聪明,狩猎技巧也更先进:他们发明了长矛和弓箭,学会了挖掘陷阱,并用索套捕猎野兽。他们用越来越好的工具挖空树干,作为舟船使用。很快他们就学会了用梭镖和渔网捕鱼。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因而可以烧烤鱼肉食品,使它们变得更具有可食性。他们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显然是一代代传了下去。

现代人可以设想,他们已经掌握了较复杂的语言。但这种语言是怎么发展的,仍然是当今科学的一大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语言在较大的群体中起到了规范日常生活的作用,并改善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不知到了什么时候,人类不再需要把全部时间和力量用于狩猎和采集;他们开始关注对其他事务的开发。他们开始用牙骨、贝壳和珍珠制作手镯和项链,用石料和骨料塑造形象,用雕刻装饰他们的武器和工具。

这时也产生了人类最初的伟大艺术品:欧洲众多洞穴中的绘画,例如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它们都是在2万年前绘制的。人们当时为什么要创作这样惊人的绘画,没有人知道。或许他们想通过画中的动物造型获得神秘的力量,以便在狩猎中更加准确;或许他们想举着火把在这些绘画前跳舞,以便取得他们的神灵的欢娱,如果他们当时就信仰这样神灵的话。

研究宗教起源的科学家们相信这种猜想。他们从死者安葬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从墓中发现的物品当中得出结论,认为这不可能是出于其他的目的,而只能是为了保护和陪伴死者。他们认为其中找到的很多艺术品,只能是为了宗教的目的而制作出来。例如著名的维伦多夫维纳斯,就很可能是当时的生育女神。即使这种猜测走得太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维伦多夫维纳斯和洞穴绘画的制作者,和我们是近亲。

大自然中的万物都会有生有死,作为其中一员的人类也不会例外。从古至今,人们对生命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这是人们一直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古人所说的“天年”,就是指人的自然寿命,自然寿命有多长,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影响生命“长”或“短”的因素实在是太复杂了。

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是100岁;《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圣经·创世纪》也把人的最长寿命定为120岁。不过从考古成果和历史记载可以看到,人类远古祖先的平均寿命只有10岁左右。北京猿人约为15岁。欧洲的尼安德人的平均寿命有29.4岁。青铜时代的奥地利人平均寿命是38岁。

14世纪的英国,由于战争、瘟疫等因素,平均寿命同样只有38岁。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40.9岁;但在19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已达44.5岁;到1945年,达62岁;1975年为71岁。现在,有些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

img310

生命大爆发

根据科学家们的长期细致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寿命。这个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例如在哺乳动物中,狗的寿命是10年~15年。其生长期为两年;猫的寿命是8年~10年,其生长期为一年半;牛的寿命是20年~30年,其生长期为4年;马的寿命是30年~40年,其生长期为5年;骆驼的寿命是40年,其生长期为8年。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统计研究,由此提出一种“寿命系数”,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倍~7倍。人的生长期是用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为界,人的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是在20岁~25岁之同,据此推算:以生长期20年计,5倍是100岁,7倍是140岁,也就是说,人的自然寿命最少为100岁,最多为140岁,中间值是120岁,此数值居然与古人的推测基本相同。

近代有确凿资料证明的长寿冠军是一位法国女人让那·卡尔门特,她的出生证书表明她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有趣的是,一位律师和她在1965年签署了一项协议,每个月给她相当于500美元生活费,以便在她死后继承她居住的公寓。这位律师当时才47岁,而她已90岁,这笔交易对律师来说显然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后,这位律师在支付了相当于18万美元,超过了该公寓市场价的一倍后,以77岁高龄去世,却还没能将该公寓收为己有。因为让那还活得好好的,而根据协议,律师家属必须继续每月支付其生活费。在95岁的时候,让那开始学击剑;100岁的时候,她还在骑自行车;110岁时才搬进养老院;121岁生日时,她发行了一张名为《时间主妇》的唱片,内容为在音乐背景下回忆往事。这时她已双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聋了,也离不开轮椅,但仍然精神饱满、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让那在养老院去世,享年122岁又164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究竟能活到100岁还是400岁,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通往地狱的神秘地带

在这个自然界中,常常存在着很多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物。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雄伟或者秀丽的大好河山,感叹于世间景物的鬼斧神工。但是也存在着人类无法预料到的危险,也许就在你驻足观赏风景的同时,你已经踏上了通往地狱的不归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