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号完毕再对全部检验申请单、标本编号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上机测试。在进行检验结果输入的同时,检验人员对仪器分析结果进行观察,发现有需要显微镜检查的标本,在检验申请单上标明,并对血液标本进行显微镜检验。

1.检验目的

检测血液中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白细胞分类及相关参数(HGB、HCT、MCV、MCH、MCHC、RDW及MPV等)的变化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检测原理

血常规检查方法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p 137~139,白细胞分类计数(需要时)采用显微镜检查法,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p133。

2.1 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 即在细胞检测器微孔的两侧各有一个电极,两电极间通有恒定电流,经过稀释液(电解质溶液)稀释的血样(血细胞)在通过检测器微孔时,产生了一个电脉冲;脉冲的高低代表细胞体积的大小,脉冲的个数代表细胞的数量。

2.2 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技术白细胞计数(XE-2100):在DIFF通道:全血加入溶血剂(4 DS和4 DL)作用后,通过检测侧向荧光强度,反映亚甲基染料对DNA/RNA的染色强度,检测侧向散射光强度,反映细胞的内容物。据此将白细胞分为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WBC/BASO通道:全血加入溶血剂(FB)溶血。除BASO外,其他白细胞均明显皱缩。通过检测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的强度,来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测量及白细胞计数。计算机对存储的测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果。“IMI”通道:用于检测未成熟粒细胞。用直流电(DC)与射频(RF)联合检测的方法测量细胞核的大小及密度、细胞体积和数量,在IMI散点图上,不同的未成熟粒细胞占据不同的位置。

2.3 光电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 在稀释的血样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 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正比,仪器便可显示其浓度。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Hb衍生物亦不同,其吸收光谱各异但最大吸收均接近540 nm。

2.4 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经瑞氏染料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3.设备性能参数

各种血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相应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4.标本

血液标本见血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5.设备和试剂

5.1 设备:XE-2100、BC-3000、XE-2100 D、XS-800i和XS-1000 i血细胞分析仪。

5.2 试剂

5.2.1 各类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中仪器设备试剂。

5.2.2 瑞氏染液及缓冲液

6.容器及试剂添加剂

血液标本采集的容器是一次性含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液标本必需添加剂是EDTA-K2抗凝剂。

7.校准步骤

各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操作过程分别见各种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8.操作步骤

8.1 申请单及标本编号:整理血液常规检验申请单及血液标本,审核合格后,对检验申请单和血液标本进行编号。

编号总原则:血液常规检验申请单编号每天从某一号开始进行编号,对应于血液标本就应编同样的编号。编号完毕再对全部检验申请单、标本编号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上机测试。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编号原则:XE+星期几+当前检验编号。

BC-3000血细胞分析仪编号原则:星期几+当前检验编号。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编号原则:X+当前检验编号。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急诊)编号原则:X+星期几+当前检验编号。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门诊)编号原则:K+当前检验编号。

XE-2100D血细胞分析仪编号原则:K+星期几+当前检验编号。

XE-2100、XS-1000血细胞分析仪上机放置原则:1~10号标本放在XE-2100、XS-1000血细胞分析仪试管架第一个架上,顺序以左至右,每10个号为一组,依次类推。

8.2 检验申请单的录入及申请工作单号

8.2.1 有申请序号的申请单录入:打开检验管理系统-检验管理-检验-申请单处理;在申请序号栏中扫入/录入申请单上的申请序号(如0814017160)点回车确认,然后将申请单上的编号(如3001)输入在新工作单号栏,产生当日“工作单号”(如XE-2100自动传输:XE+星期几+当前检验编号)。同时输入当前患者的样品“采集时间”和“接收时间”,检查申请单上病人信息及所申请项目与电脑自动调出的信息是否一致,检查完后点“保存”或“F7”保存信息。

8.2.2 无申请序号的申请单录入:打开检验管理系统-检验管理-检验-申请单录入;在工作单号栏输入申请单上的编号(如4001),产生当日“工作单号”;然后依次录入病人信息,如有病人ID号的可直接输入ID号调取病人信息,无ID号的则手工录入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费别等,同时输入当前患者的样品“采集时间”和“接收时间”,在申请项目名称栏中录入该病人所申请的项目,然后点“保存”保存。

8.3 上机测试

上机测试前,应仔细核对所编标本号与上机号一致后,方可进行上机操作。

XE-2100和XE-2100 D血细胞分析仪主要用于静脉血液标本的检测,BC-3000血细胞分析仪主要用于末梢血液标本的检测。XS-800 i和XS-1000 i血细胞分析仪既可用于静脉血液标本又可用于末梢血液标本的检测。

8.4 检验结果的输入

8.4.1 打开电脑,启动“检验程序”,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后,进入检验程序。

8.4.2 自动传输结果的输入:单击“检验”菜单,选择“检验结果录入\修改”,进行检验结果的录入及修改。输入工作单号仪器会自动传输检测结果;同时输入当前患者的样品“采集时间”和“接收时间”,并逐个检查患者以前检测结果,进行历史回顾,观察变化趋势。

8.4.3 仪器检测结果的进一步镜检标准

8.4.3.1 BC-3000三分类仪器检测的标本全部需要镜检血涂片。

8.4.3.2 XE-2100和XS-800 i等五分类仪器检测结果根据本程序第18款[白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筛选原则]选出需要做血涂片检查的血液标本,同时该标本的检验结果暂时不保存。

8.4.3.3 临床医生要求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形态检查的血液标本。

在进行检验结果输入的同时,检验人员对仪器分析结果进行观察,发现有需要显微镜检查的标本,在检验申请单上标明,并对血液标本进行显微镜检验。

8.5 显微镜检查操作步骤

8.5.1 制片。选择上述测试过需要镜检的血液标本,静脉抗凝血液标本混匀或末梢血液标本,采血后推成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8.5.2 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染色液4~8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 min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用洗耳球对准血片吹气,使之染液充分混合,15~30 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8.5.3 镜检。先用低倍镜或高倍镜阅览全片,注意观察血片染色情况:如有无血小板或红细胞聚集,片尾有无巨大异常细胞,再结合仪器警告的内容,分别重点从白细胞分类、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各类细胞结果。

8.6 镜检结果的输入及报告确认

8.6.1 非传输结果及镜检结果的输入。单击“检验”菜单,选择“检验结果录入\修改”,进行检验结果的录入及修改。通过申请序号进行结果的输入,选择“工作单号”(例如NK+星期几+当前检验编号),逐一检测结果;同时输入当前患者的样品“采集时间”和“接收时间”。

8.6.2 自动传输后镜检结果的输入。单击“检验”菜单,选择“检验结果录入\修改”,进行检验结果的录入及修改。通过“工作单号”进行结果的输入,删除仪器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录入镜检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同时输入当前患者的样品“采集时间”和“接收时间”,并按“保存”键进行保存。

8.6.3 检验结果的确认。检验结果的确认应由主管技师(主治医师)或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及授权人员进行确认,方法为单击“结果处理”菜单,选择“报告确认”进入结果确认,通过选择“工作单元”、“报告日期”、“单张”或“批量”后,按“提取”键提取检测结果,逐一按检验镜检结果记录核对,按“确认”键进行确认。

9.质量控制

9.1 室内质控

9.1.1 周一~周五每天应至少一次选择两个水平质控液(厂家提供的质控物)按《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常规操作方法对仪器进行室内质量监控。测定过程是:从2~8℃冰箱取出全血质控物置室温,血细胞分析仪开机后预热15 min,分别将质控物混匀后上机检测,查看分析结果是否在允许值范围,质控合格后才能检测病人血液标本。对于失控应按《质量保证程序》处理,仪器质量控制当天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

9.1.2 若同一实验室内使用两台相同型号的仪器,每台仪器各选一个水平的质控液(厂家提供的质控物)按《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常规操作方法对仪器进行室内质量监控;同时每日任选一个临床标本分别在这两台仪器测定,结果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9.1.3 如果当天工作中更换不同批号的试剂,应用前一批号试剂测试过的标本上机检测,将两次结果对比分析,偏差小于各参数的不确定度,方可继续使用。

9.1.4 如果当天仪器故障维修后,应重新测定质控液进行监控,质控结果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9.2 室间质控 每月参加科内的室间质控考评1~2次。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WHO室间质控。

10.干扰因素

10.1 严重的黄疸或脂血使血红蛋白结果假性增高。

10.2 红细胞冷凝集可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白细胞假性增高(电阻抗法)或假性减低(激光法)和MCV假性增高。

10.3 冷凝球蛋白增高使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增高。

10.4 有血小板凝集者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

11.结果计算及测量不确定度

按仪器设计原理,只对红细胞常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进行计算,可根据RBC、HGB及HCT结果求出。

11.1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根据RBC及HCT,由下式求出。

11.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根据RBC及HGB,由下式求出。

11.3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根据HCT及HGB,由下式求出。

11.4 RDW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获得,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当红细胞通过小孔的一瞬间,计数电路得到一个相应大小的脉冲,不同大小的脉冲信号分别贮存在仪器内装计算机的不同通道,计算出相应的体积及细胞数,统计处理而得RDW。

11.5 测量不确定度

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血常规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见各类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标本、标本采集过程、送检时间、保存条件、药物、测试系统、员工素质等因素。

12.生物参考区间

12.1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成年人静脉血:(3.5~10.0)×109/L;末梢血:(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2岁:(11.0~12.0)×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为0.50~0.70 ;淋巴细胞为0.20~0.40;单核细胞为0.03~0.08;嗜酸性粒细胞为0.01~0.05;嗜碱性粒细胞为0~0.0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0.05~0.3)×109/L。

12.2 红细胞

成年男性:(4.3~5.9)×1012/L;成年女性:(3.9~5.17)×1012/L;新生儿:(6.0~7.0)×1012/L。

12.3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137~179 g/L;成年女性:110~150 g/L;新生儿:170~200 g/L。

12.4 红细胞压积

成年男性:0.40~0.52;成年女性:0.35~0.47。

12.5 血小板:(100~300)×109/L。

12.6 其他CBC参数

MCV:80~100 f l;MCH:27~34 pg;MCHC:320~360 g/L;RDW:<0.145;PCT:男性 0.183±0.041;女性 0.198±0.042;MPV:男性 10.07±1.18 f l;女性 10.24±1.58 f l;PDW:16.8%±0.63%。

12.7 网织红细胞比率:0.004~0.021、低荧光网织红细胞比例0.768~0.954、中荧光网织红细胞比例0.032~0.194、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例0~0.046。

13.患者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分别见各类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4.警告/危急值

白细胞<2.5×109/L或>30.0×109/L;血红蛋白<50 g/L或>200 g/L、新生儿<95 g/L或>223 g/L;血小板<50×109/L或>1 000.0×109/L;红细胞压积<0.15或>0.60、新生儿<0.33或>0.71(注:首次出现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放、化疗治疗中的患者例外)。

15.实验室解释

15.1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15.1.1 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变化

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0×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0×109/L以上。通常在3~4 d后降至10.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到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日间变化:白细胞数在静息状态时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高;而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可使白细胞显著增高。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即恢复原有水平。

妊娠与分娩:妊娠期常见白细胞增多,特别是最后1个月,常波动于(12.0~17.0)×109/L,分娩时可高达34.0×109/L。分娩后2~5 d内恢复正常。

15.1.2 白细胞计数病理性变化

15.1.2.1 白细胞数增高

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大于10.0×109/L,并伴有轻度核左移;严重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0×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的核左移。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12~36 h,白细胞常达10.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1~2 d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高。

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0~30.0)×109/L,其增多的细胞也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高,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肿瘤性增高:白细胞呈长期持续增高,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次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不但总数常达(10.0~20.0)×109/L或更高,且可有较明显的核左移现象,呈所谓类白血病反应。

15.1.2.2 白细胞数减低

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数均减少甚至可低到2.0×109/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白细胞亦减少,可能是由于在细菌内毒素及病毒作用下使贴壁的即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少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

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贫血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0×109/L以下,分类时几乎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所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小部分急性白血病其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减低,称非白血性白血病,其白细胞可<1.0×109/L,分类时也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只有骨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故于接触和应用期间每周应作一次白细胞计数。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破坏而减少。

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门脉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其机制为肿大的脾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了过多的白细胞;肿大的脾脏分泌了过多的脾素,此种体液因子能灭活促进粒细胞生长的某些因素。

15.1.3 白细胞分类结果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化脓性炎症、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急性出血、急性溶血及手术后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等)、化学药物及放射损害、某些血液病、过敏性休克、恶病质、脾功能亢进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结核病、肾移植排斥反应前期、传染病恢复期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淋巴细胞减少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放射病等。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伤寒、疟疾、黑热病、活动性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感染、血液病、猩红热、溃疡性结肠炎、X线照射后、脾切除、传染病恢复期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瘤、脾切除后等,恶性肿瘤、严重传染病、败血病、中毒(药物或重金属)及大面积烧伤等。

15.2 红细胞计数

15.2.1 生理性变化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初生儿由于出生前以弥散方式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通常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明显增高,但在出生2周后就逐渐下降。小儿生长发育时铁供应不足亦可引起贫血。男性儿童在6~7岁时最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到25~30岁时达高峰,30岁后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下降,直到60岁尚未停止。在女性儿童也随年龄逐渐增高,到13~15岁时达最高值,而后受到月经、内分泌等因素影响逐渐下降,到21~35岁维持最低水平后又逐渐增高与男性水平相近。男女两性的红细胞计数在15~40岁期间差异明显,主要可能与在此期间,男性雄激素水平较高,而睾酮有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有关。

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加。

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主要由于氧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氧。一般成人在安静时全身每分钟耗氧0.3~0.4 L,肌肉运动时可增加到2~2.5 L,最高可达到4~4.5 L,此时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而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多。

气压降低:因缺氧刺激,红细胞可代偿性增生。高山地区居民和登山运动员红细胞数均高于正常,此因大气稀薄、氧分压低,机体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引起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所致。

妊娠中、后期:为适合胎盘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孕妇的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

15.2.2 病理性变化

红细胞数减少

红细胞减少所致的贫血: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二是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痔疮等慢性失血所致贫血。

红细胞数增高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可达(7~10)×1012/L]和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可以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如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等);异常血红蛋白症,血红蛋白由于携带氧能力降低而造成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关。此外,引起红细胞增多的药物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多尿和晚期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患者。

红细胞计数医学决定水平: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低于3.5× 1012/L为诊断贫血的界限,应继续寻找病因;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15.3 红细胞形态

瑞氏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呈凹圆盘形,细胞大小相似,平均直径为7.2μm(直径范围为6.0~9.5μm),淡粉红色,中央1/3为生理性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红细胞形态变化见于:

红细胞大小不一

小红细胞: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大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巨红细胞:最常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

正常色素性:除见于正常人外,还见于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

低色素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

高色素性: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多色性: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尤见于溶血性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细胞着色不一:多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形状改变

球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性贫血或直接理化损伤如烧伤等)。

椭圆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大细胞性贫血:偶见于缺铁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巨幼细胞性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病,也见于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状态。

口形细胞:常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也可见于乙醇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及肝病患者等。

镰形细胞:主要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

棘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β-脂蛋白缺乏症,可高达70%~80%;也可见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及尿毒症等。

新月形红细胞: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其意义不明。

泪滴形细胞:多见于贫血、骨髓纤维化症时,偶见于正常人。

裂红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正常人血涂片中裂片细胞小于2%。

红细胞形态不整:此种细胞在某些感染或严重贫血时多见,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异形红细胞产生的原因尚未明,有人认为是物理因素所致。

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和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中毒患者(如铅、汞等金属中毒)及各种增生活跃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豪乔小体:见于脾切除术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和某些贫血患者;在巨幼细胞贫血时,更易见到。

卡波环:可见于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铅中毒或脾切除后。

寄生虫:当疟原虫、微丝蚴、杜利什曼原虫等感染时,可见红细胞胞质内相应的病原体

15.4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增减临床意义大致与红细胞计数相似,但血红蛋白更准确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的减少与红细胞的减少程度不一定呈正比例,一是在小红细胞贫血时,由于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少于正常,所以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较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更为明显,如缺铁性贫血、消化性溃疡、肠息肉、痔疮、月经过多、钩虫病等慢性反复出血等;二是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减少的程度较血红蛋白更为严重,如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肝硬化性贫血等;三是在大出血时,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基本上与红细胞减少相一致,如消化道、肺部大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5.5 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比积是用于计算红细胞3个平均指标的参数的要素之一,有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以及了解体液平衡情况。

红细胞比积增高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达0.80)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比积减低

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种类不同,红细胞比积减少的程度并不与红细胞计数值完全一致。

15.6 红细胞平均指标

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测定的指标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依据(表11-1)。

15.7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一个较新的红细胞参数,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直方图导出,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

进行贫血形态学新的分类:1983年Bessman提出用MCV和RDW两项参数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的新指标。根据不同病因引起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的不同,可将贫血分成6类(表11-2),新的分类法较传统分类法可能更全面,对贫血的病因分析和鉴别诊断具有更大意义。

表11-1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表11-2 贫血的MCV/RDW分类法

缺铁性贫血(IDA)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RDW增高对缺铁性贫血诊断的灵敏度达95%,但特异性不强,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指标。缺铁性贫血时RDW增高,尤其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RDW增高更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指征;当MCV减小时,RDW增高更为显著;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将比给药前更大。这是因为患者补铁后,网织红细胞增多并释放入血,与给药前的小红细胞并存的缘故,故RDW先增大,随着正常红细胞的增多和小红细胞的减小,RDW逐渐降至参考范围。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essman曾分析了两类贫血患者RDW变化,缺铁性贫血患者100%RDW增高,而88%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RDW正常,提示RDW可作为两类贫血的鉴别诊断指标。

15.8 血小板

15.8.1 生理性变化

正常人血小板数随时间和生理状态变化:如一天之内可增减6%~10%,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即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15.8.2 病理性变化

血小板数增高:①一过性增高,见于急性大出血及溶血之后。②持续性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③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许多恶性肿瘤的早期常可见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数减少:①血小板产生减少,见于造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②血小板破坏亢进,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进行体外循环时。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15.9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均值为150×109/L,而血液中则为65×109/L。当骨髓网织红细胞增多而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减少时,可提示释放障碍;骨髓和外周血两者网织红细胞均增加,数量比为1∶1为释放增加。还可以从网织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获得有关红细胞生成活性的其他信息:除测定网织红细胞数量外,有必要确定网织红细胞的成熟类型。正常时,周围血Ⅲ型网织红细胞为0.2~0.3,Ⅳ型为0.7~0.8,但骨髓红系明显增生时,可出现Ⅰ型和Ⅱ型网织红细胞。

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溶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Ret可增至6%~8%或以上,急性溶血时,可达20%左右,严重者可在50%以上,绝对值常超过100×109/L。急性失血后5~10 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造血恢复时,骨髓检查表现红系增生活跃,而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时。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低于0.00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为其诊断标准之一。

观察贫血疗效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过程中,如网织红细胞增高,表明治疗有效,说明骨髓增生功能良好;如Ret不增高,则表明治疗无效,并提示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需进一步检查。Ret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

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骨髓移植后第21天,如网织红细胞大于15×109/L,常表示无移植并发症;若网织红细胞小于15×109/L,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可能为骨髓移植失败。

网织红细胞其他有关参数的意义

低荧光和高荧光网织红细胞: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例如: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低荧光和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肾性贫血患者,高荧光网织红细胞上升,低荧光网织红细胞下降,Ret不增高。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多发性骨髓瘤,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Ret绝对值正常。RMI降低通常与骨髓造血衰竭或无效造血有关,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中荧光网织红细胞+高荧光网织红细胞:中荧光网织红细胞+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称为未成熟的网织红细胞比率(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是血液分析仪提供的较新参数。IRF增高是估计骨髓移植后造血恢复的早期指标。

15.10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5.10.1 生理性变化

年龄: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为(0~0.8)×109/L,5~10岁为(0~0.5)×109/L。

日间变化:正常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一天内有波动,这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糖皮质激素的机制为:①抑制骨骼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进入外周血。②使血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附着于血小板管壁并向组织浸润,从而使循环血嗜酸性粒细胞减低。白天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产生促肾上腺素,使肾上腺素激素水平增高,因而嗜酸性粒细胞血浓度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即使在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变异也可达30倍之多。因此,宜在早晨8时测定嗜酸性粒细胞基础水平。

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15.10.2 病理性变化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指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109/L。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嗜酸性粒细胞减低其临床意义较小。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在伤寒极期,因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高,使嗜酸性粒细胞减低,但在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又重新出现,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减低,甚至完全消失,则表明病情严重。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其他应用

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有促进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因此当急性感染(如伤寒)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嗜酸性粒细胞随之减低,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又逐渐增多。如临床症状严重,而嗜酸性粒细胞不减低,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减低,甚至完全消失,说明病情严重;反之,嗜酸性粒细胞重新出现,甚至暂时增多,则为恢复期的表现。

观察手术和烧伤患者的预后:手术后4 h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低,甚至消失,24~48 h后逐渐增多,增多速度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较长。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不断减低或减低很少,均表明预后不良。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减低。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后,随即肌注或静脉滴注ACTH 25 mg,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或注射0.1%肾上腺素0.5 ml,刺激垂体前叶分泌ACTH,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肌注后4 h或静脉滴注后8 h,再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判定:①在正常情况下,注射ACTH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减低50%以上。②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垂体前叶功能不良者,则直接刺激时减低50%以上,间接刺激时不减低或减低很少。③垂体功能亢进时,直接和间接刺激均可减低80%~100%。④垂体前叶功能正常,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良者则直接和间接刺激减低均不到50%。

16.安全性预警措施

16.1 实验室及工作人员一般安全防护措施见《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

16.2 血液标本溢出后,由工作人员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

16.3 如果操作人员的皮肤或衣物上沾到了血液及废液,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消毒处理,再用肥皂水、清水进行冲洗。如果眼睛中溅入血液及废液,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16.4 在仪器运转过程中,勿触及样品针、移动的传输装置等,避免造成人身伤害。禁止触摸血细胞分析仪密封面板内的电路。触摸电路是危险的,可能造成电击,尤其用湿手触摸时。

16.5 如血液标本采用开盖程序测试,开盖时应防止气雾胶污染环境。

16.6 与血液标本接触的一切器皿、仪器组装/拆卸组合零件都应视为污染源,因此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如穿戴保护性外套、手套等。不小心接触了这种污染源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被污染区域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16.7 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血液标本的防护应启动特殊的安全防护程序。

17.变异潜在来源

严重的黄疸或脂血液标本可使血红蛋白结果假性增高;

标本溶血可使红细胞结果假性减低、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增高;

红细胞冷凝集可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白细胞假性增高(电阻抗法)或假性减低(激光法)和MCV假性增高;

冷凝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增高使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增高;

有血小板凝集者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

试剂的温度;

检测器微孔不完全堵塞;

标本采集后放置的环境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试剂变质。

18.白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筛选原则

18.1 血液病病人,无论血细胞计数结果和细胞分布图是否正常,一律做血涂片镜检。

18.2 无论初诊或复诊病人,只要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正常,白细胞散点图、红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均正常且无报警者,可不做血涂片镜检。

18.3 初诊病人,其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结果,白细胞散点图、红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中有一项异常或报警时,应结合临床诊断和血液标本的情况审核后决定做复查或血涂片镜检。

18.4 复诊病人,其血细胞计数结果与前一次检测结果相比有变化,但与临床诊断或治疗相符;而且白细胞散点图正常无报警时,可不做血涂片镜检。

18.5 复诊病人,其血细胞计数结果与前一次结果无论有无变化,只要白细胞散点图异常且有报警时,需做血涂片镜检。

19.报告时间

住院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4 h出结果,急诊检验住院患者1 h出结果,住院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报告单应于当日下午4点前由卫生员发回申请单所在的临床科室。门诊急诊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30 min内出结果,如果有特殊情况,例如初诊血液病患者标本可适当延长发报告时间并向患者说明情况。门诊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应于2 h内出结果,患者于门诊楼一层挂号大厅化验单领取处取检验报告单,如果有特殊情况,处理方法同急诊。

20.实验方法的溯源

见XE-2100、BC-3000、XE-2100D、XS-800i和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21.参考文献

[1] XE-2100、BC-3000、XE-2100D、XS-800i和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使用说

明书.

[2] “2013例北京市正常成年人静脉血血细胞正常参考范围调查”《中华医学检

验杂志》1996年第3期.

[3]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