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手机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运用手机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手机媒介的优势,有效应对手机媒介背景下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把手机媒介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老师们对QQ群聊记录中反应的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研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手机媒介的优势,有效应对手机媒介背景下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把手机媒介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文化阵地,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素质

一是培养思政工作者敏锐的信息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各种信息时,应保持高度的敏感度,及时有效地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手机媒介中的新信息,同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迪其思维,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二是提高思政工作者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手机媒介,不断提高使用手机媒介的能力,积极有效利用各种交流软件,如飞信、微博、手机QQ、微信等,使之成为掌握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平台(14)

2.利用手机媒介的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日常服务与教育

一是要善于利用手机媒介的信息服务平台制作一些防诈骗、防传销的小案例,通过短信、彩信等形式不定期发送给大学生;在节假日期间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学生返校时间及做好假期安全提醒;统一搜集本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信息,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统一定制学生生日提醒,在学生生日当天通过短信平台送上祝福,温暖学生。

二是建立信息发布和引导平台,通过短信平台、红色主题网站,定期发送手机报、手机格言、手机主题视频等方式及时引导校园舆论。

3.开展手机文化建设,强化大学生自律意识

一是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树立自律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日常政治教育活动,以渗透式教育指导学生要切实提高独立思考、鉴别和道德自律能力,使其客观认识手机媒介,严格规范地使用手机,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积极的手机短信意识,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批评。

二是开展以手机文化为内容的校园活动。高校可以积极利用知识资源的优势,开设手机媒介技术知识相关的讲座和使用培训,帮助学生加深对手机文化的认识。可以利用手机的多媒体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手机文化活动,如手机文学大赛、手机DV作品大赛、手机短信大赛等,排挤学生用手机玩游戏、上网的时间,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健康的活动中去,使他们正确定位和挖掘手机媒介的正确功能。

三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使用手机媒介的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开拓其视野和提高其社交能力,在活动中使他们的生活重心从手机媒体上转移,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逐渐改变依赖手机媒介进行情感交流的状态,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健康、合理的使用手机媒介的习惯。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个人做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用QQ与学生交流、帮助其成长的心得:

我在工作实践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该学生在QQ上对我说:“我觉得你这个人很差劲。”作为老师,遇到这类不尊重人的学生的确相当生气。于是我开始询问学生的真实身份,该生也坦白:“你是老师,我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我骂了你,怕你打击报复我。”眼看这样无法继续聊下去,我从该生的QQ网名入手,寻找话题。“为什么你的网名叫‘废羊’呢?起这样一个颓废的名字?”于是,该生开始讲述他人生的种种不幸遭遇,从贫寒的家庭环境到高考的失利,再到来到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同学们不能融入到一起等不如意的经历,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一直专心地聆听该生的经历,并且一再鼓励他,告诉他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经过半个小时的交流,该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均有了很大的转变,并且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在刚开始时,他其实就是自己心情不好,找老师出出气而已。虽然这个学生的交谈方式很荒唐,以这样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贫寒、自身又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是他们共同的弱点。QQ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的交流环境,当这些问题学生浮出水面时,作为辅导员老师要能够及时察觉他们思想上的异动,并且通过技巧性的谈话与交流,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帮助他们度过情感上的难关。

我在工作实践中曾经设计过一次有关校园交通安全的主题讨论,从“我爸是李刚”这则轰动社会新闻出发,通过向班级群发送新闻内容以及交通事故现场的图片,激发学生们的讨论兴趣,然后就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何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反对酒后驾车等话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全班范围的大讨论。和以往的班会不同,此次在线讨论,学生们展开了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交流,讨论十分热烈。由于整个聊天过程的实时性和可记录性,一些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同学也可以通过聊天记录来了解大家讨论的观点和态度,并且最终也能试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QQ群为“头脑风暴”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理想的在线实现形式,辅导员通过引导学生发言,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期间,针对一些同学比穷、装穷、骗到助学金之后奢侈消费等不良行为,在QQ空间上发表“国家奖助学金到底助长了什么”“得到国家奖助学金之后”等相关日志,引导学生回归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QQ日志还着重对学生在拿到奖助学金之后该如何做、如何感恩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在接受国家资助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以实际行动来感恩国家和社会。这两篇博文的点击量非常高,引起了众多学生和辅导员老师的共鸣,为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营造了一个健康、公正、良好的舆论氛围。

再来看一下燕山大学利用QQ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

燕山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旋律”特色教学活动自2010年创办之初,就注重把传统教学与特色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为此“红色旋律”活动特开设了网络版块,筹建了红色旋律特色教学网站、精彩一门课网站、师生互动QQ群、教师微博群等,特别是“红色旋律”教学QQ群,创办两年多以来,吸引了千余学子的参与和热议,也吸引了省内外其他高校的师生参与,以至于“群”满为患,网聊热议至深夜成为常态。同时,老师们对QQ群聊记录中反应的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研讨。对一周学生在网上交流的发言记录,进行下载打印,提交学院教研室供教师们就学生提出的某些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研讨,澄清一些较为困惑的理论问题,总结进行网络引导的相关要点,形成QQ群网络教学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这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QQ昵称为“小鱼儿”的学生说:“说真的,我觉得,我们做思想工作的老师,能把工作做得这么贴近学生,这么活跃,这么灵活,很难得,很好,老师们很辛苦呀!”曾有一QQ昵称为“轻颜”的学生在网聊中说:“哎,好纠结啊,我觉得把社会看得越是清楚,但是无力去改变的时候,真的特别纠结。”经过网名为“一片冰心”的值班老师和同学们的开导,她似乎也打开了很多心结,最后她说:“‘一片冰心’说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心理状态的我,一语中的,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谢谢哦。”昵称为“FATeacher”的福建师范大学某老师留言说:“早上在网上浏览到贵院的网站,感觉很有特色,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与学习。”“这个群很好,我来参加取取经。”

第三个例子是济南大学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渠道。

在济南大学经济学院2200多名学生中,利用手机飞信、手机QQ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0%以上,经常手机登录人人网的学生人数大约占学生总数的50%。济南大学辅导员充分利用这些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新手段,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同时济南大学党委每月为全校辅导员每人提供100元的通讯费,用于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一名辅导员往往面对200~300名学生,通过手机飞信就能直接找到他们。比起传统的班会、形势政策课,手机飞信的方式更直接、快捷、方便,以更低的成本体现人文关怀,取得更高的效益和效率。仅经济学院师生间交流的手机飞信每月的短信流量就在2万条,“利用手机飞信、QQ群、人人网这些网络工具与老师联系,感觉师生间的关系更平等了,交流起来也更方便了。”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班学生张旭这样说。

————————————————————

(1) 陈克文,《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略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0期,第82页。

(2) 龙令曼,《即时通信软件中音视频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的分析与研究》,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余莎莎,《即时通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第2期,第96页。

(4) 张玉芬,《论大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9期。

(5)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6) 杜殿坤译.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386.

(7)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71页。

(8) 刘忆,《以QQ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8页。

(9) 陈发川,林丽凤,《基于手机媒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月第2期,第18页。

(10) 何小朋,刘可文,《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8期,第50—51页。

(11) 刘帅,《3G背景下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与对策》《学理论》,2012年第2期,第187—188页。

(12) 何小朋,刘可文,《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8期。

(13) 张迪良,王韬阳《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由手机文化引起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68页。

(14) 刘帅,《3G背景下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与对策》《学理论》,2012年第2期,第187—1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