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院校共同承担教学研究课题

不同院校共同承担教学研究课题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河南大学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基础。河南大学历来十分重视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该校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科研管理,引导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该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2008年河南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总体情况

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河南大学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基础。该校现有文学院等20个学院(部),学科涉及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7个学科门类;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等中央部委科研基地3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18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该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专职的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342人,高级职称207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平台和一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

依托深厚的人文社科研究学科基础,该校主办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有:《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心理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等。其中《史学月刊》论文转载量长期位居国内同类期刊排名前列,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也是中文图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核心库期刊。

二、主要成绩

1.学校整体科研实力不断提高

2001—2010年间,该校承担高层次项目能力增强,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0余项,承担各类省部级项目400余项,其中“十一五”期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较“十五”期间增长3倍多。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十年间,该校在人文社科领域出版专著1000余部,发表论文18000余篇;评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0项,获奖成果数量长期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2.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平台体系

河南大学历来十分重视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2002年,该校整合地理、经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个学科的科研骨干,组建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十五”时期的建设,2004年,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在提升学校科研实力、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集成优势初步显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决策咨询基地,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该校已经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层面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以及26个校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科研机构为主体,院系虚体科研机构为补充的研究平台体系,成为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撑和载体

3.基础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该校在一些传统学科如文学、历史、英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该校对这些传统优势学科高度重视,通过各种相关制度、措施,使这些学科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保持了活力。该校的王立群教授长期致力于《史记》、《文选》等方面的研究。他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深入浅出地向大众宣讲,受到广泛好评,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张振梨教授致力于中原神话起源和流变研究,组织的“中原神话调查组”,数十年深入田间地头、农家,搜集整理出大量民间口头流传的“活神话”,创立了中原神话学派。他的弟子高有鹏等人继承了深入田野作业的传统,又在许多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他在独立撰写《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等20余部著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我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活动。

同时,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高校,该校清醒地认识到了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校非常注重应用学科的培育和扶持,如经济学、城市与环境规划和工商管理等学科,近年来都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之上得到了快速发展。科研团队和学者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很多学者和团队的研究都围绕着当地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展开,有些直接就是和省、市政府或部门联合开展的。区域经济学科的专家们长期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论证与研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该校多名专家被聘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等重大规划专家组成员。由历史、地理、文物保护、旅游等学科协同配合的规划咨询团队,为省、市、县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等200余项。这些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基本经验

1.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培育人才、凝练方向,提高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平台作为整合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凸显特色研究的载体,具有团队攻关的优势,是承担高层次大项目、产出精品成果的生力军,在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需求

该校科研工作引导教师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导向,大力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同时认清高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注重应用学科的培育和扶持,解决地方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发挥智库的作用。

3.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术影响显著提升

该校鼓励学院、学科、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参加学术会议,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保持与国内国际学术前沿的对话与交流,开拓师生学术视野,提高学校学术影响。

4.规范管理,改革完善科研评价奖励机制,倡导良好学风

该校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科研管理,引导科学研究健康发展。2001年,该校出台《河南大学科研奖励办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热情。2006年,根据该校科研发展态势,制定了新的《河南大学科研奖励办法》,改变了以前以定量为主的评价办法,加大了标志性水平成果的比重。该校还相继出台、实施《河南大学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河南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河南大学学术规范》等文件,使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研教师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的同时,倡导良好的学风。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校人文社科精品成果不断涌现,现将部分代表性成果简介如下:

(1)梁工教授的《圣经叙事艺术研究》,以圣经文本为解读对象,尝试对它的叙事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研讨。该成果从梳理和探讨《圣经》和基督教对西方文学、文化、政治、社会和思想各方面的巨大和深刻影响,转向了研究《圣经》文本自身的文学特点和价值,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

(2)刘进才教授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将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结合起来研究,打破了此前学界在国语运动、现代文学、语文教学三者相互分割的狭小研究格局,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与文学生产的整体观。该成果还从发掘、运用新史料作为研究创新的出发点,在一定层面上扩充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史料领域,对于寻求现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3)于金富教授的《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一文是在国内外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分析与解释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重要尝试和成果。该成果发表在经济学权威杂志《经济研究》上,不仅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全文转载,而且为《当代经济研究》和《江汉论坛》等重要期刊论文多次引用。

以上三项成果分别获教育部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4)关爱和的《中国近代文学论集》,探讨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若干问题。著者长期凝思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在大量收集、梳理、研读原始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回到原初的历史眼光和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对近代转型期文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发表了眼光独到、极富学术价值的原创性学术见解,为揭示近代文学的本来面目,扭转学界对近代文学的误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5)苗长虹主编的《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组织的“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重点书系”之一,对60年来人民开发、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加以说明和阐述,系统再现了黄河60年岁岁安澜的光辉历程。

(6)李玉洁主编的《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丛书(9本)(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对黄河文明形成的三大标志:青铜、文字、城堡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黄河文明产生、繁荣和兴衰的历史轨迹;对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和中外文明的融合与交流进行了全面论述。

五、十二五建设思路

河南大学“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思路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打造平台,凝聚力量,突出特色,提升水平,产出一系列有影响的高水平成果,打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原学派。

具体措施是:积极落实《百年名校振兴计划》,实施文科繁荣振兴工程,通过研究型学院与重点科研机构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平台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争取新一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获得更大的支持;引进、培养、稳定并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聚合科研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并通过合理配置,提高资源效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学术创新的氛围,调动各种力量,提升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实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