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观与社会观

社区观与社会观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重视社区与教育的联系就是非常自然的了。相反,生成性思维的社区教育观则强调学校教育的生活化,重视学校、个体与社区生活的联系,以促进个体的转变。社会教育观是一种更大层次的教育观,也是最能够体现广泛联系性的教育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学校教育发展为社会教育,是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所以说,家庭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持。在传统的实体性思维看来,家庭就是家庭,与学校教育是不相连的两个事物,如同两个没有关系的单子。家庭的功能是养育,学校的功能是负责学习的场所。家庭成员个体之间的联系亦是如此,因为家庭的性质也主要是血缘和经济的联系。但在生成性思维看来,家庭主要是培育人类生成力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生成的基础。这种有助于生成与成长的家庭也体现为超越了经济和血缘关系的那种包括情感的、教育的等等多方面的联系。家庭对个体的支持也对个体未来生成性潜力与动力的培育起着重要的前期奠基功能。如果家长们能理解复杂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及复杂系统中的逐级放大效应,那么家庭对早期教育的作用就会更加主动而自觉了。正因如此,有些教育研究学者就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的作用可能要更大些。

一个学校是处于一定的社区之中的。一个人也是生活在相应的社区中的。所以,重视社区与教育的联系就是非常自然的了。但传统的实体性思维却无视甚至是漠视社区的功能,于是就造成了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的隔离,而社区对学校的支持作用不能得到利用,其破坏角色也不能得到减小或排除。相反,生成性思维的社区教育观则强调学校教育的生活化,重视学校、个体与社区生活的联系,以促进个体的转变。当然与此同时也会要求社区为教育尽量提供宽松自由而具有安全感的环境,因为如此才能提高对教育生成性的支持力。

社会教育观是一种更大层次的教育观,也是最能够体现广泛联系性的教育观。而实体性思维把教育局限在学校教育之内,割裂了教育与社会,丧失了社会对教育最大的依托和最丰富的资源,也远离了宏伟的时代生活,也就失却了教育服务的对象与目标。而生成性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而认为,社会教育才是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背景,因为教育将要服务于改造社会、推进文明所要致力的方向,所以说社会才是教育所要服务的最终对象,也是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学校教育发展为社会教育,是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

【注释】

[1][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2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7:35

[3]本文中的“我们”多指赞同生成性导向教育的人士,其他情形则可能指教育领域的工作者。

[4]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448

[5][德]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陈维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229

[6][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345

[7]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北京.教育研究.1995.7

[8]项贤明: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北京.教育研究.2003.10

[9]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10]金生鈜.理解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20

[11][美]Patrick Slattery.Curricul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modern Era[M].Garland Publishing.Inc.1995:245

[12][英]A.N.怀特海.观念的历险.周邦宪.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0:111

[13]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北京.教育研究.2003.2

[14][德]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陈维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137

[15]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5:93

[16][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11:092

[17][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634

[18][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5:149.131

[19][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152

[20][比]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299

[21]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7:162

[22][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345

[2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387

[24]本文的实体指的是能够独立存在的,可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因为没有实体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它与幻象相对而言.详见 冯契.哲学大词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1338

[25]本文的生成有时又译为变易,指处于由非存在到存在,或由一种质而转化为另一种质的过程中的现象.详见 冯契.哲学大词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1298

[26][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张尧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275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262

[28]何光荣.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自序

[29]同上.8-9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460

[31][美]B.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罗黎辉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9:23

[32]当然也有其他的分类方式,比如地域的、时间的、个人流派的等等,特别是从人类的科学进展角度把科学思维方式分为三类(实体思维、能量思维和信息思维)与本文都有相通之处(参见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61)。但本文认为从实体性和生成性这两种本体论思维方式进行的分类最有说服力,对教育的启示最大。故本文采取如此的分类。

[33]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1:92-107

[34]杨适.哲学的童年.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83

[35]俞宣孟.本体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528

[36]伊壁鸠鲁.给赫罗多德的信.载于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134

[37]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85

[38]同上.101、106

[39][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0:145

[4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2:63

[41]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391

[42]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420

[4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2.101-102

[44]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32

[45][加拿大]约翰·华特生.康德哲学原著选读.韦卓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7

[46]同上.2000.5:8

[47]同上.2000.5:93

[48][加拿大]约翰·华特生.康德哲学原著选读.韦卓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106

[49]同上.110

[50]同上.174

[51]同上.出版说明

[5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73

[53]同上.80

[54]樊公裁.黑格尔的实体学说与当代哲学思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134

[55][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336

[56]同上.397

[57]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26-27

[58][美]斯特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65

[59][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190

[60]司马云杰.大道运行论:关于中国大道哲学及其最高精神的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5

[61]同上.218

[62]同上.337

[63]同上.156

[64]同上.164

[65]刘坤生.老子解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4

[66]同上.22

[67]马恒君.周易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4

[68]马恒君.周易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70

[69]汪忠长.易与道.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6:36

[70]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15

[71]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18

[72]同上.

[73]同上.20

[74]同上.14

[75]杨适.哲学的童年.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183-184

[76]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16

[77]亚里士多德全集(第2卷).论生成和消灭.苗力田.徐开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410

[78]同上.413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213

[80]同上.214

[81]同上.216

[82]同上.213

[83]同上.217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217

[85]同上.214

[86]同上.131

[87]同上.365

[88]同上.370

[89]同上.375

[90][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5

[91]同上.10

[92]同上.16

[93]同上.19

[94]同上.39

[95]同上.45

[96][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31-32

[97]怀特海全名为 Alfred North Whitehead,可译为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或A.N.怀特海,简称为怀特海,下同。

[98][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127

[99]同上.174

[100]同上.204

[101]同上.155

[102][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84、85

[103]同上.170

[104]同上.118-119

[105]同上.390

[106]同上.72

[107]同上.102

[108]同上.40

[109]同上.416

[110]同上.38

[111]同上.161-162

[112]同上.49

[113]同上.254

[114]同上.202

[115]同上.17

[116]同上.180

[117]同上.597

[118]同上.147

[119][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298

[120]同上.5

[121]同上.402

[122]同上.73

[123]同上.404

[124]同上.410

[125]同上.417

[126]同上.428

[127]同上.50

[128]同上.408

[129][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165

[130]同上.109

[131]同上.149

[132]同上.474

[133]同上.27

[134]同上.307

[135]同上.293

[136]同上.409

[137]同上.24

[138][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34-135

[139]同上.135

[140]同上.137

[141]同上.119

[142][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83

[143]同上.117

[144][美]托马斯·库思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言文学.吴国盛.张东林.李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145][德]费希特.论学者的革命.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收馆.1984.10:82-83

[146][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洲.徐建军.翟向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72

[147][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81

[148][美]托马斯·库思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言文学.吴国盛.张东林.李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5

[149][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16-117

[150][美]托马斯·库思.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151][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214-215

[152][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20

[153][美]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50

[154][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220

[155][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洲.徐建军.翟向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39

[156]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2

[157]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公元前六百年至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7:57

[15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222

[159]同上.225

[160]同上.226

[161][英]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论著选.[美]H.S.塞耶.王福山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8:26

[162]同上.27

[163]同上.36

[164]同上.36-37

[165]同上.37

[166][英]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论著选.[美]H.S.塞耶.王福山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8:120

[167][德]恩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郑开琪.袁志英.陈少新.马静珠.汪小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9:182

[168]同上.5-6

[169]杨建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爱因斯坦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4:264

[170]杨建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爱因斯坦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4:345-346

[171]同上.347

[172]同上.413

[173]同上.第七章.第8部分

[174][美]斯特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62

[175]同上.263

[176][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127

[177][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转引自 苗东升.刘华杰.混沌学纵横.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3.6:192

[178]苗东升.刘华杰.混沌学纵横.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197

[179]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7:337-338

[180][英]史蒂夫· 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许明贤.吴忠超.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

[181]同上.39

[182][英]史蒂夫· 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许明贤.吴忠超.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3-54

[183]同上.54

[184]桂起权.傅静.任晓明.生物科学的哲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1:132

[185]同上.

[186]同上.132-140

[187][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57

[188]同上.296

[189]陈建翔.量子教育学: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北京.教育研究.2003.11

[19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III.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叶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中文版序

[191][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8

[19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316

[193]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700

[19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张尧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268

[195][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洲.徐建军.翟向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209

[196][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2

[197][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204

[198]同上.84

[199][德]恩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郑开琪.袁志英.陈少新.马静珠.汪小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9:049

[200][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365

[201]郭知旭.禅诗三百首.高僧篇.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4:422

[202]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

[203][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281

[204][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洲.徐建军.翟向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239

[205]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80

[206][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0:101

[207][法]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周仲良.张国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401

[208][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242

[209]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42

[21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277

[21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9:8

[212][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564

[213]同上.32

[214][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297

[21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6:394

[216][英]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杨富斌.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564

[217][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214-215

[218][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397

[219]同上.403

[220][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178

[221][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185

[222]同上.380

[223]同上.381

[224]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314

[22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4

[226]同上.65

[227]同上.69

[228]同上.89

[229][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0

[230]同上.93

[231]同上.93

[23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2

[233]同上.57

[234]同上.21

[235]同上.39

[236][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11

[237]同上.43

[238]同上.101

[239][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00

[240][英]A.N.怀特海.观念的历险.周邦宪.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0:106

[24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9

[24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03

[243][英]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杨汉麟.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3:83

[244]同上.

[24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4

[246]胡志强.中国国际人权公约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253

[247]同上.170

[248][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4

[249]同上.104

[250][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忠印.吴志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