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及社区主义的相关研究

社区及社区主义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社区及社区主义的相关研究(一)关于社区的概念“社区”是个泊来词,其英文Community的核心意思来自于“共同”。更广大的世界社区,将由许多小社区组成,这些小社区的健康发展将促进世界大社区的健康发展,而生活在各个社区中的个人将决定所有社区的状态。表1 社区分类表虚拟社区的迅速发展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社区及社区主义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个泊来词,其英文Community的核心意思来自于“共同”(Com‐mon)。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是群居和政治的动物,整个希腊城邦就是政治社区的范围,而这区域由平等的公民所组成,共同追求共同善(Common Good)的生活,使得社区除了具有空间的特性,还具备了一定的精神内涵。

关于社区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社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社区是指由若干具有亲族血缘关系的同质人口组成的社会联合团体,强调血缘的纽带作用,实质上是指传统乡村社会的代表———家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人们逐步将现实社区定义为拥有共同交情、地缘关系的自然社会组织,1980年以前的社会学家都把地理位置的相近性作为组成社区的重要特质。

泰勒(Michael Taylor,1975)在《社区、无政府和自由》(Community,Anar‐chy and Liberty)一书中对“社区”做了新的界定:社区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形式,在这个组织中的个体们彼此:(1)共同分享信仰与价值观;(2)建立直接和多边的关系;(3)实质上的互惠(Practice Reciprocity)。柏西‐史密斯(Percy‐Smith,1996)则认为“社区”是指一群以某种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人们,而“某种方式”则可以从空间的社区和利益共同体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弗恩巴克Fernback(1999)认为“社区”的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理解:作为场所的社区(Community as Place)、作为符号的社区(Community as Symbol)和虚拟的社区(Community as Virtual)。[19]

对于社区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在德鲁克基金会编著的《未来的社区》中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论述。1998年,美国德鲁克基金会已然意识到建设未来社区这个课题的重大意义,于是,他们组织了18位享誉世界的管理大师(学家)各自写了一篇命题作文,文章围绕“未来的社区”展开。18篇文章后来汇集成册,便形成了《未来的社区》一书。书的开篇照例是彼得·德鲁克的提纲挈领之作。在名为《城市文明化》的引言中,德鲁克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在已经到来的21世纪,最需要的是非营利性社会部门组织的蓬勃发展,在城市这一新兴的社会主导环境中进行社区建设。“只有社会部门的机构,即非政府、非商业、非营利性组织,才能够创建社区,满足现在市民、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工作者的需要,而他们正成为发达社会的主流。原因之一是,只有非营利性组织才能提供我们所需的社区多样性———从教堂到专业协会,从照顾无家可归者的社区组织到健身俱乐部。非营利性组织也是惟一能满足城市第二需要的部门,即城市成员实现市民价值的需要,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这部分人正成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群体。”[20]

未来的组织运行更像是一个动态的多个社区相互关联的聚合体,而不是那种严格的自上而下的层级体系,每一个社区都可以看成是围绕着一个共同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个体的集合。随着全球变革步伐的加快,组织之间的界限变得愈加模糊。未来世界最理想的社区,将由一系列各自独立的不同社区组成,容许差异,释放能量,散发凝聚力。更广大的世界社区,将由许多小社区组成,这些小社区的健康发展将促进世界大社区的健康发展,而生活在各个社区中的个人将决定所有社区的状态。

(二)社区的分类

由于人们对于社区的认识不同,而且社区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关于社区的分类有很多种,归纳如表1[21]所示。

(三)关于虚拟社区的研究

在以上的社区分类中,和媒介社区比较相近的概念是虚拟社区。虚拟社区的雏形在万维网发明以前就出现了,实际可追溯到1984年Brand和Brilliant创建的The Well(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全球电子讨论链),主要用来实现“虚拟邻里关系”的交互式讨论和协商。1990年Well引进Cyberspace(网络空间)的名称,虚拟社区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虚拟社区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公告版到新闻组,从网上聊天室到在虚拟社区服务器上构建自己的主页,一大群素昧平生的人由于趣味相投而经常在线聚会,匿名的乐趣和摆脱空间限制的信息交往自由,使众多参与者开始在这个网络上构筑交流个人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随着虚拟社区的成熟,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在网上集结、传文件、讨论和聊天,使用者因此获得了真正社会交往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的乐趣。

表1 社区分类表

img3

虚拟社区的迅速发展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Haward Rheingold将网络社区界定为“一群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进行彼此沟通,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的人们所形成的团体”。[22]他认为虚拟社区是社会某个群体的集合。当网络拥有了足够数量的受众,且他们又在网络上进行了足够多的讨论,并为此付出了足够多的情感并得以发展人际关系时,这个网络就可以被称为“虚拟社区”。

Hagle和Armstrong则从商业的角度,对虚拟社区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虚拟社区是一群通过网络而聚集的拥有共同兴趣和需求的人。这些陌生人大部分只是在偶然的机会下,被吸引进入社区之中并分享彼此的感觉的。但是虚拟社区又不只是一个社交的环境,它始于共同的兴趣,并会转化为具有关键作用的购买力群体。促成这种转换的部分原因在于社区开放了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其中也包括了产品的价格与品质。[23]可见,虚拟社区是一个可以通过产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交流而产生商业价值的平台。

(四)关于社区主义的研究

“社区主义”(Communitariannism)这个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841年,古德温·邦比(Goodwyn Barmby)建立了一个名叫“世界社区主义联盟”的组织,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这个术语的词根是社区(Community)。在社会学领域具有强烈社区主义色彩的古典社会学家是滕尼斯和杜尔克姆,前者在《社区与社会》中强调了社区对个人的重要意义,后者则关注社会价值观的整合作用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来的英国社会学家麦基弗在1917年出版了《社区:社会学研究》,也强调指出,社区必须建立在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社区的主要特征是共同善[24]和公共利益。[25]

当代主张社区主义观点的社会学家包括孔豪瑟(William Kornhauser)、罗伯特·尼斯贝(Robert Nisbet)、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罗伯特·贝拉(Robert N﹒Bellah)和埃米泰·埃兹奥尼(Amitai Etzioni)。新社区主义的文本主要包括罗伯特·贝拉与其同事所著《心灵的习性》(1985)、埃米泰·埃兹奥尼所著《社区的精神》(1993)和《新黄金定律》(1996)以及菲利普·塞尔兹尼克所著《社区主义者的劝说》(2002)。他们撰写的著作形成了当代社区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塞尔兹尼克的《道德集体》为社区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根据他的观点,社区主义并不拒绝自由主义理念,它力图重建自由主义,减少过度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危害,鼓励有责任心的道德。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埃兹奥尼,学派的杂志是《回应性社区主义》(Responsive Communi‐tarianism),这也是他们的活动平台,“权利与责任”是指引该学派的指导性原则。因此,新社区主义亦被称为回应性社区主义。[26]

社会学的社区主义应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主义社会思想的两大学术群体之一;另一个群体就是政治哲学中的社区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泰勒(F﹒W﹒Taylor)、桑德尔(Michael Sandel)、麦金泰尔(Alasdair Maclntyre)和沃尔泽(Michael Walzer)。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社区主义在欧美国家的呼声渐高,社区成为公共政策研究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因素。欧美国家在观察到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市场决策模式和以国家为中心的权威统治模式都无法解决社会问题之后,提出以社区主义来统合社会与政治改革路线上的种种矛盾与分歧。美国总统克林顿主张政府应当充分应用社区资源,以协助政府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方针下推动社区犯罪防治政策,这不仅节省了政府资源的投入,而且更加强了社区民众的安全感。这一点与欧斯本和盖伯勒在《新政府运动》(Reinventing Government,1992)一书中所提出的“授权社区”(Community‐owned Government)有异曲同工之处。

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竞选期间没有走传统的工党的路子,而是宣扬社区主义的路线(New Communitarianism Path)并取得了成功,成为执政党。其后欧美国家共同提倡的“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也具备了一定的社区主义的实质内涵。

当前社区主义的发展除了实务上的应用,也在学术思潮上引发各界的深入探讨。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社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论(Communitarianism‐Liberty Debat),极大地丰富了社区主义的内涵。但在进一步发扬社区主义在公共事务应用、探究社区主义的实质意义与精神的问题上,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一般而言,社区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在理论层次上,社区主义论者指出,自由主义对个体与社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个体并非像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个体主义所描绘的那样,是先于社会而可以独立存在的;第二,在经验层次上,社区主义论者指出,在自由主义的社会中,真正的社区是无法建立的,自由主义的社会充其量只是基于工具性价值形成的一种协会(As‐sociation)式组织,像一个“失舵的集合体”(A Collection of Rudderless),久而久之必将产生自我解构的危机;第三,在实践层次上,社区主义开始开拓公共议题,他们指出自由主义长期支配公共论述的空间,却不见增进实质民主的参与。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埃米泰·埃兹奥尼专门创办了《回应性社区》(The Responsive Community)的期刊,专门从社会责任和公民参与的角度分析各种实际的公共政策。针对社区主义在公共事务的实质内涵,Batcher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说明:第一,叙述性的社区(Descriptive Community),这是指具有归属感的一群人所构成的人际网络关系,基于分享共同的生活方式与公共设施而拥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感,以产生一种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第二,价值性的社区(Valuative Community),一个完善的社区至少可以具有凝聚性(Solidarity)、参与性(Participation)与共识性(Coherence)的功能价值;社区主义能否成立,亦必须视社区本身可否实现前述三种价值目标。第三,主动性的社区(Active Community),社区成员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扮演主动的参与性角色(Participative Role),一方面以充分反映政策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s)的观点与利益,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民主政治的价值。

社区主义是媒介社区化聚合的重要理论依托,它仍然遵循了社区主义一贯的理念和原则,并使媒介融合的内涵逐渐走向软化。因此,本书所指的媒介社区化聚合不再是简单地继续用原来的物质媒介的习惯思维来看待媒介融合,而是以物质媒介社会化过程中所负载的回应性来丰富受众共同意识创造的实质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