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街道社区的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街道社区的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探索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建立的合作关系为基础,结合街道社区提出的要求,参与设计了针对街道社区层面的“党史国史教育”活动。选择的影视作品应紧密围绕“党史国史教育”工作重点进行,是为实现“党史国史教育”工作目标服务的。

笔者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建立的合作关系为基础,结合街道社区提出的要求,参与设计了针对街道社区层面的“党史国史教育”活动。在策划活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特点,采取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是关键,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

1.红色影视作品赏析

在街道社区层面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和方法就是影视教育。所谓影视教育,就是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展示影片、视频、图片、歌曲等,从而达到直观的“党史国史教育”效果。通过观看影片、视频、图片等,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情境,熟悉历史人物,把握重要历史事件。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开展座谈会、讨论会,以党团组织或社区为单位撰写观后感或其他文章。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以影视教育手段开展街道社区“党史国史教育”,可以引导基层党团员和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街道社区青年具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养。

以影视教育手段开展街道社区“党史国史教育”,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区志愿者公益讲座为辅助手段,帮助基层党团员和群众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随着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帮助基层党团员和群众不断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工作的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

这种教育模式也可以在高校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出现,课程名称可以定为:“中国近现代史影视赏析”“红色影视赏析”“观影读史”等。

在街道社区使用影视教育手段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可以由基层党团组织(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党团员观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相关的影片、视频、录像、图片等,也利用业余时间和娱乐时间以文化活动形式组织党团员和群众观看一些影视作品。选择的影视作品应紧密围绕“党史国史教育”工作重点进行,是为实现“党史国史教育”工作目标服务的。

选择影视教育的作品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爱国主义优秀影片,革命先辈、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历史人物电视连续剧,历史纪录片、文献片,历史栏目评论。影视资料在形式上分为:电影、电视剧、音频歌曲、纪录片、文献片、讲解评论片、现场报道、口述访谈、老照片等。

组织基层党团员和群众观看影视资料时,要注意“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目标与影视欣赏有机结合,也就是结合“党史国史教育”计划的信息点观看视频,引导观众边观看边思考。一般组织者应在播放视频前会有引语或简短的介绍,或者是提出一两个相关问题,这是必须注意的。影片播放完后组织者应根据观众观看的情况,提问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观后讨论会,讨论后组织者可以邀请参加讨论会的专家志愿者进行现场点评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每一名党团员学习周期都可以选取一个典型的视频影片,赏析后进行重点讨论,组织观众以党团组织为单位根据讨论结果深入思考并写出书面报告、心得体会、观后感、影片评论、其他体裁文章等。

组织基层党团员和群众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借助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所创设的历史情景,加强对“党史国史教育”计划中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结合“党史国史教育”工作涉及的近现代史理论内容,选择不同的影视资料。总体来说,可以把影视实践教育从内容上划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正确反映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影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经典故事影片《鸦片战争》《林则徐》,文艺纪录片《圆明园》《大国崛起》第1、2集,中国古代文明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第二部分,正确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情况的影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片《孙中山》,影片《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谭嗣同》《孙中山》《林家铺子》《农奴》《骆驼祥子》。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结合“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观看《复兴之路》《火烧圆明园》;结合“南昌起义”观看电影《八月一日》,再现大革命失败至工农兵武装诞生这段时期的历史概貌,通过观影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本色。针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问题进行宣讲,组织基层党团员和群众观看大型电视文献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开天辟地》);还可以选择播放影像《风雨独秀》,欣赏影片介绍陈独秀从晚清秀才到五四旗手、从中共缔造者到大革命失败的替罪羊、从“托派”领袖到晚年孤独的反思者的人生历程,进而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陈独秀历史评价问题,培养基层党团员和群众依据确凿的史实体察时代环境、掌握人物思想发展的能力。

第三部分,正确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情况的影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纪录片《李大钊》《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抗战》《解放战争》《纪念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电影《建党伟业》《八路军》《我的长征》《抗战》《日出东方》《东京审判》《太行山上》《红河谷》《血战台儿庄》《平原游击队》《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劳工之爱情》《白毛女》《青春之歌》《西安事变》《大决战》《建国大业》,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走向共和》,专题图片展《彝海结盟》《南京大屠杀》《抗日烽火》,歌曲《抗敌歌》《救国军歌》《救亡进行曲》《新编“九·一八”小调》《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长城谣》《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跟着共产党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东方红》《朱德将军》,《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炮兵进行曲》《我们的铁骑兵》《露营之歌》《行军小唱》《反扫荡》《进军曲》等。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结合“五四运动”组织基层党团员和群众观看影片《我的1919》;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观看影片《长征》;结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组织观看《731部队》,揭露当年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以铭记历史,开拓未来;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组织观看《沂蒙六姐妹》。在回顾“新中国成立”时,可以欣赏电影《建国大业》,以其恢宏鲜活的历史场景生动再现1945—1949年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的历程;这一段在中国现代史上背景最为复杂,也最直观地反映了怎样看待“第三条道路”的幻灭问题。

第四部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的历史情况的影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片《国庆纪事》《周恩来外交风云》《走进西藏》《横空出世》《复兴之路》《新中国外交》《林彪与“四人帮”》,影片《开国大典》《冰山上来客》《周恩来》《情归周恩来》《李双双》《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霸王别姬》《沙家浜》《火红的年代》《庐山恋》《东方神舟》。

第五部分,正确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历史情况的影视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片《邓小平》《西藏今昔》《天下第一村——华西》,影片《高考1977》,专题图片展《辉煌成就——改革开放30年》。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性成就”宣讲播放新中国六次国庆节阅兵:开国大典阅兵(1949年10月1日)、建国五周年庆典阅兵(1954年10月1日)、建国十周年庆典阅兵(1959年10月1日)、建国三十五周年庆典阅兵(1984年10月1日)、建国五十周年庆典阅兵(1999 年10月1日)、建国六十周年庆典阅兵(2009年10月1日),既可以展示新中国的国力和军威,又可以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迅猛发展,使党团员和群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震撼。

第六部分,其他综合大型纪录片、照片集和经典歌曲库。主要内容包括:纪录片《中国近代风云人物》15集(孙中山、陈赓、刘少奇、周恩来、邓颖超、宋美龄、蒋介石)、《大国崛起》12集、《中国神火》12集、《复兴之路》(1)千年变局;(2)峥嵘岁月;(3)中国新生;(4)伟大转折;(5)世纪跨越;(6)继往开来。雅俗共赏的“图说历史”类读物《我们的1950年代》《我们的1960年代》《我们的1970年代》《我们的1980年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证照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等。上述作品紧密贴合历史阶段,既充分尊重了事实,又富有阅读趣味,使党团员和群众避免阅读理论著作时容易出现的厌倦情绪。通过从照片中寻找一些特定时代的历史风貌,给自己带来一些感观的愉悦,就会对影像欣赏产生积极的认同感。经典歌曲库是把1840年以来反映社会变迁的民谣民歌,各个时期代表性的歌曲、电影插曲进行集合。

使用影视教育手段开展“党史国史教育”,还要注意融会贯通,多角度分析揭示所要阐述的原理。例如:在播放专题影像《孙中山》时,紧密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先是追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分别代表的“双轮革命观”(一指生产力的变革,二指推翻旧阶级的暴力革命),接着回顾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汤武革命,应乎天,顺乎人”的原初含义,再分析这一概念在晚清民初自日本移植到中国的过程,集中阐释“革命”观念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流变,从而展示“革命”话语的起源、成长、变异、式微的历史动态过程。由此,学生对“革命”的理解也就会比较准确、全面,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等不同时期的相关概念。

2.征文比赛

通过根据一些重要纪念日组织征文比赛等实践活动,让党团员和群众就某一方面问题展开深入的学习、探讨和研究,加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认识,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把握相关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追求,从而激发党团员和群众的爱国热情,激励党团员和群众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党团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征文活动,锻炼党团员和群众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党团员和群众的研究能力,全面提高党团员和群众素质,培养一批爱国、务实、具有远大理想的党团员和群众。

征文比赛活动围绕党团员组织给定的主题,采取自拟题目的方式参与,征文体裁可以是散文、故事、研究性论文、议论文、报告等。征文内容可以是人物、事件、历史背景、成就、经验教训、原因、启示、措施、感受等。

征文比赛可以针对给定主题范围内的某一问题进行论证、阐述,要求论证充分、有理有据、感情真挚、给人以启发,或能找到以前别人没有发现的材料或论据,或者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撼,从而加强撰写者对历史的追问,对现实的思考,增强撰写者的历史责任感。

3.红色文化说唱会

红色文化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献、文物、革命歌曲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氛围等。

红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以及不懈追求的奋斗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举办“红色文化”说唱会,可以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时代风貌;在开放的、友好的、情感式、体验式的艺术情境中,在情理交融的氛围中,增进党团员和群众对于“三个选择”的认同和对于革命战争岁月中党和战士奋斗牺牲的崇敬和怀念;并通过交流合作和舞台展示,增强参与者的自信和表达表演能力,增进党团员和群众相互之间的友谊和集体凝聚力。

具体活动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比如唱红歌、朗诵红色诗词,分享红色旅游的照片、见闻,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和轶事,讲述最喜爱的红色影视剧的精彩片段,表演话剧小品等。鼓励原创的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作品,可以适当增加伴舞等。演出服装、演唱或朗诵CD伴奏、小品道具等相关材料由参赛选手自行准备或制作。所表演的必须是传承经典的红色作品,主要包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新民歌等各类健康进步、励志向上的歌曲;战争革命、改革开放题材的诗词、散文、故事、影视剧观感、红色旅游见闻讲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