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

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还培养了大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者,开展了全国性的文献资源调查与文献资源建设的协调工作。可见我国文献入藏量与生产量之间差距之大。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重复浪费现象。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

第三节 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

一、我国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为人类贮存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除甲骨、简牍、缣帛等,现存于国内各大图书馆的唐宋以来的纸质古籍达10万种以上。

(一)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1998年统计,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约有18亿册(件)。其中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855亿册,全国高校图书馆总量5亿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3300万册,全国工会系统图书馆近5亿册,各类中小学图书馆5亿多册,其他文献机构还有一定的藏量。

我国图书馆和文献信息部门的馆藏文献不再是单一的印刷型出版物了,各种新型载体文献如声像型、缩微型、电子型文献都纳入收藏范围。如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收藏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1982年以来的医学光盘(近3000万条)和70种期刊(1968—1977年)的缩微平片。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收藏了美国国会图书馆1967—1989年的书目光盘和1983—1989年美国政府科研、开发工程报告题录、文摘光盘以及近1000份美国名牌大学博士论文缩微平片等。各类图书馆和文献情报工作部门均按各自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等,有针对性采选文献,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藏书体系。如公共图书馆系统的馆藏文献体系具有综合性、地方性特点,高校图书馆系统建立了专业教学用书体系,科研情报系统的馆藏科技文献的品种、类型比较齐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及所属分支机构可满足该院全部文献需求的70%。高校图书馆35%的学科文献达到研究级水平,满足率达到55%。

与此同时,我国还培养了大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者,开展了全国性的文献资源调查与文献资源建设的协调工作。特别是全国高校已经建立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主要高校图书馆都担负了相应的文献建设协作任务。

以上这些,都说明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从总体上看,成就巨大,已经走上了健康、稳步、不断发展的轨道。

(二)我国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文献资源资源建设仍呈现一种低水平的自然发展状态。其主要表现是:

1.文献藏量不足

目前全世界年出版图书80万种,我国只引进10万种,仅占1/8。全世界年出版期刊20万种,我国只引进3万种,占1/7。仅美国国会图书馆检索系统年入藏图书达20万种,是我国年引进的2倍,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年引进的3.3倍。美国一些大型图书馆年入藏期刊6万种,是我国进口期刊的2.3倍。美国人均拥有馆藏6.8册,而我国人均拥有0.6册,仅为美国的1/11。据统计,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到的文献线索,约有40%~50%在国内找不到原始文献,低于国际图联1973年UPA计划中所建议的国外文献满足率应达70%的标准。

我国图书馆对国内文献的入藏也不很理想。中国国家图书馆年入藏中文新书占全国出版图书总量的50%左右,省一级的图书馆约占20%~40%,地、市、县图书馆仅占3%~20%。可见我国文献入藏量与生产量之间差距之大。由于一些重要文献缺藏,使一些应掌握的知识信息不能掌握,不应遗漏的文献遗漏了。

造成我国文献资源贫乏的社会历史原因,还包括由于战乱和动乱使大量文献遭受损失。

2.入藏文献重复浪费较为普遍

我国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重复浪费现象。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统计,全国外文原版科技期刊重复率达60%,而专业覆盖面不足38%。其中自然科学类重复率达70%以上,工程技术类重复率达50%以上。有的期刊重订数高达50份之多。重复入藏的文献不能增加应有的知识信息量,反而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

3.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据调查,我国外文科技期刊的利用率最高为30%,低的不到5%,文献存储单位平均有50%~70%的书刊无人问津。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终端检出的文献,有40%~50%在国内找不到原文。

4.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进展缓慢

主要表现是:协调机构组织工作乏力,多头领导,“虚”多“实”少。整体规划布局方案操作性不强,缺乏指令性质,落实中随意性太大。各文献收藏服务单位观念陈旧,缺乏整体全局意识、协作协调意识、共建共享意识等。总体上看是号召的多,理论性的多,实质性的进度慢,效果不显著。

5.文献资源建设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从根本上说,我国文献资源的建设和配置主要是政府行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靠政府投资来维系。由于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国民经济不丰,人们认识滞后,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在社会发展规划上不到位,资金投入上不成比例。

6.文献资源建设队伍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在专业队伍的建设方面,把文献采选工作简单化,把专业工作一般化,把复杂劳动体力化,因而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不能到位。

7.对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挑战缺乏总体对策

随着网上信息剧增和各类文献数据库的大量涌现,文献配置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文献收集范围超出了纸质文献,传统采购方法越来越受到挑战。近两年来,国内外网上书店大量涌现,各种网络型出版物目不暇接,我们面临着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许多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实践。

二、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概况

(一)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尝试期(1957—1976年)

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7年9月,国务院颁布《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决定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之下,设图书小组,负责全国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成立全国和地方的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具体规划实施全国的藏书协调工作。根据方案要求,北京、上海分别建立了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和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此后天津、沈阳、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西安、兰州、成都等地的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也相继成立,成员馆105所,其中省级公共图书馆17所、高校图书馆75所、专业图书馆13所。

全国与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成立后,按照方案要求,“研究和解决有关中心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合作,包括图书采购、调配、交换、互借等方面的业务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在外文书刊的采购协调和馆际互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家节约了外汇。北京图书馆的“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印《全国西文新书联合目录通报》,在9年中报导了全国500余家图书馆的西文新书194 548种,并先后出版27种专题联合目录。哈尔滨、沈阳等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对科研人员发放了通用借书证。广州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在广州科学馆内设立了包含该地区29个图书馆藏书的查目中心。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在上海图书馆内采取开架陈列的方式,设立了含1550种常用科技期刊的“上海市现期科技期刊阅览中心”,还在上海地区开展藏书补充协调,除了按文献类型分工入藏外,还按学科专业进行分工:上海图书馆以收藏化学化工、采矿、冶金、电工技术、仪器仪表、农业等方面的书刊为主,复旦大学图书馆分工收藏数学方面的书刊,其他医学、纺织等方面的书刊则由相应的图书馆分工收藏,这使上海地区的藏书协调有了一定的基础。

1962年国家科委与文化部共同制订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草案)》的图书部分时,要求加强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各地区图书馆委员会的联系;建立图书馆协作区,在大区范围内开展协调工作;没有建立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省、市、自治区,可视需要建立地区图书馆协作组织。这样,浙江、湖南、安徽、吉林、河南、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相继建立,使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一步深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献资源协作协调工作基本处于停顿。

(二)全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恢复期(1976—1985年)

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许多图书馆感到单凭自己的馆藏已很难满足需要,要求恢复或建立文献协作机构。从1977年至1985年,全国有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5个省、市、自治区恢复或建立了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或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开展了地区联合目录编制、外文版书刊采购协调、馆际互借和干部培训等活动。在这段时期,地(市)级图书馆的协调工作也开展了起来。

同时,各系统的图书馆协作协调工作也日趋活跃。1981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成立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1987年改名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有47个高校图书馆和3个图书馆系为委员单位。全国高校图工委建立后推动了地区与部委的高校图书馆协调机构的建立,到1984年,除西藏和台湾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西北、华北、东北、华东四个大区还成立了大区一级的高校图书馆协调组织。铁道、交通、冶金、机械、轻工、纺织、邮电、航空、地质、化工、水电、石油、林业、医学、公安、政法、财经等院校主管部委,也先后成立了部委所属院校的高校图书馆协调组织。这些协调机构成立后都开展了一些工作。全国高校图工委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专题讨论会,就协作协调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学术探讨。

中国科学院系统是比较早地就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着手进行规划和改制的。1978年中科院系统开始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体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于1985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并与原名并行。全院100多所图书情报单位分别按地区及学科,组成两种类型的图书情报网。中科院图书馆系统研制全院西文连续出版物的标准著录,生产书本、卡片、磁带三种载体的数据产品,并建成一个联机检索系统。

其他部门在文献资源共享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工作。1983年5月农业系统成立中国农业图书馆协会,其成员包括高等农牧水产院校图书馆,中央与省属和农业有关的单位图书馆共120多所,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1985年5月中医药系统成立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协会委员会,有55所图书馆和情报室参加,开展了编制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外文传统医药学书刊联合目录的工作。1985年10月党校系统成立全国党校图书资料工作联络小组,由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等12个单位组成。

(三)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调研期(1985—1992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性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开始受到重视。1984年5月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提出建立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协调机构的建议。同年11月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在成都召开全国图书馆协调工作座谈会,讨论了建立全国性图书情报工作直辖市机构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此项工作迫在眉睫,事关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部委之间必须破除门户之见,加强横向联系,尽快开展全国的协作与协调工作。1985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文化部联合召开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公共、高校、科研、部队、工会系统图书馆的代表和宣传文化部门的负责人20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之一就是推动图书馆馆际协作协调,实现图书情报资源共享。1987年8月8日,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名义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协调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搜集和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布局,组织协作,实现资源共享。1987年10月22日,国家科委与文化部共同主持召开了“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会议,委员会由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中国社会科学院、邮电部、电子工业部、国家档案局、国家标准局、中国专利局等组成,主要工作是研究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国家图书情报事业发展规划及方针政策的建议,研究和协调全国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开发利用,研究和协调全国图书情报系统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的建设。

部际协调委员会成立后,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加强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协作协调工作,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文献资源布局调查研究工作。1987年6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布局调查研究课题被列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同年8月,部际协调委员会将这一工作纳入自己领导之下,并将调查的范围从哲学、社会科学扩展为全部学科。在1987年至1990年期间,全国共有486个单位的近万名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评估了2000多个(包括不同单位的相关学科)研究级学科的文献收藏,建立了“全国文献资源数据库”和“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用户评议数据库”。通过这项调查,明确了我国文献资源布局的模式,应是以特大型和大型图书情报单位为骨干,联合收藏专深的科学、专业图书情报机构,在按学科(或主题)领域、文献类型、语种和地区择优分设专业文献中心的基础上,组成由中央宏观调控、分布相对均衡、多级多面的全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四)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项目实施期(1992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教委分别率先在本系统内立项开展了文献资源整体建设工作。

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本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三级结构设想,即院文献情报中心是全院综合性文献的收藏和服务中心;院地区文献情报中心是院的地区性多学科文献收藏和服务中心;研究所图书情报室是全院的专业收藏和服务中心。纵向上逐级由综合到专深,横向上各专业文献中心和学科文献中心互相匹配,互相补充,组成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功能的文献资源体系。

高校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是原国家教委1992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系统内的文献资源整体建设项目。其布局模式以学科布局为主,地域分布为辅,兼及语种、文献类型、地方文献等因素;以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所在的15所高校为主体,联合其他具有特殊专业优势的一些院校,构成高校文科文献保障体系;以全国各类型高校的馆藏建设为基础,保证各种用户的基本需求,形成一个多学科、有层次、结构合理、重点突出、为全国高校读者服务的文科文献资源布局模式。目前建有《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西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随着“211工程”在全国百所高校的实施,高校文科文献中心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较为充足的经费保证。

1998年,科技部选出8家中央级科技信息机构,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通过经费的增量调节和存量调整给予重点支持,集成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运行至1999年已初见成效:一是收藏范围有所拓展:外文期刊从1997年不足5000种增加到1万种,连续出版的国外重要会议文献从不足800种增加到1500种,年收藏重要的科技图书从不足2000种增加到4000种。二是以上述8家信息机构为基础,形成国家科技文献数据库加工体系,包括建立8家馆藏文献的联合书目数据库和题录文摘数据库,实现联机编目和网络查询;规划建设包含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全文的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三是建立集中式国家科技文献资源服务网站,即对授权用户的文献需求由中心站根据文献来源转发给相应的馆藏单位,再由该馆藏单位向用户提供,同时由中心站进行费用结算和利用统计,以便实现“二次文献检索,一次文献传递,网络导航服务”功能。四是实施对保障体系的标准化管理。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和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愈来重要的作用,我国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图书情报界的重视。1999年1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国家图书馆牵头,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机关干部图书馆、情报信息院(所)以及军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系统共124家图书情报单位汇聚北京,研究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计。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会上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关于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实行资源共建共享的指示精神。孙家正部长指出,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一要统一,二要联合,三要实行资源共享,防止重复建设。会议还对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研讨。2月15日,全国124家图书情报的代表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共同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向全国图书情报单位发出倡议: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原则,建立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五)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理论研究情况

随着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实践的发展,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86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上,不少专家根据国外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发展状况和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实际,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和创意。1987年由广西《图书馆界》杂志编辑出版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讨论会专刊》,这是一部较早集中反映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成果的文献。

南宁会议后,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得到图书情报界广泛的关注,国家“七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课题研究迅速在图书馆界展开。在这段时期,我国公共、高校、中科院等图书馆系统纷纷开展文献资源的调研活动,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在文献调查方法和藏书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和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同时,我国文献资源研究的文章大增,1991年达到284篇。我国图书馆学期刊努力为文献资源研究提供园地,《图书馆》杂志举办征文活动并开辟“文献资源研究”专栏,刊发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在此期间还出版了多种具有影响的文献资源调研报告集,如《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科学院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北京部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调查研究成果汇编》等,出版了肖自力等选编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布局论文选》,吴慰慈、刘兹恒的《图书馆藏书》,沈继武、肖希明的《文献资源建设》等。

在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研究领域成果较为突出的是关于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研究,关于我国文献资源布局的研究,关于藏书评价的研究,关于微观的馆藏建设与馆藏结构的研究等。这些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实际,有一定理论深度,是整个图书馆学研究中成果较为突出的领域。

三、我国文献资源的布局构想

在我国文献资源布局模式的讨论中,人们逐步形成一些比较一致的共识:

①高度集中控制,不现实也不足取。我国文献资源系统庞大复杂,现实的条块分割体制造成了许多控制不畅,如果这个系统仅由一个中心来决策指挥,一是往往会统得过死,缺乏应变能力;二是难以发挥各被控对象的积极性,系统的整体化功能难以发挥;三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也不足取。

②分散控制。相对来说易于调动各馆的积极性,从局部或从近期的角度来看,效益也许是好的。但是我国文献资源布局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整体化建设问题,从整体化建设高要求的角度看,从建设效益和迫切性看,过于分散的控制模式只是一种不解决问题的低效率模式。

③等级结构控制。在各种布局模式中,也许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情况的布局类型。它是指逐级建立从属的子系统,从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层次分明的大控制系统。在系统中首先实现子系统的局部的优化,然后根据大系统的整体目标和功能要求,对子系统再进行调整配置,最终实现大系统整体的最优化。

在等级结构控制的布局思想指导下,一些人提出了一种颇有影响的三级文献保障体制:

第一级为国家文献资源中心。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有关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某些地区图书馆、有关高校图书馆组成。这些馆根据各自的馆藏特色,分工收藏文献,达到研究级和完备级水平。一级布局应起到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的作用。

第二级是地区文献资源中心。可在全国选择6~8个藏书基础较好、地理分布合理的中心城市建立地区级文献资源中心,以满足该地区文献需求的大部分并积极开展该地区文献资源建设的协作协调。

第三级是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由省级公共图书馆牵头、组织建立文献情报网络。这一级布局在我国已有较长时间的实践基础,一些省市在这一方面已提供了较多的经验,是三级布局中的基础部分。搞好这一级布局建设,可以大大缓解一、二级布局的压力。

三级布局模式是在综合考虑文献的地理布局和学科布局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我国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基础。但是,当信息社会迅速到来,信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文献信息传递和提供变得快捷和简便的时候,地理布局的重要性就会降到较低的位置,从而为三级布局模式构想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