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村传播资源的贫乏

我国农村传播资源的贫乏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我国农村传播资源的贫乏——一个典型调查笔者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的影响”的主要成员之一,于2006年6月随课题组深入到新疆农牧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乡村人口1262万人,乡村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62.85%,乡村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牧区面积远大于城区。

四、我国农村传播资源的贫乏——一个典型调查

笔者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大众传媒新疆现代文化的影响”的主要成员之一,于2006年6月随课题组深入到新疆农牧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广播、电视、报纸这三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新疆广大农村的使用情况。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大众传媒的信息流量在城市和乡村极不均衡。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使新疆绝大多数传媒产业都集中在大城市中,这一方面是传播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一方面也是新疆传媒发展的巨大漏洞。新疆地广人稀,城镇分散,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年底,新疆总人口为2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6万人,城镇化率为37.15%。乡村人口1262万人,乡村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62.85%,乡村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牧区面积远大于城区。[14]“西新工程”解决了广播电视在农牧区的覆盖率问题,但是覆盖率并没能解决农牧民日常的信息需求。在新疆,由于地域辽阔,使得新疆的城市和乡镇分散,县市之间的距离平均在750公里左右,乡镇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更远,这就使得传播的成本增加,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严重滞后;地区和县一级媒体传输设备落伍导致转播过程信息的丢失,不少农牧区用电不能保证、播出节目内容大多不适合农牧民的需要;由于农牧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报纸几乎没有人订阅,更没有零售点,也没有一份面向农牧民的报纸;原本就少于城市的信息量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流向农牧区的就微乎其微了。课题组在农村访谈时,不少农牧民对广播电视台提出看法:广告太多,而且他们认为广告是骗人的;播出内容有些听不懂。经询问,是因为播出语言过于城市化。农牧民还要求增加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非常少。据地州和县媒介反映,农牧民对媒介播出的有关农牧业科学技术的内容非常欢迎,节目播出后经常有农牧民打电话到媒介询问详情。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个特别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收视率和收听率比较低,报纸能读的人就更少了,故大众传媒在农牧区对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仍然很弱;另一方面,农牧民对大众传媒又抱着极高的信任度(媒介崇拜),他们认为,媒介是党和国家办的,应该相信。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大众传媒的发展日益向着都市倾斜,造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息媒介发展的巨大反差。与中东部地区现在无限的信息和受众有限的注意力之间的巨大反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疆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牧区中受众大量的空闲时间和有限的信息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两种反差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传播差异日渐扩大,一方面是大众传媒在城市中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的不断涌入使受众在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上进退两难;另一方面是大众传媒在欠发达地区的严重缺位,受众在如何获得信息或者获得更多信息上处于弱势地位。课题组在调研中还发现,城镇居民的媒介舆论监督的理念普遍强于农牧区居民。农牧区居民媒介舆论监督的理念不但淡薄有时候甚至淡漠。课题组就“如果遇到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您觉得最好是”询问被调查对象,在7个选项中选择“向新闻媒体反映”的,锡伯族占8%,柯尔克孜族占2%,蒙古族占12%,维吾尔族占1%。访谈时农牧民会向调查人员反映许多调查内容以外的有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有的地方农民还把调查人员当做上面派下来的,围着调查人员倾诉,希望能够把他们的问题反映上去。当说到可以通过媒介反映问题时,大部分人表现出十分茫然的样子,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办法。而知道这种办法的人说,不会写或不知道报纸、电台、电视台在哪。大众传媒“喉舌”功能的偏失,导致了乡村受众媒介话语权的缺失。这种缺失使政府决策失去了最主要的依据,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多少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对于构建新疆和谐社会是不利的。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差距,这种反差在新疆是最为特殊和显著的,仅仅抓住少部分人的传媒注意力显然是不够的。新疆地处边境,少数民族与邻国语言相通,别有用心之徒容易利用我们宣传的盲区进行反动活动。因而,城乡传播资源差距的拉大,信息不平衡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知沟”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安全、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