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工作管理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工作管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方应该将顶岗实习学生视同正式员工,采用同一管理标准,严格约束,统一管理。三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学校派指导教师全程到顶岗实习单位跟踪,实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四是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采取以企业现场实践考核与顶岗实习表现相结合的形式,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进行成绩的评定工作。

三、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工作管理

实习期间,学生的真正身份应该是一位“准员工”,其工作管理应该依托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企业方应该将顶岗实习学生视同正式员工,采用同一管理标准,严格约束,统一管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区别,才能加快向社会人的转变。学校方面,要求指导教师每天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实际情况,关心学生生活,加强思想工作并进行专业指导,检查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要做好与企业管理部门及师傅们的沟通与交流工作。

(一)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要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完善管理制度,多管齐下,实现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使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环节。如针对学生的规范有《实习管理条例》、《学生手册》以及《学生校外实习行为规范》等。二是教务部门通过系、教研室、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辅导员实现对顶岗实习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教育、监督等,以达到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目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按时提交实习考核和实习报告的相关资料,及时向指导教师反馈实习情况,教师定期指导,及时联系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是一只断线的风筝,时时能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关爱。三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学校派指导教师全程到顶岗实习单位跟踪,实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四是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采取以企业现场实践考核与顶岗实习表现相结合的形式,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进行成绩的评定工作。(1)

在完善工作管理制度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赋予灵活性

学校可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变化,结合企业生产情况调整顶岗实习的计划,主动适应学生和企业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做到刚性规范、柔性实现。要允许各教学系在该制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进行修订完善。针对企业用工淡旺季和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允许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学时安排、放假日期等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

2.赋予可调节性

个别校内实训环节可带到顶岗实习单位完成;允许顶岗实习时间的错位移动;允许考试、考查采取多种方式完成等。

3.赋予学生较大的可选择自由度

学生可采取两种方式完成顶岗实习,允许选择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个别教学环节(如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允许学生一面外出择业,一面完成课题回校参加考核答辩;对于因顶岗实习所耽误的主干课程学习,学生可提出申请由系统一安排进行补课。

4.赋予教师指导实习自主性

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可依据时间调整教学任务或紧凑教学课程的时间安排。

5.赋予学生专项学分

为了充分反映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顶岗实习成绩合格者可赋予一定的学分,而不合格者则不计学分。

(二)以人为本,实施柔性过程管理

面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深化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改革,把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引入到顶岗实习中是十分必要的。

1.以权变理论为管理依托,形成“软”管理模式

“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这句格言就是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决定采用哪些适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而不是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模式。(2)

职业技术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的教学特点和人才市场要求变化以及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实事求是地作出适当调整。随着顶岗实习的广泛深入,职业技术院校可以推出“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人才模式,利用“十一”、“春运”派遣商务英语专业、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到车站、交易会会场、星级大酒店等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方式,进一步推动顶岗实习的实施。

2.切实保证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可坚持“动态可调、柔性管理”的原则。对于企业接受批量学生集中实习的情况,可以实行“顶岗实习课表”;对企业只接受零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实行“个人课表”。所谓“个人课表”,就是根据顶岗实习的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习的时间、方式和地点,以保证校内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由教务处、二级学院(或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顶岗实习课表、个人课表)。学习的进度和质量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负责,教学质量由教学督导科评价监控,保证学生课程学习的质量,也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这样既符合了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目标,也符合客户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

(三)加强质量监控

1.对准备工作的质量监控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有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走出误区,认识到顶岗实习同劳务市场招工应聘的本质性区别,能够将企业品牌、工作经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个人长远的职业发展放在第一位,从而淡化金钱概念,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学生以学习为首要任务,以努力工作的良好心态走上实习工作岗位,为顺利实习奠定基础。(3)

实习前准备工作中的质量监控关键点如表4‐1所示。

表4‐1 实习前准备工作中的质量监控关键点

img7

2.在岗工作中的过程监控

(1)实习日志。

要求学生每天填写实习日志,从进入实习场所的第一天起开始记录,记录每天在企业进行的实际工作和心得体会,直到实习结束。实习日志是学生自己记录顶岗实习情况和积累专业实践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也便于学校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保证对实习过程的管理。

(2)周汇报。

学生对每周的实习情况、实习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向指导教师汇报。每周的周汇报截止时间为星期日,星期一由指导教师收集整理并装订成册。要求指导教师阅读学生的周汇报,并回答学生的疑问。学生如不能用电子邮件形式向实习指导教师汇报,应向教师提出申请,经同意后采用其他形式汇报自己的实习情况。周汇报数量未达到者,将取消毕业实习答辩资格,毕业实习成绩记不及格。

(3)中期检查。

实习中期可要求学生返校接受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学生的《毕业实习情况回执表》上交情况、周汇报、中期总结报告、实习日志、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进展情况。

(4)过程控制。

要求指导教师定期走访学生的实习所在地,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收集学生所在地指导师傅的有关资料(毕业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等),并及时与指导师傅交流沟通。对在本市实习的学生做到2次以上的走访,走访时应有数码照片记录教师的活动情况。对不在本市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及写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必要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同时要求指导教师每周做好辅导记录,及时收集学生的周反馈表并进行整理。每月向实习领导小组汇报的内容包括:学生毕业实习落实情况,走访在本市实习的学生情况,与不在本市实习学生的联系情况,辅导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学生周汇报情况,毕业实习中期检查情况,学生安全情况,学生就业签约情况。

相关案例: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模式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1+1+1”的教学模式,第二学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一年,每年实习学生总数约800~900人,分布在全国范围内50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学院在2006年就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的网络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纪律约束和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监控,取得了不错的实习管理效果。但这只能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一般问题,而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及惰性,成长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因此,亟需研究和探索出一套学生顶岗实习教学与组织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组织纪律、团队精神及企业意识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实习对于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在岗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的精神。基于上述目标,我院于2008年开始了基于“任务驱动”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解析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的是:首先,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任务,并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实际任务之中;其次,教师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步骤和结果;再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任务为中心,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所设计的任务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建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促进下,以协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设计

学者Mally和Kristi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关键包括四项内容:组织中心的辨识、设定最终目标、任务分析和时间整合。这也应该成为任务确立的重要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用问题或真实任务驱动学习,主张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以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因此学习情境的设置就要真实、多元。基于以上考虑结合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实习情况,在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这一过程基本的实施步骤与思路如下:

1.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组。我校实习生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北京、上海、青岛、济南等地。每个酒店20~30人,学生大多集中在餐饮和客房两个部门。每家酒店就大致分成两个任务小组,每个小组推举1名组长。

2.根据教师的研究特长,给每个酒店的任务小组配备专业导师。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效果,可按照1∶30的比例配置导师,即900名实习生,共配置30名左右的教师,一般而言,每个酒店配备的导师是2名以上。导师指导学生所在的酒店会有所交叉,此举便于导师形成团队对实习酒店进行共同研究。为便于工作,同一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尽量集中在一个地区。

3.每个实习地由5~7名教师组成导师组,根据当地酒店发展状况及学生实习酒店的基本情况和岗位工作情况,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成长历程,确定成长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任务主题,此部分为整个工作流程的关键。与此同时,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大致可以分为餐饮、客房、前厅三个任务模块,导师团队根据三大模块由浅入深地设计具体专业任务,或鼓励学生在完成已有任务的同时尝试自主提出新任务,并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

导师在每个星期都要与学生见面1~2次,阐明任务并提供完成任务的范例、途径,明确任务组长的职责。其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提供指导与帮助。

4.各任务小组接受任务并进行任务分析,明确各自分工,制定方案,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或解决任务,此外,在完成已有任务的同时会自主初步设定新任务。各任务小组撰写活动结果报告并由导师组织经验交流及成果分享与展示。

5.学生参照过程考核的评价标准,逐项进行自己评定,并在活动结果报告书上写下简短的自我评语,再由各任务小组组长给出小组成员的评价得分,在此基础上,由导师对目标工作任务进行小组和成员的检查评价并给予反馈。当然,如果测评结果不是与某一测量标准一一对应的话,这种反馈就不能仅仅简单地告诉其测评结果,而要通过反馈去努力提高受测者的工作积极性,发现不足,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以求在下一次任务中获得持续的工作改进。然后任务小组将新任务构思提交给团队导师组,师生共同制定新任务。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强化过程管理,让每一名实习学生处于有效监控中

为避免顶岗实习工作流于形式,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全方位的顶岗实习管理网络系统,确保“每一名实习学生都处于学校的有效监控之下,让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该校制定了《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班主任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和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对各个管理层面的职责、责任、管理内容、手段等作出明确规定,对能够预见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处理预案。这一系列管理办法每年均根据执行的实际情况和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构建综合化管理网络。该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实施“企业、学校、指导教师、带教师傅、学生家长并行”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管理模式;校内实习实行“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专业科—学生科—学校领导”分级管理的运作模式,对学生实习表现、能力培养、知识技能学习、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化管理。

学校要求企业按1∶3的比例为实习生指定带教师傅。企业和带教师傅主要依据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及时与校方或指导教师沟通学生的综合表现。该校每学期还定期召开实习工作总结暨管理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改进。在此基础上,该校于2010年汇集了100多个较为典型的实习教育管理个案,编写了《顶岗实习教育管理案例和工作指南》一书,作为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的指导性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