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践行“本土国际化”理念开设暑期国际学校

践行“本土国际化”理念开设暑期国际学校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分析了此次暑期学校的创新之处,并总结了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四点展望。海外项目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并纷纷要求扩大规模,耶鲁暑期学校管理机构因此设立了全职职员,专门负责暑期学校海外教学项目。近几年,英国的开放大学还成功开展了虚拟暑期学校的实践。而另一种由高校自主开展的暑期学校项目则较好地凸显了本校特色。

践行“本土国际化”理念开设暑期国际学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暑期学校项目探索与实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

王丽娟 王小军

摘 要:在借鉴国外大学开办暑期学校的经验和对国内知名大学暑期学校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201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了首期暑期国际学校,旨在践行学校“本土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与完善,让学生体验“不出国的留学”。本文分析了此次暑期学校的创新之处,并总结了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四点展望。

关键词:暑期学校 本土国际化 实践

一、国内外大学暑期学校概况

(一)国外概况

1.美国:以哈佛大学暑期学校为例

(1)历史演进

1871年,暑期学校始于美国哈佛大学,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起初,暑期学校由哈佛大学文理学校直接管理;1976年,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成立,以后由该机构接手。暑期学校是一所独立预算机构,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教师培训、学生学业补充与扩展时期;开办国际研讨会与特殊学术会议,形成综合性教育氛围,开拓暑期学校在国际学术、文化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时期;平衡教育质量与入学数量的关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群体教育与继续教育时期;调整教育目标,加强第二中学学生教育、语言教育与预科教育,教育向国际化发展时期。(1)

哈佛大学暑期学校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聘请自己学校的优秀教师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来实现教学资源的互补,同时也让世界更了解哈佛大学,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影响力。哈佛大学非常重视课程结构的设计,试图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课外活动等,实现与学术课程的互补,从而创造综合性的教育氛围,打造学术性、文化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暑期校园。(2)

(2)暑期课程和项目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美国大学的暑期学校课程已是相当丰富,教育教学项目也富有多元性,其中既包括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也包括海外交流项目和第二外语学习项目等。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课程涉及文理共72个学科,其中包括在线网络课程、高中生项目、英语作为第二语言项目、海外学习项目、乌克兰暑期项目和为中学生英语教学及相关专业教师举办的暑期研讨班。在为教师开设课程的同时,各高校还根据自身条件和学校特色开展了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特色的暑期学校项目,如哈佛大学开设了继续教育项目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项目。

暑期海外学习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到海外进行研究和学习,开阔眼界,丰富对世界的理解,这类项目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实现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模式。(3)早在2004年,耶鲁大学就在美国之外7个国家开设课程9门,课程均由耶鲁教授讲授以保证教育质量。海外项目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并纷纷要求扩大规模,耶鲁暑期学校管理机构因此设立了全职职员,专门负责暑期学校海外教学项目。2006年,耶鲁大学暑期学校在12个国家开设课程22门,较2004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3)时间安排

暑期学校时间短于正常学期,一般为5~12周。美国大学比较多样化,有的集中,有的分成不同的课程系列。不同的课程系列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同,因而入学申请、课程注册、增加和放弃课程的时间也随之不同。(4)

暑期学校相对较短的学习时间,可以使教学更为集中。就如何安排课程的具体教学时间,各学校不尽相同。哈佛大学大部分4学分课程每周上课两次,每次时长2.5小时;大部分8学分课程每周上课5次,每次时长2小时。针对个别特殊项目和课程有不同安排。而斯坦福大学则采用学季制,暑期学校生物学导论课(3学分)每周三次,每次80分钟;初级经济学(4学分)每周三次,每次75分钟;现代汉语精读(8学分)每周5次,每次4小时。

(4)学分转换和互认

哈佛大学内部大部分学院以及世界其他大部分大学,接受哈佛大学暑期学校开设的课程成绩。由于不同大学学位学分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哈佛大学建议学生在注册哈佛暑期课程之前先征求并获得所在学院关于学分转换的同意。

2.英国

英国高等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开放性大学的办学形式,这被誉为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成果。(5)开放性大学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暑期学校就是其中一种教学方式。英国的开放大学一般要求学生在暑期进行为期一周的住校学习活动,这项活动在一般的传统大学举行,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与传统大学日常教学类似。暑期学校的教职人员团队由开放大学教师、兼职教师和所在寄宿大学的教师组成。其活动安排包括演讲、研究会、现场作业、实验室模拟操作和自由式讨论等。近几年,英国的开放大学还成功开展了虚拟暑期学校的实践。

英国高校的暑期学校注重在重点发展学校某一优势或某一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开展暑期学校,其课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将其暑期学校课程集中在其最具优势的财经类科目,开设了从传统的经济学、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到当代国际关系、企业管理实践的前沿问题等一系列课程,以集中强化其核心学科的优势。同时LSE还大力发展海外项目,尝试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合作举办暑期学校以及将暑期学校开办在其他国家,2004年,LSE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第一期北大——伦敦经济学院暑期学校开设了5门课程,涉及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授课教师均为LSE的教授,授课语言为英语。LSE暑期学校时间较短,约为三周左右,但被划分为两个为期三周的课程系列,以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安排灵活自主选择。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高校的暑期学校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高校自主进行组织,另一种是由某一独立的研究机构举办。(6)由澳大利亚数学科学研究所(AMIS)组织开展的AMSI暑期学校项目是成功的例子之一。AMSI暑期学校项目先后在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成功开展。而另一种由高校自主开展的暑期学校项目则较好地凸显了本校特色。高校自主开设暑期学校课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可以方便学校的留学生教育,留学生可以通过暑期学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国学生的发展,本国学生通过暑期学校可以提前完成本应该下学期完成的课程,也可以提前毕业时间。(7)例如,悉尼大学开设的暑期学校课程主要为了使学生得以提前完成其学习计划并在其较弱的学科得以强化,或使学生能够平衡学习时间,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悉尼大学暑期学校课程在时间设置上也较为灵活多样,2009年悉尼大学暑期学校共分为三期:12月初~1月末,1月初~2月中旬,1月中旬~2月底。

(二)国内概况:以北京大学等高校为例

1.开设的课程和项目

img28

2.时间安排

就国内大学而言,暑期学校一般集中在特定的时间段,学习周期也比正常学期短。至于如何具体安排课程的授课时间,各校也是不尽相同。北京大学暑期学校持续时间为5周,其中课程教学时间4周,50分钟为一学时,每学分相当于15学时。暑期课程时间安排整体较灵活,大部分2学分的课程每周上课2次,每次连上4节,也有些课程每周3次,每次连上3节。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持续4周,南京大学暑期学校时间为5周,而复旦大学与厦门大学暑期学校时间分别是8周和6周。

3.学分转换和互认

针对校内学生,如果选修了北京大学暑期学校的课程,其所获学分将得到承认,成绩也将计入成绩单。到现在为止,国内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承认本校学生在北大暑期学校选修的学分。北京大学还专门制定《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管理办法》,鼓励校内学生以各种形式和方式参与校际交流,特别是暑期的国外学习交流。(8)

①2012年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简介[EB/OL].http://summer.pku.edu.cn/ss/cms/article/detail.jsp?no=1336959722265_caojian,2012-11-03.②All the Courses for 2012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EB/OL].http://iss.ruc.edu.cn/courses.php,2012-11-05.③南京大学暑期学校教学工作规程(试行)[EB/OL].http://jw.nju.edu.cn/167/menu217.html,2012-11-03.④柳丽华,马勇.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79.

二、我校暑期学校项目运行情况

教务处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收集信息,对多所大学开展了暑期学校项目调研,并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决定颠覆传统的两学期制,采用三学期制,且在7月9日至8月3日期间开设了暑期国际学校。本次暑期学校共开设42门暑期课程,课程涵盖经、管、文、法、理等学科门类,并开创性的开设日语和俄语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共有3 877名本校本科生、448名硕士生、29名博士生以及88名外校学生参与了注册选课,最终确认选课2 059人次。

(一)办学模式

本次暑期学校项目实行校院两级办学。学校统一组织暑期学校项目课程,支持邀请国际一流师资,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招收国内、国际学生来我校参加暑期学校项目课程学习。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在暑期学校项目期间积极举办各种特色教学和培训项目,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国际交流。

(二)办学形式

本次暑期学校项目采用“课程+学术讲座+国内外交流+课外活动”的形式。

暑期学校仍然是以课程为主,学校根据学院的课程申报和课程调研结果,开设高质量的课程,既包括基础专业课程,也有学科前沿课程、我校特色课程(见下表)。

暑期学校部分课程

img29

学术讲座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国际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暑期学校需要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2012年暑期学校共举办四场大型讲座,其中包括7月15日Julio Lacarte-Muro(胡里奥·拉卡特·穆罗)大法官作的主题为《WTO上诉机构(DSB)的成立背景和发展未来》的讲座,7月20日华盛顿大学、长江学者王家骁教授作的主题为《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 and Regional Free Trade Areas:Options for China》的讲座等。

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本校教师与外教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使外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深刻感受中国文化、校园文化。暑期学校项目运行期间,学校组织多种课外活动,营造暑期学校项目文化氛围。对于国际学生,学校组织多种文化、体育活动,如参观、游览、校内演出等,促进国际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体验中国文化,加强我校学生与国际学生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国内外交流主要培养学生广阔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挖掘海内外教育资源,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短期海内外访学、夏令营、实习等活动。本次暑期学校选派多名同学赴瑞士、香港等进行学习交流,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学分认定及转换

本校学生获得的暑期学校项目课程学分直接计入学生在学成绩单,非本校学生的学分认定按学生所在学校规定办理。

三、我校暑期学校项目的创新之处

(一)办学理念明确

我校始终秉承“本土国际化”办学理念,凸显国际化办学特色,“以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为背景,立足本国、本校,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使全体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成为国际化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9)暑期学校的开办正是为了回应我校这一战略而产生的,最终服务于这一战略。2012年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暑期学校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明确提出:“进一步营造国际化办学的环境,强化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

(二)目标定位精准

我校暑期学校具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即以全面提升国际性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以暑期学校为跳板,以提升国际性为主线,试图全面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双提高”,并最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践探索大胆突破

1.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聘请国际知名教师是保证暑期学校教学质量的源头控制措施,也是暑期学校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次暑期学校的授课教师绝大部分来自国外著名大学,包括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美国纽约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2.国际化的课程建设

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能促使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和办学质量。本次暑期学校开设了一批国际化的课程,包括《国际税法》、《国际金融》、《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我校暑期国际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3.实行小班教学制度

小班教学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成本高昂,但其教学效果优势十分明显: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小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深度都得到加强。(10)本次暑期学校力推小班教学,有的课堂应外教要求甚至控制在10人左右,鼓励同学与外教进行互动,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同时,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4.考核方式灵活性强

课程的考核方式完全由外教自主决定,学校原则上不作干扰,最后折合成百分制。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体现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具有相当的弹性和灵活性。

(四)管理与服务人性化

针对外国教师,学校为其配备了42名志愿者,在开课前后积极联系外教,落实行程、生活安排、课酬、机票报销等琐碎事宜,对暑期学校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针对开课教师的特殊要求,比如2学分的授课时间缩短为两周,学校也给予了全面的考虑和衡量。给外教制作的教师手册更是力求完美,外教们能随时联系志愿者、联系人、项目办公室人员、宾馆、教学院长等。另外,学校还专门举办外教招待会,邀请外教们与校领导、联系人、志愿者们欢聚一堂,观看表演、品尝美食、交流经验。

针对暑期学校学员,根据选课情况和学生需求,暑期学校项目办公室适当扩大了课堂规模并增开相应课程,并为学员制作了精美的暑期学校学生手册,学生手册人手一本,每个学生能很方便地看到上课时间、地点、教师介绍。针对外校学生,暑期学校办公室事前与后勤处积极沟通,安排住宿,国际学院鼎力支持,为之购买卧具,财务处提前为其办理E卡,确保外校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便利。

四、我校暑期学校项目的成绩与不足

(一)暑期学校项目取得的成绩

1.学校层面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增强学校竞争力,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国际化暑期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育理念,营造了创新的氛围,开拓了创新的思路,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要的要求。暑期学校使优秀的学生能更深入地接触到学科前沿领域,努力钻研所学知识,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益尝试。学校近年来一直在摸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而暑期学校正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暑期学校的课程方式、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方法等均与传统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引导性”与课程的开放性,这也适应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学校以暑期学校为杠杆,逐步推进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

扩大了我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暑期学校通过建立起与国外大学之间的联系,吸引国外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将逐步打造成我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暑期课程对校外学生的开放,加强了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使更多的高校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暑期学校结束后,先后有中国石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来我校调研暑期学校项目,进一步深化了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

2.学生层面

充分体验国外教学模式,提高了综合素质。暑期学校课堂并不是中国传统式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多强调启发和互动,并不给学生提供标准的答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很多学生开始会感觉很难适应,但在课程结束时都深感“这一个月的学习比一个学期的收获都大”。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专业内容,更是学习方法。

获取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本次暑期学校的课程设计以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为主要途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选择相关课程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极大地扩充了学生们的英语词汇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口语水平以及写作水平。

促进学生与外国教师的交流,感受异域文化。外国教师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暑期学校,我们能感受到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学习环境,同时也向外教弘扬了中华文化。

3.教师层面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力量,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联系人很多是青年教师,他们能参与到暑期学校课程中来,能深刻体验到国外教学模式与方法。因此,暑期学校在拓宽了我校教师与国外教师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广大中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范例。

(二)暑期学校项目存在的不足

1.人文社科类或通识类课程比重不高

人文社科类或通识类课程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程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此次暑期学校课程中经管法类课程居多,通识类课程比重偏低,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需求。

2.教学管理环节存在一定的疏漏

暑期学校项目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过程,教学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暑期学校的办学成效。2012年暑期学校在运行期间,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比如对学生的考勤约束性较差、部分课程介绍不详细等,这为以后暑期课程的开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五、对我校暑期学校项目的展望

(一)努力实现暑期学校与科研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

学校所倡导的暑期学校项目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包含了科研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但目前如何协调学生实践、科研创新与暑期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一体化,仍需学校统一规划和各部门通力合作,这也是暑期学校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共享师资,实现学分互换

暑期学校的合作模式并不罕见,比如北大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开办的暑期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优质的教师资源相对稳定,也让学生更容易“走出去”。另外,学校还将考虑与国内大学合作,如人大、北大,一方面可以节约运营成本,共享师资;另一方面努力实现学分的互换,更大程度地方便学生。

(三)充分利用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暑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投入的经费毕竟有限,下一步学校应研究如何使暑期学校逐步与市场挂钩,当然这也主要是针对外校或国外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校的财政支出,进而促进开放、参与式的办学方向的实现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

(四)尝试改革培养方案,使在校学生充分参与到暑期学校课程中

为了使全校同学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暑期学校中来,增强暑期学校对学生的约束程度,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到暑期学校的益处,学校正尝试改革培养方案,设置2~4个学分作为必修环节。

【注释】

(1)柴文玉.哈佛大学暑期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教育理念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85-88.

(2)柴文玉.哈佛大学暑期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教育理念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1):85-88.

(3)柳丽华,马勇.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78-80.

(4)宋鑫,卢晓东.中美大学暑期学校实践比较[J].高等理科教育,2008(5):29-34.

(5)柳丽华,马勇.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78-80.

(6)柳丽华,马勇.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78-80.

(7)胡莉芳,郝英.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开放、国际、市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1(4): 22-26.

(8)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相关管理办法[EB/OL].http://dean.pku.edu.cn/2011xssc/bkkcrdxfzh.htm,2012-11-02.

(9)仇鸿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6):124-129.

(10)徐白羽,卢晓东.耶鲁大学暑期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特色[J].中国大学教学,2006(2):54-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