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善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慈善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慈善文化教育无论对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慈善文化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开展慈善文化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开展慈善文化教育有助于发扬我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道德新风尚,这正是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体现。

(三)慈善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的慈善文化教育因各自的思想渊源不同、文化背景相异,发展历程和教育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差异。我国慈善文化教育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构建新型慈善文化,积极有效地开展慈善文化教育,推进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慈善文化教育无论对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慈善文化教育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是当代中国的全体社会公民。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慈善事业必须与公民道德建设相互协调发展。建设公民道德有多种途径和方法,然而,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是我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公民参与慈善事业,培养公民的慈善与爱心,提高公民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提高必须立足于吸收祖国传统文化精髓并进行发扬光大,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发扬我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道德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以道德认知带动道德实践,从而明确公民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与其他公民共同承担社会赋予的道德义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慈善事业的发育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公民的教育过程。因此,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本身就担负着救助个人和教育公民的双重职责(36)

2.慈善文化的利他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伦理道德价值

慈善文化具有伦理道德价值。其一,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和努力实践这种利他主义的伦理价值观;其二,慈善文化是和谐社会内在的道德基础,这一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认同和奉行的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而这一道德取向与慈善文化的人道旨意、仁爱关怀,正好吻合。其三,慈善文化凸显了尊重人的人本价值。慈善文化以其对他人困难与不幸的同情和关注,不仅彰显了人性的美好,也突出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以人为本也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3.慈善文化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慈善文化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一是心理平衡功能。一个乐于公益事业的人,在他付出劳动时,即使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也可以得到精神愉悦。二是认知导向功能。当慈善文化被认知主体内化后,能为人们提供从事慈善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三是规范约束功能。慈善文化中“仁爱、利他”等思想观念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慈善就成为多数人的行动。四是促进人际和谐功能。慈善活动可以使个人与他人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37)

4.慈善文化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慈善文化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南浔区慈善总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德治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中外发展实践表明,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并进入繁荣阶段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带动精神文明或者与时俱进的新道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发展,相反,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某些程度的物欲横流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衡却可能导致价值观的扭曲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滑坡。这就需要各种制度的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约束。相对于刚性的制度规范和国家强制力,道德伦理则是通过社会教化、个人修养、内心认同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而以利他主义为价值观、以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无疑是我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慈善文化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慈善文化倡导人们对善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负责,引导人们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因此,开展慈善文化教育有助于发扬我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道德新风尚,这正是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