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慈善文化教育借鉴

外国慈善文化教育借鉴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对美国慈善事业具有领导作用的慈善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支持,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和以信仰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社会问题。它的使命是培养具有仁爱之心和才干的新一代年轻人,让年龄在4到24岁的青少年通过参与慈善事业和服务学习,贡献于他们的社区。“一便士的收获”证实了儿童借助于慈善事业和服务他人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

(四)外国慈善文化教育借鉴

LTG(Learning to give)课程。Agard讨论了名为“学会给予”(Learning to give)的K-12计划,它是由密歇根基金会委员会提供的一项课程,目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公益服务和慈善事业的教育。

“学习给予”(LTG)课程是一套标准化的,教师久经考验的课程,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生活更好的联系,此项课程计划由在校教师精心设计而成。旨在传播有关慈善事业及其运作过程原理的知识,发展学生给予和服务的技能,并鼓励年轻人掌握作为民主社会一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遵循了现有的教育标准和基准,该课程计划经过了至少三位教师的实地测试,这些老师均没有参与过本课程制作。一个多元化的公平审查委员会考察了此课程,以确保它对于民族、种族、性别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学习给予”课程创造性地将四个有关慈善事业的主题(慈善事业的定义、慈善事业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行为和服务)同理论性内容结合起来。该慈善课程分成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水平,它已确定了什么是5年级、8年级和11年级的儿童应该知道的关于非营利慈善机构的知识,将四个慈善事业主题和它们的基本概念被编制在数以百计的课程之中,任何家长和教育者都可以通过“学会给予”的网站免费查阅学习。网站提供该课程的基本框架,并给予家长良好的思想观念,提供议题供家长和孩子进行深刻的讨论。使用该课程的试点学校的教师认为,它为拥有共同语言和公益价值观背景的人们进行理论性的服务学习和品德培养提供了一个适合学习的模型(40)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YMCA)。作为对美国慈善事业具有领导作用的慈善组织,基督教青年会(YMCA)支持,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和以信仰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以来对价值观的强调,基督教青年会在培养健康儿童、构筑和谐家庭、建设稳定社会方面处于领导者的位置,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基督教青年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所从事的工作都在教育和演示着他们所遵从的四个核心价值观:关怀、诚实、尊重、责任,这些价值观体现在每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计划和活动当中。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YMCA of the USA)的儿童教育专业顾问芭芭拉·罗斯(Barbara Roth)认为:青少年儿童并不是靠帮助陌生人来学习慈善和志愿服务的,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这方面的学习开始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来说,对慈善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因为它可以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当孩子们能够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做一些有益的行为之前,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慈善”。 芭芭拉·罗斯解释说:低龄儿童理解“慈善”的最简单的方式是观察家庭成员的慈善行为。同时,他推荐给家长几种简单的让孩子理解“慈善”概念的方法;家长们如何利用假期教导孩子“关怀和照顾”的重要性,以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能力、有助于他人的成年人。

共同美分(COMMON CENTS)。共同美分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教育组织,它专门致力于设计和实施针对青少年的服务学习项目。它的使命是培养具有仁爱之心和才干的新一代年轻人,让年龄在4到24岁的青少年通过参与慈善事业和服务学习,贡献于他们的社区。服务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它的思路是将经验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它符合教育目标,通过真实的实践经验挖掘青年人的力量,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他们的学校和社区。在教师和社区领导的指导下,青少年通过制定和执行服务项目服务于真正的社区需要,这些项目都是与学校课程内容紧密相连的。这种实践性的学习增进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业成绩,增强了公民意识,促进了个人品德发展。此种方式也是那些对传统教学方式反感的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服务学习是在行为中进行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探讨饥荒、无家可归和种族问题;作为有能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公民去评价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

该组织开展的最有名最受欢迎的项目是“一便士的收获”(Penny Harvest),这也是美国最大的儿童慈善事业计划。在过去的15年间,年龄在4岁和14岁之间的儿童通过收集零钱并将这些钱捐赠给社区组织,将他们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付诸为行动。“一便士的收获”证实了儿童借助于慈善事业和服务他人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在性格形成的时期,通过帮助他人,儿童形成了慷慨和其它的优秀品质;通过实践,他们增强了自身的技能,提高了参与社会的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