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体系概略

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体系概略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大学把教学督导与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做法起源于1989年的校“听课组”。至此,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由:面上授课督导小组、首次开课培训小组、授课竞赛评比小组、医学教学督导小组、实践教学督导小组五个小组交叉式地分工合作、进行全校的教学督导。十八年的实践,在东南大学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督导氛围,这就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创新型精英人才。东南大学教学名师是东南大学在教学上的最高荣誉。

东南大学本科教学督导体系概略

校教学督导组 单炳梓[1]

教学督导史回顾

东南大学把教学督导与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做法起源于1989年的校“听课组”。当时东南大学教师队伍开始进入新、老快速更替的年代,原来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资深教师,因到达退休年龄而几乎在短暂的数年内“同步”结束执教生涯。由此造成大批青年教师在无人指导教学的情况下仓促走上讲台补缺。在这境况下,如何让东南大学优良教学传统世代相传,如何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让年青教师过好教学关,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任教务处长李延保教授,当机立断组建校“听课组”,跟踪首次开课青年教师,到他们的教学现场进行传、帮、带等,并逐步完善成“青年教师首次开课培训”制度。1993年开始,为了更好地调动经过首次开课培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由新任教务处长陈怡教授决策,启动“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活动。并于1994年开展全校“面上听课”工作,从而起到全面监控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1995年,陈笃信校长将原校“听课组”扩充成员,更名为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1996年,东南大学被国家教育委员会首批评价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在评价意见中,特别褒奖了东南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特色,指出:“东南大学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教学改革中有许多好的思路与措施,其中具有特色的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比较系统的思路,采取了配套措施,促使青年教师较好地成长,涌现了一批教学和管理工作骨干。……”国家教委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的上述评价,对推动我校教学督导工作往纵深发展是鼓励,更是鞭策。

四校合并后的2002年,由分管教学的易红校长调整、充实了教学督导组,在教学督导组内增设医学督导小组和实践教学督导小组。至此,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由:面上授课督导小组、首次开课培训小组、授课竞赛评比小组、医学教学督导小组、实践教学督导小组五个小组交叉式地分工合作、进行全校的教学督导。2003年,教务处郑家茂校长助理、处长决策,构建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制。从而把东南大学的教学督导工作又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把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督导的结合深深扎根于院(系)。

教学督导的新理念

东南大学教学督导本着“与人为善”的心态,坚持“以督促导”的思想,在与广大教师面对面的接触交流中,力求体现“督”是关心,“导”是帮助。明确:听课检查是手段,指导帮助是目的。实施:抓教风、抓质量、抓“传、帮、带、超”的工作方针。十八年的实践,在东南大学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督导氛围,这就是:

没有对立,只有和谐。

没有怨气,只有微笑。

没有嫌弃,只有关爱。

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

一流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创新型精英人才。我们必须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在教学上改革创新。具体地说,在教学督导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做好下列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1.师生关系由“主从”转变为“益友”。

2.教学方法由“注入”转变为“导读”。

3.教学过程由“依附”转变为“独立”。

4.考试方法由“死读”转变为“活用”。

5.教学观念由“求全”转变为“求精”。

6.教学内容由“守旧”转变为“发展”。

7.学术观念由“认同”转变为“求异”。

8.教学环境由“封闭”转变为“开放”。

9.人才观念由“迷信”转变为“解放”。

10.培养目标由“共性”转变为“个性”。

实施系列化培养、分层次选拔教师的新模式

东南大学教学督导是从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这一“源头”做起,并把“督导”与“培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全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形成了一根主干“神经”,这是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的创新模式。对教师的系列化培养和选拔,共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新教师入校后,由人事处安排为期两周的脱产“入校教育”。进行校史、职业道德以及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考核合格,进入院(系)培养。随后将入校的新教师引入相应院(系)培养。院(系)是新教师培养和成长的基地,由院(系)教学督导组为新教师制订教学培养计划,实施开课前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考核等。

第二层次:教师经所在院(系)教学督导的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向校教务处申请担任本科教学主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前,须由教务处组织青年教师在开课学期参加为时一学期的校“首次开课教师培训”。培训合格,才确认今后能担任东南大学开课主讲教师的资格。

第三层次:广泛、持久地组织全校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授课竞赛。获奖教师在进修、提职、申请教研课题等方面有优先权

第四层次:由人事处、教务处联合,评选校级优秀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在通过一、二、三层次的培养后,还须考察其在教材建设、教学法研究、课程改革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根据东南大学《关于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暂行办法》,每年组织专家评选一次校级优秀骨干教师。

第五层次:选拔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遴选东南大学教学名师。东南大学教学名师是东南大学在教学上的最高荣誉。教学名师培养对象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8人,培养周期暂定为4年。学校将全方位支持其成长为高水平教学带头人,并争取获得国家或省级教学名师奖。选拔、培养教学名师是为了弘扬东南大学精心育人的优良传统,充分肯定一批优秀老教师为学校的教学工作辛勤耕耘几十年开创的光辉业绩和所作的杰出贡献。

以上五个层次组成的系列化培养、分层次选拔教师新模式,体现了东南大学对老、中、青教师的关怀,期盼他们都能按层次地步步攀登到教学的顶峰。

灵活高效的教学督导组织形式

校教学督导组由20多名教学专家组成,是由校长任命、教务处领导的专家级组织。教学督导组内由教务处委派专职秘书长1人,兼职秘书2人。目前,教学督导组的组织形式及人员分布如下:

面上授课督导小组(7人)

首次开课培训小组(4人)

授课竞赛评比小组(机动集结)

医学教学督导小组(5人,设兼职秘书1人)

实践教学督导小组(4人,设兼职秘书1人)

授课竞赛评比小组任务由其他各小组人员集结,再增加若干名特聘专家(不得聘院(系)教学督导组成员)组成该届“授课竞赛评审组”,展开操作授课竞赛的全过程。以上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人员精简、调配灵活、全校监控、分类指导。

面上教学督导的实施

面上教学督导起着监控全校课堂教学的教风、学风、质量等情况,是整个校教学督导的基础工作。每学年随机取样性地监控全校500多门课程,把全校的教学信息及时向教务处汇报,并刊登在《东南大学教学简报》上,向各院(系)反馈。

面上教学督导实施过程如下:

1.新学期开始,听取教务处领导布置本学期听课的具体计划和要求。

2.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全校课表,各督导组成员分工负责各院(系)的听课。听课对象有两种:一是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二是选择学生意见较多的课程。

3.现场听课后及时主动地与授课教师交流经验,做到:检查督促是手段,指导帮助是目的。

4.将听课情况详尽地填写“听课记录表”,并作出等级评价。

5.学期结束前,向校、处领导书面汇报面上督导小组听课小结,并及时刊登于《东南大学教学简报》。

面上教学督导组听课督导的内容有:

1.教师授课情况:基本概念、表达能力、讲课进度、信息量、启发思考、板书、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情况。

2.学生听课情况:学生听课情绪,有无迟到、缺课、讲话、看与本课程无关的读物、打瞌睡等。

3.教学秩序:教师有无迟到、早退、无故缺课、随意调课等。

4.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包括对教材、进度、听课效果以及对教学的要求等。

5.其他:教室设施、照明、环境等。

首次开课培训的实施

东南大学首次开课培训始于1989年。由教务处制订了《东南大学对首次开课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容如下:

为加强对首次担任主讲工作的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明确主讲教师的工作职责,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并能尽快地掌握规律,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组织首次开课教师开展一些必要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提出具体的要求。

一、首次开课教师应该做到的几点

1.开课前必须认真检查下列教学准备工作: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备课笔记或提纲、实验或上机等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落实。开课过程中,应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与完善。

2.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规定,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五个“必须”(见东南大学教师手册)。要注意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师德为学生树立榜样。

3.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一学期中,要求至少两次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记录表另发)。

4.每次授课都应认真备课,认真教学,注意听取学生反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随意缺课、调课。

5.要认真参加教务处、系和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活动。学期结束时对本学期教学实践的收获与体会进行书面总结,并将总结和听课记录表交教学系主任审阅,再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备案。

二、对首次开课教师安排的活动

1.开学初召开首次开课教师会议,会上教务处对本学期首次开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同时由上学期首次开课教师介绍教学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2.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教学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每学期2~4次,其内容有“怎样上好一门课”、“教学艺术”等专题讲座。

3.要求观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至少两次。

三、院(系)应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首次开课教师是我校教学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第一次登上主讲的讲台,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他们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各院(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应该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们成长。我们要求各院(系)应从本院(系)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务处也将组织专家给他们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刻苦努力、成绩显著的首次开课青年教师在奖教金评定时,请有关院(系)给予考虑。

为期一学期的首次开课培训过程如下:

1.各院(系)于学期末向教务处申报试讲合格的新学期首次开课教师名单及岗前培训简况表。

2.开学后第3周内,召开上学期、本学期首次开课教师会议。由教务处领导和培训组指导教师对本学期首次开课教师提出要求,并组织上学期首次开课教师交流收获与体会。

3.培训组指导教师教学现场听课,并即时交流经验。

4.学期内穿插2~4次教学系列讲座。

5.组织培训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现场授课。

6.学期结束前四周内,召开培训教师授课各班及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对教师授课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的反映。

7.培训组指导教师综合听课情况和学生意见作出:优秀、良好、合格、继续考评四个档次的评价。

8.由校教务处领导于下个学期初在新、老两届培训教师会议上颁发培训证书。

下面是首次开课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及标准。

优秀:相当于成熟教师水平。成熟教师的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课堂教学工作规范化(即:“讲”有讲稿、“写”有板书、“管”有章法)。②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方面(即:组织工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均衡、协调。③能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④学生听课的专注率约90%以上。

良好:能满足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即①课堂教学已基本形成一招一式,但课堂教学还不够规范。②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方面还不够均衡、协调。③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还不明显。④听课学生的注意率在70%左右。

合格:具备教师应有的基本天赋、气质和能力。有无天赋指:口齿清楚否?语言标准、动听吗?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流畅否?形象否?嗓音响亮度、声调如何?气质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具备庄重、纯朴、诚实、儒雅的综合气质。能力指:组织力、自信力、表现力、创造力、亲和力。学生听课时的注意率50%左右。

继续考评:岗前培训尚未成熟或不太适合当教师。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实施

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工作起始于1993年。1995年向全校印发了《关于我校举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通知》,下面是其全文。

各院、系、教研室:

为了继承学校的优良教学传统,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已举办了两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学期将继续举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条件和报名办法

1.凡经过首开课培训,担任课程主讲,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良好,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均可报名参赛。

2.学校将行文规定,凡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青年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应参加授课竞赛并获奖;凡专业系列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应承担一门学科基础课教学,并参加授课竞赛;凡破格提升为教授、副教授的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应承担一门课程教学并参加授课竞赛。

3.凡已参加过授课竞赛的教师,无论获奖与否,均能再次参赛。再次参赛的课程,可与上次相同,也可不同。

4.参赛教师在开学初的第一周内到本系教学秘书处报名,填写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推荐表,经系主管教学的系主任签字后将推荐表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参赛教师需将参赛课程的教学日历于开学后的两周内交教学研究科。

二、竞赛办法

1.授课竞赛一年组织一次,分两个学期进行。

2.设立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评选委员会,并设相关评审组。评审组人员由学校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在校有一定知名度和威望,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评选委员会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人事处处长和教务处处长以及评审组代表组成。

3.竞赛安排在课堂正常教学中进行。竞赛期间评审组教师根据课程表随时到班听课。参赛者应按教学计划进度授课,不得随意变动。凡有变动者需提前一周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同意方可。

4.评审组根据听课情况及检查有关教学环节、听取学生反映、听取教师所在系领导对该教师的日常教学考评意见,进行评比、选拔、向评选委员会推荐获奖者名单,经评委复议、审核并投票表决,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公布评选结果。

三、奖励办法

1.授课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2007年开始,增设提名奖)。获奖名额根据授课质量和参赛人数决定。学校将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获奖名单在每年教师节前公布,教师节时颁奖。

2.同一课程再次参赛,获奖等级达到或超过原获奖等级,则学校给予奖励;若获奖等级低于原获奖等级,则不予奖励。再次参赛课程与上次不同时,则按首次参赛规则办理。

3.授课竞赛的获奖情况记入获奖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并在职称晋升中予以体现。

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实施过程:

1.参赛教师自愿报名,院(系)领导推荐。

2.在开学后第3周内,召开参赛教师会议。由校、处领导动员,评选委员会主任交代评比内容和评审方法。

3.根据参赛课程性质,设立若干评审小组。

4.各评审小组专家实行随机听课,并即时与授课教师交流经验。

5.各评审小组按初评、复评、提名三个阶段要求开展工作,把握工作进度。

6.学期结束前,召开由教学校长、人事处长、教务处长参加的全体评审组会议。根据各评审小组提名、学生网上评教、教师所在院(系)的评价,逐个进行“三结合”评审。

7.评选委员会投票表决后,报主管教学校长批准。在每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颁奖。

评比的主导思想和原则:

1.不徇私情、坚持标准、实事求是、评出水平、评出积极性。

2.坚持采用评审小组提名、学生网上评教、相关院(系)排序的“三结合”评比原则。其中:评审小组提名作为先决条件和主要条件,学生网上评教是主要参考条件,相关院(系)的排序为补充参考条件。

评审小组提名的条件:

一等奖 课堂教学优秀。授课时充分体现出师、生教学互动,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课学生注意率达95%以上。其课堂教学能对青年教师起示范作用。网上评教得分90分左右。

二等奖 课堂教学较优秀。授课时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开展交流。听课学生注意率达90%左右。授课教师的教学天赋、素质、能力有发展成优秀教师的基础。网上评教得分85分左右。

三等奖 课堂教学良好。有成熟的授课基本功。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和特色较明显。听课学生注意率达80%左右。网上得分在全校平均分以上(含平均分)。

提名奖作为通过“副高”升职考核:评审组提名授奖,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在80分以上者。

通过十三年组织的授课竞赛,协助学校培养和选拔出数百名教学和管理骨干,基本克服了教师队伍中曾经出现过学历层次高、教学水平低的现象,也基本实现了教师职称高低与获奖率的相关性趋于合理状态。

医学教学督导的实施

四校合并后的2002年2月28日,学校发文《关于调整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成员的通知》。由此把分散在三个校区的教学督导组整合成全校统一的教学督导组,在组内设医学教学督导小组。

2002年3月6日,分管教学的易红校长向各督导组成员颁发聘书。在会上经过协商、讨论,明确了医学教学督导小组的任务是:分担全校“首次开课培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面上教学督导”三项工作中医学类课程的听课、指导与评价,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统一的集体培训活动以及接受相关领导的教学咨询和校外教学基地的随机听课。

2003年3月3日,在丁家桥校区与医学教学督导小组沟通情况。会议上了解到医学门类的特殊性以及“双师型”(教师、医师)教学队伍的具体情况,为此作出了医学类课程青年教师首次开课培训和授课竞赛的授课时数应大于16学时(非复讲),授课的次数不少于5次的一致意见。

2004年6月8日,在丁家桥校区与医学教学督导小组交流了“面上教学督导”的作用、工作方法、工作重心、评价标准和“与人为善”的督导理念。

通过与医学教学督导小组的不断沟通与交流,医学教学督导小组已经真正融合、贯通在整合后的东南大学教学督导组里了,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评审、统一奖励。

实践教学督导的实施

实践性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自主创新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此东南大学于2002年在校教学督导组内增设实践教学督导小组。该小组对全校公共基础实验室开展了建设立项和创新立项的考评、面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实验课授课竞赛以及对各实验室的管理业绩评优等工作。为了更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教务处于2004年特制订了《东南大学实践教学督导工作规范》。全文如下: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经常性中心工作,实践性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为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务处特成立东南大学实践教学督导工作小组,教学督导的工作规范如下:

1.实践教学督导组在教务处和学校教学督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工作职责是:检查并督促学校及院系级实验中心执行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计划;检查并督促任课教师遵守东南大学教师工作规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检查并督促实验技术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实践教学督导工作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根据每学期确定的工作重点,每位教学督导负责1~2个院系的教学检查,每个院系由1~2名督导合作开展工作。

3.实践教学督导组检查的课程包括: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非独立开设的实验课、课程设计、短学期开设的集中实习等;暂不含英语强化训练、计算机上机实践、毕业设计等。

4.实践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包括检查所听课程的教学文件(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备课笔记或讲稿、电子教案等)是否完善;教师指导学生的情况及实验报告的批改质量;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表现(如出勤率、仪器使用与操作能力、能否独立思考等)。听课后应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所在院系或实验中心交换意见,并向教务处汇报。

5.实践教学督导在教学检查中还应注意发现好的典型,包括年轻教师中好的教学苗子;培养优秀人才的可行措施;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经验;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经验等。

实践性教学的授课竞赛调动了教学线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制

东南大学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制,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把教学督导与教师培养深深扎根于院(系),实行由校、院(系)两级实施组织与管理,发挥出两级教学督导的整体互动功能。为此,在2004年11月29日天目湖会议上,明确了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的以下职能和沟通、协调的方法:

1.校级教学督导组执行全校的教学监控、指导、评比、咨询职能。

2.院(系)教学督导组执行本院(系)的教学监控、培养、考核、咨询职能。

3.隔年召开一次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工作经验交流会。

4.每学年由教务处向各院(系)通告本学年校首次开课培训教师考核情况以及授课竞赛评比结果。

[注解]:

监控——分别对校、院(系)面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监控质量。

咨询——分别对校、院(系)的教学改革、教师培养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

培养——院(系)督导组对本院(系)青年教师制订教学培养计划、实施开课前的岗前培训。

考核——院(系)督导组综合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的表现和水平,评出:优、良、中和继续培训四个等级(含评语)。

指导——校教学督导组在首次开课培训和授课竞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传、帮、带”。

评比——校教学督导组通过首次开课培训和授课竞赛,对各院(系)推荐的教师进行评比、分级。

院(系)是青年教师培养和成长的基地。建立院(系)教学督导组有利于培养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质量以及继承和发扬东南大学百年名校的优良教学传统。为了规范各院(系)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要求统一由下列七个要目组成:

1.由院(系)安排青年教师担任主干课程的理论或实践教学辅导工作,含:听课、答疑、批改作业、上习题课或实验课等。并由相关领导(或督导组)进行考核。

2.院(系)督导组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法研究活动(含其他教师试讲活动)。

3.院(系)督导组指导青年教师编写讲稿(教案)以及检查教学用具的设计、制作。

4.院(系)督导组布置青年教师观摩本院(系)优秀教师的现场授课,并要求交听课心得记录。

5.院(系)督导组组织青年教师岗前试讲,并现场组织点评。

6.对已能通过岗前培训的青年教师,由院(系)督导组推荐、院(系)领导批准,并填报由教务处统一印发的《岗前培训考核综合评价表》,报送教务处申请担任本科主讲教师。

7.院(系)督导组对参加校“首次开课培训”的青年教师,应随机性地到教学现场再一次进行“传、帮、带”。

教学督导工作的“助推器”

东南大学教学督导与教师培养的结合是有成效和特色的,先后曾接待过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几十所名校的专访或应邀外出交流。从总结工作经验来看,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力量来自三个“助推器”的结合与互动。

1.东南大学历届教学校长、教务处长对教学督导的精心扶持、缜密决策,使得教学督导工作健康、持续、有效地发展着。每年召开两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动员会”、两次“首次开课教师培训座谈会”、两次“授课竞赛评审会”以及每年年终“督导工作总结汇报会”,都有校、处领导莅临和论谈。领导们那种求贤若渴、虚怀若谷、身先士卒、亲密无间的思想作风,无声地影响着全体教学督导组成员的思想精神升华。对督导组起到了:鼓舞士气、听取意见、掌握动态、指导工作的重大作用。

2.东南大学教学督导实力的源泉,来自一批久经教学“风霜”的名师。曾任教务处处长陈怡教授以湖光山色、秋霜落叶的尚湖景色为照,触景生情地以景喻人曰:“曾经灿烂,历过沧桑;今虽平淡,依旧芬芳”。教学督导的队伍,只讲奉献,不计酬薪;只讲辛劳、没有怨气;只讲关爱、绝不嫌弃;只讲创新、毫不守旧。这是一支年届古稀的“老兵”,长年累月地督察在教学第一线。经受着冬寒暑热、起早摸黑、大江南北、风来雨去、爬高奔低的“退”而不“休”生活,这就是东大精神的闪光。

3.教务处选派称职、得力骨干两名,先后在教学督导组内任专职秘书长的做法十分成功,使得教学督导组与教学管理层次有了很好的“接口”。从而教学督导组也就成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的一个行为实体。根据前、后两任十七年(1989—2006)秘书长的所创业绩来看,对教学督导组起着组织、策划、协调、沟通的巨大作用。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传达领导工作意图,策划实施方法,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2)制订学年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把握工作进度。

(3)建立、完善教学督导章法,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操作。

(4)组织召开教学督导各种会议,准备相关会议材料。

(5)物色、吸纳教学名师加盟,增强教学督导实力。

(6)认真做好接待外校交流,热情接受特邀出访。

(7)把教学督导办公室建成:与院(系)领导沟通情况的“热线”处,青年教师工作思想与心理障碍的谈心地。

(8)人性化服务于教学督导组成员,关心工作、关心健康、关心生活。做到:防劳累、问寒暖、切病痛、品美食、享休闲。

【注释】

[1]单炳梓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曾荣获越南友谊勋章及胡志明纪念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三等奖、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人民教师奖章、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1996年评选为“东南大学教学名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