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体系创新

教学体系创新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育—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面向全校文理各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三个层面上的教学创新。过去,新生入学后,往往首先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我们打算在本科生教学中采取的一项重要创新措施,就是用新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来代替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面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本质新要求,就是应当强调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

(七)教学体系创新

所谓“教学体系创新”,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教学,需要系统、全面、综合的创新:

包括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的全面创新;

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教学的全面创新;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育—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面向全校文理各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三个层面上的教学创新。

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刚开始,远不如许多兄弟院校做得好,还没有成熟经验可言。这里谈一点初步实践与初步构想,请各位专家指正。

教学体系的创新尝试,主要分六个层面:

1、哲学本科教学创新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一环,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原来哲学系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上,先后要开三门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如三足鼎立,课时较多。

过去,新生入学后,往往首先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这门课由于受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体系影响较深,至今尚未有面目一新的重大创新,因而教学效果不大好。

我们打算在本科生教学中采取的一项重要创新措施,就是用新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来代替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课怎么个上法,尚在探索过程之中。

开设这门新课的目的,是唤起、激发与强化哲学系新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起到一个入门向导作用。

这门课将吸收近二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成果,而又保持自身特色:贯穿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而以逻辑线索为主,哲学理论问题为主。

这门入门新课,将从“以原理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放到人类实践史、认识史、哲学史的广阔世界历史背景上去,历史地、具体地、生动地考察:马克思提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回答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还留下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这门导论课,将适当增加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的分量,引导本科生初步结识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文本,了解这些文本的曲折历史命运,了解这些文本的当代哲学价值。

这门导论课,应以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提出与解决的当代哲学问题为主线,进行“中—西—马”三大哲学智慧流的初步比较研究,从而让学生理解马克思哲学特质。

这里还有个问题,我们尚未解决,就是如何对待原有“两个主义、四个板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结构。我们初步想法是突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这条一以贯之的红线,把这种新唯物主义贯穿到“实践论—存在论—主体活动论—历史唯物论—科学认识论—文化价值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这七个层面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贴近时代精神,更加贴近民族精神,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楠森、庄福龄等人开创的一门新课,这门课不能丢,我们把它作为哲学系本科生必须选修的“限选课”,进行了重点建设,主要是做到三个更加突出:更加突出马克思本人思想这个活的源头;更加突出当代思潮上的一些争论焦点问题;更加突出当代中国哲学系大学生关注的新潮头、新理论、新问题。

为了使本科生进一步打好专业基础,我们还试着建设好两门基础课:一门是立足中国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线的当代中国哲学;另一门则是面向世界的,当代西方思潮与新马克思主义。

按照校系安排,北大从今年开始实验,本科生也可配备导师,在重点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提前进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这一新的安排,我们还在初步探索之中。

2、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教学创新

近年来我们还是比较重视硕士生培养的,把它作为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层次来抓,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没有解决好。

概括起来说,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做到“六个结合”:

一是综合与创新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们常把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科生的延长和继续,再拖长几年时间,再加几门课。我们北大这个特点尤为突出。这种认识并不科学。

实际上,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本质特征,就是学习独立研究、学术创新的学生,开头要求综合为主,逐步学会创新,最终目标是有所创新。

因而,在硕士生教学中,我们应比本科生更加重视加大创新教育、前沿问题、专题研究的比重。

二是缩短一年与提高质量相结合。

原来的硕士生上3年,头一年基本上上完了专业基础课与第一外语课,第三年写论文、找工作,结果第二年闲起来,有的优哉游哉混日子,更有的打工去挣钱,既拖长了时间,又降低了质量。

按照校系安排,从2004年开始,硕士生学制,从3年缩短为 2年。时间虽减少一年,但不意味着质量降低,而是浓缩时间,集中精力,严格把关,提高质量。

三是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头一关。把好这一关,可谓事半功倍;把不好这一关,则是事倍功半。

为此,我们把硕士生入学考试,作为重要一关,抓紧抓好。我们适当提高了考题难度,去掉了一些人所共知的常识问题,注重专业基础真正水平。我们还采取了集体命题、集体判卷、集体录取的方式,增加严肃性,减少个人随意性。

我们还采取集体面试方式,进一步把好关,对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等多方面素质,作综合考察。

为了保证招生质量,看来必须寻求考试的难度适当:难度太低,无法保证质量;难度太高,让人望而生畏,同样难以保证质量。

四是系统打基础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给他们上专业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这门课一方面有系统性、基础性,另一方面又比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大大增强专题性、研究性、前沿性、创新性。

我们突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哲学”、“晚年马克思四组笔记”专题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现代科学认识论”、“《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列宁后期新经济政策与新社会主义观”等专题研究,注重让硕士生自己学着读原著,自己讲心得,自己讨论问题,自己写小论文。

五是中外文资料相结合。

硕士生必须学会用各种方式查资料。要把第一外语转化为专业外语。不仅要能查中文资料,而且利用各种系统查用外文专业资料。

我们想根据自身经验,提出每个硕士生必须翻译5—10万字的外文学术资料,初步了解国际学科研究最前沿问题,在开题报告时作问题综述,才能动笔写论文。这一条目前只是倡导,没有作出硬性规定,将来考虑作出更加明确的学术规范。

六是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

硕士研究生培养,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没有专人负责的导师制度是不行的。

然而,如果只是导师个人负责,像古代工匠中的师徒关系一样,也有很大局限,不能保证整个学术团队质量的总体提高。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进校时导师与新生集体见面,互相认识,经过一二个月后,双向选择,固定导师,专人负责:不只对学生专业学习负责,也对学生政治方向、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今后发展,全面负责,负责到底。

为了打破“一带一”工匠式师徒关系的局限性,我们至少在几个主要关口上,发挥集体培养的力量: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集体上好;最主要的学术活动,要集体参加;最为重要的开题论证,要让全体导师集体认真把关。

硕士生培养这一块,我们近年来虽采取一些措施,但远未真正解决好问题;2005年起改为两年制,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有待解决。

3、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教学创新

博士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的高级人才,要求有广博深厚的专业基础,独立研究的较强能力。对我们来说,是教育创新的重中之重。为了特别加强这个关键环节,从2004年起,北大博士生培养年限从3年增加到4年。

面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本质新要求,就是应当强调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灵魂。

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不仅在于专业基础更加深广,研究课题更加重大,更重要的是教育重心,从基础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硕士论文本质要求是“七分综合,三分创新”;而博士生论文本质要求则应当是“三分综合,七分创新”,三分综合前人成果仍是基础和前提,七分独立创新才是重心所在。

优秀博士论文的本质要求,应当是具有一定原创性,提出的问题有一定原创性,论文的核心概念也应有一定原创性;整篇博士论文的理论内容,应像滚雪球一样,从这个独创的核心概念中引出,形成有一定原创性的独特概念体系与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一批博士论文,总体上看质量是好的;90年代博士论文质量,一度有所下降;我们现在教学工作的头号重点,就是严字当头,提高博士论文和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最初,我们这批博士生上了两年半,后升至3年,从2004年起博士生培训年限从3年增加到4年。

通过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兄弟学科的经验,这几年我们逐渐形成层层把关,“过五关斩六将”的博士生严格质量把关机制,主要是六道关口。

第一关,是笔试口试综合考察关。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的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集体把关,宁缺毋滥。

首先是控制数量,我们不赞成研究生教育搞“大跃进”,一个导师一下带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博士生。我们现在通常一个导师,一年只能招一名博士生,一般最多也不能超过两个。只有控制硕士博士数量,才能维护学术尊严。

控制数量的目的还在于提高质量。北大博士生外语考试,难度之高,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甚至有可能有点偏难了,不过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方面把好质量关。

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是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考得比较全面,难度颇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考试,我们最重视的是“两个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文献中的基本理论。近几年我们适当扩大了“基本文献、基本理论”的涵盖面,适当提高考题难度,适当增强命题的学术性、基础性、前沿性、综合性。

为了严格把关,防止权力、地位、金钱、私人关系,冲击博士生考试的学术严肃性,根据北大校系安排,我们也逐渐形成集体把关制度,防止个人乱开口子。

比如,卷子是命题小组集体出的,每个人只能出一小部分题;判卷是在匿名条件下进行的;每个教师只能判其中一小部分题目;最后分数是集体审核的,即使有个别修改也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可以说,基本上做到了“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杜绝权力、金钱、私人关系,影响博士生录取。

在笔试之后,还有一个综合性的面试,也是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进行,了解每个应试者的基础知识、学术专长、研究兴趣、心理素质、精神状态、接人待物。

成绩也是集体判定,当场排队,反复切磋,我们尊重导师主体性,但个人主观随意性起作用的空间是很小的。

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宁缺毋滥。俗话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否有点过严,有时无法保证招生规模,这个问题尚有待进一步解决。

第二关,依靠“教师—学生”两个集体进行的博士生专业必修课“马克思哲学原著精读和哲学前沿问题”。

博士生提高质量,不仅在于把关,而且重在培养,通过培养,使他们的学术功底登上一个新台阶。上述这门课,是我们采取的一项最主要措施。这门课的特色是:

一是这门课的主旨是:“读原著,打基础,上前沿,求创新”;

二是投入力量大,我们这个博士点的全体博士生导师、全体博士生,全部参加,我们是依靠全体师生这两个学术集体的力量,共同走向哲学前沿、哲学创新;

三是选择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文本,一本一本,一篇一篇,甚至一句一句,一字一字,仔细研读,扎扎实实,原汁原味,原原本本,一丝不苟;

四是时间长,每周3课时,上下两学期,共6学分,在博士生必修的15个学分中,占40%;

五是把马克思哲学文本与探讨哲学前沿问题,尽可能好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六是每个博士生要做三四篇读书报告,做系统综合训练,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做出集体考核,绝大多数博士生、访问学者都感觉这门课收获很大。

第三关,综合考试关,安排在第三学期中段,由博士生指导小组5位老师认真进行把关。

过去,我们综合考试,主要考上述这门课的学习内容,有点面向过去;从今年起,我们想改革一下,更加注重向前看,为博士论文作铺垫,主要是两项内容:

一是以上述学习为基础,选一个问题,试着做一篇规范性、能发表的学术论文,有点相当于博士论文预演;

二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做一篇中外学术资料的问题综述,为将来开题报告作铺垫。

第四关,开题报告关,安排在第五学期初。

每个博士生要事先写好博士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提前一周以上发给博士生指导小组各位老师。

在开题报告会上,各位老师,不留情面,严格审查,尖锐提问。

大体情况是:大约三分之一是小改,较为顺利通过,仍须认真修改;大约三分之一是中改,对有些问题、有些方面、有些部分,做较大修改;还有近三分之一是大改,论文题目,基本立意,总体结构,做重大修改,甚至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第五关,论文预答辩,要在第六学期开学初举行。

博士生必须拿出整篇论文,全部初稿,特别是核心部分,关键章节,提前一周以上,送到指导小组各位成员每位手中。

预答辩是严肃认真的,大到基本观点、整体结构,小到每个题目、每条注释、每个标点,有无病句,有无错别字,都要严格把关,仔细切磋。

第六关,匿名评审,论文答辩

博士论文至少提前一个月以上时间完整交出,过时不候。

论文评审,实行双匿名制,学生不知评审者名字,评审者不知学生与老师名字。

论文答辩会,特别是评审投票关键程序,实行导师回避制。

我们通过努力把好这六道关,力争让博士生培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教学创新

这方面我们采取以下四项改革措施:

一是解读对象创新。

原来我们的“原著教学”,基本上遵循的是“以恩解马”的传统模式,最主要的课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其次,或者还有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些多半是后人阐发马克思哲学的论战性、通俗性、政治性特别强的著作。这多半是19世纪欧洲工人群众了解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主要思想渠道。

今天,21世纪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在“原著教学”的解读对象上,显然应当实行“重心转移”:从以恩格斯通俗性、论战性著作为主,转向以马克思原创性、代表性著作,特别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七大文本为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

晚年马克思《资本论》续篇的四组准备材料;

马克思《资本论》逻辑与《辩证法》构想。

近年来,先后开出了《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中的哲学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等课,其他原著课尚有待开设,尤其是晚年马克思的相关原著课,难度很大,意义也很大。

列宁主要哲学著作研读,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哲学原著研读,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著作研读,也陆续开出。

还有,像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著作研读,也有待开出。

二是解读方法创新。

按照“六经皆史”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作为历史著作、历史产物,放到一定时代历史背景下,历史地具体分析其功过得失;

更加注重其世界历史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的综合;更加注重其中包含的基本理论、哲学理念。

三是解读资料创新。

我们应当注意MEGA2版,即国际考证版等国际文献,提供的一些最新文献、最新资料;

我们应当注意吸收国际马克思大会等提出的一些最新成果、最新观点、最新问题;

我们还应注意到世纪之交海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的一些最新观点、最新走向。

四是解读主旨创新。

现代科学认识论揭示出,人类认识具有合乎规律的双重尺度,既是按照世界本来面目来认识,又是按照人的主体需要来认识。

我们的原著教学,也应当体现这双重尺度的统一:既要原原本本地理解原著,又要为解决当代全球化、中国现代化时代课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其实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五是解读理论创新。

在一系列原著课的基础上,我们拟先后开出三四门课,进行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学。

5、面向哲学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罢黜中西,独尊马列”的那种思想僵化的历史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但在改革新时期,也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对外开放、引进各种国外思潮后,有些青年大学生、研究生,学什么就信什么,学康德的就信康德主义,学新康德主义的就信新康德主义,学现代新儒学的就信现代新儒学。

关键是缺少两个根基:一是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哲学世界观的根基;二是缺少对当代世情与中国国情深刻理解的根基。因而,才像“墙上一蔸草,风吹两边倒”,不是东倒,就是西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叶朗、赵敦华这两任系领导支持下,要求全系各专业研究生,打破中、西、马鸿沟,都要进行中、西、马哲学功底的补充强化培养,其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素质教育。

有不少其他专业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反感情绪,认为“什么马克思哲学,还不是我们中学时早已背熟的那一套死教条?”怎样化解这个矛盾,对全系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按照系里安排,我们还承担起全系硕士生的共同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我们力争一方面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性,另一方面增强学术性、理论性、历史性,力图使现代化、全球化时代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观,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在同学心中扎根。

一些青年教师,还为哲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试着开了一两门研究马克思文本、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课,也取得了一点初步效果,有助于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倾向。

6、面向全校通选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创新

面对现实世界、未来世界的千变万化、发展大潮,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三大潮流汹涌澎湃;科技创新、知识经济、国际市场、全球网络,素质教育,校园文化这些新思潮层出不穷;再加上“9·11事件”后,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的相互利用、相互造势……这一切都给我们搞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人,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上,究竟怎么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边缘化、蜕变化、萎缩化,是不是必然趋势?

我们认为,关键还是调整自己心态与态势,我们不必追求过去那种“一花独放”的独尊地位,“全民学哲学”的炙手可热;但我们精神上不能退缩,反而要积极进取,走出哲学专业小圈子,面向全校素质教育大舞台;要把哲学智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智慧、活智慧、新智慧,作为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

这样,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们开始寻找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发展的新路子,就是说分清两个不同层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育,市场变小了,要少而精,浓缩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素质教育,市场变大了,要扩大化,要积极开拓新天地,倡导以哲学为龙头的跨学科综合研究。

这几年,北大适应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发展大势,要求淡化专业,扩大基础,培养一些通才型的新型人才。这又为我们哲学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困境,走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路子。

北大还有个新做法,把面向全校的素质教育课,分为两种类型、两个层次:

一般层次的,自行开出的,称之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较高层次的,校系推荐的,重点出资支持的,称之为“全校性通选课”。

20世纪90年代末,北大课程改革的重心,偏向本科生主干基础课;这几年,北大课程改革的重心,已向全校性通选课倾斜。

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思想最活跃,最少保守性,“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走出哲学门,走向通选课。目前,我们已经开出4门全校性通选课,3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全校性通选课《哲学与当代中国》,以20世纪中国现代化大变革为广阔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考察人们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探讨了一系列哲学问题;

全校性通选课《环境哲学》,听课学生多达几百人,反响很不错;有的教师依托多年研究与海外哲学成果,开出全校性通选课《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

还开出了全校公共选修课《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管理哲学》。

我们正通过这些新尝试,力图使我们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边缘化困境,走向跨学科新发展。

仅仅关起门来搞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死;面向全校素质教育,以哲学为龙头,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活。

(本文见黄楠森、王东编:《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9—2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