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高校防止和平演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

新时期高校防止和平演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防止在中国的大学出现“颜色”革命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理论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一个课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给社会主义中国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五、新时期高校防止和平演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武力侵略等传统形式已经不再是主要形式,尽管有时候仍然可能通过武力扶持甚至是侵略等方式改变一国的“颜色”,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已经是“和平”演变的方式。帝国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主要是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实现的,从东欧巨变到苏联解体,都说明了这一点,不论是通过个人野心家的篡党夺权,还是通过收买或培育利益集团,在所谓民主的掩饰下制造动乱,然后乱中夺权,我们都能直接看到帝国主义的背景。这种由国外敌对势力直接操纵的颠覆国家的行为,虽然号称为和平演变,冠以“和平”二字,但往往是暴风骤雨式的,对现有的国家政体或法律体系做根本的否定。

实践已经证明,用这种形式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是不能得逞的,不仅是因为我们的7593.1万名党员[2]是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而且,经过革命和继续革命的洗礼,全国人民已经有了很高的觉悟,他们绝大多数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是拥护共产党的。反对势力,即那个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虽然也有国外势力的支持,他们虽然已经收买了众多的贪官污吏并与之结成了“神圣”的同盟,但他们只占总人口的很少一部分,是全国人民人人喊打的那一部分,不会翻起大浪。

尽管如此,帝国主义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颠覆,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高等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们不能翻起大浪,但能翻起小浪;他们不能以暴风骤雨的形式颠覆我们的政权,但他们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政权,积小变为大变,积量变为质变,最后实现和平演变。如何防止在中国的大学出现“颜色”革命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理论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一个课题。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斗争任务非常严峻。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使得这一群体很容易受到一些思潮的影响和蛊惑。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对社会问题敏感度高、易冲动、群体感染性强的特征,高校大学生群体出现了青年学生的思维意识趋于独立化、价值趋向现实化、个体需求日益多样化、行为方式凸现个性化等特点。这些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争夺的重要人群。另一方面,高校的特殊地位使得西方反华势力愿意在高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颜色”渗透。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场所,也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多元化和全球宗教文化热的大背景下,境外敌对势力加快了对我国高校的宗教渗透活动。进入21世纪后,这种渗透活动愈演愈烈,渠道更加多样、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已成为境外势力推行自己的潜在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宗教渗透、资助贫困生、利用大学讲坛公开宣传、大学的英语角或学术沙龙、课题资助、留学奖学金支持等多种形式,西方敌对势力已经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1.全球化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生产要素等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它导致主权概念、国家利益的关系和矛盾复杂化,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那种刚性的主权界限被置于一种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之中。其结果就产生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相冲突的论点。[3]由于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保卫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

高校德育阵地的保卫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思想理论课进行相关理论的宣传,从而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价值观的斗争也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依靠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技术转让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诱压兼施的手法,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资本主义思想的种子,千方百计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排斥。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后,从贸易、金融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法律各领域,而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普及以及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主权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主权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最近很多所谓“普世价值”“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等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给社会主义中国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会放弃也没有理由忽视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新闻社 2000年6月10日评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等方面成果的同时,还要同时面对国家主权、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的可能性(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例子)。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不断向西方提问:“全球化到底是谁的游戏规则?”“这是否是暗示后殖民时代的到来?”“是否是西方利用全球化对全球进行的有组织的剥削?”以及“蛋糕做大以后通常分给了富人,为什么我们只能得到面包渣?”……这些需要高效理论工作者积极应对,并做好长期意识形态斗争的思想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