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对于现代素质教育目标、现代教学本质、现代教师和学生人性假设、新课程改革理念、学校和外部社会关系等方面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或出现组织理念“失真”现象。如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失真”,直接妨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这些最终将对学校组织文化和农村现代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

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廖华平

组织文化对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正日益被重视起来,许多学校也加快了组织文化建设的步伐。学校组织文化包含组织理念、价值观念、制度建设、行为方式、物质环境等内容。当前我国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参与主体、活动内容、活动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相当一些学校尤其是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文化建设上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得当、搞形式主义或刻意模仿其他学校等问题。许多学校普遍存在“三气”:俗气、浮气、匠气。所谓“俗气”,就是缺乏稳定的价值目标,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世俗,片面理解甚至故意曲解“教育就是服务”,将教育行为异化为商业行为;所谓“浮气”,就是缺乏必要的文化底蕴,作风浮躁。满足于热热闹闹、表面文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制造“泡沫”成绩,其中不少是校长私心作怪,刻意包装炒作,为获取个人名利积累资本;所谓“匠气”,就是缺乏理论素养和思辨习惯,方法至上,技术万能,始终在技艺层面徘徊,最多搞些借鉴和模仿。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发展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和台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谨防学校组织文化方向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校办学宗旨,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找寻出路,突出地方办学特色,提升农村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组织理念“失真”

我国的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正光认为:有理念之组织方能长治久安,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塑造优质之组织文化,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凝聚组织之共识,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分享共同价值观。

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对于现代素质教育目标、现代教学本质、现代教师和学生人性假设、新课程改革理念、学校和外部社会关系等方面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或出现组织理念“失真”现象。由于对于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缺乏真实准确的认识,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规格和经营管理哲学,进而制约着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是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同步变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失真”,直接妨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正是鉴于此,欲确立合乎学校组织的“真”理念,一方面,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必须思考“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的本质是什么”、“学校的功能是什么”等关于学校本质的问题。从文化建设的高度研制教育组织的发展理念和管理哲学,突出学校发展特色,以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和学校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研制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提炼学校精神,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还有,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组织理念。

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农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也逐渐清晰和科学。为了更好地澄清组织理念,发挥教育和学校组织的最大功能,引领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加强有关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有必要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重点是突出校长培训。

二、价值观念“失范”

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部分,也是组织理念的初始形态,是组织员工共同认同的潜在的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属于组织和个人长期沉淀的“软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一般比较固定,很难改变。如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兴趣、思维方式和职业道德等。

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组织而言,正面临着多元文化和多元利益群体的复杂环境,学校教育也自然面临着多元价值的冲突和矛盾,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缺乏科学、先进的文化理念作指导,学校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念容易出现散乱和迷失状态的“失范”现象。如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动摇的教育信念、含糊的价值判断标准、混沌的职业道德标准、功利化的兴趣需要等现象。那么到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霍伊、米斯科尔指出,有效组织的核心价值围绕以下主题:学校各项工作是为了学生;教学和实验相结合;教和学相合作;走近你的学生;为学术成就努力;要求要高,但行动要现实,行为和交流是开放的;信任同事;专业化等等。

虽然说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尤其是位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区域内学校。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政府投资政策、教师职业地位与待遇等复杂因素带来的地区差距、校际差距、行业差距等对学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不少出现因价值观念迷失而发生的校园极端事件。这些最终将对学校组织文化和农村现代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

阿瑟·柯伯斯在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时说:“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因此,要使得整个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价值观念合乎规范,体现和反映现代教育组织的理念,一方面需要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团队学习中改善组织成员的心志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使得组织成员学会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通过不断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确立正确而理性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充分重视学校历史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同时充分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站在历史的高度,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发现、解读和建构学校价值取向和文化资源,使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传统和典礼成为永恒,使之不断滋润和培育成员的价值观念。从这一点看来,在农村教师培训体系中,要高度重视教师价值观念的培训与引导。

三、制度建设“失常”

文化与制度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科学、合理的学校制度可以鼓励、倡导和塑造优良的学校文化;而不合理、违背科学的学校制度则会戕害、破坏原有的优良文化,甚至生成劣质的学校文化。

学校组织的制度文化往往体现和规范着学校组织中比较稳定的互动模式和交往关系,体现着制订者和执行者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念。从制度文化的角度看,面对社会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学校组织的制度文化已逐步走向规范和完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办学自主权和教师教学自主权难于得到落实,加上管理者缺乏民主参与意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容易表现出内容体系滞后、行政色彩鲜明、监控气息强烈、人本气息淡薄、形式完备、操作不实等“失常”现象。如制度内容本身缺乏合理合法性或公正性,管理制度空泛不利于实施和检查反馈,管理制度过于强调惩罚与监督、忽视人性,制度建设缺失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参与,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人治大于法治现象等等。

学校制度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整体风貌。可以说,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因此,要有效防止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失常”现象,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有正确的教育经营理念,认识到教育组织的特殊性,在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上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尊重管理对象,做到“合理”,反对按照权力运作规律或经济规律进行学校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经由学校利益群体的认可和接受,避免武断与强制,反对“暗箱操作”,坚决反对家长式管理或“学校土霸王”,保障制度得以有效实施,拥有和谐的文化环境,做到“合法、公开”。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素质,推进学校民主化进程,创设教师和学生群体参与管理的渠道,重视校务公开,加强上下级以及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学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反对“人治大于法治”,做到“公正”,以此培养学校成员的规则意识,形成期待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优良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

四、行为方式“失控”

施瓦茨和戴维斯指出,文化是“一种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期望的范式形成规则,从而规范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行为方式是组织文化比较浅层和外显的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可以说,成员的行为方式是组织文化的“显示器”。

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在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外显的行为活动模式,也是对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等文化要素的直接表征和动态体现。具体反映在管理者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等方面。在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学校组织文化理念认识不足等原因,上至学校管理者,下至学生都容易出现行为“失控”现象。学校管理者在行为上容易出现“重惩罚、轻激励”、“重专制、轻参与”、“重控制、轻沟通”、“重物质、轻精神”等现象,导致学校办学理念不明确,发展特色不鲜明,人际关系不和谐。教师在行为上由于价值理念的偏颇,容易产生行为示范作用弱化的现象。如教师职业信念不坚定,缺乏敬业精神,沉迷于第二职业或不良嗜好(如有的教师因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赌博而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专业学习意识不强,进取心不足,缺乏有效地教育教学方法,敷衍本职工作;学生评价标准不合理,陷入“应试教育”误区;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内部冲突与矛盾突出等。而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也容易出现行为“失控”,如厌学、厌世、学习态度不端正、违法违纪、不讲诚信、集体意识差、缺乏远大理想等。

要培育组织成员良好的行为方式,推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首先要有科学、先进的学校组织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确立一种组织成员共同的信念和期望,并通过规则的形式规范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次还要有制度文化的保障,一方面通过制度文化本身的合理合法性迫使成员行为与现行学校制度所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文化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引导着个体和群体成员培养规则意识,约束自身行为。

五、物质环境“失义”

物质环境是学校组织文化最浅层、最具体的部分,是一种实体性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它直接感受组织文化中的“硬文化”部分,也是容易更改的层次。一般包括学校的各类富有文化内涵的设施,如校园布局与环境规划、教学科研条件、师生服饰、校园文化标志等。这些物质形态不仅是学校外在形象的直接表征,更是对学校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间接体现。

所谓“失义”,就是失去事物本身应有的含义、内涵与意义。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的物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使得物质文化建设失去了文化的真实含义。如大兴土木,负债累累,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运作;盲目追求现代化而破坏传统文化;重视外在物质建设,轻视内在文化修炼;文化标志物(建筑风格、环境设计、校徽、校服、雕塑、名人画像等)缺乏内涵,盲目照搬成功学校的经验,形成一种表面式、演绎式的思维方式,这将无法体现学校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物质层面的“失义”现象。

要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物质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体现学校组织文化特色,一方面,学校领导者要具有“诗人”气质,在头脑中形成美好的教育精神家园,成为“精神领袖”,用科学而理性的教育理念指导物质环境建设,反对盲目攀比和生搬硬套大城市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经验,反对将学校物质环境建设庸俗化、肤浅化和功利化。如很多地区的行知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中充分融入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彰显了组织文化的特色,丰富了组织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者要成为“历史学家”或“民族学家”,充分尊重和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此外,要重视校史陈列和学校组织文化研讨与成果展示,学会用恰当的物质形态表征学校组织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诠释和延伸学校组织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分体现当地农村中小学的办学特色与风格。

(廖华平 乐山师范学院教科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