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试教学的含义和弊端

应试教学的含义和弊端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批判应试教学达半个多世纪。70年代,叶圣陶指出:“学习不光是为了高考,也为了将来能做好各项别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克服应试教学的弊端,党和政府以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一节 应试教学的含义和弊端

应试教学是指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学。应试教学不是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学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教学弊端的概括。

应试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对象上的局限性

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按分数给学生分等,重视高分学生,面向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而是选择适合教学的儿童,使95%的学生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这就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上的片面性

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试教学只重功利,没有灵魂,只关心应试能力,不关心其他能力甚至排除其他能力,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素质低下。

三、教学过程的表面性

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学把学生的价值局限于知识量、记忆力和应试技巧上,导致学生机械地片面地学习,扼杀了学生的认识兴趣和创造力,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试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代替学生从已知去探求未知,以学生的听讲和模仿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效果上的虚假性

为了应考暗度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惟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应试教学对学生的独立人格缺乏真正的尊重,目中无人,把人看做是社会的附庸,从而使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和考试机器。应试教学把学生当做仓库,把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当做填满仓库的过程。依据上述弊端,应试教学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少数性;片面性;机械性。

近代不少教育家曾经尖锐批判过应试教学。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批判应试教学达半个多世纪。早在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就批判当时教育存在的“考试的价值被提高到它所原有的以上,而学生受教育就差不多专为应付考试”,“为应付考试而造成的紧张空气”,“把应付考试作为一种严重的功课”的误导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社会是“特别看重考试的社会”,当时的教育是“考试本位”。他还明确指出:“贤明的教育家不看重什么考试,他与学生日常接触,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他据以下评判的资料啊。惟有不甚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特别看重考试。”他还“竭诚地希望负责教育者注意:考试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一个小小的位置,把它过分的重视,甚至忘却了求取知识的本义,对于学生是无益而有害的”。他谆谆教导青年“考试只是一种测验的方法,并不是学习的目的,他必须为自身受用而学习,不该为对付考试而学习”。70年代,叶圣陶指出:“学习不光是为了高考,也为了将来能做好各项别的工作。”80年代,他大声疾呼:“中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解救他们已经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恳请大家切勿等闲视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克服应试教学的弊端,党和政府以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毛泽东1964年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同年对北京铁路二中校长来信的批示,都对应试教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