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高等教育思想寓于其对于北京大学的改造实践中。蔡元培在改革北大的实践中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兼容并包主义,二是不干涉主义。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与实践对于各家、各派、各人实行的中立、自由的方针,客观上给予新派学术、观点以宽容、开放的空间,实际上是对它们的保护和扶持。

二、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高等教育思想寓于其对于北京大学的改造实践中。

(一)大学的性质

蔡元培对于北京大学的改造是从大学性质的理解和认定开始的。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他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5]为此,他与北大师生约定“三事”:“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56]

为了改变北大封建性质的高等学府的做派,蔡元培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并要求师生明确“所谓大学者”,乃“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57]。由于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所以,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使大学成为集教学、科研双重优势于一身的高等学府。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在改造北京大学的实践中所遵循的办学方针。

1.方针的内涵

蔡元培在改革北大的实践中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兼容并包主义,二是不干涉主义。蔡元培认为,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大、建筑大,而在于一种气节和涵养。他曾经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58]这里的囊括大典,是指一种对待古今中外不同学派、不同思想和不同典籍的态度,是包容百家学派与思想的气度。因此,“大学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59]

互不干涉原则也是和蔡元培反对专己守残,强调自由研究的主张相联系的。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机关,但是对于治学而言,最忌讳的就是守一家之言。因此,学校应该使各派学术并存,各种观点自由论争,使学生能够较广泛地接触教育中不同学派的观点,才能不囿于一家之言、一己之见。这就是互不干涉的原则。

2.方针的实施

蔡元培在改革的实践中切实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

(1)整顿教师队伍

在对北大教师的任用上,蔡元培的行动真正体现了这一原则。蔡元培对于教师的聘用,以“积学与热心”为标准,而不考虑教师是什么派别、资格、年龄乃至国籍。当时的北大教师包含了学术上的不同流派。如史学方面,有信古派和疑古派;经学方面,有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文学方面,有文言派和白话派;在文字训诂方面,有章太炎的弟子,还有其他学派;在旧诗方面,同时有主唐诗,尚宋诗的,宗汉魏的等等。可谓容古、今、新、旧齐聚一校,学术观点异彩纷呈。

(2)积极引进新派学者

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与实践对于各家、各派、各人实行的中立、自由的方针,客观上给予新派学术、观点以宽容、开放的空间,实际上是对它们的保护和扶持。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推翻了封建的专制统治,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地依然是封建文化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蔡元培所倡导和践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为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发展争取了地盘。而蔡元培在办学的实践中也确实体现着扶植新派人物、促进新思想传播这样的思路。蔡元培当时聘请了以编辑《新青年》著名的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聘请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部主任,还有胡适、钱玄同和刘半农、鲁迅等,他们都是新派的学者,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者。

(3)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职演说,要求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由于学生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识的深浅,只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的教员,特别受欢迎,因为将来毕业后“有人提携”,有阔老师做靠山。他要求北大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他又要求学生“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敬爱师友”等。他还提倡让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独立去评判。他还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主张沟通文理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些主张和措施,不但使北大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创了近代高校学生自由研究学术之风。[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