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未病”特色思想与实践补遗

“治未病”特色思想与实践补遗

时间:2022-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特色与应用”[1]的阐述已交流于2002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此不赘述。兹就自2008年初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全国展开以来的论点与实践做简要复习与探讨。故而,“治未病”思想在符合我国防治疾病“战略前移”、“重心下移”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1]。医生一旦在头脑中能启动形成“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的思维延伸,就可以影响到整个临床过程。

第四篇 “治未病”特色思想与实践补遗

有关“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特色与应用”[1]的阐述已交流于2002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此不赘述。兹就自2008年初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全国展开以来的论点与实践做简要复习与探讨。

2007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出发,提出“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引入卫生实践”,强调“中医药要把疾病防控作为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卫生部长陈竺也指出“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研究揭示出从人体的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过程正是“治未病”的最好时段。故而,“治未病”思想在符合我国防治疾病“战略前移”、“重心下移”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1]。可见,治未病是传统中医思想的精华之一,其核心内容乃宗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点而表现在通俗的无病早防,小病早防早治和预防为主的医学观。为进一步把握“治未病”的主旨,兹将从如下三方面诠释,以循证地说明我们的祖先力倡“治在病前”的丰富理论和现代科学前景。

1.治未病的沿革与内涵

古医籍中除了《内经》中所指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精彩论述外,传说中还有一段与“治未病”为主要内容的有趣故事:在名医扁鹊所处的魏文王时代,魏文王问扁鹊:“听说你们兄弟三人都学医,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名闻天下?”扁鹊应声而答:“我们兄弟三人以我大哥医术最佳,二哥次之,我学得最差。大哥在病未发之前给人治病,天下人都认为他不会治病,所以他名气最小;二哥在大病初起之时给人治病,仅仅闻名于乡里;而我最为愚钝,在病人病入膏肓之时下虎狼之药,因而为世人所知。”在这则故事中,扁鹊确认其大哥能“治未病”而医术最佳,其实当时他自己对治未病亦造诣甚高,只不过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认可,甚而招致不公正的看法亦见于史记中,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有“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者也,欲以不疾者为功。’”……由上可见,当时对未发生疾病的干预治疗,人们在认识上尚有差距。但从其学术的科学性上,先贤们认识仍是肯定的。如唐代孙思邈就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医生“治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病之前”。清代名医叶天士(1667~1746)最先明确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的防治原则。

综观中医“治未病”思想,其内容可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四个方面,也可以诠释为包括了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变而未果”的全过程,包含有预防、摄生、保健、调理、治疗、康复等多重含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医生一旦在头脑中能启动形成“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的思维延伸,就可以影响到整个临床过程。古哲人所预言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事情,只要预先有预料性思想准备的“利器”,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或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再如在诊断中有了防范误诊风险的意识,运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就可能避免主观臆断及固守局部和惯性思维的皈依,从而防止单纯依赖设备等辅助诊断手段造成的思维固定,易致误诊的倾向。由此作出正确的诊断决策,进而完善治疗措施。在用药时,也就能产生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思想准备,自然自觉地遵循医疗常规,依据循证资料参考用药。并潜意识地追踪观察,一旦有不良反应出现,及时主动妥善处理。再如在做医疗风险较大的侵入性诊疗之前,只要有预防并发症的风险意识,就会认真斟酌选择适应证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与病患或家属交流,达到医患和谐的最佳目标。

2.“治未病”体现现代前沿生命科学

前述治未病所包含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内容及思想,与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即体现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是相吻合的。这也意味着像“治未病”这样集数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健康保障模式,有可能在后工业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3]。它客观上顺应了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这个转变具体表现在:由单纯治病的医学转向包含保健的医学为其一;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为其二;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这三个方面。它紧扣时代的主题,与21世纪医学一样是出于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而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经调治未病,有助于促进新医学模式下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研究生命全过程和疾病全过程,以促进医学维护健康的根本目的。

由此来看,治未病有助于探索生命科学的新答案,在当前医学的核心价值从“治病”到“治未病”,涉及诸多前沿学科领域。

就以“亚健康”作为治未病的一个内容为例,前不久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所开展的“亚健康人群监测方法与监测网络的研究”和“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及数据管理共性技术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起了人群(个体)健康状态数据库,使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集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三位一体的健康保健模式,又为“治未病”这一古老而先进的理念,落实于社会实践提供了范本。从保健的角度看,在现实中,我们生活在氧化环境中,诸如铁生锈,铜变绿,纸变黄脆,都是氧化的结果和相应的产物。人作为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基本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等自然发生氧化反应,成为其氧化产物的氧自由基(又称活性炭)。近年来,“自由基”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已不再是晦涩难懂的生物化学术语,而成为一个大众性的普及概念。人们就像知道细菌、病毒可以通过感染人体而导致疾病一样,知道自由基可以通过对人体内细胞组织的氧化损伤而使人体由健康转变为“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因而抗氧化自由基的研究和推论,也展现着“治未病”的一项前沿的科研阵地。同时,也被引申到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世界环境保护的“低碳技术”产能的发展经济学的理念中了。

在现代生活物质相对丰富的条件下,面对糖尿病人的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治疗问题,科技人员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提出了“治未病”的新角度、新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认为:现代糖尿病已与古代的消渴有很大的不同,80%的患者没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餐,多尿及体重减少)症状,80%的患者属于肥胖型。而在未确诊为糖尿病的人群中,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的大多数人都存在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等问题。由此提出了糖尿病治疗重心大大前移的观点,并研究出了应用活血化络中药早期干预糖尿病的方法。实践证明了这一方法可明显减轻此类人群的体重和血管内皮损伤,明显改善血脂异常,最终抑制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病理变化的发展。仅上例证即可觑见治未病的广阔前景和已涉及的生命科学前沿内容之一斑。

再如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2008年9月25日顺利升空,以其航天员出舱“行走”于太空的保健措施为例,据李枝勇透露,“神七”医监医保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航天员的心血管功能。其核心内容经李枝勇的导师、著名中医药学家王绵之教授亲自处方,医监医保团队研制成功“太空养心丸”,实现了中医中药与航天医学的结合。“太空养心丸”此次第一次亮相太空,为提高航天员体能,提高心肺功能储备和心血管调节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4]。此前的研究是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通过心功能及下肢静脉顺应性等指标检测,证明“太空养心丸”对心血管功能有调节作用,亦证明了“治未病”内涵的延伸。

3.“治未病”与三级预防异曲而同工

古贤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治未病”所涉及范围总结为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变”五个方面。现代医学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三级预防。所谓三级预防,就是指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和临床结合,对疾病的全过程筑起三道防线: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其对象是健康人群,减少疾病发生。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或亚临床预防),其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或阻止并发症的发生。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对象是患病人群,以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为目标,并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已经致残或者已经出现并发症,则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体质,防止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限。可见,三级预防理念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疾病的防治规律,都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寓防于治。

如果从思想理论形成的时间以及中、西医两个不同的医学哲学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轨迹看,三级预防的理念是集现代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两大内容为一体,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古老的“治未病”与现代的三级预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融合理念、科学发展,将会出现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中国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在《历史的经验》一书中谈到这样一件事,即在一本书里面记载着清朝的掌故说,山西有一户很会做生意的人家,有一次有个顾客讨价还价,争执得很厉害,老板被逼得都生气了,便说:“天下哪有一本万利的生意?要想一本万利,就回去读书吧!”这人一听这个话的确有道理,就立刻回去培养儿子读书,后来果然他子孙好几代都是很有才具的大臣。这个故事的确很有幽默感,同时也是很有哲理的。

确实,正道的一本万利的生意可以说没有,但在人类健康的投入上,常有一本万利的效果。当前,随着医疗保健策略正从“以疾病为主导”的模式向“以健康为主导”的模式转变,受健康理念的变化和“亚健康学说”的兴起,逐渐地唤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注。除前文所及治未病的理念和实践外,从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如注射乙肝疫苗,同样可视为治未病的一种手段。理论上讲,乙肝疫苗作为一种特异性抗原,注射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达到了主动免疫的目的,是治未病范畴的预防措施之一。具体操作中若按0.1.6月(首次,1个月后,从首次计半年时)注射3次,才花费几十元,若是不舍得花这点钱,一旦被染罹乙肝病毒感染发展为慢肝或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就不是几万元或几十万元所能治愈的。反过来看,注射乙肝疫苗而获得自身免疫保护,不同样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吗?问题是往往有的人认识不到位,错失了这一本万利的“治未病”的良机。再如,在中西医结合抗病毒、保肝治疗乙肝的序贯治疗阶段,利用中医药预防和防止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等的耐药,就能有效减少医疗成本,同样是提高疗效的“治未病”思维和有“一本万利”的经济节约型效能。

“治未病”历来是中医的优势特色之一,也是其核心理论之一,并在长期的实践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对其继承、发展、开发的不懈研究,如今已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倡导、推行和创新中医“治未病”这一古老而焕发新内涵的科学实践,将会在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中医创新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事业,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等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潜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大勇主编.循证思维及其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294~305.

[2]刘燕玲,严少慰报道.治未病引领健康发展方向【N】.健康报2008.1. 28:3.

[3]张海通.“东学西渐”的前提是治愈中医的现病【N】.健康报2008.11. 19:6.

[4]王雪飞,杨秋兰报道.为了航天英雄的健康【N】.健康报2008.10.6:3.

[5]预防乙肝耐药能减少医疗成本【N】,健康报2008.6.2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