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世思想特色

处世思想特色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书生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想决定了他处世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魏书生怎样看待社会呢?对现实的不足和缺陷,魏书生是有着理性而清醒的认识的。魏书生逛书店的习惯,从那时起一直保持至今。于是先后有人建议魏书生改名魏东、魏彪或魏国、魏军、魏党生,魏书生坚持自己的意见仍叫魏书生,母亲李忠敏给予了支持。

处世就是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社会如何相处也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魏书生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想决定了他处世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

(一)达观包容的社会价值观

如何评价社会是人处世的基本观念。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时,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他怎样看待社会、怎样评价社会。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地看待一切,但事实上,人在看待社会现实的时候都是有一定感情和个性化倾向的。有的人习惯于用理想主义的眼光来苛求现实生活,在评价社会时就会否定多于肯定;而有的人在看待社会现实时,采取乐观主义的态度,总是看到社会的光明面。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比较而言,后者更能让个人生活得积极、幸福、乐观。

魏书生怎样看待社会呢?对现实的不足和缺陷,魏书生是有着理性而清醒的认识的。不仅如此,特殊的经历,使他对一些客观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腐败、黑暗现象更有着超越于普通人的沉默而深沉的愤怒。但同时,他又从来没有因这些负面的东西而消极、颓废,能始终保持一种达观、超脱的心态,站在更高层次用长远的眼光看到未来的希望,从而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包容,然后力求多做实事好事,为改变现状积极努力。他有一句名言,“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

“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便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说了算。社会中肯定存在不好的东西,因为社会还不尽善尽美,所以我们才追求更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来替代它。说它好,是因为它比过去好。说它好,是因为在这社会中好人占多数,好事物占多数。我们不能因为湖心公园有垃圾箱就说湖心公园的荷花不好,就说湖心公园不好;不能因为康生凶狠毒辣,就说周总理不好,就说所有的人都不好。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因为社会上有不正之风,就说一身正气的干部不好,就说整个社会不好。社会再向前发展一万年,也还会有垃圾,也还会有坏人。问题在于,我们应该让自己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这常常决定自己心灵世界是阴暗还是晴朗。”

魏书生坚持将心灵摄像机对准光明面的社会价值观,是和他在逆境中求进,始终把抽打自己的鞭子握在自己手里分不开的。就算所处的环境真的极其糟糕,在魏书生看来,埋怨也没有用,他主张“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他说:

“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

“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纵观魏书生“少年求学——青年挨批——教坛扬名”的人生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念,尤其在艰苦的生活条件、巨大的人生磨难和艰难地从教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开朗向上、豁达包容、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足以给人们的心灵以无比的震撼!

1.少年求学理想扬帆

魏书生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是崇尚阅读;二是家庭民主。

在缺吃少穿的五六十年代,魏家和砂山地区大部分家庭一样,也是别无长物的。但承继祖上和偶尔购入的竖版线装书和横版简体字书也攒了不少。每到晚上,识文断字的魏家老小都要各取所需地随意阅读,从来没人出去跑张家串李家地飞短流长。父亲魏景林眼睛不好,不大敢看书,便总是无声地手捧茶壶端坐一隅。母亲李忠敏则不光在家务之余津津有味地遍读群书,还能栩栩如生地把书上的故事讲给尚不会读书的孩子们,把书的魅力以及知识带给她这个人的魅力源源不断地展示出来。

1960年,在那个全国都陷入填不饱肚子的饥饿年代里,10岁的魏书生也开始了他最初的精神饥饿,为了买回那套他渴望已久的《西游记》,他头一次花去了积攒多时的一元三角钱“巨款”。当他独自买书的狂喜过去以后,不免有些恐慌,毕竟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呀。可父亲母亲不仅没批评他,还为他掌握了买书这个学习的重要步骤而奖励了他一顿有干粮的饱饭。魏书生逛书店的习惯,从那时起一直保持至今。

在魏书生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和他发过脾气,从来不对他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发号施令指责训斥,凡事都是讲道理,和孩子们商量着处理他们遇到的问题。按魏家家谱排下来,魏书生属于“贤”字辈,并且是“贤”字辈中的长孙,因此魏书生出生后老人们给他起名魏贤生。后来,当魏书生该上小学时,当李忠敏知道儿子已经懂事了,可以有自己自主的选择时,她便把魏书生叫到了面前。她说:“孩子,他们愿意你叫魏贤生,可我想让你叫魏书生,我想让你名字里有‘书’,让你一辈子离不开书,你的意见呢?”魏书生已经听惯了母亲用商量的口吻与他说话,他也习惯了即便与母亲意见相左,他也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对母亲说:“我也想叫魏书生,我也想一辈子不离开书。”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68年魏书生去盘锦农村成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那是一个改名大流行的混乱时代,街道名、店铺名、农村公社名、城里工厂名,全都被改得红彤彤火辣辣的,男女老少们把改名更姓当成了“忠于”和“紧跟”的标志。于是先后有人建议魏书生改名魏东、魏彪或魏国、魏军、魏党生,魏书生坚持自己的意见仍叫魏书生,母亲李忠敏给予了支持。

书生爱书,幼年魏书生在家庭熏陶下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抓到什么书看什么书,什么书都能让他看得废寝忘食。从开卷有益的角度说,这些早期的广泛阅读,拓展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知识,训练了他的自学能力,为他后来的治学打下了基础,使得他从小学到中学,不管数理化还是文史地还是音体美,各科成绩都能名列前茅,能从从容容地当好班级的学习委员。但这一阶段,毕竟他的阅读还只是少年人的吞咽式阅读,囫囵吞枣,生吞活剥……

他的阅读真正进入为我所用的理性阶段,也就是伴随着阅读进入到一个对自我、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剖析质疑批判阶段,则开始于1965年他15岁时。那一年,魏书生是怎样与哲学相遇的,连他自己也记不准确了,他能记得的是春天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手头出现了两本哲学书籍,一本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一本是大开本的高校教材《哲学讲义》。他首先漫不经心地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可让他无法想象的是,一读之下他竟感到了心醉神迷,而在以前,对他这个喜欢练武术的年轻人来说,只有武侠小说才能产生如此的效力。他立刻一鼓作气地把《哲学讲义》也读完了,这一回,他觉得哲学对他是真有魅力了,其魅力甚至超过了武侠小说,能够使他在迷醉之后得到清醒,得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魏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哲学讲义》反复阅读,又到各处去收罗其他与之相关的书籍,进而读《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读中共针对苏共所发表的“九评”。在这样一个大面积的阅读思考过程中,他发现,他最大的收获并非是对一个专门的学科产生了热爱,而是在找到哲学的同时,他更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意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思想。

魏书生属于被“文化大革命”耽误了青年时期的求学机遇的那一代。1966年,魏书生初中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失去了升入高中读书的机会。两年后的1968年,沈阳市第32中学数百名已经毕业和尚未毕业的初中学生,坐完火车坐汽车,坐完汽车坐马车,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窝端到盘锦地区新建农场插队落户来了。魏书生,就是这数百名身不由己的青年中的一个。和他同龄的人大部分为时代的放逐付出了宝贵的青春,一生的命运都因极“左”理论和“上山下乡”的号召而改变。但在插队落户的最初,他们还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命运,依然抱负远大,心高气盛。有人想当音乐家,还带着小提琴;有人想当外交家,带着英语词典;有人想当画家,带着画笔颜料……

很快,农村艰苦的体力劳动和生活条件,就给了这群雄心勃勃的青年当头一棒,使他们从梦想中清醒过来。魏书生这样回忆:

“早上三点半,中午‘喊着’饭,晚上看不见,都在地里干,年终一结算,天天吃不饱饭。不是一天两天吃不饱,是持之以恒地吃不饱。每人平均每顿两个窝窝头,一碗盐水白菜汤。”

饿得头昏眼花,有时还要挑一两百斤的担子,走二三里路,随时可能昏倒。

能吃上一顿有油星的病号饭,能赶上一次不用出工的雨天睡个好觉,这成了知青们翘首以待的隆重节日。

可魏书生却能天天过节。

魏书生凭什么可以天天过节呢?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魏书生的那些节日,并非来自吃病号饭或找借号旷工,而是他不论多忙多累,在田间地头煤油灯下,总能抽出读书的时间;对他来说,读书是最为幸福的事情,一读书,就好像自己给自己过了节一样。

综观魏书生幼年时期,尽管当时政治环境特殊、物质生活困乏、知识不受重视,但魏书生在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依然爱上了读书,尤其家庭民主和睦的生长环境,孕育了魏书生开朗、向上的个性。后来的青年时期,魏书生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作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插队农户,但仍然苦中作乐,坚持读书,在读书中获得精神的满足,这既是幼年生活培养的结果,也是幼年开朗向上个性的延续和成长。

2.“文化大革命”逆境心志弥坚

魏书生只在一线劳动了10个月。

1969年7月16日,魏书生来到陈家大队的红旗小学报到上班了,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

1969年7月的盘山县校建农场红旗小学,始终只是一所破败的普通农村学校。教室不足10间,教工不足10人,除了黑板粉笔和一些破桌烂椅,基本上没有教学用具。可就是这个既在尘世之中又似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却成了魏书生的临时天堂。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别说北京,别说沈阳,别说盘锦等外边的世界了,就连一里地外的知青点那个小小的世界,都被阶级斗争搞得人人自危,卖友求荣的、铤而走险的什么都有。可魏书生,却能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地过着他无忧无虑的孩子头生活。

那时他简单地认为,干好教师工作的标志,只不过是让学生听你的话,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减少打架骂人和其他的是是非非。为了能让学生听话,他也喊也叫也发脾气,是因为喊叫和发脾气都收效甚微,而通过借鉴母亲对他和弟妹们的教育方式,他才形成了和风细雨的恳谈式解决矛盾的风格。为了能让学生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他也曾把“有文化的劳动者”、“共产主义接班人”那一类的大道理挂在嘴边,可说着说着他自己也觉太大而无当了,他才总结出了他的商量教学法及从培养学生爱好兴趣细微处着手的其他工作方法。为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把有限的工资收入几乎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买足球,买军棋,一头汗两腿泥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为了使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大部分交给了学生,给他们以“评书连播”的形式讲《红岩》的故事、《烈火金刚》的故事,和他们一起出墙报、做手工、布置教室、开展文体活动。在这样做的时候,魏书生很满足,他的多才多艺吸引了学生,他的真情感染了学生。而学生,不光学习成绩得到了普遍提高,在品德上、眼界上,甚至在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上,也都有了长足进步。当一个教师,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收到这么好的教育效果,的确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1971年秋天,魏书生有了一个返城成为沈阳的辽宁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机会,可此时的他,已经越来越舍不得这两年半阴差阳错地落到他头上的教师工作了。所有的人都坚决劝他离开,他觉得固执己见,对不起所有关心他的人,才同意返回沈阳。却不料,命运又一次以阴差阳错的方式为中国教育界留住了一位奇才——有人夺走了他的名额,把他安排到盘锦电机厂当工人。回沈阳,回到父母弟妹身边,进一个文化工作单位,这可以说是他离开红旗小学的唯一理由,可现在这一切却转眼落空了。既然这唯一的理由不存在了,他为什么还要离开被他视若父母的两位张校长呢?为什么还要离开被他视若儿女、兄妹的学生呢?他思前想后,在盘锦电机厂只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找了厂领导,表示他还要回到陈家大队当民办教师去,并且扛着背包就真的回来了。

两位校长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家长的“驱赶”,特别是对他这样一个信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人来说,对自己违背组织决定这一行为的反省。他在学校只住了一宿,就又踏上了陈家去盘锦的那条泥泞的道路。三天里,他一次坐马车,两次徒步,行走丈量了三遍这沟沟坎坎的20公里泥土路。待他止步回头,用心打点一番这三个20公里上的步印辙痕时,他看到,他心中那个微小而又宏大的理想,经过这一番变故,反倒更加不可动摇了。于是,在成了电机厂的一名职工之后不久,他按组织程序向厂领导递交了第一份调动工作的申请报告……

到工厂后,魏书生没下车间,而是直接被放到了政工组——一个在那种政治时代里任何人都要对之毕恭毕敬的要害部门。结果,整个工厂所有文秘宣传方面的工作,眨眼间就全被他一人包了,而且干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每天都要参与研究制订工厂大政方针,在办公楼里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居然还无师自通地也成了生产能手,成了个优秀的技术工人。魏书生下车间,还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而是一人干两人的活,他成了全工厂工作效率最高的人。在后来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是他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在他的日记里,“效率”这个词是他时至今日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他对虚掷光阴耿耿于怀,对人浮于事深恶痛绝,对出工不出力恨之入骨,这些都来自他在工厂里的切身感受……魏书生凭着他的人格魅力与工作实绩,不仅连获好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在进厂不足两年的时间,经上级领导部门批准,被正式确定为了厂级领导接班人。

在这一过程中,魏书生虽然春风得意,但他仍然不能忘记他的理想,他的请调要求,照旧一次次地经由他的嘴和笔来到领导的耳畔和眼前……

魏书生从1971年11月至1978年2月,在盘锦电机厂工作了6年多一点的时间,在这绝不算短的6年里,他以平均半个月一次的频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向领导申请150多次,要求从事教育工作,要求去学校做一名教师。在中国,即使到了现在,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也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而在20多年前,其社会地位低下程度,更是举世罕见……

进工厂后,在两年的工余时间里,魏书生勤奋自学,写了总字数达30多万字的两本专著:《谈改造世界观》(1972年,未出版)、《谈工作方法》(1973年未出版)。在书中,他着重探讨了历史观、道德观、幸福观等问题,提倡克己利人,崇尚节欲奉献,强调精神力量,宣扬辩证唯物主义。此外,他还一直研究孔子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深深影响了好学的魏书生,他的日记和作品中融入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和思想,字里行间有着真诚的敬意。在那个“批林批孔”,阶级斗争之火熊熊燃烧的时代,这简直就等于是不打自招地给个别眼红他才干、妒忌他成绩的人送去了把柄……(他的)两部私人手稿,以及更加个人化的日记,还有非常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关于孔子的议论评价,连同对革命宠儿张铁生之流的冷嘲热讽……一并被归纳成了他的“完整的反动思想体系”,关于政治经济的、关于内政外交的、关于军事教育的,计108条不赦之罪,顷刻间压到了他的头上。

从1974年4月上旬开始,波及全国的“批林批孔”运动在盘锦电机厂里的具体表现,就是批魏。电机厂的批魏运动,历经了长达一年的时间,在批判达到最高潮时,魏书生要连续多日地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三次接受斗争,而其间最令人惊骇的消息则是1974年5月初,公安部门将介入这一重大政治案件,对魏书生实施法办甚至处以极刑。这样对人的精神和肉体进行双重折磨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5年春。1975年春天,国家的大背景是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盘锦电机厂的小背景则是对魏书生做出了停职审查、下放车间劳动,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改造。

魏书生最终没有像同时代的张志新那样走上断头台,得力于整个政治环境的开始松动和一位正直而勇敢的伟大女性的保护。魏书生的顶头上司厂政工组组长孙凤兰,她不仅在两年的工作中处处关心魏书生、支持魏书生,当魏书生遭难后,她还敢于不顾后果地利用她曾在省公安厅工作过的条件,为魏书生奔走求救,努力淡化魏书生的种种“罪行”,她想方设法避免公安机关的介入,千方百计将魏书生留在厂内接受批判。结果,孙凤兰在那个完全没有公理可言的时代,居然真的创造了奇迹,还真把魏书生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面对如此残酷恶劣的人生遭遇,魏书生的表现是怎样的呢?他多年后作报告时的自述说得非常明白:

“党内批完党外批,小会批完大会批,批完晚上,我还照样找一宽敞地方打拳练武,结果让人发现了,第二天批得更狠。魏书生,你不老实!我说我怎么不老实?哈哈,白天挨批判好像挺老实,晚上干什么张牙舞爪的?我说我没有。那你蹦蹦跳跳干什么,你想变天吗?我说我没想变天。那你怎么想的?我说我现在还公费医疗,我要窝囊病了,不浪费党和人民的医药费吗?我锻炼锻炼给党和人民省钱不说,第二天挨批判我也好有劲啊。啊,你这么想的,那你还练吧。又让我练了。(掌声)我属于那种不愿背什么思想包袱的人,唉,人生在世,多活也就七八九十年,人家做得不对你跟人生气,这不赔了。人家做得对你就更不应该生气了,所以人世间,不自个儿找气生,我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他也总是看到光明的希望:“十年以后可鉴今日是非!”结果没用十年,两年半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就被翻了过去。随着政治上变得清白,没人再诬告他说话写文章都是为了毒害他人了。于是……魏书生再度向上级领导呈上了他的请调当教师的报告:“我怀着十分恳切的心情……”

逆境之中,磨难降临,也始终乐观,始终坚韧,这就是魏书生!

3.教坛躬耕执著达观

1978年2月,魏书生扛着行李拎着书箱,就到盘山县第三初级中学报到来了,他的生命历史也从这时起,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开端。但这并不是说他干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没有困难和挑战中进行的。恰恰相反,他第二次走上讲台接手的第一届两个班,分别代表了学校年级学生的两个极端。差一些的那一个班,五十六名同学全是男同学,没有一个女同学,不仅不会作文,字认不了,填表格连父母的姓名也不会写的都大有人在;学习比较差不说,还都不太听话,有的好打架。就是从这样的起点出发,魏书生走出了他成为盘锦市典型、辽宁省典型、全国著名教育家的成长之路。不管学生的水平和起点如何的低,他都帮着学生一步一步朝前走,一步一步朝前挪,有好多学生在他的班上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

几十年下来,教坛躬耕的魏书生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一道固化的风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魏书生,在报告和著述中反复介绍的诀窍只有两大点:民主和科学;一小点:注意力体操(气功)。其实,指导魏书生教育教学的根本还在于他的服务意识。支撑魏书生服务学生的是无私的爱心,爱心能持久保持,其根源就在于他看待他人(包括学生)、看待社会的一种包容心态。对学生爱心无限,就会只求为学生奉献自己,而不去计较自己当教师的成败得失;对他人满怀爱心,就会包容原谅,自然看人事达观。

何谓达观?达观即哲学地对待世事,指事理通达,心胸开朗,对不如意的事情想得通,看得开。王勃《滕王阁序》中说“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吕氏春秋·知分》里讲“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魏书生对自己的恰当定位和对生死的达观态度是他对人和事达观的基础:

“世界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国家来组成;国家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市县来组成;市县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村寨来组成;村寨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家庭来组成;家庭是个整体,是由若干个人来组成……这样看来,一个人在整个世界——地球中又占据着什么位置?更何况整个地球才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员,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又占据着什么位置?而银河系在茫茫的宇宙中又算得了什么?由此看来,一个人在宇宙中何其渺小!”

“我在全国各地讲课,上台总是先说一句话:活着不容易,好好活着。”

“我认为人生是享受,要享受人生中所有的快乐。……我认为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学校管理是享受,工作是享受,生活是享受。只要你能经常强化享受这根神经,你就能经常站在享受这个点上,来寻找享受的理由,体会享受的快乐。”

“到地球上来打工干活的,完事了便挥挥手向地球告别。”

魏书生对人和事的达观态度实际上就是达观地对待生活:

“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人就是这样:青年认为少年好,中年认为青年好,老年认为中年好,结果他一生都没有在好的时候过过。那么,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最好呢?实际上就是你现在最好,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昨天。”

“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客观本已有这么多的忧患,倘主观世界再寻烦恼,那人间真是没意思透了。”

……

(二)坚韧积极的辩证苦乐观

达观包容地看待社会,就能保持一种坚韧积极的人生姿态。魏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人生,他的苦乐观鲜明而有特色: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对待工作抢挑重担,锻炼身体毅恒康乐,物质要求降到最低,精神享受孜孜以求。一般人所乐的,他淡然;一般人所苦的,放在他身上,他觉得是占了便宜。在他人看来,魏书生是先进,是典型,但他保持内心世界宁静淡泊和积极进取和谐统一的主要方法,并不是强行克制自己欲望,而是从观念上采取独特视角,辩证地看待成与败、得与失、荣与辱、苦与乐……于是,纵有不凡之举,也是本所当为,纵有惊人成就,也是瓜熟蒂落。克己守礼、仁爱他人、奉献进取的行为,对他本人而言都只是平平凡凡,数十年沿着一个不变的方向,再细小平凡的努力,都能孕育出不平凡的成绩。坚韧积极的辩证苦乐观,是魏书生的人生支柱。

1.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人生的苦乐感受,很大程度上讲取决于人的角色定位。魏书生总是自觉地用哲学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看待工作、看待自己,他说:

“一个人在宇宙中何其渺小!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忘乎所以,才容易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因此,要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职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看到自己的渺小,找准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社会、职业、他人、自己的关系,就会“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碰上什么样的人生际遇,若能始终选择积极角色,就会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大革命”中,魏书生遭遇批斗,其经历换作他人注定挺不过来。可他即便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中,仍然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环境,不自我折磨,而是积极锻炼身体,保持体能,冷静思考,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二次当上教师后,几年下来就已成名,魏书生获得的荣誉很多,多次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先后和党的三任总书记合影近10次,多次出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会议。人民大会堂的会议不要说在下面坐着,主席台上面他已经坐过5次了。有几次正部长级干部安排在他后面坐。但即便如此,他也总想着自己在人格上和最平凡的劳动者一致,在人这个意义上,自己跟卖冰棍的老大娘、卖白菜的老大爷完全画等号。该在主席台上,就扮演好教师代表的角色;学生面前,扮演好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火车上,扮演好普通乘客的身份;家庭里,扮演好丈夫和父亲……

“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么富于人生的智慧!功高,不专横傲慢;遇挫,不颓唐意志。顺境中,珍惜机遇和现有条件,逆境里,不断完善自我,以待时机!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是魏书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对待工作抢挑重胆

多少年来,魏书生的工作量在普通人看来是极其繁重的。读书、写作、教学、管理、演讲、社会工作,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太累了,太苦了,然而魏书生面对这一切却非常坦然,常能变苦为乐,以豁达的心情乐此不疲地心情愉快地做好每一件事情。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长期既担任班主任(较长时间是两个班),又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兼任校长、书记等行政职务,此外,需要实实在在做事的社会兼职多达数十个,还在全国各地讲学不断。后来到盘锦市教育局任局长直到退休,不但始终承担教学任务,还一度担任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浙江书生中学的校长,同时还要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相关职责,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出讲学报告、写文章、写书,他也一直没有间断。

这么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期不断的辛苦,居然没有压垮魏书生,真是一个奇迹。魏书生作报告从来都是站着的。如果时间不长,他总是采用单腿独立,两只脚换着休息的方式,就算报告时间长达数天,他也一直是站立的姿势。1991年7月,魏书生在西藏拉萨讲学,刚到时,大家都劝魏书生多休息两天,因为空气只及平原地区的60%多一点儿。时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同志提醒魏书生,赵本山到西藏说小品要打氧气;冯巩来说相声,刚下飞机便进了医院。中央某领导来视察,一下飞机就进了医院,出院后没视察就飞回了北京。结果魏书生只在到的当天稍作休息,从第二天起一直讲到第五天的1:10。因为是第一次到拉萨,接连讲了三天半的魏书生希望能看看市容,热情的老师们要求和魏书生合影留念,直到2:15魏书生才走下舞台。下午参观了大昭寺、小昭寺和市郊的古寺。晚间回到日光宾馆,又座谈到半夜12:05才送走了副市长、教体委主任、副主任等领导和教师。第二天早晨,5点钟,副市长、主任等领导来送行。孔副市长问魏书生:“在拉萨这样的高原地方,连讲3天半课,这么繁重的劳动。西藏当地人也讲不了,你能承受得了,有什么秘诀吗?”魏书生想了想,回答说:

“要说有秘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这样,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

3.锻炼身体毅恒康乐

工作量大不仅没有累倒魏书生,即便现在已是60出头,他也还保持着良好的身心状态,这与魏书生数十年持之以恒地坚持跑步、打拳、体操等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

其实锻炼有益健康的道理谁都明白,可是锻炼的毅力和恒心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在魏书生看来,人生很多层面的体验都符合“痛而后快”的道理,“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世界上的许多幸福、快乐都要先付出痛苦的代价才能换来”,身体的锻炼也是如此,“长跑5000米,速度要超过昨天的自己,要经历痛苦的困难期……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受痛苦的磨炼中看到快乐,看到幸福,看到胜利,用对快乐、幸福、胜利的期待鼓励自己战胜追求过程中的痛苦”,只有忍耐跑步的苦累,才能收获身体康健的幸福、快乐。

魏书生在老区开会,去宾馆、剧场有个四五里路,都是步行。有人看见了,问:“魏老师,怎么不骑自行车呀?”“我在锻炼,在占便宜。”到新区开会,往返20公里,倘时间允许,即使是数九寒冬,魏书生也爱骑自行车去。有的领导遇到了,问:“魏老师,怎么不坐车呀?”其实学校有3台东风大卡车,有面包车,还有伏尔加(后来市领导又把伏尔加换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见魏书生有车不坐,有人便说:“典型难当呀!魏书生得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国家省汽油。”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时,魏书生这样讲自己的观点:

“在骑自行车开会这个问题上,我真的一点都没想党和国家的利益。那我为什么骑车不坐车呢?实在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想占一点小便宜,白捡一次锻炼的机会。20公里路,一边骑,一边锻炼,还增强了体质。”在魏书生看来,“人就是这样,有动的机会,有锻炼的机会,不能白白丢掉,要紧紧抓住。生命在于运动,多锻炼才有较强的体质。”

很难想象,如果品尝不到锻炼的快乐,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以做操为例,即便经常外出讲学,从时空条件上讲要很好坚持都极其困难,可魏书生却坚持得很好。

“魏书生当局长最初的七年,一共少做一百八十天操,平均一年少做二十六天,平均两个星期有一天没及时站在那个位置上,哪儿去啦?几次出国都算我缺席,参加党的十六大,一下就缺席九天,(笑声)这都算缺席。即使这样,我是七年只有这些天没做,两个星期少一天,即使在高考招生、中考招生、毕业生分配,局长最忙的时候,我也天天往那儿一站,做操。”

4.物质生活俭朴简单

魏书生曾在日记本上写道:

“1982年7月21日,我与桂芹结婚了……我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今天的起点,终生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力争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流下的汗水,能够多于这个世界养育自己的乳汁。”

“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这是魏书生的生活信条。平常日子,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下班;瓜果梨桃不吃,烟酒茶牌不爱,家里吃西瓜,妻儿吃瓤,他吃西瓜皮,常年饮用白开水。外出讲学,白色衬衫配上一套黑色西装,多年不变。

魏书生评上特级教师,在职评中又评上高级教师,加上讲课费、讲学费、稿费,从表面看,收入不低,但有的钱他从不领,有的领了却又花在别人身上:有的学生家穷,考取了高中却读不起,他悄悄地为他们付了学费;有的老师患病,学校按规定补助一定的钱,他认为少了,又偷偷掏出自己的钱补上去;每一次捐献灾区人民群众,他总是带头慷慨解囊。魏书生几次来重庆讲学,他要求我们把讲课费捐给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根据他的要求,我们在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找了两个学生,捐了多年。

魏老师曾把自己家的一台彩电送给学校一个将要结婚的生活困难的老师。魏书生自己花钱购买课外书,教学用品和文体游戏的器具,1987年以前,魏书生的工资一直是几十块钱,可他光给学生购买各类图书就达500多本,而当时他们学校的图书馆总藏书量也不过500多本。魏书生过去家里一到冬天就冷得像个冰窖,室温只有0℃左右,妻子只能带上儿子回娘家去住。他写东西时身上裹着厚被可手却冻得又红又肿,但即使这样,学校改善住房条件时他也总是把房子让给别人。

魏书生到教育局当局长后,他有资格乘坐小汽车,但他最通常的交通工具则是自行车。当局长10年余,他几乎没有设宴请吃请喝,他经常谢绝已经热腾腾摆上桌子的酒席,驱车乘机百里千里,赶回家中喝一碗大米粥……

不仅自己物质要求降到最低,魏书生的观念也影响着他的家人。家里的家具非常简单,他的妻子桂芹把结婚用的水瓶与水标拿到教室送给学生……

精神上富有,物质上节俭的魏书生给人的是一种苦行僧的形象。他自己怎么看呢?他说过:苦行是一种幸福,一来可享受理智的满足,二来可砥砺意志,最主要的,它能省掉不少为个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麻烦。别人觉得俭朴简单的生活清苦,在魏书生看来,却是一种幸福。

“因为苦因为累,一定是享受,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手心儿翻过来,肯定是手背,走出阴影,肯定是阳光,有一苦肯定有一乐……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乐园,要紧的是什么?强化你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外界的诱惑、外界的打击,你全都不动摇,那你天天生活在享受之中……”

魏书生就是这样一个不追求物质享受的仁者,是全面的苦行主义者,无论生活、学习、工作都贯彻一个“苦”字。但是所有走近魏书生的人,看到的都是他微笑的表情,听到的都是他风趣幽默的谈吐,感受到的都是从他心底流露出来的幸福和愉悦。

5.精神享受孜孜以求

魏书生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快乐。

(1)读书学习之乐。魏书生自小爱好阅读,该上小学时,母亲征求他意见,在魏贤生和魏书生两个姓名中做选择,他对母亲说:“我也想叫魏书生,我也想一辈子不离开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魏书生的阅读博杂散乱,抓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都能让他看得废寝忘食。1965年后,他的生命被哲学照亮。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大开本的高校教材《哲学讲义》,使他在迷醉之后得到清醒,得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进而读《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在找到哲学的同时,他更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意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思想。到盘锦地区新建农场插队落户期间,在他小心翼翼扛下马车的行李里,包裹着几十本他从家中精选的书。不论多忙多累,在田间地头煤油灯下,总能抽出读书的时间;对他来说,读书是最为幸福的事情,一读书,就好像自己给自己过了节一样。后来进入工厂,他仍读书不断,由于肯定孔子的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伟大而遭受批判。“文化大革命”结束,回工厂之后魏书生反复要求教书,达成愿望后,他将自己全身心奉献给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阅读既是他生活中的享受,更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智慧源泉。

(2)完善自我之乐。在魏书生看来,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对自己的不断完善是一种快乐。他说:

“人来自动物界的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这就决定了人永远要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永远需要战胜自己的阴暗面。人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幸福感就是征服自己惰性之后产生的幸福感。”

“人真正的幸福和愉快的感觉是什么?就是能战胜自己某些狭隘东西的感觉。”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意志上超越自我——仰卧起坐,俯卧撑,第一天5个,每天增加一个,此外坚持长跑。

工作上超越自我——一个差班,一个好班;把全校最差的学生集中在自己班里;高课低上……不断地挑战自己。

生活上超越自我——不嗜烟酒,连茶和饮料都不需要,走遍天下都是白开水一杯;他基本不出席大小宴会,平日吃饭极端简单;他的着装、家庭用具只有简单朴素这一个特点——战胜自己的物质欲望。

学习上超越自我——1978年下半年参加辽宁大学的自学考试。(下半年其做教导处副主任。)原来保送不读,正规的不考,现在却要读自考,是不是有病?他要给自己的学习一个挑战。在下半年里,他一下泡在书海里:《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班级教育管理学》《中小学班主任手册》,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凯洛夫、赞可夫……

道德上超越自我——日记,道德长跑。

“人如果学会了驾驭自己的智力,驾驭自己的认识,驾驭自己的感情,他就从一个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了。”

不断完善自我的魏书生,始终幸福而快乐!

(3)帮助他人之乐。魏书生从不贬低人,有条件时就尽量帮助他人。他为学生买书、买军棋、买足球,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他热情地鼓励学生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他帮助同事干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无私地奉献给广大教育同行,他当局长、当院长,给副院长、副书记当助手。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魏书生获得了助人的幸福和快乐!

(4)奉献社会之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魏书生是马斯洛理论的受益者,他智慧地享用了这个理论的精神营养。魏书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只是从理论上知道,而是将这一原理用在生活实际中:把崇高的需求当做判断生活事件好坏的标准。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才会有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魏书生则认为,在生活中,人的低层次需要要服从高层次需要的领导。由此需要理论,魏书生提出了非常独到却又易懂的人生价值计算公式:人生价值=干的活-吃的饭。一个人来到世间几十年,他一生所创造的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减去他所消耗的,这个差值就是他一生的价值。

“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过多关注报酬。报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俭朴,你的人生价值越大。临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能幸福而自豪地宣布:我吃穿比平均值少二分之一,而做的实事比平均值多一点。”

魏书生计算人生价值的公式是否完全正确有待商榷,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否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也有待时间的检验,但魏书生自己的确在生活中奉行这样的价值观,以多干工作、奉献社会为人生的快乐。

“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明天,热爱人民吗?那么请你收回你向他们索取名利的双手,洒下你的热血,捧出你的诚心,献出你的汗水、力气,你就会在这献身中寻找欢乐与幸福的真谛。因为你不想索取,你就永远不会有索取不到的痛苦;因为你总是在献身,你就无论何时何处,都能享受因献身欲望满足而产生的幸福。”

“谁如果追求绝对的幸福,谁如果不会抑制自己的贪欲,谁就真正进入了痛苦的深渊。”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得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该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为了使自己多快好省地奉献社会,魏书生还提出了颇有哲理的“比”的学问:机遇和差的比、干劲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目的正确的比,越比越上进,越比越积极,越比越有动力!这么多年来,繁重的工作在他人看来太累了、太苦了,但在魏书生本人,他品尝的是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和快乐!

宋朝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也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与谁归?”

魏书生应该可以归入不以外物而悲喜,升沉都以天下为忧的古仁人里边去吧?有人这样评价魏书生——弃“外物”如敝屣,掘“内心”之宝藏!的确,魏书生一直都目光向内,发展自我,淡看物质享受,追求心灵满足。他以物质贪欲、名利索取为苦,以无私奉献、精神满足为乐。在魏书生看来:一事当前,能更好地提高精神境界与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利,才是得,而与之相抵触的,即使是滔滔声名或滚滚财富,也是弊,也是失。他并不否认吃喝玩乐是快乐,他还幽默地讲,吸毒是快乐,拿着点权利整人也是快乐,赌博喝酒一切物欲享受就过程感受上讲都是快乐,但他所享受的,是一般人看来并不纳入快乐范畴的劳动、学习、工作、研究的快乐。正是因为把劳动、学习、工作、研究当做快乐,所以他才特别能品出平常日子的滋味。他总说,人要甘于平凡,要在平凡日子中找到快乐,即使面对挫折也要“笑对人生”,要“松静匀乐”,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的乐园。

“人生在世,节,好过,年,好过,平常日子不好过……节日过完啦,高潮平息啦,大幕拉上了,口号消失了,大家回家了,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事情还得一件一件地做,最难最不容易的就是做这些平常事情的时候,你仍然充满激情,仍然高高兴兴,这才是最不容易的……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

如果说,魏书生有什么忧虑的话,那定是:“君子忧道不忧贫”。他担忧的应该是我们国民素质低,而在国民素质结构中,凡有爱国心的人都强烈地感觉到,最使人忧虑的还是全民族的品德素质低下。魏书生认为“不同的苦乐观使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正确的苦乐观对人相当重要,苦乐观直接决定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魏书生之所以成为今天的魏书生,正是因为他有着坚韧积极的辩证苦乐观?

其理必当如是焉!

(三)宽容内省的互助人际观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魏书生提倡“多学习,少批判”“少互斗,多互助”“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坚持以宽恕、宽容、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对自己则严于反省,常作毫不留情的反思、批判。具体分析起来,魏书生宽容内省的互助人际观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方面。

1.反感好斗喜批的“文化大革命”遗风

魏书生绝不树敌,不愿意和别人斗争。他对好斗喜批的作风一向反感,这与他历经“文化大革命”浩劫,亲受残酷批判有关。他亲眼见到人与人斗,相互批判,导致人性丧失,兽性复归,拆散了家庭,斗垮了单位,搞乱了人心,搅乱了秩序,折腾了国家,使文明倒退!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七亿人民都做批判家》的社论。于是乎一些喜欢批判的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上蹿下跳,四面出击:天地君亲,江河山川,花鸟草虫,古往今来之人,国内国外之事,几乎无所不批。大字报铺天盖地,帽子棍子充斥人世间的各个角落,直批得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其中一些以批判家自居的人,实际是一群迫害狂、嫉妒狂。自己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便拼命批判别人的作品;自己不会搞什么像样的建设,便千方百计对别人建设好的东西进行批判。这倒很像非洲的一种树,永远长不成材,但毒性很大,也不许别人成材,在它周围数尺之内,寸草不能生存。遗憾的是,不仅仅几个批判家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做人的意义,更有害的是一些本来善于做实事、善于学习的人也被“做批判家”的口号所毒害,沾染上了“凡事批三分”的毛病。良知提醒我要治疗凡事好批判的病,因为这病的危害很多。”

“中国就爱搞运动,好好的国家,为什么会折腾到崩溃的边缘?人跟人斗得跟鸡似的,就是因为你斗了20年呐,从1956到1976年啊……”

他还认真思考,分析了互斗的几个方面的危害:培养了吹毛求疵的坏毛病,能变得孤独,容易学坏,失去学习机会,浪费生命。人斗人对双方均无好处,贻害却是无穷,因此,他非常反感好斗喜批的风气,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提醒学生要宽容:

“唉,那个同学,别板着阶级斗争的面孔过日子。别绷紧阶级斗争的弦。”

反对好斗喜批并不意味着魏书生缺乏批判的精神,反对一切的批判。相反,魏书生对自己就时常以批判作手段促内心世界无限趋近于真、善、美。至于批他人,若出于学术的需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他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是建设者,破而后能立,着眼于建设的批判才是有益的;二是批他人是建立在勇于自我批判基础之上的。若只把批判作为攻击的武器朝向他人,于人于己都无益而有害。

“偶见严肃的批判家在建设中发现问题不得已而批之,但他们首先是建设者。纯粹以批判成家者如姚文元之流,本来有才华,只因以批判为职业,除留下骂人批人的文章外,没留下像样的东西。对别人的害处且不论,这样做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2.坚持以德报怨的仁恕之道

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国绝大多数人不论是当时受到迫害的还是没有受到迫害的大都是深恶痛绝的。魏书生是浩劫中互斗风气的受害者,他写的日记、文章、稿件共60多万字都被局保卫科、政工科搜去,某党性高的领导从中找出了“否定文化大革命”“攻击革命造反派”“鼓吹唯生产力论”等各种各样的反动言论共108条,于是魏书生便被停职反省,接着便是大会、小会地批判,最多时一天挨批三次,公安部还差点直接介入判处他极刑。要说抱怨,他最有资格,对无中生有却上纲上线地掀起当年的“批魏”运动甚至差一点要了他命的人,他若心中有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是这样的经历,“文化大革命”过去他重返领导岗位后,对当年告密诬陷他的人却未采取“以牙还牙”的态度。一位作家写了一本介绍魏书生的书,想给那些恶人、恶事曝光、亮相,而魏书生接到书稿后却坚决不同意,他执意要把那些人的名字和具体事实一笔勾销,他认为人“要与人为善,要以德报怨,争取感化有罪之人”,对当年批判他的那些人持宽恕的态度。他说:

“我衷心希望他能成为党的好干部。人家成了党的好干部了,对他的妻子儿女、父母亲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都有好处,咱自己不是也多了一个知己吗?”

记得有位足球教练说过:“不遭人忌是庸才,常遭人忌是蠢才”,现实生活中,有点冒尖的人经常会遇到东方式的嫉妒,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成名的魏书生,也曾遭遇质疑甚至造谣中伤,还有出于各种原因的误解和批评,面对这些,魏书生大都一笑了之,他有声的回应,通常是说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忍耐、宽恕、以德报怨,用仁义之心去容难容之人,尽可能化对手为助手,把外界对自己的阻力降到最低程度,是魏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大特点。

3.主张多学少批的学术态度

魏书生的学术态度,他自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与人交往时,从吸收的角度出发,益处也很多。对周总理、雷锋、华罗庚,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吸收他们的高尚品质与横溢的才华。对周围普通的同志,也应该想方设法学习他们的长处。即使对那些短处很多、错误很多、大家都瞧不起的人,我也叮嘱自己,少看他的短处,多看他的长处,这样于己于人都有利。我总想,别人有短处,我没看到,自己并不失去什么。别人有长处,自己没学来,就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再退一步讲,就是对林彪这样的人,也不要全盘否定。在历史上他们对我们的国家、民族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总还有他们个人在认识上、能力上一些值得肯定的方面,把他们坚决、果断、机智等方面的长处吸收来,总比全盘否定更有利些。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我喜欢这样想:‘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要学习你那条长处,要把它拿来变成我的。’”

“……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学长处,长处越来越多,大家关系越来越融洽……”

4.奉行互敬互助的交往原则

在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上,魏书生有三个观点:不神化人,不鬼(丑)化人,千方百计与他人建立互助关系。

(1)不神化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神化的必要。无论职位多高,无论贡献多大,从人的角度来讲,他都是人,而不是神,绝不能把人神化。神化人的人,被人神化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神化人,就容易有过高期待,最后必然失望;鬼化人,就容易否定别人其实就是否定自己。

(2)不丑化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丑化的必要。无论他身份多低,无论他多贫穷,无论他犯过多严重的错误,他都是人。从人的角度讲,和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

(3)与他人建立互助的关系。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不做坏人。“好人以助人为享受,坏人以整人为快乐。”在社会上也好,在单位里也好,在家庭中也是一样,必须以诚待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谅解。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只有经常想着帮助他人的人,他才能随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只有常常谅解他人的人,他才能容易得到他人的谅解。也只有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大氛围,才能有精力办好大家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事情。说穿了,帮助他人做事,实际上正是为自己做事。

仅就成就事业角度出发,人要想干点事业,没有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很困难的,魏书生的互助人际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