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问技能案例分析

提问技能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的一种智力调动行为,也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教学价值是多纬度、多方面的。下面我们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其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培养学生质疑思辨能力、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等方面来分析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有研究也证实学生对教师引导的问答活动参与程度最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能作为承前启后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联结点用于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

三、提问技能案例分析

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的一种智力调动行为,也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教学价值是多纬度、多方面的。下面我们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其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培养学生质疑思辨能力、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等方面来分析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诱发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教师提问,他们的注意力就有可能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他们如果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正确回答问题、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将会更努力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不但如此,教师有技巧的提问能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已有研究也证实学生对教师引导的问答活动参与程度最高。

【例4-3】 吴丹青《枙咏雪枛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前天看了一天的雪,大家都很高兴吧,那么,“白雪纷纷何所似?”(师板书: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的意思就是像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生:像鹅毛。

生:像蒲公英。

生:像棉花。

生:像棉花糖。

师:同学们的比喻都不错,但都是静态的描写,请注意我的问题是:“白雪纷纷何所似?”(强调“纷纷”二字,提醒学生从动态方面展开想象。)

生:像翩翩飞舞的白蝴蝶。

生:像慢慢投入大地母亲怀抱的蒲公英。

生:像随风飞扬的棉花。

生:像天上落下的散冰。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想不想知道东晋时代的两个小孩子是怎样回答的吗?他们的答案和我们的答案谁的更好呢?

“白雪纷纷何所似”是《世说新语》一文中谢安给他的侄儿、侄女回答的问题。吴丹青老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积累以此为这篇课文教学的第一个问题,巧妙地创设了与课文学习内容相和谐的教学情境。在学生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见闻.欲言地回答之后,老师再抛出“想不想知道东晋时代的两个小孩子是怎样回答的”引入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提问就很好地诱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导引思维方向

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已知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在课堂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肤浅并处于分散状态,课堂提问能给学生提供某种线索,使他们注意教材中的某些特点信息。这种有意学习行为能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分散走向集中,从肤浅走向深刻,并逐步学会学习。

【例4-4】 吴丹青《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枛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师: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接下来我请同学们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注意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学生齐读第一小节,师板书:情感)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读第一段诗歌时声音低沉,读到最后一句“祖国啊”,用的是降调,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这里写了中国屈辱的历史

生:因为这里描写了祖国贫穷的困境,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感觉伤心。

师:那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零散回答:破旧、老水车、蜗行摸索、疲惫……

师:你们看到过老水车吗?

生集体:没有。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PPT出示“老水车”的图片)这就是老水车,这是老师在旅游景点拍下来的老水车。同学们如果在旅游景点去游玩,看到景区里这样的老水车的时候,你的心里会觉得沉重悲哀吗?

生集体:不会。

师:怎么被舒婷写进诗歌,你读的时候就悲哀起来了呢?看来舒婷诗中的老水车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老水车了,这水车上边有着诗人的情感,她已经赋予这水车一定的思想内涵。这种倾注了诗人或者作者具体的情感的具体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板书:意象)。比如说,当你思念家乡的时候,你常常会想到什么?

生:家乡标志性的事物。

师:说到我们祖国的雄伟伟大,你就会想到什么?

生:万里长城、天安门。

师:这些都成为祖国的象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轮明月也就成了我们思乡的一个具体物象,这就是意象。诗人写诗,常常会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那我们读诗该怎么读呢?要理解这些意象的内涵,领悟作者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这样去学习这首诗歌,我们来阅读第一节,看看诗人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哪几个让你最有感触,你看到这些词语,会联想到什么,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在头脑里想一想再说。

……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意象是诗歌的核心,语言是理解意象、领悟情感的入口。教师对诗歌创作和诗歌解读的通道了然于心是诗歌教学的前提,然而怎样让学生也能领悟诗歌学习之道呢?教师的课堂提问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你为什么这样读?”“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朗读引向课文的语言;“诗人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哪几个让你最有感触?你看到这些词语,会联想到什么?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意象和品读意象的思维方式——联想,描绘画面,体验感情。这样的思维方向体现了诗歌学习的特点。对学生诗歌的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三)推进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能作为承前启后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联结点用于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串成有意义的链条,形成意义流,而层递性的问题更是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逐渐引向深入。

【例4-5】 孔晓玲《枙小石潭记枛课堂实录》(片断):

师:齐读前三段,要求:第一,读准字音;第二,思考: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怎样具体描写的,找出文中的语句。

……

师:刚才我们熟悉了文章的前三段内容,这种翻译破坏原文的意境,古文的韵味消失了。其实,翻译可以融合我们独特的情感,可以表现我们的文学积累和素养,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来再现小石潭的美景。(幻灯出示例句)老师这样写:小石潭的水是活的,叮叮咚咚演奏着自然的心跳,又如君子身佩玉环的清鸣,在澄澈的心灵和水墨的山水之间久久回荡。同学们可以参照这种方法:第一句话总括景物的特点,然后找到表现景物特征的原文词句,第二句用想象性的语句对景物进行具体的描述,最后一句可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试着写写潭中的其他景物。

(学生练笔)

生1:小石潭的鱼是灵动的,在阳光洒满的小石潭里,时而佁然不动,时而又俶尔远逝,它们轻快敏捷的样子惹人喜爱,仿佛游到人的心里,十分快活。

生2:小石潭的鱼是幸福的,虽然生活在小石潭里,却像天空中的鸟儿一般,拥有广阔的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里,灵动的身影忽远忽近,在阳光下怡然自得。

生3:小石潭中的鱼游起来灵活敏捷,由于潭中的水清澈见底,所以鱼儿游动就像无所束缚自由自在,像在天空里一般。有些鱼儿看似呆呆的,但在水里敏捷得很,忽然游向远处了,就像精灵一般。

生4:树是害羞的,树枝藤蔓两兄弟互相遮掩,还摇晃着脑袋,不肯露出自己的脚,但微风吹过,谁都隐藏不了,都随着微风动起来。

生5:小石潭的石是奇的,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唱响自然的篇章,像小岛、高山、岩石,擦出美的火花。

师:美的景色当然要用美的声音来朗读,请一生美读,老师给配音乐。

(生读)

师:徜徉于这么优美的景色中,听着如鸣佩环的水声,看鱼儿在水中嬉戏穿梭,这时候柳宗元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

生1:开始郁闷,看到景色慢慢笑了,过一会开怀大笑。

生2:惊讶。

生3: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生4:一开始愁眉紧锁,然后眉头打开。

生5:带着微微的笑,心情平静。

师:微笑,嘴角微微上扬,沉醉在景色中,非常宁静。他微笑着坐在潭边。(出示课文第四段)一起读“坐潭上……”(生齐读)

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什么意思?

生:心神凄凉,寒气刺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氛。

师:此刻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生:收起原本的微笑,沉浸在往事中。

师:回到自我的世界里去了。

生1:皱着眉,眼睛是闭着,在叹息。

生2:眼睛没有神韵,悲伤。

生3:触景生情,愤懑之情无处发泄,忧伤,心都凉了。

师:面对同样的美景,为什么一下子心境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的心境的转变从哪个环节开始的?我们回顾他游小石潭的经过。先是闻水声——见小潭——观游鱼——望水源——坐潭边。他到底在哪一个环节上,什么时候开始心情发生了改变?

生:望水源的时候。

师:为什么偏偏是望水源的时候?“望”能否改成“见”和“观”,为什么?

生:不能,“望”有向远方眺望的意思,文中说“不可知其源”,柳宗元一直在望水的源头在哪里,但是一直望不到。

师:“望”有远近关系。

生:“见”,无意识地看见,“望”,希望看到水源,但是看不见,失望。

师:看来,“望”比起其他字,有别样的情怀。我想起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诗歌里出现了“见”,但是我想,诗人登上幽州台后的视觉动作肯定是“望”,望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只会勾起穿越千古的苍凉和孤独。柳宗元望到什么了?

生:毫无尽头的水源,他个人的历史。想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但看不到。

师:迷茫。

生:这一段话,曲曲折折,使他想起自己的过去,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生活。

师:潭水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忽隐忽现,就像他的人生。岸势就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不可知其源。他一直沉静在小石潭里,突然抬头居然看到这样的场景,禁不住悲从中来。

当时的柳宗元处在怎样的现实中?(幻灯出示柳宗元介绍)

请一生读。

师:柳宗元被贬谪柳州,柳州地处湖南广西边界,非常荒凉,自古以来就是官员贬谪之地,柳宗元被一纸诏书贬到了离长安城两千多里的永州,那一年他33岁,他以为马上就能回长安,没想到这当中皇帝连下三道诏书:任何一次大赦都不能赦免当时的八司马。他在永州一待就是十年。

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柳宗元本来可以沉浸在小石潭边,如鱼儿一般自由嬉戏,但是,他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为什么要离开?

生1:虽然景色美,但有点阴森。

生2:本来以为美景可以让他忘怀过去,无意中发现景色凄凉,触痛内心。

师:这个时候很想跟柳宗元说说:你为什么不学学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或者学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至少还有敬亭山和他做伴。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和山水有着割不断的情怀,你看,欧阳修和李白与山水之间距离怎样?

生:近。

师:很近,甚至融合在里面,柳宗元呢?

生:很远,他是以观者的身份去看小石潭,而没有融进其中。

生:他为了摆脱郁闷的心情,而不是像那两人是真爱山水。

师:连山水也走不进柳宗元的内心啊!

……

我们试着梳理一下孔晓玲老师的问题教学思路:“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怎样具体描写水、石、鱼、树?”这是引导学生在问答过程中熟悉课文前部分的内容并为进而用优美的语言来再现小石潭的美景做好铺垫。而“徜徉于这么优美的景色中,听着如鸣佩环的水声,看鱼儿在水中嬉戏穿梭,这时候柳宗元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这一问题的出现非常巧妙地推进了课堂教学的进程。“这时候柳宗元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时,“他的表情又是怎样的?”“面对同样的美景,为什么一下子心境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的心境的转变从哪个环节开始的?”这一串问题引导学生想象柳宗元的表情的变化,仔细揣摩心境发生转变的关键点,不仅对作者的游踪“闻水声—见小潭—观游鱼—望水源—坐潭边”作了梳理,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从文学的表层境界的领悟引向对深层意蕴的探究——由一个“望水源”的“望”引导着学生走近柳宗元,作者情感的转折、课堂分析的转折就从这一“望”开始,学生从这个环节开始细细品析人物内心。课堂教学上升到一个新台阶:透过文本抓住人物的灵魂,以文解人同时又以人解文,教师以其对文本独特而深刻的挖掘让文章有了厚度,让课堂有了厚度,让学生的品读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孔晓玲老师就是这样通过问题来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维桥梁,使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以及丝丝入扣的文本细读中领悟到作者孤寂的内心。

(四)培养质疑思辨能力

“学须先疑”,思维从问题开始。疑问是思维的第一步。课堂提问的教学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质疑的胆识。培养学生质疑思辨能力首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自于教师的问题意识,教师的提问教学给予学生学习质疑思辨的示范;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习惯、学生质疑态度的培养。许多优秀的教师善于把提问的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

【例4-6】 吴丹青《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枛课堂实录》(片断):

师:前面两节诗读后,老师心里有一个困惑,舒婷诗歌里的祖国,和我们同学看到“祖国”这个词想到的祖国好像很不一样,沈梦婷、赵勇、何震三位同学在预习的时候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PPT出示学生问题):诗人对祖国充满了深情,应该写祖国的繁荣昌盛,可为什么用那么多的词句描写祖国的苦难?

生:因为诗歌写于1979年,新中国建立是1949年,发展的时间很短,而且那时可能是中国最贫困的岁月。

师:诗歌前两节写的是1949年到1979年这个阶段吗?你们到诗中找一找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集体:数百年。

生集体:千百年。

师:还有一个词表示时间更早。

生集体:祖祖辈辈。

师:那就是说已经把炎黄时代也包括进去了。中国历史有几千年,舒婷就说了几千年。在你们的思想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是贫穷、落后,让人悲哀吗?

生:不是。

生:新中国成立后,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生:我觉得在汉朝,西汉时期都是非常富强的,而不是只有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富强起来。

生:古代有四大发明

师:那么应该说“我就是古代的四大发明,我就是你大汉盛世”,可是舒婷为什么只是选择反映我们祖国贫穷、落后、衰败的老水车这样的意象来写祖国的历史呢?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生:先要弄懂这一段的意思,然后从词语入手,理解诗歌的意思。

生:还要联系上下文。

师:确实,不仅要从这一段的词句入手,还要联系全文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班有些同学在其他段落里也抓住一些关键的句子,提出了这样的一些问题。(PPT出示问题):为什么说“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梅皓艾、丁子杰

“神话的蛛网”指的是什么?是否指“文革十年”的错误?——张军军、陈艳、丁子杰、陈伟、李华杰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我”,这时都1979年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伤痕累累”呢?——赵勇、杨振

“我”为什么是“迷惘的、深思的、沸腾的”?三个词是以怎样的顺序排列的?——夏雪、季鑫、鲁晓桢、冯静

师:对“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神话的蛛网”“伤痕累累的乳房”“我”这四个意象的解读能帮助我们解答刚才的问题。先看第二个,“神话的蛛网”指的是什么?

生:封建时候的旧思想。

师:怎样的一种旧思想呢?

生集体:迷信。

师:迷信什么呢?

生:我是根据上下文来理解“神话的蛛网”,“簇新的理想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那么这也许是指从秦朝的焚书坑儒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文化抑制运动,长期地抑制了我们的新思想、新文化。“文化大革命”是最后一个抑制的时代,那么在这之后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师:你真是一个思想深刻的女孩子。如果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从古至今我们都被某种思想观念所抑制,联系到舒婷诗中所写的这些意象,那我们想想,应该是哪些思想观念呢?。

生集体:自夸地大物博,封闭,不开放,固步自封,闭关自守。

师:那么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一个时代性的标志是什么?

生集体: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舒婷这首诗就是写于1979年。

师: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解读这首诗歌应该是有帮助的。

生:我觉得也许和舒婷自身的经历有关。因为她的父亲就是著名作家老舍,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屈辱跳湖而死的。

师:老师纠正你的一个说法,老舍不是舒婷的父亲。但老舍确实有令人非常悲哀的经历。“文化大革命”中有很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那是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年代。不过老师很赞赏你的一种解读方法——联系诗人个人的经历去理解诗歌。也就是说读诗除了从文中的意象去理解诗人的情感外,还可以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联系写作的创作背景,联系作者的个人的经历。

……

上面这一教学片段表现出这样的理念:教师并不仅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加深思维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以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而伴随解决问题学习的对谈式讲解,是通过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一种问题情境向另一个问题情境转移的思维流程实现的。教师以问题情境的设置引领学生联想、推论,以问题解决向度的提示启发学生评价、判断。这个思维流程有一个问题逻辑的层层展现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诗人对祖国充满了深情,应该写祖国的繁荣昌盛,可为什么用那么多的词句描写祖国的苦难?”“为什么说‘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神话的蛛网”指的是什么?是否指“文革十年”的错误?“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我”,这时都1979年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伤痕累累”呢?“我”为什么是“迷惘的、深思的、沸腾的”?“三个词是以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内容,不仅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质疑动机和精神,促进后续学习。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使语文文本信息得以进入学生建构的层面,并在质疑思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真知灼见、发展思辨能力。

(五)提供练习的机会

教学提问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听思读说写练习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提问将学生置身于与教师、同学对话交流的特殊的位置上,他要面对教师和全体同学,准确理解问题的指向并用自己的语言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熟练的组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而且很好地锻炼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课堂实录尤其关注由问题引出的学生活动。

【例4-7】 吴丹青《枙小院枛课堂实录》:

一、充分地说——给学生一双自信的翅膀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院》。这是一个怎样的小院呢?请大家以“小院”为中心语,在它的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语,“什么什么的小院”,并对所加的内容稍作解释。

生1:生机勃勃的小院。文中写道:“窗台上、台阶上摆满鲜花,它们排行整齐,错落有致,使小院显得生机勃勃。”

师: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聪明。文章读得仔细。

生2:回归自然的小院,“檐间悄悄响着鸽子的咕咕声,梁上燕语呢喃,伴我入梦”。这一描写充满了乡土气息,很温馨。

师:哦,很温馨。小院让你体会到乡土气息,“回归自然”这个词语用得有创意。

生3:富有雅趣的小院。小院中那些花盆都是旅客们丢弃的物品,经过稍加整治后,成为艺术品,说明小院很有趣味。

生4:花香盎然的小院。“四下看去,发现自己正在花的包围之中。”“窗台上,台阶上摆满鲜花。”

生5:设备齐全的小院。“可不,大锅里有温水,只管舀来洗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地喝就是了。愿睡软床还是硬板儿,抑或暖炕?悉听尊便。”

师:“设备齐全”,确实。这段描写还可以用什么词概括?

生齐:“温馨。”

师:不错。那么“悉听尊便”是什么意思?(师生共同回答:“悉”,都。“尊”,对人的尊称。“悉听尊便”,听您的方便)说明这里住宿条件——

生齐:方便,舒适。

生6:很小的小院。“四合院严丝合缝,四面全是屋,正房厢房各两幢,门被挤到临巷的西南角。登堂入室后居然望不见它。”

师:“门被挤到临巷的西南角”,“挤”字写出了“小”的特点。文中还有一个比喻句也写出了这个特点。

生齐:“台怀镇上的小店星罗棋布,而这家旅店只是其中的一颗小星星。”

生7:苍翠浸润的小院。“草木掩映,浸润得整个小院绿莹莹、蓝汪汪。”

师:这个修饰语反映出小院四周景色和小院的关系。

师: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大家加的修饰语都不错,解释得也不错,同学们的发言合起来就较全面地概括了小院的特点。

二、尽情地读——给学生一双聪慧的眼睛

师:不过,我们要真正了解这个小院,一定要认识小院的主人,是谁呀?

生齐:小大嫂。

师:小大嫂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小大嫂的语句。把直接描写小大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和间接表现小大嫂的品性情怀的描写都画出来,并在旁边加注,写上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小大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认真阅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师:好。就看到这里,我们逐段来讲好不好?

生8:“我抬眼望去,看见一个怀抱孩子的‘小大嫂’,站在人丛边上,冲着游客们招手,却没有一声言语,仅是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这里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大嫂的善良淳朴。

师:除了善良淳朴,这样的小大嫂还给人什么感觉?

生9:真诚,值得信赖。文中作者的话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师: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这一抒情性的议论句读一遍。(生齐读:“凭直觉,这是值得信赖的眼神,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靥。”)

师:这“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给人一种真诚、纯朴、善良的感觉;难怪作者要抒发出这发自内心的感受,也难怪作者和几个同行跟着小大嫂就走了。

师板书(多媒体荧屏)

第一印象

  亮亮的眼神

  甜甜的笑靥(神态)

下面,我们来看小大嫂给作者的第二印象。

生10:“大锅里有温水,只管舀来洗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地喝就是了,愿睡暖床还是硬板儿,抑或暖炕?悉听尊便。”这是间接描写,表现小大嫂非常勤劳。

师:仅仅是表现小大嫂的“勤劳”吗?从中还可以看出小大嫂——生齐:招呼客人非常周到。

师:这一段写得非常好,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可不……伴着我入梦。”

师:这是对小旅店的住宿条件的描写,同时间接表现出小大嫂对旅客的招待热情周到,难怪旅客的感受是——

生齐:宾至如归。

师: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文中的话是——

生齐:“这儿就是你的家。”

荧屏 第二印象

这儿就是你的家:

  温水、热茶、暖炕

  鸽子咕咕,燕子呢喃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三印象。

生11:“四下看去,发现自己正在花的‘包围’之中——窗台上、台阶上摆满鲜花,它们排行整齐,错落有致,使小院显得生机勃勃。”这是间接描写,可见小大嫂很爱养花,很爱生活。

师:爱花的人往往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从这满院的鲜花,可看出院主人对生活、对美的追求与创造。这里除了对花的描写之外,还有——

生(个别):花盆。

生12:“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这些由游客抛弃的废物,稍加整治,居然变成艺术品,而且那么自然,那么富有雅趣。”可见小大嫂心灵手巧,富有雅趣。

师:是啊,废物居然变成了艺术品,真可见小大嫂的心灵手巧,富有雅趣。

荧屏:第三印象

   空气格外纯净

   鲜花香味馥郁

   花盆富有雅趣 (间接描写)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对小大嫂的第四印象的描写。

生12:“她淡淡地说:‘没什么,昨晚这伙年轻人不小心碰破了一面镜子’。说完,又甜甜一笑。”可见小大嫂对旅客的理解和宽容。

师:最好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一下。

生12(继续):旅客把她家的镜子打破了,她并不计较。她的答话极为简洁,然而蕴涵了多少理解与宽容啊!

师:如果文中没有作者这一抒情性的议论句子,我们能看出她的宽容与理解吗?从哪里看出?

生齐:“甜甜一笑”。

师:从这“甜甜一笑”中可见小大嫂对镜子被打破一事是真的不在意,这是对小大嫂哪方面的描写?

生齐:前文是语言描写,这是神态描写。

师:这一段还有对小大嫂其他方面的描写吗?

生13:“小大嫂款款而来”,这是对她的神态描写。

师:是神态描写吗?

生13(继续):是动作描写,描写小大嫂的美。

师(笑):哪个词可看出“美”?

生齐:“款款而来”。

师:“款款”是什么意思?

生14:从容地,不慌不忙地。

师:好的。谁再来补充?

生15:“她夜里忙着烧茶送水,今晨又早早起床,脸上留下几缕明显的倦意。”说明小大嫂勤劳热情、服务周到。

师:这里描写的是小大嫂——

生15(继续):动作,神态。

荧屏:第四印象

  款款而来

    淡淡地说

      甜甜地笑

(动作、语言、神态)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对小大嫂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对小大嫂的间接描写,表现了小大嫂的品性情怀。那么小大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综合前面我们的阅读感受,用一段话来谈谈对小大嫂的总体印象。准备2分钟。

(生认真看书,或边写边念念有词)

师:好,开始。

生16:洗完脸,喝完热茶,我来到小院中。在小院里,我被那一盆盆生机勃勃的鲜花吸引住了,我闻着花香,脑子里闪现出昨晚所见的小大嫂那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那笑靥是绽自内心的,那眼神是多么真诚。我感到她是一位非常纯朴真诚的人。那些经过小大嫂精心加工而成的花盆,是多么富有雅趣。这时小大嫂款款而来,她手中提着一个畚箕,里面装着碎玻璃,我问是怎么回事,她淡淡地说:“没什么,昨晚这伙年轻人不小心碰破了一面镜子。”说完,甜甜一笑,再次让我感到她是一个真诚纯朴的人。

师:李鹏飞同学是从“次日早晨”“在小院中”“被鲜花吸引住”然后想到小大嫂说起的,这种思路很新颖,说得也很好。

生17:小大嫂是一间旅店的主人,她那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总让人感到纯朴、善良、真诚。她照顾旅客样样周到,温水、热茶、暖炕都准备得妥妥帖贴,让旅客感觉到在家一样。她还是十分热爱生活的人,旅客丢弃的废物,经过她的巧手变成一个个花盆,花盆上绽满了美丽的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花香。她还是个宽容理解旅客的人,旅客们闹腾到很晚,不小心打破了镜子,她却淡淡地说“没什么”。她那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总让人感觉到非常美好。

师:杨文同学说的特点是:先说小大嫂是怎样一个人,然后用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小大嫂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说明,说得也非常好。

三、自由地思——给学生一些精彩的想法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小大嫂的了解是较深刻的。大家发言中引用文中的语句都是前7段的,对第8段几乎没有涉及,为什么?(生迟疑了一下)。

师:第8段写什么?

生齐:写景。

师:写什么景?

生齐:小院四周的景色。

师:写作内容好像已经离开小院,是吧?

生齐:不是。

师:那么,四周景色跟小院有什么联系?请一位同学把第8段读一读。同学们认真思考四周景色与小院的联系。可以对照这幅图。(幻灯展示:书上的插图。)(一生读课文第8段)

师:读得很流利,也较有感情。好,我们来看这一幅图画。这是一幅风景画,如果让美术老师来说,他会告诉你小院与周围景色的关系。这是(师指图中的小院)——

生齐:主体。

师:(指图中四周景色)这是——

生齐:背景。

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只有这一小院,没有背景,会怎样?

生(陆续):单调、乏味,非常孤立,没有现实感……

师:是啊,可见背景往往有突出主体的作用,而且这幅图画中的四周景色与小院还有特殊关系,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就很好地表现了这个特殊关系。

生齐:“浸润”。

师:“浸润”是什么意思?

生齐:液体渐渐渗入。

师:文中是指液体的浸透渗入吗?

生:不是,是指山色。

师:山色浸润到小院。请一位同学上来描述一下这四周的景色,说说四周景色与小院的关系,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加以创造,谈谈自己的感受。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准备。(生默默思考)

生18(上黑板前,教鞭指着图):小院的前方突兀一峰,这是有名的菩萨顶,郁郁的松林荡漾着一片青苍,间或有黄色一闪,那是寺庙的檐角。山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异常青翠,寺庙的后方另有一番景致,是黛螺顶,顶上郁郁苍苍,草木掩映,浸润得小院绿莹莹、蓝汪汪的。

师:总体上不错。孙志成同学有没有说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生19:小院的后方是菩萨顶,这才是黛螺顶。(指图)

师:纠正得好,再请一位同学。

生20(上黑板前,指着图说):小院前突兀一峰,是黛螺顶,间或金黄一闪是寺庙的檐角,在碧蓝的天空下格外青翠耀眼。小院后面有名气更大的菩萨顶,寺庙众多,松林青翠,浸润得整个小院绿莹莹、蓝汪汪的。

师:刚才两个同学在描述四周景色时和作者一样,都说了一个共同特点:“山色青苍一片,草木掩映”,浸润得小院绿莹莹、蓝汪汪的。不过,老师这幅画有一处画得不好。

生21:寺庙画得太多、太大了。

生22:特别是小院前方的黛螺顶的寺庙,文中是“闪出一角”,而这儿不止一角了。没有画出“间或一闪”这个词的表现力。

师:那么“闪”字在这儿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23:“闪”字可以表现出山色浓密。

师:对,这一个“闪”字显出松林密密,青苍一片,而且与前文“荡漾”呼应,可以想象出——

生齐:有风。

师(点头):这一段的描写让我们感觉到小院是在大山的怀抱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五台山台怀镇上的小院确实不同于我们龙泉城内的任何一个小院,它处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贴近自然,充满乡土气息。所以“我”面对四周山色,不禁油然而生醉意。不曾游山,心儿先自“醉”了。(板书“醉”)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因为四周山色而醉?

生24:不是,还有“花映香熏的人家”,“苍翠浸润的小院”。

师:是啊。我们假设一下,当作者站在院子里,除了面对四周美丽的山色,眼前还应该有哪些画面?(生思考,师板书“花映香熏的人家”“苍翠浸润的小院”。)

生25:小院浓郁的乡土味。

生26:小大嫂忙碌的身影。

生27:小院中人与人之间和谐温馨的关系。

生28:小大嫂的品性情怀。

生29:小大嫂时不时的微笑。

生30:小大嫂热情待客的情景。

生31:小大嫂款款而来的形象。

师(充满感情):假设此刻你正处在这小院花的包围中,而眼前又时不时出现小大嫂款款而行、忙里忙外的身影,还有她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靥,再听听她淡淡的然而又蕴含着多少宽容与理解的话语,再听听她指着四周的景色,向你介绍她家乡的美景,此时此刻,(轻缓优美的音乐响起)你的心也不禁会陶醉,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啊,这花映香熏的人家,苍翠浸润的小院。”让我们带着些醉意,以优美的感情,优美的嗓音,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生伴音乐而读,沉浸其中)

师: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的心也不禁醉了。因为我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同学们已领略了“这苍翠浸润的小院”的景色美,这“花映香熏的人家”的人情美。(板书:景色美,人情美)小院是一篇叙述性散文,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融叙事、记人、写景为一体,达到了内容美和语言美的统一。这篇美文的作者是——

生齐:“阳关”。(师板书“阳关”)

四、快乐地辩——给学生一次情感的升华

师:文章发表在什么时候?

生齐:1987年5月22日。

师:1987年,离现在已有12年了。12年过去了,我们想想,五台山台怀镇上的小院还在不在?如果在,又有什么变化呢?为何变化?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来回答。

生32:我觉得这样的小院还是在的,或许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小院已变成很大的旅馆了,或许小大嫂的钱已挣多了,但那小院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还是存在的。

生33:我认为现在不存在了,现在将进入21世纪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现在都成了“有钱走遍天下”。如今,五台山上的台怀镇也有了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了一层金钱隔膜了,我觉得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旅店应该是不存在了。

生34:小院或许已变成大宾馆,但人与人和谐温馨的关系不会变,小院主人的精神是不会变的。而且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小院精神应该得到发扬,我觉得应存在的。

师:两种观点,你们支持哪一方?

生35:小院会存在的,或许变成大旅馆了,但小大嫂的服务一样周到,待人还是一样真诚,虽然开旅馆是为了挣钱,但对顾客们服务周到,对挣钱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生36:我认为小院在,人也在,小大嫂的品质也照旧。不知大家去过五台山没有,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中国的旅游胜地,旅游胜地中有很多名胜古迹,这样的小院也是台怀镇的特色之一吧,我觉得当地政府应该把小院给留下来。小大嫂她那种善良勤劳、待人真诚的宽容的品质也会留下来的,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小大嫂的美好品性是不会变的。

师:瞿宜的发言很有意思,一是他站在旅游事业的角度去分析,这一点老师也没有想到;二是他能抓文中人物性格特点去推断人物的变与不变,小院的变与不变。我们要注意,小大嫂不是其他地方的小大嫂,而是阳关笔下的小大嫂,在这篇课文中,她是非常善良、真诚、纯朴和宽容的。时代在不断前进,但小大嫂这种美好的品性,是不会轻易丢弃的。其他同学呢?(生意见不一,议论纷纷)

师: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讨论。大家也不妨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日记本上和老师交流。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今天我们为台怀镇上这一小院的人情美而陶醉,也祝愿真诚、纯朴、善良、宽容这美丽的花朵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首先来看这堂课的第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小院?”这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而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求:以“小院”为中心语,在它的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语,“什么什么的小院”,并对所加的内容稍作解释。这一要求其实也是对学生怎样说的具体指导,而在学生根据要求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又加以激励性的点评,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发现,学生们说得很轻松、很愉快。通过这一问题的课堂对话他们不仅整体感知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在轻松的话题面前,他们感觉到自己能说,并且能说得精彩,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高涨,对自己学习成功的期望值更高。对整堂课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第二个环节的问题是:小大嫂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找到文中描写小大嫂的语句,把直接描写小大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和间接表现小大嫂的品性情怀的描写都画出来,并在旁边加注,写上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小大嫂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对学生“读”法的指导和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品析一句话、一段话来回答小大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到最后综合地说小大嫂的总体印象,孩子们走近小大嫂,了解小大嫂,读得越来越明白,说得越来越精彩。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品析人物形象,而且审美的意识被激发,他们用一双聪慧的眼睛去发现文章的美、人物的美,并且用优美、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个环节的主问题是:四周景色与小院有什么联系?学贵质疑,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老师让学生根据画面说小院景色,又引导学生讨论画面的欠缺之处,让课堂里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有了自己的精彩想法。

小院还在吗?这是这堂课最后一个问题。老师说“文章写于1987年,离现在已有12年了。12年过去了,我们想想,五台山台怀镇上的小院还在不在?如果在,又有什么变化呢?为何变化?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引发了他们辩论的欲望。而在辩论中,他们智慧的火花被激发,思维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在这堂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话特别多,也说得特别好。其中首先归功于教师的问题设计,其次也得力于教师的认真倾听和给予学生富有启发性、多样性、生成性、情感性的点评语,为师生的交流互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自信增强,点燃了智慧,激发了创造。

此外,课堂里通过教学提问活动,教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判断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智力活动的方式和反应速度,进而了解自己教学的优劣得失,及时调整后继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