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授技能案例分析

讲授技能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学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讲授。下面我们从具体的讲授例子来分析讲授方法的运用。在这些提示性讲授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练习掌握提纲法。这段提示性讲授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保证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有时可能会出现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活动指向不一致的问题。

三、讲授技能案例分析

讲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学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讲授。下面我们从具体的讲授例子来分析讲授方法的运用。

(一)提示性讲授

提示性讲授,可以是在学生开始学习活动之前提示学习的要求,以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学习活动是什么,怎么开展学习活动;也可以是对课文所反映的内容的时代背景作几句提示性的交代,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来领会;还可以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简单提示思维的方法或线索,以便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路径,走出思维的泥潭。这类提示性的讲授,虽然往往只是三言两语,但却是很有必要的,起着把学生引上路的作用。

【例2-1】 师:这是一篇知识短文,怎么学习?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因为本文对读报的常识解释得很通俗、很具体,完全可以自己学懂,不用老师多讲了。关键在于掌握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因为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我们课下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自学同类课文,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教给同学们学习知识短文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叫提纲法。(板书:提纲法)什么叫提纲法?就是给课文的每一个段落添加一个小标题,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小标题便清楚了。下面请同学们给这篇课文列个简明的提纲。

(众生边翻书边思考,有的用笔在写)

师:第一段应怎样拟小标题?

生1:报纸可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和能力。

生2:报纸的作用。

生3:报纸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生4:报纸是信息的来源。

生5:报纸对民众起宣传教育作用。

师:你们所说的“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和能力”以及“信息的来源”,其实都可以用“作用”来概括。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报纸的作用。(板书:作用)(《读报常识》课堂实录片段)

课堂教学主要是由一系列学习活动组成的,每次开展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讲明学习活动的要求。本课例中,教师先说明本课的特点是“知识短文”,“对读报的常识解释得很通俗、很具体,完全可以自己学懂,不用老师多讲了”,因此,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第一个学习活动的要求是学习第一种方法——“提纲法”。然后介绍什么是提纲法,该方法有什么好处。在这些提示性讲授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练习掌握提纲法。这段提示性讲授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活动指明方向,保证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各个学习活动的要求大多不是课前仔细设计出来的,而是临场动态生成的,因此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有时可能会出现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活动指向不一致的问题。例如,有一位教师在开展某一教学活动前对学生作如下讲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的录音朗读。在听的过程之中,请大家注意课文的注释。待会儿我们要做一个小小的词语测试。”教师设计本次学习活动应该是“欣赏课文的录音朗读”,但学生真正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注意课文的字词注释”,这样,学习活动要求和最终的学习活动相背离了。又如,一位教师教《散步》时在一个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复述故事情节”,当几位学生进行复述后,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复述的详略怎样”,这样,评价背离了原先所确定的“变换角色复述”的要求。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临时动态生成的学习活动要求的讲授,由于缺乏仔细斟酌,有时会出现随意性,因此,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例2-2】 师:从这三则寓言看,我们大致可以获得这样的印象:寓言故事和作者所说的社会现象根本是两回事。作者“纠正”这些寓言,目的何在?

生P:重点不是讲寓言,而是为了引出下面对社会现象的议论。

师:那么下面的六则寓言呢?现在,我们以很快的速度默读下面的六段文字。

(学生读课文。教师请最先读完、很有信心地等待发言的学生谈看法)

生Q:我看下面的六则寓言和前面的三则完全一样,重点都在寓言后边的议论。

……

师:这就触及本文的写作动机了,就是说,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想干什么?

生T:我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评论社会。

生W:我看作者是在借题发挥,抨击社会上那些丑恶现象。

师:你们都说得很肯定,我无法反驳你们的意见。但是我觉得,这样获得的认识结论虽然说是有根据的,但总觉得还不够牢靠。要牢靠,需要拉开阅读距离,把这篇文章放到写作背景里来看。要了解写作背景,比较方便的办法是看这篇文章收在作者的那本集子里,那是一本什么样的集子。这篇文章是从哪里选出来的?

生(齐):《写在人生边上》

师:《写在人生边上》收了作者10篇文章。作者在序言里是这么说的:人生是一本书。一种人没读几页就发了一大堆评论了,还有一种人,他用消遣的方法读,偶尔有些感触,就随手在书边上写几个字。作者说自己的这些文章也就是写在书边上的那几行字。你们猜猜看,《写在人生的边上》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学生Y:大概是讲对人生的感触的。

师:如果你们心里还没底,那我告诉大家这个文集都讲了些什么东西。第一篇《魔鬼夜访钱钟书》魔鬼来访问他,与他谈论人性。还有一篇是《论快乐》。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由人的精神决定的。再有一篇是《吃饭》,有些人根本不吃饭,他是冲着菜吃的。接着就是这篇《读枙伊索寓言枛》。此外还有《论俗气》、《论文盲》、《论文人》……总共10篇。《写在人生的边上》这本集子的大环境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判断《读枙伊索寓言枛》是讲什么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到图书馆里去借来看看。我看过,很有意思的。

(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读枙伊索寓言枛》课堂实录片段)

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3]也就是说,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除了需要理解作品的词句外,还需要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才比较周全,这就是知人论世。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文学主张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去分析研读作品内涵。可惜,后来演变成公式化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作者介绍”,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而没有将其纳入文本学习的框架之中。本课例在学生通过研读课本基本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教师提示性讲授写作背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是不加选择地从作者生平到创作概况、艺术风格等一一加以讲授,而是紧扣对课文的理解,介绍收在同一本集子里的其他作品,一方面以其他作品的特点印证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介绍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在时机上和内容上都应该有所选择,最好是融会到对文本的理解中去,这样才可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描述性讲授

描述性讲授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或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或描述场面、渲染气氛,或展现过程、举例说明等,把抽象化为形象,把深奥变为通俗,以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的内容。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再现过程,即读者凭借自身经验将文字符号再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所描写的具体形象和生动画面,理解作者是如何想象的,并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科技作品虽然写的是抽象事理,但如果能够把其中某些抽象内容化为形象具体可感的东西,学生则会更易于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描述性讲授不是复述课文,一是要对教材原文进行删、增、改,即删去与讲授任务无关的内容,增加必须补充或更新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二是需要进行语言转换,就是把教材语言、教案语言转换成讲述语言:变繁为简,变深为浅,变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变一般交际语言为学科讲述语言。

【例2-3】 师: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浑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幻灯同时映出诗句和作者,让学生自由朗诵)

师:这情境是——

生:是凄楚、悲伤的情境。

生:是悲凉、忧伤的情境。

生:是凄楚、孤独的情境。

生:是悲凉、孤单的情境。

师:都说得很对。那么,要读懂这首诗,最好从哪方面入手?

生:从情境入手。因为诗中人物悲凉、孤独的感觉是通过情境来表现的。

生:应该从人物入手。因为诗中悲凉、孤独的情境是通过诗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的。

师: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都肯定了——

生:情境与人物是交融在一起的。

生:情境与人物是统一的。

师:都说得很好。领悟这首诗的内容,就是要把握好情境与人物的关系。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领悟,自由地朗读这首诗。(《登高》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意境美,意境是情景交融、主客观统一的艺术境界,能把读者引入想象和联想的艺术空间。阅读这类作品,如能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再现意境,触动学生的感情,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课例中,教师教杜甫的《登高》,没有孤立地解说诗句和重点分析表现手法,以免把这一完美的诗篇分割得支离破碎,讲成一些干巴巴的概念。而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使学生步入云淡天高、鸟飞猿啼、寒风瑟瑟、落叶纷飞的深秋,目睹长江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的景象。在领略境界广大深远、景象寥廓萧森、气魄宏伟激昂的基础上,体会诗人那种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觉,感受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苦难人生历程。在这基础上,根据诗歌有较大跳跃性,抓住其借景抒情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启发学生想象,逐渐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例2-4】 师:大家看“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段。这段共谈了四个特点,我们看第三点:“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是怎么回事,理解不理解?

生1:我认为是在大拱的两边各有14个拱圈。

生2:我认为是在大拱底下一个挨一个的由28道拱圈拼成。

师:看来你们对这句话还没搞懂。要想理解这句话,一定要结合下文考虑。“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要注意这句话。什么叫“拱”呢?(用手划弧)这就叫做拱。那么什么叫拱圈呢?这样的单独的一个拱就叫一个拱圈。假如我的一个手指就代表一个拱圈(一手指弯曲成弧形),代表一个一米宽的拱圈,假如就用这么一个一米宽的拱圈架一座桥,这么窄的桥只能走一个人,要是走一辆车就过不去了。怎么办呢?再来一个同样宽的拱圈,把两个拱圈合并在一起,(两手指并排弯曲成弧形)就比原来宽一倍了,这样就能过车了。还得过大型车辆呢,还得错车呢,这样就一道拱圈一道拱圈地往上合并,(三个手指、四个手指、五个手指并排弯曲成弧形)一直增到了28道拱圈。换句话说,也就是28道小窄桥合并成了一个大宽桥。因此课文写道有一道拱圈坏了,不会影响桥的承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28道拱圈,一个个是独立的,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坏了一道拱圈,不会影响其他拱圈,其他拱圈照样承担重量,照样发挥作用。只要避开那道坏的拱圈,车辆照样能过去。只有弄懂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赵州桥为什么如此坚固。(《中国石拱桥》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在例2-4中,“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句话似乎简单,其实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从接下来的两位学生的回答可以印证这一点。教师对这一难点问题的讲授语言十分精彩,用并排的手指弯成弧形,直观形象;再配以联系实际生活的通俗的解说,就使学生的疑难迎刃而解了。这就把疑难问题讲解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三)解说式讲解

解说式讲解是通过解释、剖析去传授知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或是运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或现象,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接触概念,从而理解概念;或是把已知的知识与未知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发现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或者从部分到整体,先分解说明再综合成整体认识;或者先举例再概括,或者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或者由学生自己分析理解再由教师指点,或者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分解为若干颇具启发性、引人入胜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中掌握知识,或者先将新知识的主要部分,有重点的解析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读教科书自己去理解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尽量让学生通过对例子的分析或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例2-5】 师:现在,我们品一品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看看下面的句子:“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你们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用很多比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啰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教师指定一学生回答。)

生1:我觉得可以写简单些,不是说简洁是一种境界吗?“眼如秋水”已经写出了王小玉眼睛的美,后面就不必再重复了。

师:你认为后面几句是画蛇添足?(该生点头。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发言)你的看法呢?

生2:我说不准。不过,既然刘鹗是大文学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学生大笑,该生有些难为情。教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这种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学大师笔下确实不会有太多问题。但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必须从语句本身去找根据。刚才有同学说这里用了很多比喻,请你说说比喻的基本特征。

生: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

师:秋水与眼睛的相似处在哪里?

生:(顿悟)这句话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

师:(追问)那么,“寒星”有何特征?

生:非常明亮!

师:“宝珠”呢?

生:有美丽的光泽。

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呢?

生:黑白分明。

师:仅此而已?

生:(补充)圆润灵动。

师:分析得多好啊!我们把刚才的分析综合一下看看效果怎样:这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你们看后面几个比喻是蛇足吗?(生笑)这是用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这就是一种博喻。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绘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睛是最美的风景。(《明湖居听书》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在例2-5中,教师讲博喻,没有直接从概念入手,而是从讨论例子抽象出相应的概念。教师先分析例句的表达效果,通过对比博喻和简洁描述的表达效果的区别,同时复习比喻的特点,把理解各句比喻的侧重点作为台阶,然后综合在一起,上升到对博喻的理解,讲解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深层次的知识。

(四)分析性讲授

分析性讲授是以概念、规律、原理、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解,通过解释和分析教学内容中的规律、定理和法则等,使学生掌握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讲授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重在解释、说明、剖析,适用于各种以释概念、明义理、示方法、传知识、练技能等内容的教学。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祝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通过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来表现她的悲剧性命运,理解“典型化”文学创作原理,就采用了分析性讲授。

【例2-6】 师: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征,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如果把鲁迅的“画眼睛”艺术仅仅看做描写人物的眼睛,只算是狭义的解释。其实,鲁迅的所谓“画眼睛”是形象的比喻,是一个理论上的概括,意思是指艺术创作中典型化的一种手段或准则。现在,请大家列举鲁迅其他作品中典型化写法的例子。

生:祥林嫂四次发出“我真傻”喟叹,用来表现她凄惨无告的精神状态。

生:《白光》中作者让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陈士诚三次产生“这回又完”的幻觉,用来表现他陷入疯癫的绝望心理。

生:《孔乙己》中孔乙己反复地说“窃书不能算偷……”,刻画出他的迂腐性格;《故乡》中用“细脚伶仃的圆规”来刻画杨二嫂这个病态的畸形儿……

师: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获得什么结论?画眼睛这种典型化手法在鲁迅小说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让人物反复其语言或行动,以显示其灵魂;二是抓住人物关键性语言,显示其思想本质;三是捕捉人物外貌、性格、行为的特征,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祝福》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典型化创作手法是一种文艺创作理论,如果单纯就概念讲概念,或仅就课文一个例子讲概念,学生都有可能一知半解。例2-6的教师首先简单解释概念含义;然后要求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为概念提供丰富的例子说明,在这基础上再从这些不同的例子中抽取共同特征形成规律性知识。这样的教学,既根据定义和上层概念的联系来阐明概念的含义,还把新概念的意义和学生头脑中的例子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丰富他们的理解,强化了概念。

(五)补充性讲授

补充性讲授是在学生经过自学和交流,对一些问题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作进一步的补充、发挥,以便丰富、完善学生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不是从无知到知,而是从知得不多、到知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当学生经过读书、思考、讨论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认识不全或领会不深时,教师要作补充性的讲解。

例如,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时,在学生交流理解的基础上作了较好的补充性讲授,丰富了学生的理解。

【例2-7】 师:谁接着来读第二段?(一学生读第二段)

师:请坐。看这儿,“母亲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刚才我说了,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里面的意思,请你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

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

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阅读文学作品,有的词句看似简单明白,但如果展开思维、上下联系,就可以透过字面理解到更多的意思。像本课例中的“重担”一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文章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解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又联系课外其他资料进行补充性讲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从单一角度到多角度。教师的补充性讲授就是在引导学生“学”的过程中,起着提高和深化的作用。

总而言之,讲授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演变已经发展为比较完备的教学方法,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讲授方法外,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讲授方法。在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讲授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要点和基本含义,帮助他们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结起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当然,要有效运用讲授方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学环境的特点、教师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讲授方法加以运用。这里既有科学性,又有很大的艺术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