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问技能的理论视野

提问技能的理论视野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运用提问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对教学中提问的理论研究经久不衰,不断深入。他把学生分成两个实验组,进行一个月的教学。我们要从是否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的视野来审视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尤其是第斯多惠提出的“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成了启发式教学的名言。

二、提问技能的理论视野

(一)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与提问的认知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运用提问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对教学中提问的理论研究经久不衰,不断深入。其中,有关教师所提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学习成果的相关研究,推动了教师把提问的重点从学习和记忆知识转移到促进学生思维上来。

所谓问题水平,是指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进行的认知活动的特征。有的问题只要求学生重复或辨认教学时呈现的某些信息,这类问题被称之为知识、事实或字面问题,它涉及的认知过程是简单的识记,属于低水平问题。有的问题则要求学生在头脑里重组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或用逻辑推理出证据来支持答案,这类问题被称之为高水平问题,它涉及了解释、综合、推理等复杂的认知过程。对问题的认知水平的划分有十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把教师的提问分为六级水平:①知识性问题,要求学生辨认或回忆文章所呈现的信息,如“谁做什么事?”②了解性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文章表达的意思,如“作者运用这词语表达什么意思?”③运用性问题,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概念、观点、价值等运用于新的情景中,如“约翰已经病了几个星期了,我们应做什么来帮助他,表现我们对他的关心呢?”④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分析事实、结论、价值及其联系,如“你认为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政治观点是什么?”⑤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把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抽象和概括,如“文章的主旨是什么?”⑥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评价,如“你对文章中写的越南战争有什么看法?”二是阿斯纳把教师提问分为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四种。三是格斯雅克(Guszak)把教师提问划分为辨认问题、回忆问题、解释问题、推理问题、推测问题、评价问题和转化问题。教育理论工作者普遍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的问题水平越高,则能诱发学生进行越复杂的认知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入更完全的信息加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亨尼斯(Hunins)对以上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以确定各种问题类型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联系。他把学生分成两个实验组,进行一个月的教学。对一组学生侧重提知识性问题,对另一组学生侧重提分析和评价性问题,然后按布鲁姆分类的六个方面问题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包含知识、了解、分析、综合等问题的分测试中两组没有差异,而在包含运用和评价问题的分测试中分析与评价组的学生得分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1]

上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提问提供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思路,那就是,提问不仅是推进教学、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重要方式。我们要从是否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的视野来审视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启发式教学与提问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孔子启发式思想要义体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想说又不能恰当说出来的时候,不去提示。如果老师讲出一方面的道理,他不能类推出其他方面的道理来,就不再教了。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未能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则不宜越俎代庖;只有在学生“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以收举一反三的效果。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也是身体力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主张。他提出了具体的启发方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种“叩其两端”(即从某个问题的首尾两头去反诸)的方法,与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采用的“产婆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还指出:“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这是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要急于说,不要在该说的时候却不说,更不要盲目地说。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这是孔子根据每个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引导促进他的发展。

孔子之后,孟子也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学记》的作者也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就是说教者善于启发引导学者主动学习,不牵着他们走,可以使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亲密和谐;给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必要的强化,激励而不使学生精神受到压抑、不使思维受到抑制,就会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学习;开启学生的思维、指点学习门径和内容端倪,而不把现成知识和盘向学生端出,这样就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情境,使他们在愉悦中开启思维,主动认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好的教学。这些都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西方启发式教学源于古希腊时代的“问答法”,其创始人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用“产婆术”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也就是运用启发式提问法,激发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答案,当学生学习出错误的时候,他也不直接进行纠正,而是提出补充问题,把学生进一步引向谬误,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8世纪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等都强调启发教学,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第斯多惠提出的“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成了启发式教学的名言。

可以说,提问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