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朋辈辅导刍议

高职院校朋辈辅导刍议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校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对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朋辈辅导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主要集中在各级学校里,之后,因其成效较为明显并易于推广,逐渐在企业、社区、医院、宗教团体等各种不同的组织得到了发展。目前,美国已经有许多朋辈辅导协会,其中既有全国性的协会,也有遍布各州的州级协会。

高职院校朋辈辅导刍议

刘婷婷

(页下注)[作者简介]刘婷婷,女,汉族,1982年出生,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摘 要]朋辈辅导又称朋辈心理辅导,是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一种新兴探索模式,指的是在学生群体中相互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高职院校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对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朋辈辅导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理念日益成为共识。为了弥补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不足,培养具有一定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的非专业人员的做法应运而生。其中最具推广普及价值的辅导方式为由大学生做辅导员的朋辈心理辅导。

一、朋辈辅导的内涵

(一)朋辈辅导的基本内容

朋辈辅导(Peer Counseling)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经过培训或辅导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心理安慰、劝导、支持和鼓励等方式,为辅导对象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的过程。经过一定短期培训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帮助他人解决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扰,推动周围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实现“自助式”成长模式是朋辈辅导的一大特点。有别于一般性质的聊天或专业心理医师提供的咨询,朋辈辅导一般组织程序包括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朋辈辅导候选人的甄别、对候选人开展培训、确定最终名额、辅导他人、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等。朋辈心理辅导可以有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心理热线及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的推广性高,其具有示范性、共融性、启示性和疏导性等特点,易为学生所接受。

朋辈辅导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主要集中在各级学校里,之后,因其成效较为明显并易于推广,逐渐在企业、社区、医院、宗教团体等各种不同的组织得到了发展。目前,美国已经有许多朋辈辅导协会,其中既有全国性的协会,也有遍布各州的州级协会。我国的朋辈辅导活动最先始于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也是目前发展较好的地区,相当多的大专院校已经开展了数年的朋辈辅导活动。相比之下,内地高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尚在起步阶段,包括许多心理辅导者在内的许多人还对此比较陌生,对于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辅导模式。

(二)朋辈辅导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认为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提出的理念包括:(1)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2)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3)心理咨询是一种民主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2.社会学习理论。从社会学习的观点来看,同伴是强化物。同伴间的互动,往往强化或惩罚了某种行为,从而影响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同伴还提供了行为的榜样和社会模式。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价自己行为的效果之前,同伴的行为可以作为衡量自己的尺码。另外,同伴之间的竞争还是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示范是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受教育主体亲身观察到示范的行为后就会效仿,但要成功地效仿和学习,受教育主体还必须有机会去实践这种行为,而且得到正强化。示范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程度依赖于模范和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学习者能体察到的模仿行为的后果,包括模范的可信度和行为的强化。同伴教育应用人们分享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用同伴的正确言行为典范,影响受教育者,这不仅能使同伴教育者自身受益,而且使受教育者也获得进步,取得“双赢”的结果。另外,由于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持续接触,还能强化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3.亚文化理论。亚文化理论认为,世俗的反叛者沿袭着一套反映自己价值观和行为的亚文化,特定的群体会拥有特殊的亚文化。因此,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可以在某些亚文化圈内开展,以应用其独特的人际网络和信息传播途径。在高校,由于同学们双方都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又有相似的求学经历,因此对事物的理解与评价也比较一致,一般容易取得共识。此时同伴教育者就可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同伴进行探讨,提供较为正确的指导和可行性建议,感觉上较缓和、轻松,比教师的教育更有优势。

4.革新沟通理论。团体革新的关键力量是团体中思想观点的主导者,团体的革新需要通过他们与团体一般成员的交流而更好地实现。这些主导者通常与团体一般成员有相似的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如对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得较多、性格宽宏大量、更热情、更富于创造精神等。团体成员之所以承认他们并受他们影响是因为觉得他们更具竞争力、影响力、更可信。

5.发展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如何看待同伴群体对个体与社会化的影响呢?发展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行为对儿童心理特征的形成无长期效应,同伴群体才是心理功能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个体的社会化源于对某个群体的认同,即将自己归入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并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和区分。例如,一些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干预,如果采用群体干预的方法,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社会在这样的群体中更容易相互学习,从而形成类似的人格与品行特点。

二、高职院校朋辈辅导的构建模式

(一)朋辈辅导的前期准备

开展朋辈辅导工作,必不可缺的就是朋辈辅导员。因此,选拔朋辈辅导员是朋辈辅导的第一步。朋辈心理辅导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术,所以把好“自愿报名、面试筛选、接受培训、合格上岗”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关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公开与自愿的原则报名,这样既有利于扩大招募范围从而挑选真正对朋辈心理辅导感兴趣和乐于帮助学生的学生,也有利于保证朋辈辅导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选拔中应将候选人是否具有积极的人生观、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宽容、情绪稳定、观察力强等个性特征作为筛选的标准,辅以面试、院系推荐、人际沟通能力考察,并综合考虑性别、专业、年级、班级、寝室等因素来确保工作的辐射面和队伍建设的严肃性。对经过审核的报名者进行有计划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并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见习、心理咨询、电话接听等实习实践机会,以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偶发事件的能力。最后应不断改进考试内容和方法,进行严格、科学的考核。

(二)朋辈辅导的开展形式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需要通过多重途径如个别会谈、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网络、心理电影赏析等,以达到良好工作效果。

1.个别会谈。朋辈心理辅导的个别会谈具有主动性,与专业的心理咨询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受时间、地域、语言因素的影响较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给予心理困扰学生相应的帮助。而那些有意识地运用咨询技巧随时随地的谈心和聊天则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团体辅导。由朋辈辅导员带领的团体辅导因经历类似、情感体验相同,易产生情感共鸣和营造信任的团体氛围。而且,朋辈辅导员人数较多,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针对某个主要问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多个团体辅导,从而提高团体辅导的效率。

3.网络平台。网络因其特殊性为心理健康辅导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尤其是网络聊天软件和网络论坛更是能够为心理辅导所借用,在网络中朋辈辅导员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同时也将网络聊天和论坛添加上了心理辅导的功能,使得更多的不敢在现实中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也能获得帮助,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减少了这些学生心中的顾虑。

4.社团活动。大学生心理社团由于其成员来源广泛、与学生联系紧密等优势,逐渐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势力。这些以朋辈辅导员为骨干力量的心理社团组织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沙龙就是选取那些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帮助的时事热点作为沙龙的主题,然后张贴海报,任何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沙龙讨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心理社团承办了诸如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心理漫画、心理征文、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朋辈心理辅导通过社团活动的平台一直在学生中坚持不懈地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传授心理调适技能等,从而影响了周围的许多学生。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朋辈辅导员要进行监督管理,严格纪律,保证辅导员职资及培训质量。朋辈辅导员经过系统培训后,应达到以下要求:其一,这些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价值等方面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与成长,自我意识与自我觉察力要比较强;其二,他们在同理心、共情等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唤起与提升,情商要得到很好的拓展,具有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其三,他们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能为同学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能够组织开展心理活动;其四,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具备有效地化解学生心理困惑、调节学生情绪的能力;其五,要在督导老师的定期指导下,能积极清理和理清自身面临的问题,并能对自我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有效整合。

三、朋辈辅导的优势与不足

(一)朋辈辅导的优势

首先,朋辈辅导改变了高校心理辅导模式,由原来的救助式辅导转变为朋辈辅导。传统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感到一种做弱者的压力,一些学生不习惯于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求助,不愿接受心理辅导,简单的问题往往发展成为复杂的甚至危险的问题。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朋辈之间自然性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所以来自朋友的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对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意义重大,理智的分析、真诚的安慰,甚至只是一次专注的倾听、一句合理的劝导,在很多时候都会有助于身陷困境的同学恢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由同龄人担任辅导员,可以帮助咨询老师接待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减轻咨询老师的压力,同时,由于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辅导对于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相比,这些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优势在于,能够与学生保持零距离的接触,能最直接地体验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问题,能比较及时地了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而且咨询的时间和地点不必太受限制,可以在宿舍、食堂、教室、操场等各种场所,让咨询的人更加放松自如。

其次,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心理社团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理想的摇篮,一些大学生在团队工作中找寻到自我的价值,并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自我提升。

最后,朋辈辅导使心理辅导走向规模化。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和推广,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贴切的帮助。在社会和学校的支持下,朋辈心理辅导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咨询“僧多粥少”的状况,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二)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尽管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不足。

1.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科学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对学生咨询人员,没有职业纪律的约束,往往在角色互动的过程中不能恰当地掌握各种“度”。例如,是否能做好咨询工作的保密工作;是否能做到在专门场所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帮助;是否能做到不和来访者发展咨询以外的关系等。

2.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督导。在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人员自身的心理素质很重要。本身心理素质薄弱的人在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帮助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良的心理暗示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所以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督导是必要的,应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负责这项工作。

3.专业心理咨询员和朋辈辅导员需互相配合。专业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辅导在咨询问题、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不是互相独立的。两者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专业心理咨询在培训学生咨询骨干、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等方面为朋辈心理咨询提供指导和重要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朋辈心理咨询反过来促进专业心理咨询的开展,缓解目前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与专业心理咨询员不足的矛盾,为及早发现和诊治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信息和帮助。实践证明,朋辈辅导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有效模式,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是迈向完满人生的阶梯,它将带动高校心理辅导从障碍性咨询走向发展性的辅导,从面向个体咨询发展到面向全体辅导,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凯旋.朋辈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

[2]苏英姿.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黄艳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朋辈心理辅导[J].科技资讯,2007(12).

[4]崔彬,曲晓丽.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J].中国科技信息,2006(5).

[5]祝秀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