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出现过度社会化、社团活动功利化、社团活动与教学活动冲突加剧、社团成员流动性加剧等危机,严重威胁到学生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研究大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危机,对于高校内部加强社团监管、发挥社团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孙松山

(浙江工商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追求共性、展现个性的舞台,参加社团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出现过度社会化、社团活动功利化、社团活动与教学活动冲突加剧、社团成员流动性加剧等危机,严重威胁到学生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疏导认识误区、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调整管理思路、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可有效规避学生社团危机,保障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高校 学生社团 危机 对策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从狭义上看,学生社团大致涵盖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文体兴趣型、公益服务型及商贸实践型等主题性学生组织。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狭义上的学生社团主要指正式在校社团联合会登记的109个社团;从广义上看,学生社团还包括职能型学生团体,如学生会、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研究大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危机,对于高校内部加强社团监管、发挥社团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的危机

目前,高校社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新社团层出不穷,各社团都会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说,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社团活动有量无质、社团发展目标模糊化、社员流动性过大等问题浮出水面,而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如不及时化解,将对学生社团建设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一)过度社会化

“过度社会化”(Over Socialization)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度社会化相当于社会过度整合,表现为对社会文化,包括文化中的某些消极成分的全盘接受和附随顺从。高校学生社团过度社会化主要包括社团在日常管理、活动等方面社会化程度过高,以及社团成员在动机、观念、行为等方面社会化速度过快两个方面,表现为机构设置社会化、内部管理官僚化、活动目的商业化、考核机制泛滥化、人际关系世俗化、社团活动功利化等,呈现出超越“学生社团”应有之义的畸形社会化现象。

(二)社团活动功利化

学生社团活动就其目的而言,基本可以分为兴趣所致、配合赞助商宣传、完成主管部门考核等。在实际运行中,绝大多数社团活动以后两种情况为主,而这又背离了社团实现会员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需求的原则,最终导致活动层次不高,活动内容低水平重复。以社会服务类社团为例,其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只在关键的时间节点追求轰动效应而开展一些急功近利的活动(甚至出现一些“被服务”和“被帮助”的情况)。以义务献血为例,献血本来是光荣而有意义的一项活动,但是部分社团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献血,往往打出献血可以在年终综合测评中加分的旗号。

(三)社团活动与教学活动冲突加剧

从时间总量上看,每周课外活动时间远远多于教学活动时间。但是,由于社团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而各年级、各专业上课时间不一致,这就造成了在某一时间段,社团成员很难聚齐的局面。由于部分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完成主管部门考核,所以活动组织过程中,社团干部往往依靠行政力量约束社团成员,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当社团活动与教学活动相冲突时,往往“迫使”学生选择请假或者是逃课来完成社团分配的相关事项。在这种情况下,社团成员在潜意识中萌生了“为社团活动而逃课是正义的”的思想,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社团成员流动性加剧

社团原则上属于非正式群体,这就决定了其进出机制较为薄弱,对社员的约束力较弱。薄弱的进出机制,再加上内部管理官僚化、活动“干而无味”、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引起社团人员流动频繁、新老成员的衔接缺少默契等问题,最终致使社团发展缺少活力而不得不依靠行政力量来扶持。据不完全统计,大一学生中,参加社团的人数比例为80%—90%,大二则迅速降低到40%—50%,大三仍然留在社团的人数比例在10%—20%,大四则降低到5%以下。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只有不到20%的学生参加社团时间超过2年,社团人员流动率超过50%。

二、社团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对社团文化的曲解是主因

社团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其存在和发展应更多地考虑到社团成员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和社团整体素质的提高,比如电影Dead Poets Society(中文译名《死亡诗社》)中的“死亡诗社团”。但是现实中社团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管部门的扶持,变相成了主管部门展现部门能力的工具,而社团的管理人员更多地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忽视整体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就牺牲了社团成员间“兴趣爱好”这一纽带。

(二)教育思想超前是诱因

部分老师认为,社会化越早、社会化程度越高,用人单位就越欢迎。其实不然,大学阶段,大学生逐渐走向成年,但是在心理上并未真正成熟,教育思想超前诱使大学生一味模仿社会而忽视了模仿的原因和意义,造成学生心理“假熟”,即做事过程中追求表象化的东西而忽略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从而引发了社团机构设置社会化、内部管理官僚化、制度建设形式化等问题。而从微观层面看,这种超前的教育思想也使得学生忽视了文化素养的积淀而偏向所谓的能力锻炼,最终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是关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法则的潜规则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而现代媒体的选择性传播又更多地将负面的资讯投送到大学生面前,加之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思想较为单纯的大学生在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负面思想逐渐渗透到当前的高校社团中来,论资排辈、滥用职权、托人走关系等不良规则在当今学生社团中屡见不鲜。

(四)家庭教育缺位是根本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几十年前的精英教育走向今天的大众教育,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在校大学生的父辈多数未接受现代大学教育的熏陶,大多缺少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方法及经验,而将对孩子的教育权一股脑儿交给学校。当今高校的教育环境与高中相比非常宽松,高等教育更多地依赖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疏导认识误区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学生社团活动过于杂乱,其深层原因在于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伴随着媒体选择式地推送部分年轻的成功人士,加之当今社会对“能力”这一素质的过度宣扬,大学生把参加社团当干部作为一种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由此,社团由兴趣型逐渐向政治型演变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本色。因此,规避社团危机的首要对策就是转变观念,教育者须向学生指出,做事的态度和能力远远高于“做官”的能力,个人的成长成才需要通过知识的积淀配合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社团干部试图通过依靠行政力量实现对社团的有效管理进而来提升自我素养的观念是不现实的。

(二)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而又不过分强调其因果关系

在学生日常教育中,应将社团教育与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着重指出个人素质的提高与今后职业生涯发展联系的必然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实现从班级走向学院、走向学校的良性跨越。此外,还应帮助学生了解参加学生社团对于个人素质发展的片面性,鼓励大家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的同时,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涉猎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扎实基础的过程中于社团活动里实践。高校可以有计划地推行“生活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填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空白。

(三)理顺管理思路

主管部门在对社团的管理上,应逐渐减少行政力量对社团活动的干预,松梳理,紧管理。松梳理,即在社团发展过程中,给予社团足够的自主权,不一味地追求队伍建设和模式建设,适当允许活动流程出错甚至失败等情况的发生,鼓励学生大胆摸索社团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可将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逐渐渗入社团活动中(引导而非干预),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如团委可拿出部分活动经费设置几个考核奖,奖励在文明寝室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社团,从而发挥先进社团的先锋带头作用。紧管理,即要求主管部门注重社团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加强社团活动质量监控体系和调研制度,通过科学管理,优胜劣汰,从而提高社团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四)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在遵循教育本质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教育改革,重点加强分类教学改革,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注重实践课开展的效果。拓宽教育渠道,理顺教育节点,让学生认识到“自我降躁”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多渠道加强社会交流,而不仅仅把锻炼自身能力、丰富社会阅历、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社团上。高校是培养人才之地,通过加强包括社团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不断疏导认识误区,真正贯彻好、落实好、发展好党的教育方针,才是高校教育从量向质转变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田建伟.高校学生社团过度社会化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2(2).

[2]崔舰.大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2012(4).

[3]胡三嫚.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