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开发

浅论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开发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社团中蕴藏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课程,这些隐性德育课程对大学生们有着潜在的、无意的影响,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应当引起重视的,具体说来,主要是:社团活动是学生社团赖以生存的力量之源,是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们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无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否意识到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它始终能够通过活动对大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

浅论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开发

祖 霞

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5个以上。由此可见,作为班级这种组织形式的补充,学生社团已然成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在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然而,与班级相比较,学生社团在组织上更加松散,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因而对其的管理也就更加困难。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社团活动的领导,整合学生社团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在高校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解读学生社团的育人资源,探讨开发蕴藏于学生社团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希望能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

隐性德育课程又称为“德育隐性课程”,是与显性德育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意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财富、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经验。

课程理论界有学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虽然比正式课程更持久、更深刻,但它一般不被学校认知,因而也就是不能被设计开发的。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隐性德育课程虽不在学校正式课程表之列,但并不意味它只是一种自然影响,无数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隐性德育课程是可以设计开发的,如大学校风、学风的建设,不正是教育者们有意识地对隐性德育课程进行开发的一个实例吗?我们研究隐性德育课程的目的,一是为了使教育者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它进行设计开发,使它从“无意”向“有意”转化,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因为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有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我们必须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开发,才能积极发挥其正向影响,避免消极影响。所以,隐性德育课程不仅能够被开发,而且学校必须积极地对其进行开发。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潜隐性。隐性德育课程不是直接、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寓教于无声无息之中,论道而不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传授给学生。

2.整体性。隐性德育课程涉及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尊重学生个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注重知、情、意、信、行协调统一,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制教育五个方面融为一体,使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和谐发展,形成完整的德性。

3.效果的稳定、持久性。学生在显性德育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可能很快就忘了,但他们长期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下,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将会持久地伴随他们一生。

二、解读学生社团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生社团中蕴藏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课程,这些隐性德育课程对大学生们有着潜在的、无意的影响,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应当引起重视的,具体说来,主要是:

(一)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生社团赖以生存的力量之源,是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们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任何社团活动都承载着某种价值观,从活动策划、组织直到实施,这种价值观自始至终影响着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个体,如我院学生环境保护协会通过“湿地使者”行动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们,学生“三个代表”学习研究会通过“关注民工子弟校”活动将“关爱弱势群体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的价值观送达会员们等。无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否意识到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它始终能够通过活动对大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

(二)社团管理制度

每一个高校都有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同时,虽然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但它们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所有这些规章制度确定了社团成员的角色规范,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角色规范去行为,以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社团成员通过认同、遵守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不知不觉中将制度所包含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思想意识,并在日常行为中加以体现。

(三)社团文化

简言之,社团文化是社团成长的人文环境因素,任何类型的学生社团都有它们自己的文化。社团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受到校园文化影响和制约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校园文化,影响并促进其发展。

(四)社团中的人际关系

社团中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社团人员与外部人员(如社团指导教师、企业代表、NGO工作人员、其他高校社团人员等)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如何协调好这些关系,不仅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团成员个体心理的发展和行为的改变。

(五)社团管理方式

这里所说的社团管理方式指的是高校对社团的管理方式,目前,主要有民主式、家长式、放任式三种。民主式管理尊重学生社团的自主性,同时也注意对其进行引导;家长式管理对学生社团进行严格控制,实行同班集体一样的管理制度;放任式管理对学生社团甚少引导,任其自生自灭。这些管理方式通过社团的直接管理者——团委来加以体现,不同的管理方式对社团成员的态度、行为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影响。

三、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招生、培养体制的一系列变化,德育工作的艰巨性与日俱增。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们自发性的群众性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能够加强和改进高校对社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是高校社团工作的新途径。

(一)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能够弥补传统德育的缺点和不足

传统灌输式德育以两课教学(即显性德育课程)为主要途径,不仅内容陈旧,单纯强化政治教育,疏失心理教育,而且将德育进行智育化处理,重视学生的“知”而忽略了“情、意、信、行”,无法将德育内容落到实效,培养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离的双面人。隐性德育课程恰恰能够弥补以上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施教和受教机制来看,隐性德育课程潜藏于学生社团的一切方面,以隐蔽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改变了以往强制性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同时,这种课程形式将知、情、意、信、行协调统一起来,经过个体的“内化”(即道德认知理解)转向“外化”(即道德选择践履过程),影响更加深远、持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德育形式。

2.从教育内容来看,隐性德育课程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制教育五个方面融为一体,不单一强调政治教育及道德认知,能使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和谐发展,形成完整的德性。

3.从教育途径来看,高校德育应当将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把隐性德育课程纳入德育工作视野,运用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按照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环节实行整体开发,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为加强和改进高校社团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整合社团德育资源。学生社团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对它们进行整合利用,是高校社团管理工作的难点之一。利用课程论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将学生社团的德育资源纳入课程开发的视野,能够很好地对它们实行分类整合,使它们的影响由“无意”转为“有意”,更好地发挥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2.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团的正向德育功能。学生社团的活动、制度、文化、人际关系及管理方式等对学生既有积极影响,也消极影响,利用课程开发的原理,按照目标—过程模式,我们可以在课程设计的最初环节就有意识地减少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团的正向德育功能。

3.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培养高校社团管理工作的自我反思能力。完整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三个环节,通过对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断根据课程评价的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方法及目标。

4.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社团的价值观引导。课程理论研究者认为,课程总是某种价值观的载体,课程开发必须关注这种价值观。不明的社团活动是有问题的,而价值观偏移的社团活动则百害而无一利。将社团活动作为隐性德育课程进行开发,运用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将价值观视为隐性德育课程设计的灵魂和核心,能够使社团指导老师和从事社团管理工作的教育者有意识地关注价值观,做好学生社团的价值观引导工作。

【注 释】

①求是新闻网,http://www.zju.edu.cn/zdxw/jd/read.php?recid=12033,2005年6月10日。

②目前课程理论界对隐性德育课程的上位概念——隐性课程尚有分歧,笔者较赞同靳玉乐博士在《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中对隐性课程的定义,在此参考了这一定义。

③参见佘双好.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构想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3(12)

④靳玉乐.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35页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施良方.课程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