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对教育媚俗化,重建教育的尊严

反对教育媚俗化,重建教育的尊严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看来,获得新新人类万千宠爱、作为无厘头文化的代表周杰伦进入教育领域是中国教育尊严的沦陷。这系列的为满足学生崇尚流行元素追求需求的教育事件发生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将是灰暗的一页。“超级女声”活动或多或少的代表了现今心智并非完全成熟的中国青少年中存在的媚俗化流行元素,又唤醒了青少年蠢蠢躁动的自主意识,因此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

反对教育媚俗化,重建教育的尊严

从“狼牙山五壮士”退出教材到金庸的《天龙八部》走进教材,刘翔、刘德华、周杰伦为代表的体育娱乐等时尚明星代表“通俗”与“流行”文化进入教育领域,再到风靡神州的“超级女声”克隆版的“超级教师”PK秀,让几千年板着脸孔的中国教育也终于“与时俱进”地松弛了紧绷的神经,开始了她的娱乐与人性之旅。面对这系列的为满足心智并非完全成熟的学生崇尚流行元素追求需求的教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有评论员甚至说以“超级女声”为标志,中国教育发展也将进入“娱乐时代”,回归到轻松的自我和本真追求。

在我看来,获得新新人类万千宠爱、作为无厘头文化的代表周杰伦进入教育领域是中国教育尊严的沦陷。这系列的为满足学生崇尚流行元素追求需求的教育事件发生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将是灰暗的一页。“超级女声”克隆版的“超级教师”PK秀这类活动,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只是一种取悦他人的媚俗化的娱乐活动。“超级女声”活动或多或少的代表了现今心智并非完全成熟的中国青少年中存在的媚俗化流行元素,又唤醒了青少年蠢蠢躁动的自主意识,因此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但教育是一项神圣性的事业,关乎社会未来发展道路和前景。现在出现的这种崇尚时髦与娱乐、没有理想主义情结的“媚俗化”教育思潮是对教育发展来说短视的和有害的。有理想主义情结的教育应该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用它独有的价值理性,以宗教般的虔诚,去建设孩子们也是民族具有恒久价值的心灵家园,而非暂时的丽舍。教育发展无论是教材改革,还是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改革,都不能被异化为追慕风潮的庸俗化运动。因为低俗文化的泛滥,必将导致社会理想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背离。

当今许多西方的现代民主国家,尽管社会文化是多元的,但教材以及类似于教材的其他教育内容,却始终是“经典”占绝对主角的“老面孔”。在这些国家中没有不把教材“神圣化”的,什么可以进、什么不能进,必须提交独立的专门委员会或代议制机构审议通过才行,绝非几家出版社、研究机构甚至政府教育部门可以说了算的事。之所以要如此,就是要保障教育“百年树人”的价值充分实现,不至于被一时利益左右。如今我们以万变的流行明星人物,应不变的教育价值时,所能收获的除了心智并非完全成熟的孩子一时的学习乐趣,恐怕更多的将会是短视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极有可能会由于一个流行明星的蜕变,或者因为社会对其重新的价值定位,而摇身一变成为伤害孩子心灵的毒药。

一个具有时代责任感的教师要通过“影响人的思想”的教育活动,去影响那一代心智并非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人格心智的养成,培育社会的向上、求善、崇美的分子,而不是随波逐流甚至迷失自我。面对崇尚媚俗化流行元素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追随自己的内心,尊重、欣赏并启发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的学生,专业促进或“牵引”学生向上地发展。面对成绩不良、行为偏激的学生,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生,但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爱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理解我们的学生,但我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教育社会责任而去迎合牵就学生。同时面对媚俗的时风日炽,我们要有对世俗、偏见、不公正、不正常现象公开表态的师道良心。

“媚俗,沉沦的原因;媚雅,向上的动力。”尽管社会是可以多元并存的,但是不同的高度应该有一个无形的选择范围,而不能越于界限之外去。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教育事业的高度有一个清楚的把握,不要“随风起舞”退回到媚俗低知的起点,让我们和我们的心智并非完全成熟的学生满身的书香气在庸俗中沉浸甚至变得俗气无比。

(本文在《教育文摘周刊》2007年1月31日上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