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教育论文写作的媚俗化

论教育论文写作的媚俗化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教育论文的本原价值就在“新”: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③对某一种观点提供新的依据,新的材料,补充原有的论证过程。无需讳言教育论文的撰写的“架式”距许多一般教师是有相当的距离,于是一些精英们借口“教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来促进“教育科研的大众化”。

论教育论文写作的媚俗化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教育论文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教育论文不是偶感式的杂谈社会性议论,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规范性。

一、教育论文的价值

教育论文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理解教育论文的作用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简单通俗地说来,就是要让别人读你的教育论文后知道你讲的教育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中某个教育主张、某个教育命题、某个教育判断是怎么来的,要让人相信你所说的道理是对的和是可信的。教育论文的本原价值就在“新”: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

教育论文应诚实面对教育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讨,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做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所以教育论文最重要的价值是新:①提出新的问题——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新的问题你提出来了,有能力就作出初步论证,没有这个能力也行,就只提出问题。有的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这个问题更有价值,也更难。所以有时你只提出问题也可以。②对某一个老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我们的教育研究,更多的是这一种,因为这一种相对比较容易一点。③对某一种观点提供新的依据,新的材料,补充原有的论证过程。第一种它的原初性要求我们要有超出一切现有理论的素养,而且是整体的结构性的超越,确实比较难。

教育科研型教师要经常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

二、教育论文写作出现媚俗化倾向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对许多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并容易做到,但“育人”却不是那么被理解或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育人”的要求其实是包括两方面:“育生”和“育己”,它们是互相支持的统一体。“育己”就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在基础教育界曾经开展过激烈的“教师要不要写论文”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目光短视地屈服于世俗压力将教师职称与论文要求脱钩。其实教师撰写论文既是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增进知识、扩大视野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可以说教育论文写作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自觉提升“文以载道”的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劳动,按其本性来说,按其内部逻辑说,离开科研因素是不可思议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有研究意识,在平时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思考问题。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时思考问题,只凭脑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自己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面上视觉化,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进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写教育论文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分析教育问题、论证教育观点的事情,不是简单记叙或介绍某个故事、强调某些教育规定或宣讲教育政策,也不是表明态度或提倡什么的事情。教育论文无论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还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都要“与国际接轨”、用规范的“架式”进行:“下地就要像农民干活的装饰,逛逛街就要像个绅士淑女的装饰”。可以说用什么样的“架式”是事情本身的必然要求,你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必须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选择什么的行为类型。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撰写教育论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高深的教育理论并不占优势,抛开优势,去搜肠刮肚地理解与创生理论,带着有色眼镜套用某种现成的高深的理论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对许多教师来说确实不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无需讳言教育论文的撰写的“架式”距许多一般教师是有相当的距离,于是一些精英们借口“教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来促进“教育科研的大众化”。正如当我们缺乏欣赏高雅音乐能力时,我们不是在“耳聪”上下工夫而是降低目标与要求转向流行歌曲。大众沉醉于自娱自乐的卡拉OK,感觉着与陶醉着“音乐王国”的虚妄荣光。虚妄荣光的社会充满着浮躁与急功近利,基础教育也不免俗——尤以教育论文写作为最:从“通俗要求”走向“低俗现实”,出现媚俗化倾向。

三、教育论文写作出现媚俗化倾向的种种表现

(一)“穿鞋带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时髦文体

在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中许多教育现象并不像“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和完美,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将教育现象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解剖、抽象地反映,才能领悟到教育的本质,揭示并掌握教育的规律性。将这个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纸面上视觉化的教育论文撰写就应该真实完整地体现思考问题的过程,加工、整理、提炼问题的过程,自己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的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过程。我们知道任何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都有成功或失败的情况出现,但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教育刊物上只能看到教育教学科研情况的完美描述、成功描述。

教育论文为了将教育科研活动完美地描述,于是就进行“穿鞋戴帽”的包装和理想化处理:①开头冠于“理论化”的流行术语,或者在末尾来一个跟形势的结语,从而造成术语与实践没有内在的关联;②将具体而微的实际操作戴上一个大大的帽子,穿上一双大大的鞋子,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等等让教育论文头重脚轻成为怪胎。③有些谈论个人的“经验事实”原本是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因为教师所谈论的是具体的、个人化的、生活化的“问题解决”,而不是空泛的、以教训的口气发出来的大道理。但教师在写“经验总结”型教育论文时,往往为了提高文章理论水平将“总结”转换为一种“概括”,基本没有了“经验事实”,没有了“问题解决”,而只剩下一堆似是而非的教育“大道理”。这样,“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论文要么沦落为一种抄录教育理论文章的“剪贴”活动,要么成为一个论点配一个案例的“戴帽子”时髦游戏。有位哲人说:“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实与和谐”,教育论文的写作也是如此。

(二)从“概念”到“概念”的纯理论说教文体

在许多与基础教育相关的核心教育刊物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教育探索论文对基础教育研究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概念运动”。这样的教育论文下决心去追求“曲高和寡”的寂寞形象,让许多迫切需要用教育理论的一线老师面对它望而生畏。其实从“概念”到“概念”的教育论文只是“在云中舞蹈”,面对基础教育中的现实问题空发议论者居多。我们也能够发现这样的教育论文中涉及的概念太多也太大,许多读起来全文只见对别人观点、理论的简单大“拼合”,而没有通过作者自己大脑深加工的新见解、新思考、新观点。

当然也有很多人确实将教育论文的“理论性”和空泛议论等同起来,以为言必称希腊、文必谈术语才像论文。也有人认为他所描述的教育现象和所要阐述的教育规律确实需要概念或术语成堆,才能更好表情达意,体现完整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宇宙起源”这个问题解答,对物理学概念或术语的要求高不高?要完整性、科学性和严谨性的阐述这个问题,对物理学概念或术语要求照理来说应该多不多?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并不都是板起面孔用成堆概念或术语来“论”这个问题,而是采用让人接受的写作形式让《时间简史》可读性很强。

(三)操作活动记录的叙事文体

教育案例或教育个案,是一个介绍特定教育组织内部事情的故事,它描述一个有价值的有关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其中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人物、情景与气氛。教育案例或教育个案的价值在于可靠地概括事实,在于从各种表面的全部的教育事实的总和中,清晰地描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成为探索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确证性依据。

进行教育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提示寓于教育个案中的教育规律。这既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所必需的,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必需的。许多学校每年的论文评比和评职称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育案例研究型教育论文从“空洞”的极端走向简单的操作记录的极端。或者是开展活动的记录,或者就只是一篇类似教案的东西,事实上这样的文章是不可以叫做论文的,它并没有“论”什么,只是“记”什么而已。这种形式的“教育论文”在期刊上零星出现,但在许多新生代“教育家”的泡沫著作中却比比皆是!这样的教育案例研究型“教育论文”显然是没有什么教育教学研究价值和作用,尤其是我们需要警惕和坚决反对的。

科学有效的案例研究需要我们把教育中的“特异性”作为“特异性”,把“复杂性”作为“复杂性”,把“不确定性”作为“不确定性”来加以研究。科学规范的案例研究要把握证据确凿的事实,把握实事的全部总和,把握事实的联系,并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的过程。这需要选用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采用一种实事求是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如对某个学生教育事件所作的研究,我们就需要详细掌握所有有关该生的背景、环境材料,详细地缜密地观察、分析、研究、解释,以了解学生发展的潜质或发掘学生困难的原因,进而予以有效的指导和矫治。这样的案例研究才能开发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见解、观点与实践问题的解决策略,开发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四)解题方法和教育随笔

一线教师每天接触的是大量活生生的教育现实,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鲜活而参差多态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鲜活材料都是教育科研最好的材料,但遗憾地发现我们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没有被进一步进行深加工。现实上我们许多人缺乏进行科学提炼分析的概括能力,也没有把教育实践的“特异性”转化为“普适性”(一般性)、把“不确凿性”转化为“确凿性”的能力。因此,考点问题的新颖而别出心裁的另类分析、某个习题的解题方法、简单叙说教育琐碎或杜撰、虚构与主观臆想的教育随笔,成为许多教师肤浅、单薄却津津乐道和追逐的教育论文。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应一些报刊的邀请,我曾经写过几十篇专业方面的解题方法指导和考点解读等学生学习指导文章。在一些教育报刊上,我的“下水”随笔也多次被发表刊载。但我还是要说,它们或像它们形式的文章只是练笔的一种文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论文。

“媚俗,沉沦的原因;媚雅,向上的动力。”在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为了真正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我们需要自觉去学习和要求自己写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规范性的教育论文。撰写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论文,既能反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又能反映其业务能力、创造能力;撰写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论文既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又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思维的系统性、明确性,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所以无论是在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育科学的繁荣上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论文是检验作者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理论修养的“窗口”,也是延长教师学术生命的重要手段,从这个层次上说合乎规范的教育论文写作确实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唐力.《化学教学论与案例研究》.南方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陶琼.《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3.张平.《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本文在《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年12期上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