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遭遇教育困境后,观念要自觉重建

遭遇教育困境后,观念要自觉重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名教师面对自己的工作和成长仅有强烈、主动的愿望和诉求还不行,更关键的是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遭遇阻碍后,能够自觉地审视自己的主观和偏见,重建教育观念,重构自我成长的方式。秋老师要求拿花露水的同学明天自觉放在讲台上。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怯生生地望着秋老师,没有一个站起来承认的。

2014年,我曾经担负过一个初一班级的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一年的工作到了尾声,自己感觉班级正在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但是接连发生的两件事,让我陷入沉思。第一件事是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对我的认可率竟然不到百分之六十;第二件事是一位家长给我提意见,说我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过于严格,忽视了孩子们的其他爱好与活动。家长说,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希望他能健康快乐。

是的,一年来,为了干好工作,把学生带好,我不改“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惯性,不知不觉地表现得太过强势。比如,标准高,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刚性执行,少了些亲和力和情感沟通;总想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对学生犯错误缺少宽容;没有尊重不同学生的需求,过于着急地让班级和学生按自己的理念和方式发展;权威意识多了些,民主意识少了些,以控制型管理为主;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家庭情况调试教育方法。

我深知,我所遭遇的境况与挑战,迟早都会到来。我仍然在奉行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下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潜伏在社会、家庭和学生情感中已久的对非人性的教育的反感,甚或是愤怒,怎会不爆发?

学生难管,表象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或是说现在的学生个性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等。但是我认为,学生表现得难以管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这是一种觉醒,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对学校严格死板教育体系的抵触,是对自由、民主、个性、诚信人文和理性等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生态环境的呼唤。

因此,需要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正是教师自己。一名教师面对自己的工作和成长仅有强烈、主动的愿望和诉求还不行,更关键的是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遭遇阻碍后,能够自觉地审视自己的主观和偏见,重建教育观念,重构自我成长的方式。

《学校会伤人》一书的作者柯尔斯滕·奥尔森说:“我们必须理解教育体系是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弄得不愿意学习的,这些制度严重地抹平并低估了正在测试的东西的复杂性,代之而来的是纪律和惩戒意识,这把每个人导向到了没有批判意识的、不假思索的分数狂热和焦虑之中。我们不可能通过在学校里对学生采用驯服、束缚、使其麻木、过度干涉以及过度测验的方式,来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深深热爱,产生探究的渴望,或是产生持续和创造性的分析能力……学校教育的长期影响恐怕会使他们在思维上太过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对权威过度顺从,或是对自己过度低估。”

是啊,我们对待学生的方式常常是不尊重的,或是低估了他们。这就是我的观念和行为遭遇学生抵抗后的切身体察,是一种对过去教育手段的虔诚忏悔,是一种对人性和对人的生命困境的深刻体悟。

教育不是学校专制体系下的呆板制度与标准评价,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与控制性管理,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成长所需要的特质应该是善于读懂学生、激励学生、宽容学生,追求精神视野的开阔、价值格局的高远,习惯于多视角思考问题,不以追求最终的结果和简单的成功为目的,胸怀世界,立己达人,富有公共情怀,不断为自己引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制度文化或是教育理念没有多少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尽量把视线放在学生真正的生活上,发现学生的生活风格和学习兴趣,借机建构属于学生个体的课程,展开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和推动。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分数自觉视为学生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这些成绩反映的不仅仅是他们所获得的分数,更是反映了他们的智力、兴趣、专注力、创造力、适应性、领导力、幽默、坚持等,而不应记录下一堆事实借以管教学生。

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风格和生活兴趣,发现他们所擅长的科目或特长,我们就从这里出发,总可以找到适合教育他们的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感兴趣,并取得了成功,这就会激励他去学好其他的科目,做好其他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理想的教师负有一种神圣的、激动人心的使命:他铸造学生的心灵,人类的未来掌握在他的手中。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心灵的运作,只有那些了解心灵及其运作的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心灵走向更高、更普遍的目标。”

我有一个观点,教师观念重建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学会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问题,这样方能找到适合的教育。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往往不自觉地会暴露出一种习惯:凡事都想得很周到,根据自己的个性经验和学校的校风校纪,事先预测学生们在学校生活和学习期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制定出相对完善可行的班级或课堂治理规则,与学生们一起学习,教育学生最好不要来闯这些底线,以此预防各类违纪事件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也常见这种现象:一旦有的学生不小心触犯了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常常就行为而论行为,简单作出判断,把这类行为归位到违反校纪班规当中,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惩罚。即使是采取宽容的处理方式,也会因各种理由无暇思考事件之所以发生的本质原因,不懂得去捕捉、运用行为背后的教育契机。

当不良行为发生时,最好不要马上干预,直接处理。所有做父母的可能都能回忆起这样一种场景:当你的孩子被你管教训斥以后,孩子会抹干眼泪,主动走近自己,表现出对父母的爱,而此时,才是最佳的教育机会。

曾经看过一部微电影《迷路的孩子》,里面有这样一个事件:女主人公秋恬是一名到大山深处志愿支教的大学生,她喜欢在上课时包里装一瓶花露水,用来提神。有一天上午下课时,她忘记拿回花露水了,等下午上课时,发现花露水不翼而飞。

秋老师在处理该事件时,采用的是常规的办法:在课堂上直接当着全体学生的面,问大家谁拿花露水了,并说“诚实的孩子,应该自己承认,不应该偷偷拿走别人的花露水”。秋老师要求拿花露水的同学明天自觉放在讲台上。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怯生生地望着秋老师,没有一个站起来承认的。

接下来发生了这样一幕:从男孩小辉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好像知道内情,想站起来说话。但是旁边的男孩火根却突然说:“你不能乱讲话。”此时,秋老师说:“我知道就是你拿的。”火根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辩解道:“老师,我没有偷你的花露水。”说完离开了教室。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几个女孩课间拿花露水互相传递着玩,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

随着剧情的推进,学校校长到教室告诉秋老师火根失踪的消息,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找火根,花露水又回来了。

原来火根不想让老师伤心,发动同学集资买花露水,因为去山外购买,结果因天黑迷路而耽误上课。

秋老师被“花露水事件”中同学们的纯朴而善良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她说:“大多数人认为,支教志愿者如同福音般地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希望,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但我的支教故事恰好相反,朴实的孩子们教会我放下功利,真诚地生活。”

孩子们行为背后的故事最终融化改变了秋老师起初支教的动机:表面支教,实为考研。

可见,学生的一些看似不能让人理解甚至让人气愤的行为,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感人的故事,一些高尚品质,一些敏锐的情感,一些极其珍贵的正待孕育成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希望年轻教师们时刻记住:永远用理解的目光看待孩子的各种行为,关注他们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与故事,甚至有时还需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生活和生命背景里去理解教育,寻找教育的最佳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