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正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大爱,大爱是教育发展之魂。教育的本质最核心的就是要体现出爱心的传递,然后才能是知识的传递和创造。这就深刻揭示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正是这种大爱,使教师成为崇高的职业,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这里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原价值是“育人”。

一、教育的本质

大爱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

艺术设计系 潘 洁

在中国,教育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总是苛刻地去要求学生去学习,从而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爱”。为了把教育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感受,缺少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深入思考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未来的责任与使命。真正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大爱,大爱是教育发展之魂。而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学生的心理,换位思考,就会发现目前的教育是一种机械式的教育,师生之间并没有真正地做到沟通和交流,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教育的本质最核心的就是要体现出爱心的传递,然后才能是知识的传递和创造。

温家宝总理2006年除夕东北大学明确提出:“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要有“大爱”,“对人民要有真挚的大爱”。这就深刻揭示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

一、应如何体现大爱教育

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就是全心全意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们今天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们今后的全面发展。这种爱,是一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大爱。教师的大爱情怀,体现了对人类的爱、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对未来的爱。正是这种大爱,使教师成为崇高的职业,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大爱,体现在每位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这个学生,还应当看到这个学生的明天和将来,要认识到每个幼稚年轻的生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要对学生充满期望和敬重。

大爱,体现在每一个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都会即刻警醒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要深知自己承负的是为社会、为家长、更是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培育一代新人,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不抛弃。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要精益求精,对每一个教育的过程都要兢兢业业。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对学生、对课堂、对事业灌注自己的全部热情。

大爱,更体现在每一个教师把学校、课堂和学生当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要把自己的精力、智慧和理想都奉献给自己的学生。当一个教师的眼神时常追随着学生们,心里经常装着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大脑里常常在思考着如何帮助学生们成长,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被增值、放大,心里就会常常被快乐充盈,就会达到一个高尚和幸福的境界。

大爱,还体现在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各行政处室,要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为他人着想,对教学工作、服务工作尽心尽责,不能有半点懈怠。我们治教就是要大力呼唤这种大爱精神,坚持以大爱精神引领学校的各项建设,丰富师德的时代内涵。教师把大爱传递给学生,学生把大爱播向社会,人间大爱就能生生不息,永放光芒!

只有师生情感互通,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才能情通则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教育当做事业来追求,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大爱的情怀,才能成为让学生满意、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教师。

二、全面推行大爱教育

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播种爱的种子,教育应当让爱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让孩子们充满阳光、充满梦想并成就梦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育爱心,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

“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个“爱”字,点出了教师最高尚的品质,也道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从事语文教学半个世纪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为了他们今天的成长,为了他们今后长足的发展”。于漪认为,教师上课不能只在课堂上,否则,教育的效果就会随着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在学生的心中,要在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于漪对每一堂课的要求,都是要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发展、思想情操的陶冶融为一体。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高度。

“爱”是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大爱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爱教师、信教师、学教师。只有师生情感互通,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才能情通则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使一些学生因为仰慕这位教师的魅力而喜欢其教授的课程,以后就从“爱”科学变为“迷”科学甚至“痴”科学,进而终身从事这个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杰出的成就。所以,一位受学生敬重的好教师,永远是学生心中的人生路标,引领学生一生健康成长。

“爱”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之源。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距离。我们都理解要坚持教育公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偏爱优等生,冷落学业滞后、调皮不安分和身心有障碍的学生。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但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好问、质疑、个性和好动容易粗暴地压抑。我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要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递进,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依然习惯于教书育人两张皮,道德认知与行为背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里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原价值是“育人”。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始终怀着最深厚的爱,他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让学生增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道德人格。这一切,都源于对学生的爱,源于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感。有了这一点,教师就能自觉地把爱心转化为责任心,进而把责任心转化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爱,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师爱是一种母爱,但又超越母爱。人们常把师爱比做母爱,其实师爱既要有母爱那颗真诚、炽热的心,更要有超出母爱的科学和理性。师爱是全面的,不仅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更要关心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要公平关爱每一个学生,更要对学业和身心等方面遇到障碍的群体赋予特别的爱和关心。师爱是包容的,既要鼓励学生的成长进步,也要包容学生的个性和暂时的落后。师爱也是严格的,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地袒护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为人和做事要严格要求,精心辅导,循循善诱,这同样也是对学生的爱。

师爱是师魂,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从业的最基本要求。师爱绝不仅仅是对班主任、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所有的教师、管理服务人员都要具有爱的品格和胸怀。教师的责任大于天,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崇高。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教育当做事业来追求,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大爱的情怀,才能成为让学生满意、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教师。

崇高、博大和真纯,可以穿越历史,成为一个人类永恒的经典信念。这正是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现代精神元素”!大爱,需要换位思考;大爱,更需要推己及人。只有把学生真正当成了“人”,把学生的发展当成了“本”,才会把教育作为使命和责任。

“大爱”是对学生自身价值、前途和命运自觉持久的精神关注和高度负责;“大爱”也是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标准和要求;“大爱”作为人类社会道德精神的精华,体现了社会对人民教师的精神寄托和永恒愿望。时代呼唤“大爱”、教育需要“大爱”,“大爱”作为时代教育的价值,在我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大爱,应当成为当今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

永恒追求:教育以育人为本;师德升华:教育以大爱铸就;理念变革:质量以特色为基。

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机电系 叶 丹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寄予了新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究和大力加强高校形象建设,有利于积极回应政府与社会公众对高校的新期待,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是大学精神。高校形象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表征,是社会公众对高校的价值追求、功能作用、地位层次、基本特征等的一种共性反映和普遍评价。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它既是大学实现自身目标的动力,也是大学师生员工为人、治学、做事的精神支柱和塑造学校形象的立校之本。

研究和探讨大学精神及其与高校形象建设的关系,应该至少认识和理解以下四个主要问题:一是理解大学精神的背景因素;二是理解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三是理解大学精神在高校形象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四是贯彻大学精神,加强高校形象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理解大学精神的背景因素

理解大学精神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背景因素:

一是大学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大学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一种社会形式,它承载着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等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组织机构的理想追求和社会定位

二是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大学和大学精神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内涵相对稳定而外延不断丰富的过程,并且无论是相对稳定的内涵还是不断丰富的外延,都必然打上所处时代的印记,反映时代的特征和时代的主题。中世纪的大学追求自治、为崇高理念而探索,近代的大学追求纯粹的真理、崇尚科学教育和研究,现代大学追求学术批判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等,都体现了大学精神反映时代特征、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价值。所以,研究和建构大学精神必须同大学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

三是大学所承载的传统民族文化。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化创新与传承、人才培养与锻造的专门场所,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大学是不同民族的人开办的大学,学生是受不同民族文化熏陶的学生,任何大学的目标都是培养具有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的新人。因此,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任何一种大学精神也都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土壤和根基。我国大学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使命就是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思想与精神资源,丰富其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培养学生以中国人的身份走向世界历史。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是铸就大学精神的重要构成因素。

四是大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个性定位和传统风格。一所大学秉承什么样的精神宗旨和追求什么样的办学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形象格调。大学精神应该体现一所大学的个性风格,但这并不排除大学精神中普遍性的东西,然而却是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大学精神中当然承载着人类对大学的共同期望和价值期待,这是无法抹杀的,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开放创新的精神等,这些应该是共同的。但是在这种普遍性里面,必然蕴含着一所大学个性化的资源、个性化的能力、个性化的传统、个性化的风格,并进一步体现为一所大学个性化的形象。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大学这种特殊组织所秉持的宗旨,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引领大学方向、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观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范体系。大学精神既有时代特征,又有民族特征;不同的大学既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又有不同的精神特质。

二、理解现代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大学精神是大学所秉承的理念、所追求的理想、所遵循的理论,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精神应该体现以下一些价值追求:

科学精神。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科学文化仍然是决定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彰显出科学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大学应该是崇尚科学、发展科学、传播科学的极重要的力量和阵地。因此,21世纪的大学必须坚定科学理性这一伟大的精神气质,包括独立的主体精神、大胆的怀疑精神、勇敢的探索精神、严密的实证精神和执著的创造精神。科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理性规划、扎实奋进、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师生员工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奋斗目标的内驱力。也就是说,大学的教育、治学、管理和科研创新活动都要切实体现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与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一句话,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怀;还表现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一句话,对人的历史性的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对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一句话,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价值,关心人的精神生活。高校是人类思想的集散地,是学术研究的殿堂,也是培养社会未来人才的基地。人文精神在高校里一般体现为教育的平等、思想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博爱。作为学术上的民主必然要求学术平等和学术宽容,在学术和真理面前一律平等;作为管理上的民主必然要求公平和公正,大学处理各种事务都要符合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的神圣和大学的尊严。

开放兼容精神。回顾人类大学的发展历程,正是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成为大学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和更新理念、更新管理并进而推动大学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开放精神要求打破封闭保守的思维定式和制度束缚,吸收来自大学外部的信息和资源,保持大学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并通过服务社会来满足社会对大学的期待和需要,并保持大学自己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精神。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至关重要,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也同样如此。大学应该是人类思想的摇篮、精神的家园、文化的殿堂,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主体,是催生人才的沃土、社会改革的尖兵,所以,大学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可以这样说,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和火车头,更是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大学文化的主旋律。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彰显高校的组织特征和形象定位。作为大学精神的创新,就是要求对于学者,要培养一种批判精神,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对一切现成的结论和学说提出怀疑和挑战,并善于通过思考和实验,实现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对于学生,要培养和激励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好奇心和兴趣,保持探索和创造的热情,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管理者,要倡导和推行体制和制度的创新、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自觉地通过完善政策和改善服务致力于营造创新的环境。总之,创新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不断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生命所在;坚持创新精神是塑造良好大学形象的动力源泉。

法治精神。大学应当是社会文明的集中表征。而文明常与法治相伴随。法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形态和根本特征。所以现代大学应该成为社会法治的表率。大学的法治精神就是要求高校加速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自觉实行依法治校,其核心是依法维权,即维护师生员工的基本人权和一切合法合理的权益。对大学,应该通过制定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大学治理结构和管理运行的法治化;对学校领导,应该通过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以及行政管理与学术自治的关系,强化领导干部依法领导和科学管理的意识,健全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决策体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回应师生员工的正当需求,致力于构建和谐大学。

总之,大学应当成为文明、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的圣地,成为科学、人本、开放、包容、创新的典范。

三、理解大学精神在高校形象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精神虽然是不断总结、抽象、概括和提炼的产物,但它又具体而稳定地体现在大学校长的气度与才能、大学教师的文化修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干部的作风与效率、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形象格调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因素就成为大学精神的载体,也成了大学形象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大学精神贯穿大学形象建设的全部过程,影响大学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大学形象的各个方面。

一是大学精神决定高校形象建设的战略规划。高校形象建设的战略规划体现在高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上。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是塑造大学形象必须解决的方向性、全局性问题。发展战略是基于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而制定的长远规划、形象设计和指导纲领;办学思路是基于学校的发展战略而做出的策略选择和工作部署,是实现学校目标定位和塑造学校形象风格的路径安排。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涉及的问题,都受大学精神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发展目标如何定位、形象格调怎样确立、发展模式如何选择、学科建设如何规划、人才结构怎样形成、教学力量怎样配置、决策制度如何优化、管理体制怎样改革、主体利益如何协调、各种资源怎样调度,等等,无一不受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影响。

二是大学精神决定高校形象建设的主体人格。高校形象建设的主体包括以大学党政领导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管理干部、师生员工等大学人。大学人的主体人格深受大学精神的浸润和熏陶,并折射在大学形象上。学校领导能不能自觉地认识现代大学的使命,能不能自觉地尊重和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能不能坚定信仰、牢固树立并始终践行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理念,对于现代大学形象建设至关重要;学校教师能不能心怀职业的神圣感、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的崇高感,有没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行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有没有正直的社会良心和无私的师爱之心,一句话,有没有高尚的师魂,对于现代大学形象建设至关重要;学生有没有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有没有对大学精神的生动体验和深刻认同,有没有对老师和学校的深厚感情、良好口碑,对于现代大学形象建设至关重要;管理干部有没有与现代大学精神相适应的人本意识、民主意识、程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对于现代大学形象建设至关重要。

三是大学精神决定大学形象的价值实现。一般而言,大学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学形象价值正是通过大学职能得到实现的。大学的三大职能不是并列的,对三者次序和权重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大学形象格调和不同的大学发展战略。如果大学精神指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进步培养世界公民,那么,人才培养就应该是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大学全部工作的核心。

四是大学精神决定大学品牌的格调。塑造良好的现代大学形象,必须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品牌。而大学品牌的形成、品牌格调的确立,都源于大学精神的持久贯彻和深厚积淀。大学精神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的作用,它决定着大学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

四、贯彻大学精神加强高校形象建设的主要措施

在提炼大学理念,搞好大学形象整体策划的基础上,将大学精神贯彻到大学形象建设中去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注重大学校长的修养。大学精神首先体现在大学校长身上。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品德表现、学术造诣和管理才干等都以不同的风格体现和诠释着现代大学精神,正像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代表者一样,大学校长也是大学精神并进而是大学形象的代表。大学校长的综合素质及其所表征的大学精神,集中体现在办学思路和治校理念上。依法治校就是通过规范校园里的公共权力,维护自由、民主的氛围,维护和支撑科学探索的精神,维护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二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是知识分子的集合体,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创生地和传播源,因此大学精神一定体现在教师的素质和科研活动上。一位名师,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甚至是一个大学的品牌。师资队伍既是大学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体现者。

三是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是学校最基本的主体,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形象的直接受益者和生动体现者。老师和学校的口碑,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的表现,这些都往往是一所大学精神的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的精英,是未来各行业的领袖。弘扬大学精神,建设良好的大学形象,必须优化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致力于用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大学生,以高素质的学生提升和宣传大学精神,提升和宣传良好的大学形象。

四是注重学校管理。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相对独立的专业,管理是综合的生产力,管理是为被管理者服务的,这种服务的本质是与人为善、与人方便,是帮助别人办成该办的事情。

五是注重现代大学职能的协调运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对塑造大学形象都很重要。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根据学校的目标定位作出有所侧重的价值排序。无论哪种学校都要把人才培养当做中心任务,只不过人才类型及培养模式不完全相同而已。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也首先要立足于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用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服务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大学服务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总之,贯彻大学理念,加强高校形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因素和环节。

大学精神的价值分析

艺术系 娄 婧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他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做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

高等教育的社会关怀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需要的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传播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担当示范角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超前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二是完美性,具有理想价值。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如果说示范作用是综合的、显性的,那么价值引导则是深层的、久远的。

二、教育价值与社会发展价值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大学精神的成长史。大学精神无论是对于大学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所产生的引领作用以及大学生对它的不懈实践得以实现的。

在教育价值上,大学精神首先标示着大学存在的理由,唯有大学精神,才使大学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有所分别,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其次,大学要想全面地实现其社会功能,也有赖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有了他,大学才会有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再者,对于大学校园来说,大学精神还有着鲜明的导向功能、净化功能与凝聚功能,并由此保证整个学校良好地运行。

在社会发展价值上,大学精神是积极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是健全的个人精神与社会风尚的实践先锋,它将辐射到整个社会,引领着整个社会文化与社会风气向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在21世纪里,作为社会的“人才库”、知识的“创造源”、文化的“传播者”和知识产业的“孵化器”,大学必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作用与价值将更加明显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一旦大学精神缺失,大学无论在人才的产出还是思想、知识和技术的产出上都难以想象是否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果。

作为大学,社会的宝贵财富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和人生的重要资源。首先,大学精神应当是大学生学校生活的主导精神。大学多是大家(大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大师的会聚之处,大学生可由此撷取思想的火花,沐浴智慧的光辉;大学有汗牛充栋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供学生吸取知识的营养,获得各种操作技能;大学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学生可在此发展社会能力,陶冶个人情操。纷繁复杂的大学生活,需要大学生一以贯之的态度和方法去应对,才能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大学时光,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这种态度和精神就是大学精神。其次,大学精神为大学生成才确定了目标,并指引着具体的成才方向。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人才?如何走好自己的成才之路?这些都能在大学精神里找到答案。最后,大学精神还是一种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应当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学问,大学精神则是做人、做学问两方面的核心标准和综合体现。最重要的是,大学精神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大学时期,它为人们确定了基本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一种健康的人格,并使人们在多方面形成了积极的行为方式,即使离开了大学,这些积极的人生要素也必会保留在其职业、家庭生活与一般社会活动、交往之中,对其工作、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精神不仅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更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益。

社会的现实价值存在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但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具有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他可以借助于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的作用。布鲁贝克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的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

三、大学精神的核心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情,学习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使自己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是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第四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敢于奋斗,善于成才。总之,育人的目的就是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人不可一日无魂,大学亦不可一时无精神。尤为重要的是,大学精神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象征,更是国家愿景、民族传承、社会意识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体,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关乎大学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兴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在治校理念中凝练大学精神,在教学科研中提升大学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彰显大学精神,在科学发展中创新大学精神,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响应时代召唤,塑造理念先进、个性鲜明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求教育创新

机电系 任 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重要群体,网络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致使新时代下,教育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因材施教”这一久远的教育箴言在新的时代必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可以说,教育对象的变化对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具有根本的直接的影响。

一、网络和教育对象变化的关系

(一)数字网络时代,网络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日益密切

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的网络,具有新颖、快捷、方便的特点,与新时代下大学生具有活力的内在特点、渴望知识的需求相契合。网络以前所未有的自然亲和力吸引着大学生,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生活方式。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样以及信息传递的交互性,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上网”成了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经常的课余活动,尤其是大学四年级学生,有数字显示更是达到100%的学生上网,且上网时间较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的改变。

(二)教育对象的积极变化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价格大幅下降,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能很容易获得与网络密切接触的手段——个人计算机,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网络的开放性、大众化、虚拟性、直接性等多种特点容易使网上交往打破身份、地位、财产等社会等级的限制,为人际交往提供便利。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直接地交往,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同时,由于网络交往所具有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海量的信息和知识使大学生获得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更好地融入这个飞速发展地高科技社会,更好的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改善社会,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

(三)教育对象的消极变化

网络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但也不可否认,在网络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及人们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特别是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容易沉迷于互联网甚至网络成瘾,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阻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网络成瘾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凸显。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匿名心理导致大学生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强烈的自主心理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以至于排斥等。

首先,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人们使用电脑的独立性,使得大学生在从网上获取信息时,不加任何过滤的吸收大量的各种好和坏的信息,而大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不强,导致消化信息失误,没有外在的指导和帮助,往往容易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混乱。

其次,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基本定格在网络中,但网络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很大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或世界的看法发生很大的偏离,最终导致形成于现实格格不入的世界观,而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受世界观的制约,所以大学生的世界观也会偏离现实,形成扭曲的世界观。这样,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可否认他们的观点有些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的,面对这一系列的教育对象的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或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形势下的学生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了,对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二、教育创新势在必行

时代的变迁,网络的盛行,数字时代的到来,使教育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育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的发展给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既然网络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可扭转的社会趋势,大学生也已经习惯了这种高效快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那么,教育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以不变应万变,权衡利弊,取长补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高等教育推向信息化。

针对学生由于网络造成的道德责任感削弱的情况,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大型的交互式互联网搜集大量的德育教育资料,来教育学生,凸显出网络资源的优势。

(二)建立更多的网络课堂,去迎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

网络课堂一方面打破了知识传授模式,实现弹性化教学,增强了学习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随时在网上与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等一切方面问题、意见的探讨和交换,及时给学生提出积极的正确的意见,起到及时地督促和引导作用;学生之间也可以随时就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避免了学生单独沉迷在网络里,凭自己的判别能力分析问题,而经常发生的鉴别失误。这也给了学生自己一个更大的独立空间,因为有些学生不愿意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问题,但在网上却可以平等交流,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更大了。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摆出自己好的见解。再者,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另外,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主动获取各种信息资源。

这种教育模式的变革,充分打破了过去那种陈旧的课堂“灌输式”教育,使学生的知识面有了质的扩大,拓宽了认知的视野范围,更好更及时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增强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网络教学在教育大众化、产业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它先天的不足也使教学活动容易呈现一些尴尬的局面,如师生情感交流阻隔、互动有限等,而仅仅采取单一的或主要靠教学光盘、有限的在线直播、或面对文案+图形+声音式的电子课件这样的载体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就会使网络教育的内在优势难以显现,传统教育的优势又丧失殆尽,最终将会导致网络教育走向歧途。特别是当前教学资源的瓶颈现象还未得以很好的解决,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的情况下,如果能把网络教学和传统的面授辅导结合起来,则可以通过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跟踪,教学实测,师生讨论,教师释疑,以及师生情感传递等途径,既使教师的辅导教学起到导教功能,又能克服当前网络教学的局限,使网络教育走向积极健康的良性发展。

(三)教育需要一种弹性的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必须避免单纯知识教育,落实“多领域教学”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选择以施展的空间。网络的盛行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更为方便的工具和广阔的平台。通过网络,让学生接触了解了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渠道,从而也会不断发现并深深确定自己真实的爱好和志向,通过学校的判断和认真考核其思想和志向的正确的前提下,在教学中学校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去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走向一条积极正确的道路。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已经选择的专业。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感兴趣或有一定天赋的,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如以不给毕业为由硬逼着他们去学,他们会去敷衍了事,最终是一事无成,让他们成为一个个社会的悲哀,这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情。某高校有这样一位大学生,由于在进校选专业时对专业的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地就选择了机械方面的一个专业,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一点都不感兴趣,而是通过网络进一步确定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对文学的兴趣,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知识及社会阅历的增长,更加认定了自己的发展趋向,并对其产生了更为浓厚的热情。他认定了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专业的限制和学校的严加管制,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上课来学习专业课,结果可想而知,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为了把这些悲哀扼杀在襁褓中,学校必须在教学制度上改革,实行弹性制教学,尊重和支持部分学生对其他专业的热爱,并引导他们,最终制定一个完成学业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让他们顺利毕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只有当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感兴趣了才能进一步去谈创新,才有更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系 马门友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我国高校人文科学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师资培养,素质教育探索等,都提出了新的任务。

一、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应确立的理念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置疑的是,仍然还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一)学校特色教育不能等同素质教育

存在的误区: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如果素质教育偏离了宗旨,搞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反面。

应确立的理念: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全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同步的提高,造就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

存在的误区: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

应确立的理念: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的考评手段,并对之进行认真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三)素质教育不能仅看做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

存在的误区:素质教育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忽略其他环节的作用。

应确立的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共同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涉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涉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说明,它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就学校内部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全校的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持续推进。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表示出了高度的热情。大多数研究者多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层面,对国家政策认同的层面,现实需要的层面,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层面,有一致的共识。共识大都来源于政策和实用层面,但从学理上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共识不多。因此,真正从政策到实用层面,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脱离过去笼统甚至各执一词的局面应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一)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得到重新审视

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合乎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否适应国家的要求并合乎个体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敏感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讨论中,“创新人才”的目标提出来了,“发展个性”又重新提出来了,“主体性”也被提出来了。此类的探讨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实的教育离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全面发展目标有多远,离大学教育的特性有多远,从而从目标审视的角度反思现实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得到揭示

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或观念尽管未必是成熟的,但有助于探讨和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例如,在大学生素质或大学素质教育的大量研究中,如“高分低能”、大学生的人文知识贫乏等问题被揭示出来了。人们公认的现代大学中存在的四大缺陷,即专业划分过窄,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以及“片面教育”“单向灌输”、体制问题、理念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应是积极的有利现象。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三)创设出一些改革措施和提法

一些高校针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的状况,改革教学计划,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开展广泛的人文读书活动,等等。这样做,做起来方便,针对性较强,见效也快。

三、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从而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念。

(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而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使高校成为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开设一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三)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会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给大学教育的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结构模式的创新,培养方式和措施的变革,提供了一个表现的机遇和平台,也使我国的大学教育呈现出新的气象和局面,也必将对我们学院的发展产生巨大促进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莲群,周军.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2]阳智明,陈延斌.当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分析与教育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3]张玉芳.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