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行为主义教育是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来阐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思潮。斯金纳认为,教育是改变和塑造人的行为的一种努力。除此以外,斯金纳还反对惩罚,主张以消退取而代之,作为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新行为主义教育是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来阐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欧美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新行为主义教育家对教学目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看法,都打上了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烙印。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和加涅。

综合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关于教育的主张,可以将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归纳为如下三点。

一、倡导以积极强化来塑造人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教育是改变和塑造人的行为的一种努力。在他看来,强化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在儿童的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离开了强化,学习是难以进行的。只要了解强化效应和操纵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的反应,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为此,他提出以行为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改造教育和教育学。换言之,学校教育中要重视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学校期望建立什么样的行为,教师必须对教什么、要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行为心中有数;其次要善于安排和利用有效的强化物,让儿童的行为朝教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

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积极强化是通过刺激来增加行为可能性的强化。例如,当学生学习努力取得进步时,教师用分数、奖品等作为积极的强化物,从而让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斯金纳非常重视积极强化的作用,在他看来,儿童的运动技能、智力技巧、语言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无不可以借此获得。与此同时,他也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儿童行为发展的,主张教育者要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除此以外,斯金纳还反对惩罚,主张以消退取而代之,作为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主要手段。

二、提倡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

斯金纳强调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重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而符合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条件的教学,在斯金纳看来就是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他认为,教学就是通过控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反应,“学生被‘教’,其意思就是诱导他从事新的行为形式,而且是在特殊场合下的特殊形式”[9]。他进一步指出,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习程序的呈现过程,表现为刺激—反应—强化—进展。通过教学机器,不仅可以使这个过程依次进行,而且可以使一个程序编制者和无数学生接触。

基于上述认识,斯金纳编制了直线式程序,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一是积极反应原则;二是小步子原则;三是及时强化原则;四是自定步调原则;五是低错误率原则。为此,斯金纳主张程序教学应通过教学机器来进行。他倡导使用教学机器,并发明和研制了包括算数教学机器在内的多种教学机器,为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指明了路向。

三、关注教学的过程与阶段

在长期研究人类学习的基础上,加涅认为,人类行为发展是学习的结果,而人类学习具有累积性质。在加涅看来,学习是一种获得能力和倾向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次可以分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10]加涅强调指出,上述阶段正好形成一个圆环,学习的环节是由强化来联结的。凭借这种联结,学习从动机阶段所确立的期望到反馈阶段期望的证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加涅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教学的认识。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因为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能力对学习结果也就是教学目标进行了分类。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态度。除此以外,加涅还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学的作业阶段、复演和迁移阶段。主张直线式地安排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学之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综合来看,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还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由于忽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以及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机械刻板的特征,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也受到不少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