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及其思潮

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及其思潮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耿步健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与美国的金融危机》一文中,剖析了“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主要观点。在“古典自由主义”影响下,政府基本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同时,“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反对公有制,维护私有化。“新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会导致

(二)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及其思潮

在耿步健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与美国的金融危机》一文中,剖析了“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主要观点。他认为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目前我国学术界在认识上比较混乱。在英文中,新自由主义思潮有着相反诉求的两股不同思想流派,一种是“New Liberalism”,另一种是“Neo-liberalism”。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者将他们都翻译成“新自由主义”,结果造成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理解上的混乱,或干脆将两者混为一谈,从而不能科学地界定和辨别他们各自的内涵及对社会的影响。根据西方人的语言习惯,由于“New Liberalism”是相对“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因而翻译成中文应该是“新自由主义”;而“Neo-liberalism”是相对“新自由主义”而言的,特别是“Neo-”本身带有“模仿、复制先前事物”之意,表明“Neo-liberalism”带有回归“古典自由主义”且又不同于“古典自由主义”的含义,因而翻译成中文,应该是“新古典自由主义”。为了论述的方便,也为了正源其本义,耿步健把“New Liberalism”翻译为“新自由主义”,而将“Neo-liberalism”翻译为“新古典自由主义”。

1.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耿步健指出:“新自由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那时的英国经济危机严重,“新自由主义”正是在适应资产阶级新的政治要求,并就如何更好地应对、解决英国的经济危机,提出有效方案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T·H·格林首先提出了既坚持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又实施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国家作用的新理论。这一理论后来被英国自由党内外很多“集体主义者”和激进知识分子尊奉为“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以与古典自由主义相区别。此时的“新自由主义”提出自由应该是制度框架内的自由,而不是放任式的自由。但是,“新自由主义”自产生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前,并没有在美国产生深刻的影响。居于正统地位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积极倡导“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理论观点及其政策主张,同时,主张“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等原则,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经济可以通过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自动调节以达到充分就业,从而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及其经济萧条的“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地创造自己的需求”。

在“古典自由主义”影响下,政府基本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然而,1929—1933年发端于美国继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不仅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由于这场大危机的严重性和持久性,宣告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这就为“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受到广泛的重视,并继而成为解决美国经济危机及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国家要参与经济调节”著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言人,早在1926年就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公开摈弃自由放任的原则。1936年,凯恩斯又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系统的就业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尔后,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同古典自由主义针锋相对,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受到推崇,使古典自由主义遭到沉重打击。

耿步健说: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不少学者将凯恩斯主义视为与“新自由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潮,这显然是不对的。凯恩斯主义从本质上讲,属于“新自由主义”,其“新自由主义”的属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他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怀疑;建议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途径,去解决失业和经济危机问题;主张国家应当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保证一定程度的社会公正。因此,他的思想与以格林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既强调市场自由,又强调国家对市场的必要干预。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停滞膨胀”的困境,即出现了高失业和持续通货膨胀共存的局面,凯恩斯主义受到广泛的批评,从而使得以回复古典自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有机可乘地出现了,并美誉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停滞膨胀”的“良药”。

2.关于应时运而产生的“新古典自由主义”

耿步健说:“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产生于二战后的西欧和北美,它对以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展开猛烈抨击。1944年,著名经济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哈耶克发表了《通往奴役之路》,被认为是标志“新古典自由主义”创立的宪章,因为它带有激情地抨击了国家对市场机制自由运转的一切限制。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处于主流地位,“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受到人们的冷落。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陷入滞胀,以凯恩斯国家干预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出现危机,“新古典自由主义”开始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并在否定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的地位。

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耿步健与其他诸多学者认为,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以凯恩斯主义为最新表现形式的“新自由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其主要观点,诸如反对国家干预,主张非调控化。“新古典自由主义”者推崇“万能”的市场机制,一切顺从自由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主张恢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日益膨胀的官僚机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管制,否定计划经济。同时,“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反对公有制,维护私有化。“新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经济,首先具有公有制经济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既可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又可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其次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私有制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反对福利国家,主张福利个人化。“新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会导致经济上的低效率,弱化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宣扬自由贸易,鼓吹全球化。“新古典自由主义”者,主张商品、服务、资本、货币的跨国自由流动,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自由竞争;并进而认为,在国际经济领域内,自由和垄断这两种趋势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自由尽管会引起竞争,但可以避免因垄断所带来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