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实践及其后果

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实践及其后果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控制其国内经济、金融活动的能力被大大削弱,从而无形之中埋下了经济危机的种子。以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家们宣称,如果没有国家的管制,金融市场会更有效率,人们就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策,导致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推行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所导致的。

(三)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实践及其后果

耿步健等专家学者们对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实践及其产生的后果作了剖析:

1.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派生出来的理念及其政策主张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美等国竭力推行“新古典自由主义”。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公开承认自己是哈耶克的信徒,美国前总统里根最酷爱放任自由,亦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最崇拜者。根据“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英、美等国相继采取了“新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系列政策,诸如全面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减税、以高消费带动经济的高增长等等。

为适应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的需要,“新古典自由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化转向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家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华盛顿共识”的形成。1990年,在华盛顿召开了有美国和拉美等国的经济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的研讨会,总结80年代后期拉美各国推行“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调整、改革的经验,达成了“华盛顿共识”。其核心内容包括: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放开商品、资本市场,让外国商品、资本无障碍地自由进入本国,直接投资办厂等,从而形成以全盘私有化、自由化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也是“新古典自由主义”在当前最重要的政策主张,目的就是建立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服务。正如有的专家学者所指出的,“华盛顿共识”,“不过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思想武器,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是实行和平演变,从根本上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把软刀子”。“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控制其国内经济、金融活动的能力被大大削弱,从而无形之中埋下了经济危机的种子。苏东剧变、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无一不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产物。

2.“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是促进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催化剂”

耿步健等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根源也正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改革政策,比如自从里根总统开始的针对美国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实施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改革政策,的确取得了许多成效,诸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势得到一定缓解等。以至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家们宣称,如果没有国家的管制,金融市场会更有效率,人们就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领域。但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后演化、蔓延到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现实证明,自由放任的市场非常容易发生危机,而且在“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策下,金融与经济危机会变得更加严重。假如,在以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世界经济完全被“新古典自由主义”化了,那么,这个世界就必然会被“新古典自由主义”给毁灭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全面推行极端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以来,美国经济在呈现虚假繁荣的同时,就开始孕育金融与经济危机。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危机,一家储蓄银行破产,中央银行不得不耗资千亿美元来挽救这些银行。到了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吸引全世界范围资金的巨型泡沫,这个泡沫在2000年破裂时,也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一个巨型泡沫,并已经破裂。这次发生在美国并波及全球的金融与经济危机,是美国政府长期推行“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

耿步键认为“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受“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不干预”思想的影响,美国政府基本解除了对金融的管制。自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就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以推进金融自由化。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予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另外,美国国会还先后通过了《公平竞争银行法》(1987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1999年)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的《美国银行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这样,美国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就可以自由地追逐最大利润,使得美国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并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很高的回报,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诸如次级贷款和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的所谓“创新”不断增加,为普通百姓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也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另一方面,由于“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策,导致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美国老百姓超前疯狂消费,但是,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推行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所导致的。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政策,通过各种政策刺激人们超前疯狂消费,使得传统美国梦的内涵不断扩展,诸如住宅面积不断扩大,汽车不断换新,孩子要上私立学校,购物讲究名牌,娱乐休闲支出大增等等。

与此同时,通过制定政策打击工会,进而摧毁保障工人获得合理分配的集体制衡机制,使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工会力量的衰落而不升反降,导致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使得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却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是相当的,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有的专家学者评价美国的贫富分化是:富人和处于奴隶状态的穷人之间的两极分化,与中世纪没有什么两样。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拿什么来借贷以保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又拿什么来偿还超前疯狂消费所带来的贷款?为了保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工薪家庭不得不把房屋作为抵押进行借贷,到2006年,这种债务已经变得过高而无法持续下去,工薪家庭发现他们已经很难再靠其收入进行正常借贷,而之前的债务也无力偿还,这就使得美国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