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题的实施过程与措施

课题的实施过程与措施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5月“心理园地”开通了,2004年2月,改版为“心灵港湾”。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关心某一主题的共同学生成员,也就形成了同质团体。其操作流程如下:“成长风铃”。“心灵港湾”刚开通时,1个月来登录网页的学生不到10个,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有这个心灵家园,随后我们通过海报大幅宣传,可上网的学生还是很少,经了解学生后才知许多学生还不会上网,所以我们在电脑课中教会学生如何上网。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与措施

(一)营建以“心灵港湾”为操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我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始于2002年,100G校园网覆盖了学校的所有教学场所,连入校园网的电脑数量共230台。2003年5月“心理园地”开通了,2004年2月,改版为“心灵港湾”。我们把“心灵港湾”定位为“一个学生心灵提供放松、减压、休憩、调整的美丽家园”,在这个“心灵港湾”里,学生能“笑迎四季长风,驾驭自己的情绪小舟”,然后“扬起金色的风帆,乘风破浪,抵达理想的湖心岛”。

1.“心灵港湾”设置栏目框架图

img12

2.“心灵港湾”运作模式

(1)团体辅导。“心理论坛”由辅导老师从学生中选出热点问题,确定本期论坛主题,递交网页管理员进入“心理论坛”。学生进入论坛,如果对本期主题感兴趣,可以参加讨论,如果不感兴趣,则退出。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关心某一主题的共同学生成员,也就形成了同质团体。通过网络交互式论坛,同质团体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他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其操作流程如下:

img13

(2)个别辅导。“心海游吧”、“心海导航”操作流程如下:

img14

(3)“成长风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参加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后,或顿悟、或感想,下笔成文,上网传阅,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成长。其操作流程如下:

img15

(4)“活动花絮”操作流程如下:

img16

3.“心灵港湾”运行状况

(1)上网点击率:2003年5月开通,月点击率不到10人次,2004年5月,点击率高达1500人次,发展的速度很快。

(2)上网的高峰期:与一般的网络教学所不同的,我们的网络教育似乎偏向业余化,学生上网的高峰期集中在这几个时间段:下午放学5时至晚上10时;双休日、节假日;学生电脑课。

4.“心灵港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优越性

(1)独立自主。学生不用借助辅导员帮助,可以根据网上心理测试知道自己当前心理状态,并根据网上提供的治疗方式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2)轻松自如。当学生一天紧张学习之余,登录网站,进入“心海游吧”,听听轻快的音乐,看看逗人的漫画,玩玩有趣的游戏,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学业的压力得以舒缓。

(3)绝对隐私。据有关调查统计,小学生到学校咨询室咨询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小学生怕被别人知道自己去咨询而受到嘲笑;各地校内外的心理热线电话也热不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怕自己的心理秘密被人知晓。而网上咨询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学生用网名来咨询,既维持了学生的心理隐私,又打开了学生的心结,事无巨细,琐琐碎碎,尽可倾诉,对于一些不便于面谈的咨询来说,网上辅导更受学生欢迎,在学生中极具生命力。例如有位同学留言:“教我们数学的葛老师教学水平很高,我们数学成绩也挺好的,可是他上课的表情太严肃了的,看起来很凶,让我们整节课都很紧张,他能不能对我们笑一笑呢?如果能,我们会更喜欢他。”

(4)互动互助。学生参加“相约星期六”后,或经辅导老师个别辅导后,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我们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困惑、顿悟、感想写下来,用“我笔”写“我心”,记载成长中的故事,可谓“我烦恼,我成长;我成长,我快乐”,把这些文章发表在“成长风铃”上,这群少儿少女一路成长中叮叮当当的“风铃声”会带给同龄人更多的启发,更多的鼓励,更多的信心。同样,“心理论坛”与“心理信箱”中的学生留言也起到了互动的作用,真可谓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一个学生有某方面的心理困惑时,有相同经历的学生就会在网上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最后起到“助人自助”的终极目标

(5)真实多边。网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状况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热点问题,学生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是学生最为真实的心理流露,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帖,从而提出对策。同时,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其影响学生也是多边的。

5.“心灵港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局限性

(1)不能及时答复学生咨询。由于学生上网的高峰期在放学后及双休日,而这段时间老师正好下班存在时间差,另外,由于人手有限,辅导老师答复学生的咨询相对滞后,与面对面的个别咨询相比,不能及时给咨询者以帮助。

(2)受网络技术的限制。“心灵港湾”刚开通时,1个月来登录网页的学生不到10个,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有这个心灵家园,随后我们通过海报大幅宣传,可上网的学生还是很少,经了解学生后才知许多学生还不会上网,所以我们在电脑课中教会学生如何上网。据目前上网咨询的对象来看,高年级学生占了大多数,低年级学生人数则比较少,因此,会上网、会打字是进入网络辅导阵地的前提,这样,势必把很多学生拒之门外。

(3)网上言语不文明。互动留言本来是为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设置的,但个别学生自以为有网名作掩护,在网上肆无忌惮地对求助学生挖苦、嘲笑,很不和谐,往往等管理老师发现去删除时,已经被很多同学看到,这种网络世界的不文明行为也出现在我们的“心灵港湾”,尽管为数不多,但也值得我们正面引导。

(4)不可能为心理辅导的所有项目服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网络辅导对下列方面的比较适合:沟通(包括师生沟通、父母沟通、生生沟通);学习技巧;沮丧与冲突的解决;离异家庭儿童辅导;生活习惯养成等。而对更多的心理问题的辅导的实效性有待考究,这也正是网络世界不等同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辅导不等同于心理辅导,它只能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一种补充。

(5)网络虚拟与现实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网络是开放的,但同时它又是虚拟的世界,这种虚拟的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在网上交流有匿名性,正是这种网络互动交流的匿名性使学生面对的是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在网上,他们自信、坚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不愿意去尝试面对现实与改变自己,从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又印证了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社会一样,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绝不能简单归一于网络辅导,它应该是借助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总和,它应该是网络与现实的有效整合。

(二)以“心灵港湾”为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团体辅导阵地———“相约星期六”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主要的形式。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形式,效果好,但效率低,一方面沿海城镇地区经济发达,农民工纷纷涌入城打工,城市建设规模大,以致城区小学的办学规模较大,各校教学班级数动辄20个以上,在校学生数达到1000名以上的学校很多。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据2004年6月统计,宁海县拥有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的教师仅42名,这与全县39969名小学生的辅导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将有共同需求的学生集合起来进行团体辅导,既省时间,又省人力,可以缓解学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供需矛盾。因此,从沿海城镇小学实际出发,我们将“相约星期六”的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1)保证团体辅导的时间。宁波全大市学校在双休日都组织了假日活动,由于学生家长工作较忙,都愿意让孩子参加假日活动。因此,每个星期六,参加假日活动成了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必然选择。假日活动的课程是学生自选的,这使学生自主参加团体辅导有了客观保证。为此,我们把星期六上午定为团体辅导时间,起名为“相约星期六”,同时开设高、低年级两节活动课。

(2)组织团体辅导对象。

①同质团体。同质团体是指团体成员的年龄、学历、生活经历、心理困扰、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相似。我们把辅导的同质团体定位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相似心理问题需要解决的这一部分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活动课主题公告、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平时观察这三条途径结合起来,确定需要进行团体辅导的学生,从而组织成同质团体,以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关心或普遍困扰的问题。

②异质团体。异质团体是指团体成员的某些背景或个人特征不大相同。我们以班级学生为单位组织成一个异质团体,主要进行成长性或发展性的辅导。

(3)丰富团体辅导活动的形式:①人生AB剧。②游戏辅导。③角色扮演(暨心理剧)。

(4)遵循团体辅导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辅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离开学生的主体来开展辅导活动是无的放矢,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让每个学生主体有自由表现情感的机会,使儿童压抑的心理在活动中得以宣泄或净化,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发展的潜力在学生本身,相信他们有自我认知的潜力,能通过游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活动性原则。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不能主要依靠知识传授为手段,我们的团体辅导活动课要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体验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题。简而言之,就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手段,以助人自助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③针对性原则。辅导主题确定与内容的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组织辅导团体。

④发展性原则。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身心发育很不成熟,心理发展不完善,心理活动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化快,可塑性大,我们应遵循这一规律尽可能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心理咨询和治疗往往留意那些问题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需要,团体心理辅导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协助学生学会接纳、适应、交往等,给学生以全面的心理支持,其次才是帮助学生面对与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与成长中的烦恼。

趣味性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变抽象的客观理论为形象的主观体验,这就需要辅导活动富有趣味,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游戏、感悟、发展、成长。

(5)团体辅导活动课运作模式。

img17

选取学生学习、生活中困惑的难以作出选择或决断的话题与事件为材料,让学生来分析、讨论、选择,并要求讲清自己的理由,辅导老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人生AB剧”的剧情根据大多数同学的选择续编下去,在两到三次的选择后,学生会明白今后遇到类似的事件该怎么处理。

②游戏辅导:

img18

福禄培尔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正是这种“自由”,使孩子摆脱了某种外在的控制与约束,让他们尽情地展露自我,因此,把游戏引入心理辅导活动中来,便于心理辅导老师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大大提高儿童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但是,游戏心理辅导中的“游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为游戏而游戏”的活动,它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而游戏的题材和灵感来源于儿童学习、生活过程之中,游戏要理解儿童的心理要求,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学中乐,不留痕迹地将游戏因素融入到实际辅导活动中去,让儿童“学习即游戏,游戏即学习”,在游戏中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情绪的发展。帮助他们克服个性弱点,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水准和社会适应能力。

③角色扮演,暨心理剧:

img19

角色扮演指的是角色承担者按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情境,遵循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有时也把角色扮演理解为个体将自己置于他人位置,按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简而言之,角色扮演是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纠正某些不良性格倾向。心理剧是一种集体心理治疗方式,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J.L.Moreno)首创,这种方法通过即兴表演的形式,探索学生的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内心冲突和情绪问题,这种方法把各种心理障碍的问题置于戏剧化的形式之下,使学生重新经历情绪冲突的体验,通过演剧创造新的情境,并做出某些富有意义的反应。

以上三种团体辅导活动课的运作模式是一般模式,在辅导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与辅导需求来取舍变化,以一般模式来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以变式来丰富发展团体辅导形式,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2.个别辅导阵地

个别心理辅导指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帮助过程,在学校心理辅导活动中个别辅导是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烦恼,这种烦恼如不及时克服,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发生心理疾病。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团体形式进行辅导,而采取以个别辅导的形式较妥,因此,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

我们都知道个别辅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个别辅导是指正常心理的学生,通过心理帮助,使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心理得到进一步健康的发展。狭义的个别辅导是指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偏差的学生通过心理矫治使他们解除心理偏差或困惑。根据个别辅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向学生推出两套个别辅导方案,即个别辅导“网上自助餐”与个别辅导“单一特色餐”。

(1)个别辅导“网上自助餐”。

“自助餐”顾名思义是个人根据各自所需选取对口的菜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我们把“自助餐”这个名词引用到个别辅导上来,是为了取其“自助”之义,即学生自己选择所需心理知识或方法,自行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自助餐”的前提是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菜单,因此,个别辅导“自助餐”则需要更多的可以为学生心灵提供放松、减压、休憩、调整的心理知识与方法,把这些放在网络这个“大餐厅”里,让学生各取所需、自行调节、健康成长。

个别辅导“网上自助餐”的三大栏目是“心海游吧”、“心海导航”与“心理信箱”。

“心海游吧”是一个“游戏的快乐吧”,分别设置“开心小屋”、“漫画天地”、“益智游戏”三个小节。“开心小屋”里播放一些活泼、轻快、积极、向上的音乐,如《金蛇狂舞》、《哆来咪》、《雪绒花》等;“漫画天地”的内容是从各种报纸杂志以及网站上收集到的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漫画;“益智游戏”里各种棋类游戏,学生可以自由点击,尽情游戏,缓解压力。

“心海导航”与“心海游吧”相比,则比较的专业化,我们分设的“心理个案选登”、“心理调查”、“心理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治对策”四个小节里,更多的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发生的事例或心理困惑,比如像任性、冲动、自卑、厌学、咬指头、考试焦虑等。学生点击“心海导航”,获取相关的心理知识与困惑成因,对其自行解决轻微的心理失调有一定的帮助与启发,以便及时地把心理困惑消灭在萌芽状态。

“心理信箱”是个别辅导在网络上的“心辅室”。在这里,学生自由进出,用网名来咨询自己的心理困惑。针对学生的咨询内容,一般性问题我们辅导教师在网上直接解答;有典型或热点的问题,把它放到“心理论坛”进行互动讨论;假如是师源性心理问题或家庭引起的心理问题,我们还要走下网络,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共同来解决。

(2)个别辅导“单一特色餐”。

与个别辅导“网上自助餐”相比,个别辅导“单一特色餐”面对的学生范围小得多了,后者其实就是典型心理问题学生的一对一心理矫治。我们发动全校各科科任老师,选取有典型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然后根据个人心理档案收集到的资料分析诊断,确定矫治方案,并由辅导老师对其进行矫治,作完整的记录,最后在追踪记录矫治反馈情况的基础上,完成个案报告。这一过程,也就是为“特殊”学生制作“特色餐”的经过。

个别辅导的原则有:

①真诚原则。它是指辅导老师与来访者赤诚相见,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诚心诚意地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从而使当事者产生可信、可靠的信念。这是个别辅导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②尊重原则。它是指辅导老师要尊重当事者的人格,聆听当事者的诉说,尊重当事者的真实问题,觉察出当事者的心理问题。找到问题所在,辅导工作就能有的放矢。

③差异原则。它是指辅导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注意当事者的个别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区别清楚,才能正确帮助当事者排除心理障碍。

④保密原则。它又称隐私原则,即对当事者的个人隐私———不愿公开的经历、生活指导、现状等,辅导老师须绝对保守秘密,这是个别辅导的一条根本原则、整体原则。

它要求辅导老师对学生必须有深入的通盘全面了解,分析学生的主要矛盾,从而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