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馆员职能发展轨迹

学科馆员职能发展轨迹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为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除了馆藏资源建设,面向学科的服务很大程度上主要由参考咨询服务来体现,因此,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一般都承担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但学科馆员承担的参考咨询服务与图书馆公共层面的参考咨询服务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编制学科研究指南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诞生之时就赋予学科馆员的职责。

1.2 学科馆员职能发展轨迹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为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一般说来,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由学科馆员及其领衔的学科服务团队所开展的。因此,准确定位当今学科化服务的内涵,有必要深刻理解学科馆员职能发展的轨迹。

1.2.1 学科馆员职能发展

对于学科馆员的职责,国内外不同的图书馆因其所属学校(机构)性质、服务对象层次、馆藏资源状况、人员结构等的不同也有所不同。根据对国外研究型图书馆的调研和研究[8,14~17],过去的几十年,国外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总的说来可以归纳为馆藏建设与发展、参考咨询、用户教育、与院系的联系活动等方面。在以纸本馆藏为主的时代,以及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对上述职责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总体基本未超出上述范围。

1.2.1.1 国外学科馆员主要职责

1)馆藏建设与发展

从前述学科馆员制度的溯源可以看出,国外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初衷,就是为学科发展建立系统而独立的学科馆藏,因此,由学科馆员负责所对应的相应学科的馆藏建设与发展,是从国外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制度诞生以来延续下来的,具有历史传统,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科馆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学科馆员承担馆藏发展与管理的职责与所属图书馆总体馆藏发展的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说来,图书馆在每年的购书经费预算中,为每个院系和学科项目都单独设立了经费账号,进行学科资源建设的经费额度分配,因此,学科馆员就要在这个经费额度下,为所负责的对应学科选择书刊并进行馆藏开发,为该学科建立独立、完整而又有特色的学科馆藏。这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1)制订所负责学科完整的馆藏发展政策。

(2)了解对应学科的背景、发展和需求,做出选书决策。

(3)与相应学科的书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评估书商的服务。

(4)管理对应学科的购书经费账号。

(5)负责对应学科的资料交换、长期保藏等工作。

(6)负责对应学科书刊的架位布局。

(7)定期检查对应学科书刊的使用情况,决定哪些书刊近期需要退库(一般退到储存书库)甚至剔旧等。

(8)推荐、选择、试用和评估对应学科相关的电子资源及其使用情况。

没有分馆的学科馆员承担上述馆藏发展与管理职责所花费的时间大约要占到整个工作量的一半以上。而有分馆的学科馆员(学科分馆主任)除了上述职责以外,由于有独立的馆舍,还要负责该分馆正常开放的管理工作,如提供咨询服务、分馆人员招聘、学生工的指导与监督、排班等。

2)参考咨询

除了馆藏资源建设,面向学科的服务很大程度上主要由参考咨询服务来体现,因此,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一般都承担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但学科馆员承担的参考咨询服务与图书馆公共层面的参考咨询服务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参考咨询服务,作为最能体现图书馆信息专家意义的工作,在国外图书馆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服务模式。一般说来,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参考服务大多采用的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理论基础的分层参考服务模式,无论是实体方式还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虚拟咨询服务方式,均是如此。而学科馆员承担的参考咨询工作,往往是与学科相关的深度咨询服务。可能是由参考咨询台转来的有关学科研究方面的咨询,也可能由虚拟参考咨询协调者(Reference Coordinator)转来的网上学科虚拟咨询,学科用户直接发来的邮件咨询,以及学科用户预约的面对面深度学科研究咨询等。

学科馆员承担的参考咨询服务,除了解答问题,还包括编写各种研究指南。

编制学科研究指南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诞生之时就赋予学科馆员的职责。如今,此类研究指南主要针对馆藏印本和电子资源,网上免费的学术资源,以及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为相应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参考。一般说来,几乎每个相关学科都有由学科馆员编制的研究指南,既有针对整个学科,比较宏观的研究指南,也有针对该学科中某一研究专题、比较微观的研究指南(如某大学图书馆商业分馆做的“商业研究指南”,就既有宏观的“公司和产业研究指南”,也有针对“公司社会责任”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研究方向做的研究指南);内容主要是介绍相关的印刷版和电子版资源,既涵盖本馆馆藏,也涵盖网上第三方资源。编写好的研究指南既做成网页在图书馆主页上发布,也会印成散页放置于总馆与分馆的参考咨询处或阅览室内,供读者随时取用。

3)用户教育

用户教育,即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用户信息能力。过去的二三十年,信息素养(信息能力)愈来愈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创新发展并获得终身教育的基础,各国有关信息素养的相关标准不断发布,使得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核心。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多种多样,某些方面与参考咨询服务也有重叠。而一般情况下,学科馆员承担的用户教育,一个重点是主要面向对应学科的师生,走进学科,走进院系,开设学科专业资源及其使用的各类讲座;第二个重点是针对某一教师的某门课程,应教师之邀走进专业课的教学课堂,与专业课教师紧密配合,按照教师的教学大纲讲授相关的信息问题,即开展“课程整合式信息素养教学”。这是近十年来学科馆员参与用户教育,进行用户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特点和趋势之一。

4)与院系的联系

与院系的联系应该说是学科馆员非常核心的一项职责。一般所说的学科馆员是院系师生(信息需求)与信息(图书馆)之间的桥梁。

事实上,学科馆员与院系的联系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体现在学科馆员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如:

(1)在进行馆藏建设时:依据新书目录的每期重点向相关教授发放,征求购买意见。

(2)在进行日常的参考咨询时:教授们根据近期研究重点让学科馆员帮忙查一些资料;教授在自己的博士生确定论文选题时,将其推荐到学科馆员处进行咨询,明确是否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支持该主题的研究;等等。

(3)参与学科的相关活动:一般国外大学的各个院系和学科都有自己完整的邮件列表,院系和学科的所有活动消息都会向邮件列表中的所有成员预先群发,以便于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与这些活动。而各学科的邮件列表中一定会加上相应的学科馆员。因此,学科馆员对所负责学科的学术活动情况非常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有选择地参与学科的各类活动,包括学术讲座、讨论会、纪念活动、各类仪式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一方面了解该学科的领域知识,了解相关教授研究主题的重点和特点;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加强与院系或教授的沟通和联络。

(4)进行用户教育时:通过定期走进院系和学科讲授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同时也增进与院系和学科的联系。

上述主要职责中,馆藏建设与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初衷,因此也是国外大多数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一个非常基本的职责,即为相关学科选购文献资料,从而形成保障和支持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具有特色的独立馆藏。随着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能的重点已经从原来主要的学科馆藏建设向学科联络员和面向学科的用户教育转变,即从原来的以书本为对象向以用户(读者)为对象转变,但为学科建立具有特色的独立馆藏仍然还是学科馆员的重要职责。

与国外学科馆员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背景不同,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大多源于改变服务模式的内、外在需求的推动,因此,虽然总体上职责范围并未超出上述四类职能性质,但侧重点与国外却有较大的差异。

国内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岗位大多设立在参考咨询部门或由参考馆员演变而来,只有少数设立在资源建设部门。因此,前一种情况下,上述四类职能中,学科馆员承担的参考服务(含对科研的深度支持)、用户教育和院系联络的职责相对更为侧重,兼顾一些资源评估、用户对资源需求的反馈等馆藏建设与发展的职能。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承担馆藏建设与发展的职责,其他则较少。

1.2.1.2 国内外学科馆员职能发展

国外学科馆员的职能,由最初主要是馆藏建设与发展,到学科联络,再到近年来强化与专业课教学紧密合作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实际上已经走过了一条从以书本为中心,到以用户(教师、学生)为中心,从以资源为核心,到资源与服务并重,进而以服务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发展轨迹。

近五年来,随着出版业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学术交流虚拟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愈来愈大。过去,图书馆的活动更多的是关注学术产品(各类学术成果、学术资源),而现在,更为关注促进交流、沟通并支持学术过程;过去,图书馆的使命是大学的信息中心,而现在,更重要的是贡献(馆员的)专业知识,提供增值服务[18]。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与院系沟通、交流能力的学科馆员,可以在其中承担核心的功能。事实上,如何发挥学科馆员的功能,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实现其使命的核心[19]

在上述背景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职能重新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十项职能的描述框架[18]

(1)参与学校层面的活动。

(2)内容/馆藏发展与管理。

(3)支持教学与学习。

(4)参加学术交流。

(5)学术仓储与数字化工具。

(6)参考/帮助服务。

(7)拓展/延伸到学术群体之间。

(8)为增加基金资助提供服务。

(9)展览与事务规划。

(10)领导者。

这些职能中,部分是传统职能的延伸和扩展,如馆藏发展与管理,除了纸本馆藏,也强调对数字内容的管理;如支持教学与学习,单独提出,实际上更为强调用户教育要与专业课结合,在专业课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从而也更进一步支持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参加学术交流、拓展/延伸到学术群体之间,是过去院系联络职能的拓展,只是范围要求明显更为宽广。部分是为适应新的环境、满足学校发展的新需求而增加的。如参与学校层面的活动、为增加基金资助提供服务、展览与事务规划、(创建)学术仓储与(提供)数字化工具、领导者等,一方面,大大拓宽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范围,将学科馆员的功用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特别提出学科馆员作为领导者的角色,也向学科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图书馆如何平衡学科馆员这些功能的发挥,同样需要对管理流程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在国内,近年来以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推出的“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泛在化服务”的所谓“第二代学科馆员和学科化服务”,和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推行的以IC2创新服务模式为品牌的、以“走进院系基地,助力科研团队,嵌入研究过程”为形式的学科化服务为代表的学科化服务体系,都与国外同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关注学术研究过程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知识化的、个性化的服务,强调图书馆员的知识服务、增值服务。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无论是空间布局、服务理念,还是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实行全馆全方位的学科服务模式,事实上学科服务已经体现了全馆全局业务流程的重组,图书馆的主流服务基本都反映在学科化服务中。如此,学科馆员的职能已没有太多的局限。

1.2.2 学科化服务的背景与内涵

如今的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网络资源呈指数级增长,搜索引擎大行其道,以Google为代表的新兴信息网关冲击着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伴随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服务模式的多样化,用户的信息查询行为和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OCLC“用户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报告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结论:用户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首选[20]。不容回避的是,用户与搜索引擎的关系日渐亲近和密切,与图书馆则变得愈加疏远和陌生。图书馆将因此失去越来越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用户,进而逐步失去信息社会和网络化时代的竞争力[21]。于是,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为教学科研提供主动、深层次的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学科化服务是网络环境和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对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变化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基于图书馆管理的服务理念和方式,逐渐成为大学图书馆占据主导的服务形式。

1.2.2.1 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国内外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学科馆员制度使大学图书馆真正融入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当中,使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得以较为充分的揭示和有效的利用,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支撑,从而改善了图书馆的形象,增强了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深刻体现出图书馆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可以说,开展学科化服务,尤其对高校和研究型图书馆而言,是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用户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的变化促使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革

20世纪末以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网络资源的膨胀发展需要学科馆员的导航,而基于网络的新型学术出版与交流要求学科馆员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经历信息资源数字化、分布式互操作系统之后,开始向基于用户信息活动环境的方向发展,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定制嵌入到科研环境中成为可能;第三,在E-science环境下,使创新学习机制的建立、研究机构数字资源的保存,以及基于开放存取机制的学术交流模式的建立成为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这些方面的研究与建设也给学科馆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22]

同时,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用户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网络化、数字化获取科技信息已逐步成为前沿科研人员的一种基本要求和行为习惯,并且希望这种获取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有机地融入科研过程;另一方面,随着研究任务的复杂化,科研人员要实现跨越国家、跨地区、跨学科领域界限的交流合作,希望学科服务人员能从提供一般性文献服务转变为提供学科化的知识服务,以帮助解决科研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3]

2)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高质量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和可靠检索入口,这也成为图书馆能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抗衡的重要理由,但Google Scholar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以Google为代表的新兴信息网关冲击着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为了增强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必须加强服务宣传和自我形象塑造,增强服务的渗透力和辐射功能[24]。张晓林提出要从以具体资源和具体机构为基础的服务转移到以能力为基础的知识化服务,利用虚拟信息服务体系的广泛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能力,促进专业化、课题化、个人化信息服务,有效解放图书馆员的生产力,实现图书馆服务功能再造[25]

目前,创新型图书馆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创新型图书馆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引入内部创新机制,使图书馆首先成为具有主动创新意识和较强适应能力的知识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其二是创建有吸引力的学习研究环境和智能化设施,积极融入科研和创新过程,为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支撑平台[26]。学科化服务可以说是内部创新机制的全面体现。不仅主动深入院系为读者开展专业资源和辅导,依托图书馆和院系实体开展学科服务,还主动将学科化服务融入用户的虚拟社区中,与BBS,Blog,Mailing List,Folksonomy上的用户紧密互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渗透到用户的学习、科研中,将图书馆“泛在化”[27]。这对于改变图书馆服务形象、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而言,无疑走出了跨越式的一步。与此同时,开展学科化服务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图书馆馆藏和资源结构,推动学科馆员主动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加强学科化服务建设成为了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改变服务效果、重塑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

3)学科馆员制度自身的优势

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的两大支柱,学科馆员工作的意义在于以学科化服务促进资源建设与挖掘利用。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若要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就必须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将重心转向深层次的、个性化的学科化知识服务[28]

学科化服务的出现为图书馆注入了新的生机,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29]:①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为高校学科建设所提供的最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②学科化服务是网络时代开展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如目前图书馆开展的学科导航服务、学科知识门户建设等;③学科化服务是与用户进行沟通,并不断改进资源建设、完善图书馆服务的较为理想的模式。

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没有优劣之分,最重要的是适应用户的需要。通过学科馆员的服务,建立一种真正面向用户的全馆服务机制,推动全馆面向用户、面向服务的业务重组,为一线的用户服务,为服务的效果负责。如果说,学科化服务模式今天只适用于学科馆员的话,那么,很可能,图书馆服务的未来发展也必然遵从这样一种轨迹[30]

总而言之,学科化服务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加速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解除师生在利用文献资源过程中的疑虑和困难,为其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支持,促进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层次。

1.2.2.2 学科化服务的内涵

所谓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31]。学科化服务是为了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而开展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其主要目标是使信息服务从基于图书馆端系统过渡到基于用户端系统,从作为第三方系统过渡到成为具体科研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保证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考核目标能够被定位在科学研究上,通过建立科技信息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促使信息服务对科学研究负责而不单单对信息服务机构负责,从而扩大图书馆在科研活动中的影响力。学科化服务的出现是信息传递服务全面发展的结果[32]

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中的服务模式[33]。目前各种类型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但基本涵盖了针对不同学科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源推荐、过滤、导航、建设,学科咨询、学科情报追踪与研究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等。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较具优势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它以学科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深层次、知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集成服务,能够适应科技自主创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师生的个性化信息与知识需求[34]

从理想的模式与机制而言,学科化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也不仅仅是用户联络、参考咨询、用户培训、学科资源建设,它不是众多图书馆服务中的一种,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从用户的利益出发,从用户的需求出发,顺应用户的行为,调动全馆以及所有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融入用户物理或虚拟社区,以知识服务为手段,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要、适应其学术交流需要的信息保障环境[35]。它要求图书馆不再是以前那样简单地传递用户的所需资源,而是参与到具体学科的研究中去,成为学科研究的一分子,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内容知识,从信息服务提升到知识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