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公平取向的教学改革

教育公平取向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意味着教育公平还要追求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即教育质量的公平。因此,教学的公平也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因为没有效率的公平是虚假的,不可能长期持久下去,只有公平之下的有效教学才能真正让教学改革走在健康、科学的发展之路上。

一、教育公平取向的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对教育来说,公平首先意味着教育机会的平等,即起点公平,要求国家和政府要保证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人群的孩子都有同样的机会进入中小学校。但是,我们要注意机会的平等还有更高的含义,那就是“机会公平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恰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1996)。这意味着教育公平还要追求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即教育质量的公平。

1.改变效率至上的改革导向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都深受效率、成绩至上的影响,极力运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不顾及起码的公平问题,漠视教学活动应有的公平原则,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真正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教育的公平体现在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那么教学的公平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现有的各项资源和应有的学习机会,不会因为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的资质等非个人所控因素而产生教学上的不公现象。教学公平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而且在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作业等方面要能够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求,体现出课堂机会均等。因此,教学的公平也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因为没有效率的公平是虚假的,不可能长期持久下去,只有公平之下的有效教学才能真正让教学改革走在健康、科学的发展之路上。

2.追求公平取向的教学

公平取向的原则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南,在师生关系的建设、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进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起指导作用。

依据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开发和利用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资源,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积极地利用课堂的讨论、发言、练习等各种机会进行有效的互动。

在师生关系方面,上述的教学活动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部分,也许更要强调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存在的和谐,不以地位、财富英雄,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不满、委屈、歧视等负面的情绪,真正找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发展的价值。

在教学管理的策略上,教师要避免歧视性的做法,需求在尊重学生权利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政策或措施,妥善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过失、纠纷或冲突,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