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疾病一般是由于不健康的心理进一步恶化所导致。目前,在高校学生中常见的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目前,大学生中患神经衰弱症的人数理科多于文科、女生多于男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型精神病。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在所有精神病中发病率最高。狭隘与嫉妒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性格障碍。

第四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一般是由于不健康的心理进一步恶化所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疾患,又称精神疾病,是一类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着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从而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引起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足够的重视。目前,在高校学生中常见的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非器质性的心理疾病,即神经系统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而仅仅是功能的降低或失调。它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占神经科门诊病的60%~80%,多数是18~30岁的患者。神经官能症的种类繁多,在大学生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症是一种由于遭受到强烈的或长期的心理紧张刺激引起脑机能活动过度紧张产生的心理功能障碍。常伴随有眼障碍、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多梦、易激动、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精神易疲劳及身体多器官不适等症状。在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轻者还能坚持学业,但学习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重者不能坚持学习而休学,甚至退学。目前,大学生中患神经衰弱症的人数理科多于文科、女生多于男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

神经衰弱症的原因有:学习负担过重,对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身体疾病和失意引起的苦闷等。总而言之,长期紧张,缺乏休息,睡眠不足是引起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而注意用脑卫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二)癔病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症,是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发生在青春期,以女生较多。它是由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其临床表现为分离性和转换性两类,前者症状具有突发性,患者情绪爆发、大哭大闹、大声喊叫、捶胸顿足、出汗等;后者表现为某器官功能障碍,如瘫痪、失明、耳聋、四肢感觉麻木和运动障碍等症状。此症无器质性病变,治疗后可痊愈,多发生在那些心胸狭窄而任性的人中。

(三)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个人应付环境无把握,并且对不可知的未来感到不安时,由此交织成的迷惘感受。患者常常无端地感到心烦意乱,惶惶不安,甚至产生恐惧感,它不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某种焦虑情绪。焦虑症找不到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随着焦虑情绪的产生,患者常同时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症状。患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正常的学习活动几乎不能进行。在大学生中常见于新生入学、临近考试、毕业择业、实习等阶段。

(四)强迫性神经症

这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作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强迫观念,指患者常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观念等,其内容常常是不合情理的、荒诞的,如违反道德的一些观念等,难以控制。强迫行为,指患者有不合情理的语言和行为,明知荒唐,但不能停止。例如:有人上下楼梯,必须数清级数,一时数错,必须重数。患者深受其苦,但又不能自制,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冲突疾病。有人认为其发病原因来自以往因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潜在压力,是在潜意识支配下企图摆脱内在焦虑的一种行为表现。强迫症的起因还与患者人格特点有一定关系,如具有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能力差、拘谨胆怯,遇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等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易患此病。

(五)恐怖症

恐怖症又称恐惧症或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持久的、特殊的、不合理的、强烈的恐惧感。恐怖症的致病原因与以往经历过的挫折和重大精神创伤有关。它往往具有条件反射的性质,恰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有的学生因某次考试失败,导致对考试的恐惧甚至对学习的恐惧,有的在考试中出现“晕场”现象。

二、精神病

精神病是指精神功能已达到自制力严重丧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与现实不能保持恰当接触的一类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型精神病。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变态,在所有精神病中发病率最高。其显著症状是思维破裂、情绪紊乱,在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和人格方面均有严重障碍,思维和行为完全失去理智,脱离现实,哭笑无常,心理和行为高度不协调,常出现幻觉和错觉。精神分裂症可分为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和妄想型四种。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至今医学上尚无定论,但精神因素往往是诱发或加重其病情的因素。

(二)情感型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病。这是由严重的精神因素引起的,如亲人突然死亡、失意、被诬陷及其他天灾人祸等。当引起抑郁的处境改善后,患者仍不能振作起来,悲观沮丧、情绪低沉、闷闷不乐、多愁善感、对事物缺乏兴趣,有时还会感到身体不适,如头痛、食欲减退、失眠等,严重时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三、性格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有狭隘与嫉妒和猜疑与忧郁。

(一)狭隘与嫉妒

狭隘与嫉妒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性格障碍。具有狭隘性格的学生表现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做事呆板、谨小慎微、过分关心自己,对任何事看得都很重要,斤斤计较,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受一点委屈,吃一点亏,否则便耿耿于怀,不能自拔。狭隘与嫉妒是一对孪生姐妹,往往具有狭隘性格的人,也最易于嫉妒别人。看见别人在某些方面强于自己,就感到难受,不舒服。严重时不仅对于嫉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诱发如肠胃病等疾病,而且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

(二)猜疑与忧郁

猜疑与忧郁也属不健康的性格,轻则可以认为是不良的性格特征,重则就是一种性格障碍了。猜疑表现为极度的神经过敏,对任何事物都疑神疑鬼。如怀疑别人设圈套陷害自己,怀疑别人不信任自己,怀疑别人议论自己,甚至怀疑自己生了某种疑病等。忧郁则表现为:少言寡语、孤独寂寞、心情沉重、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心灰意冷、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自动封闭、不与他人交往。猜疑与忧郁情况严重时,往往互为作用,使人愁闷伤感,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对生活缺乏勇气,走上绝路。

四、正确对待心理疾病

人的身体健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归纳为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等几个方面。心理因素包括紧张、冲突以及各种挫折事件等,如不能很好地加以缓解、应付和调节,就能导致心理疾病。许多情况对患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心理疾病,人为地加重心理负担,所以如何正确对待心理疾病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知识,而不应该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盲点。了解了心理卫生知识,在必要时就可以自我调节,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合理的生活秩序包括:学习负担适量;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广交朋友;注意保护大脑。

(二)保持健康的情绪

情绪对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情感丰富冲动,就更应学会保持健康情绪,首先要学会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也可以用转移方式,对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不妨将自己的注意中心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这样便可使忧闷排遣出来。还有一种很好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就是幽默。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也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对他人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往往会产生失望感,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

(四)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此付诸实践。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减少挫折、失败,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它对维持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五)学会自娱

一个人如果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通过自我娱乐缓解心境的压抑,这对心理健康是极有好处的。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更有效地工作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