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求职中的常见心理

大学生求职中的常见心理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大学生求职中的常见心理在求职过程中,每个大学生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会积极地去做准备,有的可能会消极的应对,甚至放弃。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个人的发展前景是大学生在择业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一节 大学生求职中的常见心理

在求职过程中,每个大学生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会积极地去做准备,有的可能会消极的应对,甚至放弃。下面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做一个分析。

一、求职中的常见心理

(一)积极的就业心理

1.积极的奉献精神

这类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选择观,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能很好的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在择业过程中,他们能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2.注重个人的发展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和个人选择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理性,在强调个人选择的同时,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选择,在仍然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职业长远发展的可能性。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不只是看重工作待遇和报酬,同时也看重工作前景和个人的发展空间,会考虑职业能否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个人的发展前景是大学生在择业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将报国之志与个人事业成功地有机结合的心理,表现为一种成熟的择业观,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理智心理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公布了面向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结果在大众化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选择渐趋理性。下面是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的变化:他们接受了大众化就业的现实,求职的务实性和理性显著增强。同时他们也学会主动地适应社会拉近自身与社会的距离,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近年来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地增加,竞争越来越激励,“就业难,难就业”的呼声一片。许多大学生能根据就业的形势,主动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择业心理从感性趋于理智,从幻想趋于现实,这是一种理智心理的表现。对于一些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和非紧俏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受专业限制以及工作经验和生源地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想找一份理想如意的工作需要调整自己的自我定位,适当放低自己的择业要求,以充实和提高自己作为选择标准。

(二)消极的择业心理

1.功利心理

这类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只顾眼前利益,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讲求实惠、忽视个人发展。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时询问单位的工资待遇,已经不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许多大学生将工资待遇作为选择单位的唯一标准,以“管它专业对不对口赚钱最重要”的择业观为指导,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的态度,让许多用人单位十分反感。致使有的学生虽然条件不错,但却应为功利心太重而被拒之门外。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不要盲目追求“物质利益”

2.求稳心理

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较为稳定且风险小的岗位。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主要是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例如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行政机关等,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工作稳定。一些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此外,怀着求稳心理来求职择业的人群之中,家长越疽代苞的居多,他们可能会到处疏通关系,帮助自己的子女找份稳定的工作,我们应该认识到,稳定的职业可能在阶段会让人比较满意,但对于壮志满怀的大学生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太安逸的工作可能不适合其个人的发展

3.求名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毕业生在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某些工作时,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择业中普遍存在,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对于社会评价高的职业特别向往,对于社会评价低的职业嗤之以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各企业人满为患,而那种确实需要引进人才的小企业却门可罗雀,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择业、就业。

新闻链接:

做大鱼好还是小鱼好

“是先做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先做小池塘里的大鱼“,这是电视节目“现场招聘”主持人向在场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提出的问题。所谓“大池塘里的小鱼”就是指大企业里面的基层工作人员,“小池塘里的大鱼”就是指在一个小企业里或者非热门单位里面发挥较大作用的工作人员。结果是耐人寻味的:所有应聘者不约而同地选择要做“大池塘里的小鱼”;而所有企业主管毫无例外地认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选择先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以下是选择做“大池塘里的小鱼”的原因:

(1)大企业运作比较规范,在那里能培养起主流的工作理念。这些理念可以被认为是指引毕业生职场上和事业上前进的方向标。

(2)大企业一般都有完善和规范的培训系统,在强调终生学习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3)大企业工作待遇相对较高,福利制度也比较完善,对个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比较大的帮助。

以下是选择做“小池塘里的大鱼”的原因:

(1)在一个相对小的企业,任何一个工作者的地位都相对更重要。如果说一个员工在大企业里很可能是一颗螺丝钉,那他在小企业中就可能是一把扳手。

(2)在小企业中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更全面的接触企业的整体运作,这为多方面多角度理解该行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更重要的是,由于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里面,企业发展尚未定型,给年轻人开拓创新的空间更为广阔;而且,由于小企业起步的过程更加艰辛,年轻人在其中受到的锻炼也更多,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奋斗经历都必将成为年轻人日后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3)有很多“小池塘中的大鱼”跳到“大池塘中做不太小的鱼”,但“大池塘的小鱼”要跳到“小池塘中做更大的鱼”相对要少些也困难些。

就业指导师评点

(1)两种想法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都是合理的选择。关键只在于我们对自己性格、气质的认识,不同性格的毕业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单位类型。如喜欢冒险、有开拓精神的同学不妨选择做“小池塘里的大鱼”,甚至可以考虑创业;而性格相对安静稳重的同学则可以选择进入“大池塘”。

(2)两种选择关键看哪一种比较容易实现。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果没办法做“大池塘中的小鱼”,那就快快乐乐做“小池塘中的大鱼”。

(3)做大鱼也好做小鱼也罢,都要从基层做起,都要贴近泥土不能漂浮。

(来源:韩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实施手册》,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求闲心理

求闲心理是指在求职中追求舒适、清闲的心态。在一些大城市里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在有些工作无人干的同时却有人无工作干。在一些招聘见面会现场,常常看到许多手持求职表的大学生在“挑肥拣瘦”的寻求职业。他们宁可待业,也不愿去基层工作。有些“热门”部门的招聘摊位前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有些大学生明确表态宁可吃闲饭或工资低点,也不愿去干那些工资高很累的工作。求闲心理在大学生的求职队伍中一直都是存在的。这一些大学生主要是因为始终没有摆脱自己的优越感,总是幻想得到一份清闲但是收入不错的工作

5.求便心理

求便心理指的是有些大学生为了离家近或追求生活便利而持有的一种求职心态。事业与家庭、工作与生活常常可能存在许多矛盾的冲突,致使大学生在择业时面临一些困难。从而在择业时产生了求便心理。有些学生为了不离开父母,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为了生活上的一些方便,其他地区的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更好机会他们也不会考虑。从大学生择业倾向上,常体现出这种求便心理。据北京市有关部门早年调查,当问及“假如你在毕业时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去向你首先选择哪些地区”时,选择北京的占23.2%,选择边远地区的占极少数。可见求便心理在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突出位置。

6.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而驱使个体采取从众行为的心理称之从众心理。毕业生处在择业洪流中,期望水平会受其他择业者期望水平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的美好愿望。但是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而是在同学中盲目的攀比,好像不找到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单位就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到头来,仅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招聘会上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摊位前人头攒动,甚至有挤破头皮的现象,这其实就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有的学生甚至因为从众错过了本属于他自己的求职机会。求职是一项属于个人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需要求职者全方位的思考,绝不能从众随大流。盲目从众的结果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7.等待心理

有些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居高不下,他们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而错过了其他好机会,有的甚至造成就业困难。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脚踩几只船”“这山望着那山高”,一直认为后来还有更好的机会,以至于后面没等来好的机会,前面好的机会也错失了,最后是悔之不及。有等待心理的毕业生,往往是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清晰的认识,采取消极和等待渴望的拖延态度。比如说部分优秀毕业生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求职初期有好几个机会,但面对“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却迟迟不做决断,在众多选择面前犹豫不决,总希望找一个最好的,迟迟不签约,结果良好机会白白错失。因此,毕业生在面对众多选择时,对于那些适合自己,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机会要及时抓住,要知道就业不能等的,机会错过不会再来。

推荐阅读:

麦穗原理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垄沟,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在此情况下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没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然后验证是否正确。走到三分之二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并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这就是著名的适用于婚姻和职场的“麦穗原理”。

(来源:百度百科)

8.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大学生自己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学校和老师或者父母和亲属为自己找工作,或当要做出选择时自身不能决断的一种择业心理。一些毕业生平时养成了对学校对家长的依赖心理,面对求职找工作,也存在着依赖思想,并因此错失了许多良机。部分毕业生是因为“统招统分”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完全摆脱,他们不主动联系单位,干脆守株待兔。依赖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等靠心理”。即等学校给自己推荐,等待用人单位找上门,等待父母亲友给自己找工作,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认为毕业就可以就业,把推荐表发出去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如此日复一日之后,往往是等不来,靠不到,却眼睁睁地看着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的同学一个又一个落实了单位。事实证明,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等靠”是行不通的,要学会积极主动,自立自强,不等不靠,拓展自己的择业渠道。

依赖心理的另一个表现是缺乏主见。有许多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是由老师和家长做主,他们对所选专业与个人兴趣、才能是否吻合,社会需要前景如何并不是十分了解,择业过程中也同样缺乏自信,缺少主动参与竞争的胆量与勇气,害怕失败,逃避竞争,过分依赖学校、父母与亲友,把他人的帮助当做唯一的“救命草”,不敢主动去接受社会,了解社会;不能主动到社会中去求职,去市场中择业,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这些人没有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忽视了自身的价值,缺少独立性,把希望寄托在家长或学校身上,怀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不投身于求职的竞争之中,或者面临着几个单位抉择时,个人无法定夺而需要给千里之外的家长打求援电话,寻求帮助,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一种缺乏能力和工作能力差的坏印象。

(三)影响大学生求职心理的因素

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一些是外部的客观因素,如:社会经济、职业地位、文化环境、家庭及朋友等。也有一些是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如:兴趣爱好、价值观、性别、个性特征等。下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阐述:

1.社会变革

第一,经济体制的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行为。第二,就业体制的变化。高校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的建立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产生了直接而深入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多样化、复杂化。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与此相适应,我国国有经济的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这就使劳动力资源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作为劳动力资源一份子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加入社会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潮流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的用工数量尤其是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口逐步减少,企业减员增效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2.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平衡状态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截止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有超过140万人未能如期就业,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加入2008年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与559万应届毕业生“抢饭碗”,今年大学生找工作会更难。同时,还有其他的一些劳动大军,比如,农民进城打工大军的蜂拥而至;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下岗工人数量急剧增加;实施的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的归来同样给国内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竞争压力。在劳动力激增的同时,市场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这是公认的现状,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已经形成。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形成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在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中,毕业生要想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必须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激烈竞争产生的压力也是导致毕业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职业的社会评价

对职业的社会评价反映一般人对职业价值的看法,并以社会职业期望、社会职业取向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一般来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求职者大都愿意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以获得社会尊重,满足自尊的需要。不过,人们对职业的评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有不同的职业评价,如20世纪80年代的“数理化热”、说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20世纪90年代的“经商热”,下海人数急速增加;21世纪初的“从政热”、“高科技热”。这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对某种职业的热衷程度。这些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都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和毕业选择职业时对那些社会评价高的职业一般会趋之若鹜。

案例分析:

美国人的择业观:能挣到钱的地方就是“岗”

今年四月,我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美国人的择业观是很讲究实际的。访问期间,一位朋友告诉我:“我家要请一位擦玻璃公司的人来干活,这个人叫比尔,是一位心理学硕士,一个人办一家公司,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工人。他活干得很好,定期来我家。”我一听说硕士专给别人干擦拭玻璃活,感到有些新奇,很想见识一下。

那天,我来到朋友家。上午九点整,一辆白色面包车准时到达。从车上走下来的是一位高个子青年人,大约30多岁。他一面向主人打招呼,一面从车顶上取下一个轻便的梯子,从车里取出一把大刷子和一只塑料桶,桶里装着塑料布、泡沫塑料和洗涤剂。朋友向他交代了客厅、餐厅、卧室、书房、游泳池等一共40多块要擦的玻璃。比尔接连地“OK!”“OK!”然后就干起来了。在他休息的时候,房子主人递上一瓶饮料,我趁机和他攀谈起来。“比尔,听说你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挺好哇”,“是的,没错。”“你是心理学硕士,为什么离开那么好的专业?”“我干过几年的心理咨询,现在这一类公司太多了,竞争很激烈,心理咨询不如擦玻璃挣钱多。”比尔把两手一摊,笑了,很真诚,很坦率。

那天的科罗拉多气候异常,骄阳似火。比尔穿着背心短裤,汗流浃背。将近12点,40多块玻璃全部擦完,一片明亮,房主给了他一张支票。

比尔的面包车迅速驶上了公路。我固有意识中的硕士和擦玻璃工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随着那车子飞驰的背影渐渐模糊了。

据报道,目前美国的大学生中至少有35%的人从事着不需要大学学历的工作,没有人背后议论和鄙视,只有那些能干活而不干活伸手要救济金的人,才被认为是懒汉,被人瞧不起。在这里,每天都有“下岗”的。他们说得很直截了当:“什么是岗?能挣到钱的地方就是岗。”

(来源:周湘浙,《大学生就业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高校的运营机制一直是一种计划招生,同意分配的计划体制,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现在很多大学只是盲目招生,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学而无用。另外,高校的人才观及相应的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要的不适应。在市场机制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需求取向,做到“产销对路”,学生毕业才会有出路、学校也才有生存的竞争力。

5.家庭及亲友的态度

家庭对人的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受传统社会影响较大的中国,子女的职业选择关系着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地位声望,子女的职业选择常常成为父母的心事,家庭的大事。有的父母为子女的职业选择煞费苦心,甚至比本人还着急。父母对职业的高度关注态度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择业行为,增加他们的压力。一般情况父母从事的职业声望越高,这种影响就越大。

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同学的择业心态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许多大学生常常一起结伴前往毕业生招聘会,结果形成一种群体效应,要么大家同去一个单位,要么大家都不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家各自的就业。

6.个性特征

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做出的职业选择时不一样的。

7.性别因素

女性和男性不仅在生理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现实的生活和职业选择中。一般来说,女性擅长记忆和言语表达,情感丰富而细腻;男性擅长思维和逻辑推理,比较理智,敢于冒险,风险意识强;在入学前的职业定向上,女性倾向于选择文科、外语类专业,男性倾向于选择理科和工科类专业。在求职过程中,女性和男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对工作稳定性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对今后是否有发展机会的期望低于男性。

二、求职前的心理问题

目前在大学校园里关注程度比较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就业问题。“路在何方”的叹息接连不断,莘莘学子一改往日的恬静与矜持,变得焦虑、彷徨、狂躁、悲观、失望,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就业难”成为大学生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诸多职前心理问题由此而生。

(一)就业前的焦虑与担忧

焦虑是由于个体的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心理、生理的反应。大一大二的时候,大学生表现的焦虑程度一般均较轻,主要是过分担心求职挫折引起。轻度的焦虑人皆有之,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产生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向着预定的目标迈进,但要注意,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有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他们在就业的准备过程中会手忙脚乱,局促不安;有些学生渴望公平,盼望竞争,但在机遇面前又怕遭受失败打击,从而在自我推销前就退下阵来;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生理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消化紊乱。这在冷门专业、成绩较差、性格内向或具有生理缺陷的毕业生中表现的很明显。

(二)对自我缺乏正确认识

认识自我,既能够全面、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性格、气质、身体素质、家庭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择业中,大学生不仅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而且要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在求职前,大学生就应该做好认识自我的工作。

(三)职业定位不当

就业时,多数大学生都拥有竞争意识和成才意识,设定就业目标时注重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选择待遇丰厚的职业本无可厚非,但一味追求高收入,追求实惠、单纯考虑物质因素,则容易使职业定位走入误区。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求职前就应该对自己进行一个恰当的定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职业定位的案例:

小吴是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由于专业较冷僻,找工作比较难,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好,在城市里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学习成绩居中,求职完全要靠自己努力。为此,一进入大四,他就开始就业的准备工作。首先,他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的英语,计算机水平一般,个人专长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所学专业属于冷门,思量再三,他制定了找工作的两个目标。最低目标:本市任何维持他生存的单位,只要能解决其户口问题;最高目标;在本市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单位,工资福利条件比较好,并能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他决定先实现能留在本市的最低目标,于是,他一方面联系已毕业的老乡、师兄师姐,请他们为自己提供就业信息;另一方面,他从网上搜索有关就业信息,看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就把简历发过去。两个星期后,一所职业学校通知他去实习一个月,如果实习情况满意,就录用他。一个月后,学校觉得小吴尽管工作经验不足,但他能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而且工作认真负责,决定接收他。同时,学校提醒他,学校待遇不太好,房子要自己解决,让他考虑一段时间再签协议,小吴答应回去考虑。最低目标的实现,使小吴非常开心,自信心大增,他想只要自己努力,还能找到更好的单位,实现自己的最高目标,于是,他又积极行动,又联系了一家公立高中,他觉得这个学校各方面条件比职业学校好,于是在取得职业学校的谅解后,他与公立高中签订了协议。

小吴把找工作设定为最低和最高目标,这种先低后高的就业目标既保证了自己有工作可做,不会失业,也使自己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争取更好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最高目标。当前有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没有工作可做,而是觉得工作不好、不愿意去做,在机会面前犹豫再三,结果就成了“失业”者。在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毕业生不知道哪些单位好,哪些单位不好。更不知道哪些单位比较适合自己并且有需要自己,如果等到好单位出现,才主动出击,可能就太迟了。不如采取小吴的策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两个目标,先把自己的希望降低一点,实现自己的最低目标,再向最高目标奋斗。这样一步一步来计划,如果最高目标打不到,至少自己还有后路。

三、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随着社会就业难的呼声增大,大学毕业生容易背上重重负担,大学生就业压力陡增,求职学子的一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就越发突出。

(一)焦虑

焦虑是因遭受心理上的冲突或挫折而发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

焦虑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情绪异常,刚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择业的焦虑心理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动力,他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上过度地焦躁、沮丧、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好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埋没他的潜能和才华,给就业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然而要克服焦虑的心理,主要是要更新观念,打破中国传统的事事求稳、求顺的传统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新观念。大学生求职过程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很有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解或克服。当然还应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否则容易使择业失败,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忧虑的情感。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也会减轻心理焦虑的过程。

小王同学在校成绩优良,毕业时报考省级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由于面试成绩不佳而未被录用,于是就产生了择业恐惧、紧张、焦躁的心理。这种情绪状况影响到她后来参加的几次面试,最终以失败告终。严峻的现实使她的理想变为泡影,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发展成为“焦虑症”,而不得不到医院寻求治疗。

(二)妒嫉

妒嫉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里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甚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实际上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满足方式。妒嫉心在大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只不过是轻重有别。在求职问题上,妒嫉心理的表现在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由羡慕到妒嫉甚至厌恶的一个过程。有的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甚至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在择业中妒嫉心会使人把朋友当敌人,使朋友关系恶化,妒嫉心还会使团体内,比如说班级或宿舍内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妒嫉者本人也会增加内心痛苦和烦恼,甚至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克服嫉妒心理的最关键点就是在大学生活中逐渐调整心态,能很好的与身边的每个人和谐相处。

(三)自卑

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准确。

由于一些用人单位还存在着偏见,“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就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实际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女同学无论在学业成绩还是专业发展上,都是与男同学并驾齐驱的,甚至某些方面比男生还更胜一筹。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往往处于劣势,是一些女大学生在择业中产生自愧不如和犹豫不决心理。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得过男同学吗?”“要是碰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我怎么办?”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是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同时女性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一些女大学生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迷茫,白白失去一次择业的良机。

(四)自负

与自卑心理相反,自负者过高地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自认为“天之骄子”,或因自己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等,或因自身的条件优秀而为不少用人单位所垂青,而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睥睨一切,目空天下,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会“这山看着那山高”,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这类学生求职时常常定位过高,非理想单位不去,或在面试过程中,口若悬河、夸大其词,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踏实、浮躁的不良影响,结果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求职失败。面对求职中的失败,他们常常归因于社会对自己的不公,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有时也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有自负一下子到自卑,不敢再去求职应聘。从工作能力和经验来讲,大学生还是新手,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自我定位,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职位,否则就会在求职中不断碰壁,耽误自己的前程。

对有自负心理的大学毕业生,要引导他们正确定位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要总是“挑肥拣瘦”,导致在瞬息万变的求职竞争过程中迷失方向,丧失理智与冷静。

(五)盲目

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自己的评价不恰当,盲目追求,过于自信,非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去,非国有单位不去,非工作关系和户粮关系一步到位的单位不去。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往往相差很远,好地区、好单位、好职位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有的单位或职位的角逐甚至是百里挑一,在这种情形下,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并无绝对优势,如果还盲目坚持“某地区某单位不去”的择业观,到头来之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但浪费了时间、精力、财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很多适合自己的机会。现实是客观的,大学生择业时应该面对现实,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切不可好高骛远、盲目追求。“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毕业生应该摆正位置、找准坐标、多一份执着、少一分盲目,做出明智的选择。

(六)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情绪变现,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心情压抑苦闷,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抱怨自己无能、自卑、回避与他人主动交往等。“寒窗十几载,好容易挤进大学的门槛,如今就要走向社会,却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真的很迷茫!”这是现在很多大学身的心声,“郁闷”这个词成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们的口头禅。他们的“郁闷”来自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业的压力,求职过程中的挫折,都会引发抑郁的情绪,但一般都为时短暂,时过境迁,很快会消失。但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自我调节的大学生来说,容易把就业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自衰自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导致抑郁症。所以出现抑郁情绪时,要及时调整,否则后患无穷。

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面对这一抉择,毕业生即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又要不失时机,抓住转折机遇,当机立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